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从雪山开始崛起 第87节
第156章 兵工厂再加产线,赵为国料事如神(求订阅!!)
没错,这仿制的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生产线其实就是生产‘汉阳造’的。
赵为国前世也曾经了解过“汉阳造”,首先汉阳造仿制的是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这中国在清末时候的选择,为何选择仿制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即“汉阳造”,而非更先进的毛瑟步枪或其他型号呢?
一方面原因是德国1888式结构相对简单:1888式步枪采用直拉式枪机和无烟火药设计,比当时更复杂的毛瑟1898式旋转后拉枪机更容易仿制。
清末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汉阳兵工厂初期缺乏精密加工能力,1888式更适合当时的生产水平。
再加上德国曾向清政府出售1888式步枪的生产设备和图纸,而毛瑟公司的专利技术限制更严格,仿制成本更高。
另外一方面,战争紧迫性:甲午战争后,清军急需换装无烟火药步枪以对抗日本,当时日本装备毛瑟和村田步枪,1888式仿制周期短、成本低,能快速填补缺口。
且弹药通用性:1888式使用7.92×57mm毛瑟弹,与后续引进的毛瑟步枪弹药通用,简化后勤。
汉阳造投产后,民国军阀和国民政府因战争连绵,无暇彻底更新生产线,只能持续改进旧设计,如取消散热套筒、优化枪机。
当然还有信息滞后性:1888式在德国1890年代已显落后,被毛瑟1898取代,但中国接触该枪时,是在1894年左右,其仍是“先进武器”。
等到毛瑟1898成熟时,汉阳造生产线已定型,难以转向。
尽管汉阳造性能,如枪机强度、精度不如毛瑟1898,但其生产量大约110万支、皮实耐用在近战和恶劣环境下表现尚可,成为中国抗战的“功勋步枪”。
直到中正式步枪也就是仿毛瑟1924式量产,才逐步替代汉阳造。
一句话,选择仿制1888式是清末工业水平、战争需求与外交现实综合作用的结果,虽非最优解,却是当时最可行的方案。
加兰德步枪作为半自动枪,性能当然是要比‘汉阳造’好很多的,为何这个时候赵为国会选择增加两条汉阳造生产线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汉阳造”是华夏最常见的武器,生产量达百万之巨,生产成本低,生产一把M1加兰德步枪可以生产五把汉阳造!
随着根据地扩大,战斗人员也在扩大,除了130团主力队伍外,根据地还有保安团、民兵队以及各地依附的土匪,M1加兰德系列步枪连130团自己都不够用,根本不可能提供给其他队伍。
光靠缴获的武器也很难装备这些队伍,而且赵为国一直想要做军火生意,所以把汉阳造生产线弄起来很有必要!
还有一点原因,那就是赵为国在刻意的给自己兵工厂的技术人员练手,要知道之前的M1加兰德步枪生产线,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生产技术,这些都是赵为国从平台上兑换出来的。
兵工厂技术工人按照说明书依样画葫芦生产就可以了,但是这两条汉阳造生产线,是兵工厂技术人员自主研究出来,这大大夯实了兵工厂的技术积累和夯实基础。
赵为国眼神一亮:“子弹呢?”
“兵工厂的子弹生产线已经全速运转,月产各类子弹50万发!”吴应德拍了拍胸脯,“另外,迫击炮的产量也上来了,现在每个月能出10门迫击炮,以及各类炮弹2000发!”
“不够还是不够!!”赵为国摇摇头,“老吴,你得给我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子弹、炮弹的产量,至少在现有的基础上还要翻倍!”
啊!
吴应德直接傻眼,本以为自己将兵工厂子弹炮弹产量提升到这个地步,团长一定会夸奖自己,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团长眼里居然还不够!!
“翻倍么...我尽力!”
吴应德还是重重点头。
赵为国则是语重心长道:“老吴,我知道以我们兵工厂现在的情况给你提这个要求,难度是大了点,但是这也是没办法,我们现在光是正规部队就有就有不少,你这五十万发子弹、几千枚炮弹,也就够我打一天的!”
“到时候炮弹不够子弹不够,咱们的同志就只能冲上去和敌人拼刺刀!”
听到赵为国这话,吴应德连忙点头,态度坚定道:“请团长放心,有咱们兵工厂在,就绝对不会让咱们的同志和敌人拼刺刀!”
林曼轻轻咳嗽了一声,纤细的手指整理着面前的电报稿:“团长,通讯科最近截获了几份重要情报。”她的声音冷静而清晰,但指尖微微发颤——这些情报的分量让她都感到心惊。
“第一,团长,继北平沦陷之后,天津也已经沦陷,华北门户洞开,日军正沿着平汉、津浦铁路向南推进。”
此话一出,现场的氛围变得沉重很多。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第二,国府中央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命令,将我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对外简称八路军,下辖115师、120师、129师,名义上归国府第二战区阎锡山指挥。”
林曼的声音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会议室里顿时激起层层涟漪。
参谋长何奎“腾“地站起身,瞪大眼睛看向林曼,急忙问道:“林曼同志,你这消息是真的么?”
“回参谋长的话,绝对是真的,这是由国府中央特定频道通电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今后国府中央还要负责八路军的军费和物资的。”林曼点头。
“真...真合作了?“后勤处长王仗义手里的钢笔“啪嗒“掉在账本上,墨汁晕开成一片乌云。
刷刷——
现场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赵为国。
何奎率先开口,“团长,你真的是料事如神啊!”
“国府中央真的和红军握手言和,一起抗战,而且还把红军改编成了八路军,预判得一点没错!你难道是神仙转世?”
“咳咳。”赵为国摆摆手,“老何,咱们可是革命队伍,唯物主义,不讲迷信哈!”
“是是。”何奎连连点头,眼神中却是战意盎然,“团长,咱们现在可以动手了吧?”
第157章 战机已经来临!(求订阅!!)
“同志们。“赵为国站起身,阳光透过窗棂在他深蓝色的军装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线条。
他拿起桌上那封电报,缓缓开口:“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30团。“
“战机已经来临!”
“130团各部,迅速集结,准备作战!!”
“是!”众人齐齐应声,之前沉重的氛围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熊熊战意。
等其他人都下去准备之后,保密处处长孙阳嘉却是留了下来。
“阳嘉,你是有什么话要跟我说么?”赵为国看孙阳嘉的样子,立马就有所猜测,主动开口问道。
“团长,我是想跟你汇报一下根据地内暗战情况。”孙阳嘉开口道。
“嗯,你说吧。”赵为国点点头。
“团长,咱们根据地内部清查得差不多了,在林曼同志的情报支持下,国府中央在咱们根据地的情报网已经被清空,除了少部分顽固分子被处理外,大部分都已经被咱们掌控,还有几个也全在咱们的监控当中,甚至我们还顺着对方的情报线,安插了不少咱们自己的人进去。”
“红网那边的同志已经接收到,并且表示一切顺利,国府那边还没有发现林曼同志已经弃暗投明,只是有些怀疑,有我们这边时不时提供一些无用情报,再加上红网同志的配合,短时间内国府那边不会发现的。”
孙阳嘉开口道。
“做得不错,你们必须保护好林曼同志,林曼同志选择在根据地战斗,你们保密处可以想办法让国府那边觉得他们的高级间谍夜林曼已经死了。”赵为国点头道。
“是,我们已经制定了计划,一旦国府那边有所察觉,就立刻安排夜莺‘死亡’,之所以没有立刻这样做,一来是拖延时间,二来也是为咱们打入敌人内部争取时间。”孙阳嘉连忙道。
“嗯,这方面的事情你和赤霄多沟通即可,注意保密。”赵为国说完,停顿一下,接着继续问道。
“小鬼子那边呢?还有川岛芳子招了没有?”
“对小鬼子咱们下手可就很辣很多,但凡确定是小鬼子间谍,一律严刑伺候,把有用的情报审讯出来之后全部喂枪子。”孙阳嘉声音中带着一丝亢奋,“得益于川岛芳子在我们手上,小鬼子间谍不断的想要潜伏进来,但都被我们一网打尽!这川岛芳子就像是鱼饵一样,不断的引诱小鬼子间谍上钩!”
“只是...川岛芳子嘴很严,到现在都还没有开口。”
“嗯。”赵为国思索一下,然后开口道:“这个川岛芳子很重要,不光是要让她开口,而且还得让她为我们所用。”
“这样....有时间我去一趟你们保密处,帮你们一起审问这个川岛芳子。”
“是,有团长您出手,哪怕这个川岛芳子嘴再硬也得开口!”孙阳嘉可不是在恭维赵为国,而是打心眼里面觉得赵为国能够做到,要知道之前林曼还不是国府的高级间谍。
结果呢?被自己团长一番调教,现在都已经成为了坚定的革命女战士!
所以他相信团长拿下这川岛芳子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只是让川岛芳子这个大名鼎鼎的小鬼子间谍也成为坚定的革命女战士?这总感觉怪怪的,但真要是成功,那作用可就太大了!
“团长,还有一件事情,我得给您汇报一下。”孙阳嘉突然想到什么,连忙开口道。
“说吧。”
“是这样的,武相县我们的人传来消息,说几天前咱们根据地来了一男一女,在咱们根据地呆了几天,收集了咱们根据地不少情报,还想来石门镇总部这边,本来我是打算等他们进入石门镇总部这边之后拿下,没想到他们直接就走了。”
“目前还不确定,这一男一女是国府的还是小鬼子那边的,不过请团长放心,我已经让人跟上去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回来。”
孙阳嘉缓缓道。
“这事你自己处理好就行。”对于孙阳嘉汇报的这事,赵为国并没有太过在意,毕竟自从石门镇红军根据地建立以来,各方情报人员不断地涌入根据地。
进进出出不知道多少,只要没有涉及到核心秘密,就不是什么大事,早已见怪不怪。
“是。”
.....
1937年8月底。
山西北部秋意渐浓,枯黄的落叶在寒风中打着旋儿。
小鬼子第三零五师团师团长中村达也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所前,双手背在身后,眯着眼睛望向远处起伏的山峦。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轻蔑的笑意。
“四浦君,“他头也不回地开口,声音低沉而傲慢,“你觉得这些支那军能撑多久?“
第三零五师团第21旅团旅团长四浦敏事快步上前,靴子踩在干枯的草叶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他挺直腰板,脸上同样挂着不屑的神情:“师团长阁下,根据情报,守卫大同的不过是阎锡山的杂牌军和临时拼凑的中央军。装备低劣,士气涣散。“他顿了顿,冷笑一声,“依我看,两个小时内大同必破。“
中村达也轻轻哼了一声,目光依旧盯着远方。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中国军队溃败的画面——衣衫褴褛的士兵丢盔弃甲,像受惊的羊群一样四散奔逃。这种想象让他感到一种近乎愉悦的轻蔑。
“山口君,“他忽然侧过头,看向站在另一侧的第三零五师团第9旅团旅团长山口贤治,“你怎么看?“
山口贤治登咧开嘴,露出森白的牙齿,满脸骄横:“将军阁下,支那人根本不懂什么是现代战争。他们的指挥官只会死守阵地,毫无战术可言。“
他抬起手,做了个横扫的动作,“我们的炮兵和航空队只需一轮轰炸,他们就会崩溃。两个小时?或许都用不了。“
中村达也终于转过身来,眼中闪烁着冷酷的光芒。
他缓缓踱步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敲在大同的位置上:“东京那些大人物还在担心战事拖延,真是可笑。“
他的声音带着讥讽,“三个月解决支那?我看两个月都嫌多。“
第158章 三天拿下整个山西(求订阅!!)
四浦敏事附和道:“阁下说得对。山西地势虽险,但支那人根本不会利用。他们的士兵连基本的战术素养都没有,只会盲目冲锋送死。“
山口贤治嗤笑一声:“听说他们的指挥官还亲自上前线?真是愚蠢至极。堂堂指挥官竟像个普通士兵一样冲锋,简直是对现代战争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