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25节

  玉皇庙镇村民五十七户,人口二百三十人,流民这里有三百五十户,人口近六百多人。

  大部分沂县村民都被迁到了该县,就是为了打散本村村民,防止万佛白莲匪患死灰复燃。

  “焚烧匪患神像!”魏昶君举起火把,镇子有名望的乡老也举着火把,一同丢入神像堆,一时间火焰滔滔,热风袭来,让人感觉舒适多了,驱散了骑马带来的寒意。

  “焚烧借债造册,佃户造册。”魏昶君当着所有人面开始焚烧造册,终于有村民颤颤巍巍主动跪下了,因为能分到属于自己的田了,他们知道眼前里长是好人。

  然后是一群人开始跪下。

  远处在熬着米粥,还有民卫在打捞尸体,防止污染水渠,玉皇庙镇的邪祟匪患气息消散了。

  “青石子你在此登记造册,务必保证每一户流民分田分家,家中有粮,房屋有锅灶,浇地有水渠。”魏昶君下令。

  青石子不当贼寇时显得脱俗清雅,他缓缓作揖抱拳:“必谨记。”

  “返落石村,回家。”魏昶君骑马奔腾,他率众在前,身后跟着巡山轻骑,莫柱竣率领五十民卫,一路上尘埃飘扬,马声长鸣,少年郎意气风发在马背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让很多民卫像看神一样看着里长。

  南洛真龙道观,财产若干,该财产分别来自:军户贼配老窝米粮,蒙阴万佛白莲匪患米粮,陈良镇地主,玉皇庙镇地主缙绅。

  牛23头,马43匹,猪49头,鸡鸭鹅329只,糙米290担,糙麦190担,精米98担,腊肉892斤,盐粒29担,菜籽油390斤,花生油87斤,糙面粉89担,书籍432本,被褥90席,布匹83尺,干果34担,红糖189斤还有桌椅若干等杂物。

  这些米粮牲畜几乎堆满了道观,猪哼鸡叫,吵得倒也是热闹,魏昶君一点都不嫌弃脏臭味道,他时不时检查牛是否健康,之后吃着生米感受是否发潮,许久他看着小山般的食物。

  民卫长莫柱竣开口:“里长,要不要全搬到您的宅邸。”

  南洛镇守田隶长柳小二准备带人搬,但被里长阻止。

  “为什么要搬到我的宅邸?难道诸君以为我掠夺地主财帛,就是为了成为下一个吸血地主吗?”

  魏昶君笑着,他很温和,但语气格外坚定:“猪仔发给四个镇子,每个巷子人家分一公一母猪,十户人家分一头牛,鸡鸭鹅示老弱病残各分,米粮油盐储放道观,之后分发百姓。”

  “马匹之后发于巡山轻骑,让其之后扩大规模,轻骑理当一人双马。”

  巡山轻骑长陈铁唳怔住许久,田隶长柳小二也难以置信看着,他们以前都见过各种官员,都是恨不得把好东西搬到自家仓库锁起来,只求暗不见天日,或者是地主使用各种手段囤积土豆,只求目及之处全是自家之地。

  但从崇祯元年起,魏里长至始至终都未曾霸占享受。

  陈铁唳第一次心甘情愿的跪下,他的长刀放在地上砰的一声:“里长之胸怀仁德,吾叹服也,愿生死追随,若违弃,人神共诛!”

  而后田隶长柳小二也收起了讨好神色,无比郑重,莫柱竣是第三个郑重跪下,三人异口同声说着:“愿生死追随里长,若违弃,人神共诛!”

  以前他们是跟随,为了能活下去,为了像个人一样活着。

  现在他们是誓死跟随,用全家人的命跟随,他们将里长视作拯救苦难人间的神灵。

第47章 经济的重要性

  三镇一乡三十七村,无一例外都在议讨里长到底何方人也,多村乡老挠破头皮也想不到会有这种人。

  落石村的村民更是亲眼见证了里长对付虞家地主,无论多少地主米粮送来,魏家都保持贫瘠清苦,不曾霸占一丝一毫。

  魏宅前是水库,道路很宽,院子内有一大块栽培土豆种,石槽棚子放着一匹马,鸡棚里面养着十几个鸡鸭。

  院子收拾的干干净净,弟弟魏昶琅在修行长矛,他练习刻苦,对准木头进行刺,突击,反挑。

  妹妹魏染瑕在缝补家里破旧的棉袄,母亲在蒸馒头,散发着麦香味的馒头被蒸出来,母亲程氏从鸡棚拿了几个温热的鸡蛋,从家里取了葱白,葱白炒蛋。

  “吃饭。”魏昶君挥手喊着弟弟妹妹,这是他最为放松的时候。

  如今管理四镇繁忙,他很少在家吃饭,每一次在家吃饭他都感到放松,在这危机四伏的明末世道很难得。

  刚出笼的馒头配上炒的香嫩的土鸡蛋,每人面前一个粗黑陶碗,里面倒满了红糖水,水温热,喝着甜丝丝的。

  一顿饭下来,魏昶君舒服的伸着懒腰,回到堂屋时他神情才变得凝重起来,取出《大明事感录》,现代早已回信。

  「昶君不斐,手段颇雄,现代农业部联合土豆生产工艺小组反复实践,以古代条件之下模拟土豆粉,土豆干制作过程,并得到结论,该土豆粉可保持三年不变质,处于不潮湿,通风条件下可保持四到五年,制作工艺流程详细流程」

  「关于古代家禽瘟病死亡传染预防和治理等工作,该相关学术来自于西北大学兽医教授小组组成明朝环境模拟大批量家禽养殖等工程和详细步骤如下」

  「穿越者需谨记,如今崇祯二年,你需要的不是尽快打天下,现在你展现越是被人注意,越会成为刘福通,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越容易被全面针对!现在你当蛰伏,巩固每一块区域,在你管辖的区域开始进行土豆等多农作物储备种植,养猪养鸡筹备,树苗栽培等,山民教导,开始让你所在区域富裕起来,如此才能搞经济」

  「古代但凡李自成之流,他们败给的不是缙绅,不是地主阶级,不是后金鞑子,而是经济」

  「经济没能搞起来,无论他们占领多少土地,不过是空谈薄冰,一踩便塌」

  「如果百姓使用你铸造的货币,养殖你给予的猪仔,住在你们一起建造的房屋,在你所创办的私塾中读书学习等等,那此地才是真正基础盘,你将真正拥有角逐天下的资格,而不是昙花一现的闯王」

  魏昶君在认真阅读,现在回信内容极多,从土豆粉条的制作工艺到猪仔如何大规模养殖避免猪瘟,之后内容则是来自西安历史所联合金融组织部给予的金融经济提议信,该信内容全是强调——“经济。”

  这一封信让魏昶君醒悟了许多,之前在沂县发起民乱,又借刀杀人除掉匪患,魏昶君还思索要不要扩大地盘,但现在这封信让他愈发意识到了。

  无效的地盘不算地盘。

  只有真正掌握在手的基层地盘,才属于自己。

  现代金融部联合明朝赋税小组一起得到的结论太惊憾了,魏昶君感叹,自己虽没有军事,但现代整个大国,各专业智囊团联合起来,就是自己的军师。

  该“军师”可以和历史上任何时代智囊团队进行厮杀。

  将现代回信谙熟于心,魏昶君才开始回信,他认真碾墨,润笔,思索片刻,才开始绘写。

  「诸君亲启」

  「不吝感激」

  「四镇已拿,只等待民生恢复,屯粮备慌,发展经济」

  「目前规划如下,其一让青石子成为蒙阴县第一匪患,如此这步暗棋方才锐利」

  「其二,陈良镇地处两县之内,也是外县必经之地,一旦鞑子等前来,都必经此地,此地开始屯兵修建镇堡,以备不时之患」

  「其三,吾欲科举,若想要大明朝再扩大地盘或发展,吾必须有官身,最好能为一地县令,如此便可大规模点将训兵」

  写完回信,再次放好书,魏昶君抵达道观,他先喊来三十民卫,让民卫扛着土豆前来。

  一担担洗干净的土豆放在院内。

  “用磨盘开始碾土豆泥,随后暴晒。”魏昶君亲自示范,他赶着驴转着磨盘,土豆开始被碾成白泥,随后放在箩筐上晾晒。

  三十名民卫跟随学习,道观后方全是一片片的箩筐,还有村民在旁观学习。

  “晾晒一天后三成土豆白泥,七成温水倒入大木桶,然后调成稀浆。”

  “随后用开水倒入木桶中间,用木棒顺时方向搅动。”

  魏昶君一边说着,一边拿着木棍搅拌,搅拌起来很费力,因为随着搅拌,土豆白泥开始变得粘稠起来,形成了很大黏糊糊劲道的面团。

  “此面团乃芡,而后每两百斤的土豆芡粉倒入五十斤面粉,倒入一斤的明巩,加入一担温水,再次搅拌,让该面团开始变得韧性十足,敲打起来晃晃悠悠不会裂开方可。”

  “而后烧大铁锅沸水时,将土豆芡团放在漏筛上,用木杆按压土豆芡团,在按压力量下,面团像是削拉面一样成为粉条,开始掉入沸水锅中成型,掉入沸水十秒后迅速拉出。”

  魏昶君亲自做示范,土豆粉条被他一点点挤榨了出来,然后他将沸水锅中的粉条捞出,放入冷水盆内,随后将粉条放在棍上开始阴晾,增强韧性。

  “如此这般,之后一直通风晾晒,有太阳就使劲太阳下晾晒,直到粉条掰起来不断,软糯劲道,这便说明粉条干燥已成,可存放三年之久。”

  魏昶君指着箩筐上摆放着的一排一排的粉条,捏起来劲道十足,晒干之后呈现深白色。

  “尔等定要速学,之后土豆粉作坊将开在南洛镇,尔等将为师长,教导乡邻。”魏昶君督促。

  土豆粉条太重要了!

  最主要的保质期长,还有各种吃饭。

  煮着吃,炒着吃,炖着吃都行。而且有营养价值,易携带,还有当佐料,甚至当商品交易。

  如今崇祯二年六月初旬,十月鞑子入关后,物资愈发奇缺,灾害和干旱恶天分部南北各省,所以必须疯狂储粮,往下日子愈发混乱。

第48章 管辖近五千人

  24月的6月初西安天气炎热,西安历史所会议室打开了空调。

  在一面黑板写着,根据历史天气考察研究,明末灾害文献记载,崇祯2年的6月郑国渠,云梦泽,水路还有薄冰。

  陕西一代早晨起一出边堡军户还要敲打罐内的碎冰才能取水。

  “真是无法想象,近四百年的时间差距,真可谓沧海桑田,天翻地覆。”所长雷请议神情恍惚。

  哪怕和穿越对话半年了,他还是感到历史的沉重感。

  近四百年的差距,当真沉重。

  在场明史学者,各部小组分别看着穿越者回信,他们都露出笑容。

  穿越者记录小组组长陈科感叹:“历代帝王最大的缺点就是一旦成功之后,不再听令任何人的意见和声音,变得桀骜固执,蛮横无比,甚至好杀,如朱元璋晚年,李世民也一样,这会给王朝留下一个恶劣的弊端。”

  “但穿越者现在展现了良好一点,他接受过现代教育,还受聘敦煌历史研究所,他能接受讨论和学习,这才能走的更远。”

  “开始给准穿越者准备今年科举考题,必须保证在十月前,让穿越者在科举获得一定名次,拥有官身。”组长雷请议下令,明史团队众教授纷纷点头。

  “古城墙和冷兵器团队注意,于现代模拟建造乡级堡垒,用于进攻沂县或防御小规模鞑子所用,该堡垒要比之前村堡大,巍峨,甚至具备小型护城河。”

  “寻找穿越者历史记录的考古小组需注意,现在全力搜寻穿越者之后记载,查看他之后遭遇,危机是什么。”

  “一重一重的死局,明末就是这样,数以百万的流民才只出现了两个起兵之人,张献忠和李自成,但最后他们因大趋势都失败了,所以必须时刻找到穿越者危机。”

  后盾小组,总组长雷请议全面下令。

  整个小组,还有出差在外科研小组,官方组织部门全部开始行动起来,三项任务——「崇祯2年科举考题和策论查询和书写」

  「乡镇级堡垒建设指南和现代实践得到详细设计图,让该堡抵御鞑子发挥到最大化」

  「穿越者下一个危机是什么」

  ——冷。

  “都六月了,竟还这般鬼天气。”莫柱竣裹紧了粗袍,他现在后悔脱掉棉衣让贱内洗了,可他的棉袄实在是脏的厉害,之前数次杀敌,飞溅了不少鲜血,之后干农活,招流民,更是上面覆盖了一层灰尘。

  脱掉棉袄之后,谁能想到六月之季,寒彻妖异,风声吹的他不断蜷缩打摆子。

  “穿着。”魏昶君脱掉一件长袍,丢在莫柱竣。

  “里长万万不可,你若是冻寒,各村怕乱了。”莫柱竣摇头,坚决不穿。

  “吾体强健。”魏昶君摇头,莫柱竣只好穿着,笑吟吟的看着里长,现在里长就算让他吃人他也会快速去吃。

  在这世道,上位人能把下位人当成人来看的,实在太少了。

  南洛镇,五十守田隶被召集,隶长柳小二拱手负立。

  “在这里修建一处作坊,建造数百磨盘,将不适合当种子的土豆筛选出来,磨盘碾压,有民卫教导,学习如何制作土豆粉条。”说道此处,魏昶君看着该镇若有所思:“该镇以后将生产土豆粉条,储备而用,以后或可售卖。”

  “或许几百年后,南洛土豆粉五个字或许会成为此地招牌,能养活很多人呢。”魏昶君笑着。

  一车车不适合当种子的土豆被送来,但凡是空闲的驴都被集中在南洛镇,开始不分昼夜的碾土豆,一个个大黑锅烧着沸水。

首节 上一节 25/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