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第317节
“朕问的是,接下来该怎么办?难道要放任 130团继续壮大下去吗?”
西条英鸡连忙收敛怒气,对着天皇深深一鞠躬:“陛下息怒。臣认为,我们可以主动向 130团提出暂时停战。”
“什么?”米内光政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脸讥讽地看着西条英鸡,“堂堂帝国陆军,居然要跟一个支那的团议和?真是丢尽了帝国的脸面!”
西条英鸡脸色难看,却没有理会米内光政的嘲讽,继续向天皇解释道:“陛下,这停战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是为了给我们争取准备时间。”
“只要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我们就能积蓄力量,研制更先进的武器,训练更精锐的部队,等到有了十足的把握消灭赵为国和 130团,再一举将其铲除。”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自信:“毕竟,我们帝国占据着广阔的土地,拥有雄厚的资源和强大的工业基础,这绝对不是 130团那点微薄的力量所能比拟的。”
“他们的发展速度,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我们。”
“若是赵为国不同意停战呢?”裕仁天皇问道。
西条英鸡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若是他不同意,那我们就利用舆论造势,使劲给他身上泼脏水,将他塑造成一个惟恐天下不乱的战争狂人。”
“到时候,国际舆论必然会站在我们这边,我们就能占据道义上的高地,对他进行更严厉的打击。”
米内光政在一旁冷笑道:“说得倒是好听,就怕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让 130团抓住把柄,进一步扩大影响。”
西条英鸡懒得再与他争辩,只是静静地等待着天皇的决断。
倭国天皇陷入了沉思,整个会议室内再次安静下来。
“西条的计策,虽有失体面,却也算作权宜之策。”天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帝国的根基不能因一支偏师动摇,暂且容忍,是为了将来的雷霆一击。”
西条英鸡猛地抬头,眼中闪过狂喜,深深叩首:“陛下圣明!”
“只是,”天皇话锋一转,“派谁去谈判?此人既需代表帝国威仪,又得能窥破赵为国的虚实,绝非易事。”
会议室里再次安静。
海军大臣米内光政端起面前的清酒,浅啜一口,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陆军惹出的麻烦,自然该由陆军自己去收拾。
他可不想趟这趟混水。
“陛下,”西条英鸡深吸一口气,膝行半步,额头几乎贴到地板上,“臣愿亲往。”
此言一出,连米内光政都放下了酒杯,挑眉看向他。
要知道西条英鸡身为陆军大臣,亲自去谈判,倒是出人意料。
“你?”天皇的语气带着审视,“西条,你可知此行凶险?赵为国此人,言语如刀,行事狠辣,绝非善类。”
“臣知晓。”西条英鸡继续道,“正因为凶险,才需重臣亲往。”
“一来可显帝国停战之诚意,麻痹对方;二来臣可亲自观察 130团的布防与军备,为日后围剿搜集情报。”
他顿了顿,补充道,“何况,谈判桌上的言辞交锋,臣自问不输于人。”
杉山元连忙附和:“陛下,西条大臣所言极是!他久掌陆军要务,深谙军事谋略,由他出面,定能不辱使命。”
倭国天皇缓缓颔首:“也罢。西条英鸡,朕便命你为特使,携带国书前往鹅城。记住,你的一言一行,皆代表帝国。”
“臣,领旨!”西条英鸡叩首。
......
鹅城 130团的临时会议室里。
赵为国端坐于长桌主位,目光扫过在座的一众核心成员——参谋长何奎、副参谋长明楼、后勤处长王仗义、安全保密副处长林曼,还有李云龙、丁伟、杨立青等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些许疲惫。
“同志们,”赵为国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宁静,“鹅城虽然收复了,但大家也看到了,眼前的鹅城几乎是一座废墟。“
“街道上断壁残垣,各行各业凋零,老百姓十室九空。”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收复失地,更要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建设好鹅城,恢复它往日的光景,不仅是为了让老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对于我们 130团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赵为国的目光变得坚定,“从今天起,全团都要投入到城市建设发展中来。“
“首先,修复鹅城的任务,我决定交给王仗义同志,其他人都要积极配合。”
王仗义闻言,立刻站起身,挺直了腰板:“团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只是修复城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咱们的储备有些紧张,还得想想办法。”
“嗯。”赵为国点点头,望向众人,“今天叫大家过来就是集思广益的,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
参谋长何奎率先开口说道:“团长,我觉得修复工作不能盲目进行,得先制定一个详细的规划。”
“比如哪些区域先修复,是先修居民住房,还是先恢复交通要道,这些都得统筹安排,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副参谋长明楼点点头,补充道:“何参谋长说得有道理。”
“而且,我们还得考虑安全问题。”
“鹅城刚收复,难免有小股敌人的残余势力潜伏,在修复过程中得加强警戒,确保施工安全。”
安全保密副处长林曼接过话茬:“明副参谋长提到的安全问题很关键。”
“我建议在修复期间,加强情报搜集和排查工作,及时清除潜伏的敌人,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这个我们安全保密处可以负责!”
李云龙性子急躁,嗓门也大:“我说,修复城市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了练兵啊!”
“小鬼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反扑,咱们得时刻保持战斗力,可不能因为搞建设就把枪杆子给丢了。”
丁伟赞同道:“我同意老李说的。我觉得可以搞个劳逸结合,一部分人负责建设,另一部分人抓紧训练,两不耽误。”
“而且,在建设过程中,还能锻炼队伍的协同能力,说不定还能摸索出一些新的战术。”
第512章 六百万积分到手!实力飙升!!(求订阅!!)
杨立青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想法:“现在老百姓日子苦,很多人都流离失所。”
“我们是不是可以设立一些救济点,给老百姓提供些食物和住所,让他们能安心留下来,这样也能为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劳动力。”
“这样也会让返回鹅城的百姓度过前期最艰难的时间。”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意见,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赵为国认真地听着每个人的发言,不时点着头。
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他开口说道:“大家的意见都很有道理,我来整合一下。”
“第一,由王仗义同志牵头,联合何奎参谋长制定详细的修复规划,明确修复的先后顺序和重点区域,优先修复居民住房和交通要道,同时统计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及时上报,我们再想办法解决。”
“第二,明楼副参谋长和林曼同志负责安全保障工作,加强警戒和情报排查,清除潜伏的敌人,确保施工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三,李云龙、丁伟、杨立青同志负责部队的训练和百姓的安置工作。合理安排兵力,做到建设和训练两不误;设立救济点,安置流离失所的百姓,动员他们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大家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了吗?”赵为国目光如炬地看着众人。
“清楚了!”众人齐声应道,声音宏亮而坚定。
“好,那就行动起来!”赵为国站起身,“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鹅城一定能早日恢复往日的繁荣!”
“另外航空队准备回晋省,支援晋省战斗!”
......
鹅城。
晨光穿透薄雾,洒在布满弹痕的城墙上。
130团与百姓们已经忙碌起来。
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整个城市仿佛从废墟中苏醒,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王仗义带着后勤处的士兵们,拿着图纸在废墟间穿梭。
他们先从主干道的清理开始,士兵们挥着铁锹、推着独轮车,将瓦砾碎石一车车运走。
不少百姓自发加入进来,有扛着锄头的老农,有拿着扁担的青年,还有端着水碗给士兵们解渴的大娘。
“王长官,这边的石板路还能修复,咱们把碎砖清走就行!”一个戴着草帽的泥瓦匠喊道。
王仗义笑着点头:“好嘞!辛苦老哥了,中午让伙房多蒸两笼馒头!”
何奎站在高处,用望远镜观察着全城的施工情况,不时在图纸上标注。
“南边的居民区保存相对完好,要先进行修缮,天越来越冷了,得让百姓有地方住。”
他对身边的参谋说,“告诉王仗义,建材不够就先拆鬼子留下的炮楼,砖和木料都能用。”
“是。”
不远处,士兵们正合力推倒一座残破的炮楼,烟尘扬起时,围观的百姓们发出阵阵欢呼。
.......
明楼和林曼带着安全队的人在街巷间巡逻,他们不仅要排查暗藏的炸弹,还要提防特务的破坏。
林曼蹲下身,仔细查看墙角的一处异常,忽然对身边的士兵挥手:“这里有问题,拿探测仪来!”
经过一番检查,果然挖出了一枚未引爆的手榴弹。附近的百姓吓得脸色发白,林曼却笑着安抚:“别怕,有我们在,保证大家安全。”
救济点里更是热闹非凡。
李云龙叉着腰站在粮堆旁,指挥士兵们分粮:“每户按人头领,不够了再报!”
丁伟则在登记百姓信息,他身边的桌子上摆着针线、药品,还有孩子们喜欢的糖果。
“张大爷,您儿子以前是木匠?正好,王处长那边缺人手,我给您登记上!”
丁伟边写边说。
杨立青带着陆战三队的卫生队的人给百姓看病,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伸出烫伤的手,杨立青温柔地给他涂药:“很快就好,以后跟爹娘一起盖新房子好不好?”
小男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里的恐惧渐渐变成了期待。
随着消息传开,越来越多流离失所的百姓回到了鹅城。
每天清晨,城门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到了傍晚。
主干道已经能看到平整的路面,城南很多房屋都修缮好,并安排老百姓住了进去。
办公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