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第62节

  “土肥将军阁下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也绝对不会放过这伙红军的!”

  “嗨!”

  .....

  哐当!

  阎锡山手中的翡翠鼻烟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他死死盯着电报,山羊胡不停颤抖,手指不自觉地捻着胡须尖:“赵为国......130团......两天连克四县?这、这怎么可能?“

  指挥部里鸦雀无声,只有电报机“滴滴答答“的声响。

  阎锡山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那可是有日军一个精锐大队驻守的县城!还有数千自治军协防啊!“

  “日军什么时候这么弱了?!”

  参谋长楚清擦着冷汗,小心翼翼地递上另一份电报:“长官,更麻烦的是...他们不仅收复了四县,还公开枪决了咱们委任的县长和保安团长......“

  “蠢货!“阎锡山突然暴起,一脚踹翻茶几,茶具碎了一地。

  他面色铁青,在指挥部里来回踱步:“谁让他们当汉奸的?!现在好了,老百姓都在戳晋绥军的脊梁骨,说我们是日本人的走狗!“

  楚清欲言又止:“可是长官,当初是您同意让他们...“

  “闭嘴!我什么时候承认了?楚清你可千万别乱说!!“阎锡山厉声打断,他快步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这个赵为国...到底是什么来头?能三天拿下四座县城,还击退了日军两个大队的增援...这战力,怕是连中央军嫡系都比不上...“

  “他不就是有几千人的队伍么?就算是抢了几个团的装备,也不至于厉害到如此地步?”

  “难道是红军总部也来了?”

  “楚清,咱们的情报人员是干什么吃的,石门镇红军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为何我们现在才知道?”

  “长官,我已经责问过了,他们也不清楚,红军行动的时候,他们都被一些事情给耽误住了。”楚清无奈道。

  “废物!都是废物,老子拿那么多钱养着他们干什么!”

  他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马上公开发电报...就说那些汉奸都是叛徒,与晋绥军毫无关系!另外在报纸上也要刊登!并且要赞扬赵为国这支红军的...义举!最好是让人觉得这一战咱们晋绥军也是出力的!“

  顿了顿,又补充道:“再以我的名义,给这个赵为国写封信...就说四县自治之事纯属误会,都是下面的人擅自做主...祝贺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再就是...问一问这四个县能不能还给我们。“

  楚清犹豫道:“长官,这...会不会太...“

  “你懂什么!“阎锡山眯起眼睛,手指轻叩桌面:“能打出这样战绩的部队,要么背后有人,要么...就是真有过人之处。现在局势不明,我们得留条后路...“

  他走到书桌前,亲自提笔蘸墨:“来人,备一份厚礼...就说我阎某人,最是钦佩抗日英雄...“

  “是!”

  楚清应下后,便下去准备了。

  太原城内。

  “听说了吗?红军老爷把贾仁义那个畜生脑壳打爆了!“

  “该!我表舅就是被他害死的!“

  “哪个红军?”

  “咱们晋西北还有那个红军,当然是石门镇那边那个红军啊!”

  茶馆里,说书人惊堂木一拍,唾沫横飞:“话说赵团长抬手一枪,那佐藤大佐的脑袋啊,就像烂西瓜似的......“

  台下听众轰然叫好,铜钱如雨点般扔上台。

  “先生,我听说那佐藤大佐是被一个叫顺溜的红军神枪手打死的,五百米开外,一枪爆头!”

  “真的么?那这红军也太厉害了!”

  “红军个个都很强,我听神池县的亲戚说,那天夜里红军就和那天兵天将一样!”

  货郎担着杂货走村串巷,扁担上挂着新到的《抗敌报》,头版赫然是神池县红旗招展的照片。识字的人围成一团,念出声来:“......全歼日伪军五千余......“

  “五千?“老农掰着手指头算,“那得多少条枪啊?“

  货郎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我二姑家的女婿在红军民兵队里,听说啊......红军有会飞的神炮!“

  .....

  深夜,伪军第三混成旅的营房里,几个黑影聚在油灯下。

  “王团长,咱们......还给日本人卖命吗?“

  被称作王团长的汉子盯着《抗敌报》上汉奸伏法的照片,突然把配枪拍在桌上:“卖锤子的命,难道你们想被红军的大炮轰么?老子可是听说,红军攻打神池县的时候,那大炮不仅毁天灭地,更是长了眼睛一样,好多弟兄直接就没了!”

  “日本人完全就是拿咱们当炮灰!”

  听到这位王团长的话,周围的伪军士兵吓得一哆嗦,黑夜里全是吞咽口水的声音。

  “那团长...咱们该怎么办?要是那天红军打过来?”

  “我不想死啊!我家上有老母下有妻儿,我就是想争点活命钱而已!”

  “怕什么...咱们这里距离红军远着呢!”

  “那万一...万一红军打来呢?我可是听说红军对待汉奸伪军下手可狠了,每一个有好下场!”

  “团长,我有个建议,咱们可以暗中联系红军,给他们当眼线,只要不被日本人发现,咱们今后说不定还是忍辱负重的抗日英雄!”

  “有道理!妈了个巴子!明天就派人联系红军!“

  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这一处,还有很多地方,有的是自发的,也有的是红网情报人员暗中引导.....

第110章 楚云飞要对石门镇红军下手了!?(求订阅!!)

  晋绥军358团团部,作战室内。

  楚云飞正背着手站在沙盘前,目光锐利地盯着沙盘上石门镇红军根据地的位置。

  他手中的红蓝铅笔轻轻敲打着沙盘边缘,发出“嗒、嗒”的声响,似乎思索着什么。

  边上,参谋长方立功正大声汇报着作战计划。

  “团座请看,按照计划,咱们一营今晚就能对石门镇红军发动进攻,二营从侧翼包抄进攻,目的是最大可能吸引红军主力,然后三营直插石门镇,只要行动迅速,天亮之前就能夺回那批装备!”

  “如果一切顺利,还能缴获红军许多物资!”

  楚云飞微微点头,眼神冷峻:“赵为国此人,胃口不小,竟敢吞我358团的军火。这一次,我要让他知道,晋绥军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

  参谋长方立功扶了扶眼镜,思考一番后开口道:“团座,咱们要不要将这个作战计划上报给司令部,毕竟上面一直在说,不要轻易和石门镇红军发生冲突。”

  “咱们团这样做明显和上级的想法....”

  “有什么好汇报的,他赵为国私吞我358团整整一个营的武器装备,我若是不拿回来,今后还怎么在晋绥军混?”楚云飞想也不想就拒绝了方立功的建议,继续道:“再说了,上面只是让我们不要轻易和石门镇红军起冲突,没说一定不能!”

  “我准备了这么久,拿回自己团的装备...合情合理!”

  “就这样定了,部队按照原定计划行动,出了问题一切后果由我楚云飞一人承担!”

  见团长楚云飞如此坚定,方立功也不好多说,默默点头。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告!”一名通讯兵快步走进来,手里捏着一份电报,神情凝重。

  “讲。”楚云飞头也不抬,仍在审视沙盘。

  “团座,刚刚收到消息,石门镇红军在赵为国的指挥下,两天之内连克河曲、保德、偏关、神池四县,全歼日军佐藤大队,击毙伪军数千人,并公开处决了阎长官委任的汉奸县长!”

  “啪!”

  楚云飞手中的铅笔猛地折断,他缓缓抬头,眼神中闪过一丝震惊。

  “你再说一遍?”

  通讯兵咽了口唾沫,重复道:“红军……两天拿下四座县城,日军佐藤大队全军覆没!”

  作战室内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楚云飞连忙走到作战地图前面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方立功脸色微变,低声道:“团座,这……不太可能吧?佐藤大队可是日军精锐,装备精良,再加上四县数千保安团协防,红军怎么可能在两天内……”

  楚云飞抬手制止了他,眼神渐渐从震惊转为思索。

  他缓缓踱步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山峦,沉默良久。

  忽然,他冷笑一声:“好一个赵为国!我楚云飞倒是小瞧他了。”

  “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干出了如此惊天动地的事情。”

  方立功试探着问道:“团座,这石门镇红军连佐藤都能够击败,那咱们今晚的行动……”

  楚云飞猛地转身,目光如电:“取消!”

  “什么?”方立功一愣,“可那批装备……怕是再也要不回来了...”

  “装备?”楚云飞冷哼一声,“能打出这样的战绩,赵为国此人绝非等闲之辈!而且光靠我358团怕是拿不下石门镇的,我还是小瞧他赵为国了,与其为了几门炮、几挺机枪和他撕破脸,不如……”

  楚云飞思索一番,随即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不如看看,这位赵团长,到底能走多远,还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方立功迟疑道:“可阎长官那边……”

  “阎长官?”楚云飞嗤笑一声,“他现在怕是正忙着撇清和那些汉奸的关系,哪有心思管我们?传我命令——”

  他大步走回沙盘前,手指一划,将代表358团的蓝色旗标全部撤下。

  “一营撤回防区,二营也立刻撤回,另外三营……把上面送来的那批罐头准备好。”

  方立功疑惑:“团座,这是?”

  楚云飞淡淡道:“给赵团长送一份贺礼。”

  方立功瞪大眼睛:“您这是要……和红军交好?”

  楚云飞瞥了他一眼,语气傲然:“我楚云飞行事,向来只问对错,不问立场。赵为国能打出这样的战绩,说明他是真抗日,乃是有血性的民族英雄!若不是有军令在身,我楚云飞也得干他日本人!”

  “既然如此,我358团何必与他赵为国为难?”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锋芒:“不过,若是他以为这样就能压我楚云飞一头,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我楚云飞也不是泥捏的,传令下去,全团加强训练,尤其是炮兵和突击队——若真有一天对决沙场,我倒要看看,他赵为国的红军,到底有多厉害!”

  方立功肃然敬礼:“是!”

  楚云飞负手而立,望着窗外逐渐暗沉的天色,低声自语:“赵为国……有意思,能有这样的对手,真是我楚云飞的幸事!”

  .....

首节 上一节 62/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嫡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