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38节

  但现在,魏昶君下辖青州府,东昌府两地,商税从三十抽一改为十抽一,则是彻底完成了两倍涨幅。

  魏昶君敲打纸张,思索着。

  这不仅是人口增长,大力推行商业结果。

  也是将税收从农户手上压榨,变为从商户手中获取,甚至还在促进工业初步发展。

  包括土豆粉,棉纺作坊,铁器作坊等都有向流水线演变趋势。

  将会彻底改变历史上一贯绵延的小农经济。

  现在,发展还在继续,仅仅两府之地,都还未到饱和区间。

  王旗,洛水两人受命而来,也在痴痴看着。

  洛水神情复杂,想到最初见到魏昶君时。

  那时世道如何?

  一个地主虞家,将周边农户等收入全部攥在手中,也才多少钱?

  现在呢?

  或许一个工匠百姓家中便几乎能与之持平。

  接下来,或许他当真能随里长一同改变这个世道,让所有最底层百姓挺直脊梁活着。

  南洛真龙观,当初的路,走对了!

  与此同时,王旗傻笑看着这些报告,眼眶有些酸。

  昔日为何会有南洛大刀义匪?

  他本是朝中军户,之所以如此,不仅是朝廷缙绅对军户欺压,更是看不惯这个世道。

  好在有里长,昔日刚刚收编自己时,麾下兵不过数十,口不过数百。

  但现在,里长坐拥两府之地,兵卒数千,百姓百余万!

  王旗想到那些魏昶君治下百姓,深吸一口气,眼里光芒一如既往纯粹炽热。

  他们将继续改变这个世道,直到所有区域都如里长治下。

  这一刻,魏昶君眼眸沉沉,骤然指向大明南直隶舆图,声音冰冷,吐出四字。

  “江南奴变!”

第194章 江南奴变

  书房内,随魏昶君话音落下,王旗,洛水两人亦看向舆图,神情收敛。

  “洛水,尔等即刻带人前往南直隶,浙江,安化县。”

  “此地有一族名为柳氏。”

  “安化县自古富饶,奴籍众多,军户多为欺压。”

  “尔等任务为前往此地创建真龙观,吸引穷苦百姓和柳氏奴仆前来。”

  魏瑕眯眼,神色阴沉。

  安化县,浙党柳安陆老家根基。

  柳氏于安化县几乎算得上土地主,又有缙绅身份,朝中为官,故而当地官吏沆瀣一气,使得柳家一手遮天!

  柳安陆敢算计自己,布下死局,江南奴变,便从他们开刀!

  与此同时,魏昶君目光转向另一边。

  “王旗,命尔等前往安化县,落草为寇,吸纳此地遭遇欺压奴仆,军户,自行操练。”

  “之后等待时机,起兵响应奴变,灭杀柳家!”

  这一刻,洛水眼底兴奋,激动发抖。

  江南!

  自古最富庶之地,一旦到手,足以供养红袍军规模质变!

  王旗亦点头,神色振奋。

  几乎能想到,若有真龙观为奴籍开解思想,为军户激发与当地缙绅地主矛盾。

  自己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拉起一支大军。

  至于落草为寇,他并不在意。

  至少里长开始入手南直隶。

  江南奴变!

  偌大南直隶,奴籍何止百万,仅一家缙绅,便有两千余奴仆。

  这些若能转化对抗大明腐朽堕落官吏缙绅,该是何等盛况!

  两人抱拳拱手,神情肃然。

  “诺!”

  随两人离开,魏昶君看着背影,目光转向窗外。

  彼时,天色愈发阴沉,大雪恢弘。

  洛水带着最初自真龙观与魏昶君起兵十名弟子,并抽调三十名红袍军,改头换面,穿着粗布衣衫前往安化县。

  思及一路前行引人耳目,之前常年经营夜不收阴队洛水选择化整为零,有人骑马,有人乘船,三三两两抵达时,已是一月之后。

  安化县城外,洛水身后是十名道士带着三十名红袍军休憩道观。

  他凝视安化县,眯起眼睛。

  即便是明末,王朝风雨飘摇末路,依旧遵循路引制。

  不仅是为保护城中百姓官吏,也是为清查流民,对放弃缴纳税收,田地流民惩罚。

  因此他们只能在城外驻扎,才能不引人注意。

  不过城外驻扎亦有好处。

  自三日前洛水派人联系夜不收阴队据点,获取粮食后,几处粥棚开始吸引大量流民。

  而流民口口相传之下,越来越多被欺压军户,奴籍百姓开始知晓。

  城外有座真龙观,老道士是个大善人,愿意帮助他们。

  安化,孙二山半信半疑,跟在几个流民身后,踏雪而来。

  脚掌被冻得通红,身上单薄粗布衣衫抵不住大雪严寒,冻得孙二山发抖的厉害,耳朵,手脚冻疮遍布。

  但彼时孙二山依旧咬牙,踩着及膝大雪前往。

  看到前方粥铺,孙二山眼底怀疑化作难以置信。

  热腾腾雾气缭绕,已有数十名流民早早抵达,排队等候。

  孙二山凑近瞧了一眼,眼底愈发惊诧。

  那道观粥水竟浓稠到立筷不倒,甚至还配了一点咸菜。

  “这饭,比起那地主家下人饭菜都要好了。”

  是的,明末不乏地主对下人善待,但绝大多数地主缙绅,都将奴仆视作牛马。

  如孙二山自己,每日吃的仅仅是一点米都数的清的米汤,至于咸菜,想都不要想。

  “吃饭到后面排队。”

  一名青年道士盯着越过队伍,探头探脑的孙二山,笑着提醒,还递过碗筷。

  孙二山见一旁流民怒目而视,顿时涨红了脸,连连摆手。

  旋即咬牙,跪下,叩首。

  “小人听闻真龙观神仙乐善好施,肯帮助穷苦百姓。”

  “不仅施粥,更愿一视同仁,为人看病施药。”

  “小人家中老母亲风寒病重,主人不予银钱看病,求神仙行行好,施舍些药材,小人愿做牛做马,以报大恩。”

  片刻后,孙二山看着手中药材,脚步颤抖,深一脚浅一脚踏着大雪回城。

  脑海中还浮现出刚刚那老神仙的模样。

  真龙观不仅不在意他奴籍身份,甚至连赠医药亦是分文不取。

  孙二山只记住了一句话。

  “奴仆也是人,每个人都该好好活着。”

  这一刻,孙二山红了眼眶。

  家中主人不曾当自己与母亲是人,反倒是真龙观如此。

  孙二山举起袖子擦拭眼泪,愈发攥紧拳头,喃喃开口。

  “小人愿用此生,报答真龙观!”

  与此同时,送走孙二山,洛水老道盯着另一边几名百姓。

  “道长,吾等可全都靠着这牛春耕,眼看今年大雪要过了,牛却病了。”

  “若是那些上级知晓,只怕......”

  军户胡从局促不安,忐忑开口。

  “道长能够施以援手,为吾等救治?”

  看着面容憔悴的中年汉子,洛水叹息。

  这就是大明,保家卫国的汉子只能靠着耕地勉强过活。

  那些缙绅地主,甚至军中官吏,毫不吝啬,都挂在这些军户身上吸血。

  所谓军屯,也成了私人之用。

  “老道看看。”

首节 上一节 138/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