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29节

  “即日起清点济南府鱼鳞册,挨家挨户查点人数,户口,同时丈量田地,凡阻拦者,杀。”

  “即日起率人施行考成法,初步设定框架,并监督济南府城内各层官吏推行,另,清点税收,施行一条鞭法。”

  是的,洛水提出,赫然是要求知府王玉明,同知张宏乡推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因为税收征管权汇聚,使得官吏可以通过加收税款获利,原本对王玉明等人是件好事,可偏偏却让王玉明,张宏乡两人苦着脸。

  昔日万历年间不是未曾推行,两人自然知晓如此会引起地主豪强不满。

  而考成法推行,更是让他们明着得罪下面所有官吏。

  可以肯定,只要今日他们这般定下,明日麾下官吏忠心便会散去九成。

  只是两人抬头看着洛水老道毫无波澜眼神,只能无奈苦笑,开始搭建框架。

  随考成法和一条鞭法推行,济南府官吏怨声载道。

  “大人,今日吾等前往经历司,照磨司各处打探消息,各部上至官员,下至小吏,均开始怒骂,也有人为自保,开始互相举报。”

  “济南府官场,眼见是乱了。”

  “另外,城外不少缙绅地主都从田庄出来,围住官府,要知府给他们一个交代。”

  “据消息,这些缙绅地主,家中都有朝廷大员,甚至还有各路御史,吏部天官,王玉明等人无力解释,只得每日闭门谢客。”

  “眼下济南府各缙绅地主还商议准备围住王玉明等人官邸,找其家眷要个说法。”

  洛水听着汇报,点头,神色复杂,看向刚刚赶到的王旗。

  “里长算计当真恐怖。”

  “一条鞭法,首先意味着土地越多,缴纳赋税越多。”

  “而之前这些地主能将土地隐藏,挂在逃或身死农户身上,甚至挂在有功名的读书人身上,可要是清查了土地,地主可是要吃大亏了。”

  “原本他们要是光说不做,倒也罢了,偏偏有红袍军虎视眈眈,王玉明只能逼迫下面的官吏开始推行考成法。”

  “这件事一出,下面官吏离心离德,同时开始压迫地主缙绅,步步压榨他们利益。”

  “整个济南府官僚体系,都会被彻底崩塌。”

  “而在这之后,里长再踏足济南府,对付这些地主缙绅阶层出手,便合情合理,更不会如之前一样,杀戮引人注意。”

  是的,第一步棋,是逼迫推行考成法,第二步棋,便一条鞭法。

  看似在推广利国利民之策,实际上,则是为当地官僚与缙绅地主制造矛盾,为官吏上下层制造矛盾,彻底撕裂这个整体,创造逐个击破的可能。

  等他们斗完,里长再入场收拾残局。

  王旗亦神色惊艳,脑海浮现那一幕。

  彼时东昌府,魏昶君比在青州府时更加忙碌。

  每日查看当地吏治,各类冤案审理情况,土地粮食种植情况,城内布防,经济发展规划。

  除了这些事,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入京师,觐见崇祯!

  是的,如今魏昶君手握青州府,东昌府两府之地,军政要务一手掌握,赫然已有挺进朝廷之能力。

  现在,魏昶君一个人思考着接下来规划。

  而在他面前,正是乱哄哄的东昌府各类汇报,还有济南府洛水传来关于推行一条鞭法和考成法后,地主缙绅,各层官吏形势变化。

  片刻后,理清思绪,魏昶君提笔开始记录,现在已成为习惯。

  第一,李自成和青石子必须继续肆虐山东,只有他们存在,自己才有始终留在东昌府,甚至踏入济南府的理由。

  第二,南直隶商人拉入此地,开始完成打造东昌府商业府地的首次投资。

  第三,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考成法测试完成,可以在东昌府推广,以此破坏此地官僚体系,并开始铺垫清算东昌府地主阶层,平均地权。

  第四,现在掌控两府之地,已经有资格,必须踏入朝廷,正式面见崇祯,确定身份,之后将会以军阀身份开始布局割据山东。

  至此,魏昶君停笔,起身。

  窗外风雪愈大,寒意刺骨。

  这是崇祯五年,天灾频发,流民遍地,流寇四起,关外鞑子虎视眈眈,即将第二次南下。

  魏昶君平静注视。

  现在,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第182章 北方军阀

  崇祯五年,九月,大雪。

  东昌府。

  魏昶君提笔蘸墨,面前摆放赫然是一份奏本。

  眼下自己手握两府之地,也正式有上书崇祯资格。

  良久,停笔,魏昶君目光扫过面前奏折,仔细检查内容。

  第一,田赋力役折算银两,官府出钱雇人。

  第二。重启万历年张居正力役摊入田赋,折算户丁银。

  第三,夏税、秋粮、里甲、均傜、杂役,贡纳合并,一部分按丁摊派出,一部分按田赋摊派。

  第四,征收解运权力从里甲变为官府征收。

  第五,重启万历年推行考成法。

  大体是告诉崇祯,青州府并东昌府两地,初步打算重启昔日张居正所推出一条鞭法与摊丁入亩,考成法三类政务。

  张居正虽在万历年死后被掘坟降罪,但到天启年,-在首辅叶向高建议下,天启帝朱由校已为张居正平反。

  按照大明中期流程,奏本需通过通政司传递,登记,至司礼监秉笔太监处,再到内阁票拟,随后重回司礼监审查皇帝,内阁,司礼监三方意见进行批红,最后转交内阁完成最终处置意见。

  但崇祯上位后,惩处魏忠贤案,取消司礼监权力,并要求上奏臣子自行概括奏章内容百字以内,贴黄奏章末尾,以便皇帝审阅。

  魏昶君适才概括内容贴黄完成,叫人上报通政司,随后取出大明事感录,开始和现代交流。

  现代,西安历史研究所。

  穿越者后盾组织组长雷请议看着大明事感录传来新的文字。

  投影仪上,关于穿越者在崇祯年重启万历首辅张居正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消息浮现。

  明史教授顾成也在看着,复杂思索。

  “张居正各类改革,给了大明中后期一个回光返照机会,历史上也被称为万历中兴。”

  “但实际上张居正所用一条鞭法,在中后期虽然解开部分农户生产力,但商人趁机提高价格,实际也对农户影响很大,占取了大部分改革带来利益。”

  “同时摊丁入亩对缙绅地主阶层影响很大,各类官吏阻碍不小。”

  “尤其是考成法,对当朝官吏掣肘太大,推行阻力想必很大。”

  记录小组组长陈科摇头,比起顾成对历史的看法,他想到更多。

  “穿越者不是要用张居正方式改革,而是借用这一类方式,拔除两府之地贪官污吏,光明正大安插心腹,如此才能迅速拿下三府之地。”

  “至于阻力,如今崇祯内忧外患,更兼贫瘠,朝堂官吏阻拦,崇祯也会想办法为穿越者创造改革环境,因为穿越者是崇祯改变的重要棋子。”

  现代迅速回复消息,和魏昶君商量定下策略。

  借张居正革新之名,彻底消化青州,东昌,济南三府!

  彼时魏昶君收起大明事感录,唤来夜不收。

  “即刻传令,安排人手于青州府,济南府,东昌府三地播散消息,为百姓讲解摊丁入亩,一条鞭法,考成法对百姓各项益处!”

  “诺!”

  随民部官吏收到消息,一时间,民间百姓纷纷开始了解。

  东昌府城。

  城门处,一张告示张贴,其下汇聚数百名百姓身影,人声嘈杂,议论纷纷。

  民部官吏秦文举和善看向百姓。

  “这告示也只是暂时告知大家,还未推行的政令,意思是日后乡亲们缴纳赋税,就全都算成银子,不必今日出力气,明日挑粮食,也不必多承担运送路上押解衙役火耗口粮一类多余负担。”

  几名年迈老农闻言惊讶开口。

  “这......怎么可能?”

  “那里长他们能同意?以往他们还能借着这点由头收取一些粮食回自己家啊。”

  “日后一应赋税折算银两,全都由官府收取,里长乡绅不允许自行收取。”

  随秦文举继续解释,一众百姓愈发难以置信,惊喜高呼。

  “这可太好了!”

  济南府。

  如今知府王玉明等官吏一举一动皆在红袍军监察下,无力管辖。

  城中不少百姓今日都围在客栈,听着说书人开口讲解。

  “这摊丁入亩可了不得,日后赋税不再以人头计,而是以土地计,尔等家中没土地,可不就不必缴纳赋税了吗?”

  “那地主老爷家里地越多,缴的赋税可就越多。”

  “现在啊,咱济南府不就正在派出官吏清查丈量各地田亩,这都是为以后做准备呢。”

  一时间,不仅山东三府,连带周边南直隶,山西,陕西各地民间都在传播,影响极大。

  京师。

  “大伴,这魏昶君,也算个人才。”

  看着奏本贴黄,崇祯眼底满是赞许。

  被崇祯叫到,王承恩点头,神色复杂。

  如今是崇祯五年九月末,朝廷贫瘠,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正是缺银子的时候,魏昶君敢奏请重开张居正新政,便意味着此人要出头,从地主官绅手里掏银子。

  对崇祯而言,银子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首节 上一节 129/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