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11节
民部受到魏昶君亲点,负责接洽南直隶及江南各地商号行商之事。
如今黄公辅等人亦是期待看着舆图,形势一片大好。
不过是否同意将周边商铺租赁出售,还需要看里长意思。
片刻后,魏昶君点头应允,默默思索着。
商人在青州府买宅院商铺,这也意味着此地将会成为财富流转之地。
蒙阴县城的试点已经说明,随某一行业出现发展趋势,接下来相关产业将会被全面带动。
譬如运输业,钱庄当各个方面。
而兴旺繁华之地,则会吸引更多商户前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他先前便和后世大国商量过,如今自己要做的,便是逐渐让江南各地商人在青州府落地生根。
按照历史轨迹,鞑子必定会再次前来,肆虐劫掠。
而接下来,江南各地富庶,自然会成为鞑子劫掠的首要目标。
那么对于这些商号来说,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会成为他们的首选。
当他们发现青州府,亦或山东兵强马壮,足以抵御鞑子,江南的财富就会流向山东。
这些买地,投资的钱财,则会以赋税的方式流入自身手中,再由民部以此发展经济,缔造更完善的经济体系。
“有里长扶持商人,如此一来,青州府必定会成为整个山东,乃至于整个北地最为富庶繁华之地。”
“吾等未必不能在此地,再造一个江南!”
“这些商人,也将会形成新的势力,和缙绅地主分庭抗礼。”
民部,夏允彝目光激动,他曾亲眼见过这些商号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然而此刻,魏昶君却忽然摇头,目光平静。
“吾并非扶持商人成为新的势力,再来让他们欺压百姓。”
现场气氛微窒,众人看向魏昶君,目光露出疑惑。
“尔等记住,这些赋税除发展青州府各城经济外,所有赋税,将会用在另外两处。”
“一旦拿下动东昌府,济南府两地,这些都会是用来改造两地百姓生活的经济基础。”
“将来青州府,东昌府,济南府将会同步发展经济。”
“青州府不会是最富庶之地,这些商人,只能当作棋子,加以利用。”
随魏昶君话音淡淡落下,坐在一旁的阎应元神色一怔,旋即愈发惊叹。
眼前这位永远穿着寒酸朴素衣衫的魏大人,眼眸永远那般纯粹。
无论这些商人给他带来多大利益,他竟仍是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待一切!
这才是真正为民!
商议结束,民部在黄公辅带领下,开始继续规划,并计算赋税,制定商人落户购买房屋宅院章程。
这边魏昶君的身影,则是出现在青州府最繁华酒楼之中。
这一日,衙门出钱包揽整个酒楼,只为魏大人亲自会见来自江南各商号大商人的消息不胫而走!
颍州兴安绸缎庄少东家邵英,广生粮行主事刘功,淮安府成运商行主事周悬真,泗州林氏瓷器行掌柜李牧等人红光满面,期待的看着。
一府之地的官吏亲自设宴款待,这是何其荣光。
魏昶君亦是笑容满面,举杯敬酒。
“诸君远道而来,满饮此杯!”
一时间,众人纷纷举杯,神色激动。
李牧放下酒杯,激动开口。
“吾等行商数十年,走南闯北,未见青州府此地。”
“官吏不曾盘剥,军队护送商队,百姓富庶,皆是魏大人之功也。”
“不错,放眼大明,魏大人也是独一份,如此对待商户者,天下罕见。”
夸赞声中,酒酣耳热,魏昶君冷眼看着,面上笑容却不减,当即开口。
“如今诸位所见,不过青州府冰山一角。”
“日后吾等必将继续推行此地商户行商一事,总有一日,诸位能见此地夜不闭市,自京师至沿海,各色特产往来交通,天下货物汇聚周转之盛景。”
“至于安全,此地将会是天下最稳固之地,无论鞑子亦或是流贼,至青州府,吾等必御敌于外,不必担心。”
“扶持商号,便是增加官衙赋税,吾等必然不间断推出全新利商之策。”
“还望诸君与吾等戮力同心,重现昔日宋史之上,汴梁繁华第一城之景!”
一顿酒下来,宾主尽欢,魏昶君会同阎应元等人不吝开口,许诺下种种利益,愈发让这些商人呼吸急促,激动期待。
直到酒宴散去,魏昶君离开已是深夜。
寒风吹拂,广生粮行主事刘功也醒酒几分,内心开始生出几分怀疑。
天下不太平,谁都瞧得出来。
扶持商户者不奇怪,但抵御鞑子流贼,此地当真足以做到?
几人私下商议,刘功伸手拉扯阎应元,瞧瞧塞了几枚金锭,问出心中怀疑。
阎应元眯起眼睛,眼底冷笑,面上却做出贪婪姿态,掂量了两下,收入袖中,压低声音。
“吾亦是南直隶江阴人士,不日便有家小抵达此地经营。”
“尔等既心中不安,也罢,便带尔等看看此地军威。”
巡山轻骑列阵冲杀,煞气盈野,火绳枪兵火器恢弘,枪弹齐射,地动山摇,红袍军卫列阵井然,军阵如山。
成运商行主事周悬真,林氏瓷器行掌柜李牧等人面面相觑,俱是看到对方眼底骇然。
昔日他们也曾见江南各卫所将士,乃至边军,论及声势战力,竟不及此地军卒十一!
“此地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远超江南之繁华,吾林氏商行,必将趁势崛起!”
“成为大明第一绸缎庄,指日可待!”
想到此地官吏亦有家小自南直隶倾尽家财前来经商,这一刻,一众商人终于放下心,七嘴八舌,激动期待。
第160章 手下未来会被杀?
“李掌柜,诸位近来红光满面,想是此次行商赚的盆满钵满了。”
扬州,罗记酒肆外人来人往,穿着绫罗的达官显贵马车在青石板上颠簸,行商叫卖,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酒肆大堂,诸多大商来往落脚屡见不鲜,掌柜抱拳寒暄,笑吟吟开口。
来人赫然正是颍州兴安绸缎庄少东家邵英,广生粮行主事刘功,淮安府成运商行主事周悬真,泗州林氏瓷器行掌柜李牧四人。
南直隶昔日为太祖定都之地,能在其中站稳脚跟的商号,自是不凡。
李牧与掌柜寒暄几句,带着众人上了二楼。
直到酒菜上齐,方才掩上门户,看着邵英,刘功,周悬真三人,神情一变。
“离了青州,看江南竟也不过如此。”
如今距离三人自青州府折返,已是过了数月,刘功抚须点头,神色复杂,似是又想起那般盛景。
繁华虽未及江南,但民间富庶,堪称未曾雕琢的璞玉。
“青州府......”
话音一顿,始终未曾开口的周悬真闻言,反倒是眯起眼睛。
“这青州府,未必像吾等表面所见那般简单。”
“诸位行商遍布南北,可曾见某地有如此景象。”
“百姓穿棉衣,餐餐有肉,自行练兵,远超边军,甚至还擅自改动朝廷商税......”
每提及一点,其余三人面色俱是愈发严肃。
直至最后,周悬真压低声音,缓缓开口。
“这青州魏氏,图谋甚大。”
“怕是有效仿边军袁崇焕,辽东左良玉之流,欲自成军阀!”
饭桌上,自此言一出,一时静默。
良久,最为年长的李牧眯起眼睛,忽然笑了。
“如此更好。”
迎着其余几人诧异神色,李牧悠悠开口。
“诸位既见红袍军威,当知晓鞑子若再度南下,江南自是挡不住。”
“青州府却未必挡不住。”
“既如此,吾等也该寻一条退路。”
“吾欲寻找渠道,送族中后辈前往青州府常驻经营,以魏氏此人能耐,既能在短短数年间,将青州府经营至此,未来其势力必会继续扩大。”
“届时吾等子嗣扎根其中,未必不能崛起成为新贵世家,攫取更多利益!”
刘功素来胆大,思索一番,眼前一亮,狠狠握拳。
“由不得魏氏不允,只要他还想发展青州府商业,便绝不会拒绝吾等。”
商人逐利,凡投资者,必图未来回报丰厚。
几人对视一眼,大笑举杯。
“诸君,满饮!”
包厢之内,暖炉歌舞,酒肉飘香。
窗外天色阴郁,隐有寒风呼啸。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