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256节

  马老三点头,说到修路这老本行上,倒是骄傲的挺起胸膛,也不挠头了。

  “那自然是会修路的,说到修路,里面的门道可多了。”

  “怎么选路,怎么打地基,怎么夯土,靠着山的路面怎么修才不会塌,要用什么材料填补养护,里面每一个都需要计算呢。”

  “咱们村子里有个老书生,每天都在房间里捣鼓他那些算学,村子里修路的时候,都是他给计算之后才修建的,用了十来年都没塌陷。”

  “那老书生之前听说了铁路的事,特意亲自跑了一趟火车站,一点点观察,计算,回来的时候跟入魔了一样,还说这种铁轨以后要是修建到大江南北,必须要调查每一个地区的地面什么的。”

  马老三滔滔不绝的声音让魏昶君也连带着眼前一亮。

  明末这个时代,修路计算的这么详细,此人对于民生实务看来相当了解。

  焦崇恩更是神色兴奋,里长这段时间刚刚提出要搜罗人才,不正是为了修路吗?

  要是能把这个老书生招揽到手,甚至能够让他试着主持一段道路修筑。

  相比之下,魏昶君情绪更不平静。

  明末不比后世,现在天工院培养出来的那些技术人才修筑道路都是研究到哪里,才开始调研当地环境水文。

  这个老书生没有接触过系统的培训,就能了解思考的这样全面,这种发散思维才是最难的。

  换句话说,那群技术人才可以按部就班的处理修筑道路的流程。

  但这个老书生,是可以啃硬骨头,解决难题的领头人。

  毕竟调研这种事,只有真正肯把问题落到实处解决的,才能想到。

  彼时魏昶君看了焦崇恩一眼,焦崇恩是个心思玲珑的,当即点头。

  “里长放心,吾等一定尽快请这位先生抵达。”

  魏昶君口吻难得郑重许多。

  “到了之后,先带着他全面了解当前铁路和陆路修建的流程,之后尝试着给他一个区域,让他先开始带着做工。”

  虽然如今马上要开始全面发展,但魏昶君也不会完全凭道听途说招揽人才。

  能落到实处,惠及百姓的人才,才是红袍军现在真正需要的。

  焦崇恩点头,旋即带着魏昶君继续前往济南府工业园区,彼时负责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的周愈才恰好赶到。

  “里长,那批商人急了。”

第326章 之后,开始决战天下

  “那批商人清早就找到民部来了,而且来了许多人。”

  “宁波商会,江南商会,太原商会,福州商会,还有南直隶那几个,大大小小都来了。”

  周愈才平静跟在魏昶君身后开口。

  “他们说想入驻工业园区,可以花钱买资格。”

  魏昶君背负双手,从拥挤前来务工的百姓和流民身边穿行,一边听着周愈才汇报。

  那批商人看上工业区他并不意外,甚至一开始就是设计好等着他们。

  算算时间,大概可以筛选一遍了。

  眼见魏昶君点头,周愈才继续开口。

  “工业区现在入驻的都是红袍军的产业,纺织厂,锻铁厂,火车配件厂,还有各类粉条加工厂,以及工人培训区。”

  “那些商人明摆着眼热这些最先进的水力设备和车床,眼看着比普通的人工作坊产量高出一大截,也想掺进来分一杯羹。”

  “太原商会的药材上提出如果不让他们加入工业区,可以换成购买设备,条件任由咱们民部提。”

  太原商会。

  魏昶君忽然笑了。

  商人逐利,这是资产的本性,人工攫取的利益太少,他们自然就会选择机械。

  到嘴边的肥肉,怎么会放手。

  但也正巧是这批商人,让工业区筹备的了许久的计划有了用武之地。

  红袍军现在即将备战天下,建设山河,缺钱的很。

  想到此处,魏昶君继续开口,声音漠然。

  “传令王旗,开始派遣夜不收阴队前往晋商所在,搜集晋商这些年在大明禁令下运送给大清的铁器,粮食,辽东至京畿一带运输线路,借贷大清的银两,商业网传输的军情。”

  “至于那批商人,先晾一晾便是。”

  “等到运动会结束,绞杀大清之后,一并清算!”

  话语中杀意凛然,似比寒冬大雪刺骨,周愈才闻言点头,神色郑重。

  “诺!”

  周愈才离开了,魏昶君仍在继续思索。

  晋商等之后大清入关,堂而皇之成为皇商,不是没有缘由的。

  不过他也不会杀鸡取卵,接下来建设山河,就看他们肯出多少力气了。

  济南府的工业区和青州府,东昌府建设相当,占地规模甚至比先前两府更大,因为此地取水容易,故而水力设备天工院那边多造了许多台,生产规模也就更大。

  如今只有属于红袍军的各类物资工厂完成建设,投入生产,剩余的地方全都被焦崇恩拿来当作工人教导区域,包括安全措施,规章制度,专业技术等几方面的培训,未来需要长达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培养出何合格的岗位工人。

  但现在济南府反而是最不愁招人的。

  之前济南府始终没有建设工业区,距离东昌府和青州府又近,故而许多百姓听闻了两府工人待遇,都艳羡的紧。

  北地来的流民和江南这段时日抵达的奴仆清早就开始排队。

  许多打算找关系的百姓初来乍到,塞了银子反而被丢在地上,厉声喝斥,看的不明所以。

  如今济南府推行考成法相当严谨,加上还有阎应元的监察部每天盯着,愈发公正廉明,这样的情况反而看的那些前来做工的百姓更安心,铁了心要排队进去做工人。

  魏昶君巡查了三天,也悄悄看着这些工人吃饭,住宿,安全保障,婚丧嫁娶,医药读书,离开的时候大雪刚停,难得放晴。

  算算日子,距离运动会还有一天时间了。

  魏昶君折返回东昌府城外校场的时候,原本热火朝天的运动会修筑场地如今已经彻底搭建好。

  金灿灿的日头斜照,东昌府城外被染成一片金色。

  青石垒成的火铳靶子新刷了朱漆,马蹄印纵横的沙地耙得平整。

  连运动场外几棵老树挂上了鲜艳的条幅,看的魏昶君摇头失笑。

  上面赫然写着蒙阴棉纺厂的字样。

  自己这位母亲做久了棉纺厂带头人,现在在商业这一块的心思倒是活络,竟连的广告都想出来了。

  十天的筹备时间并不算多,好在如今随着魏昶琅在天工院研发出越来越多蒸汽驱动器械,如今许多工程都交给器械来做,地面倒是平整的相当快。

  此次运动会涉及到明军,大西军,闯军和红袍军,几名总长一合计,也没有只从直属的红袍六军里挑人。

  红袍麻杆军,红袍真龙军,红袍祈活军里的好手一一挑选,如今都在赛场上跃跃欲试。

  偏生这些将士都是谁也不服谁的,是以运动会还在明日,直属红袍六军和三支在各地发展的将士都较上劲了,一时间争来斗去,军汉们呼喝的声音响彻。

  魏昶君喉咙里滚出一声笑。

  “倒真像要过年。”

  搭建好的火铳靶场传来铁甲碰撞脆响,几名来县调来的火绳枪兵正用布巾反复擦拭铳管,也不与人搭话,只抱着手里的火绳枪爱惜的很。

  挑选出来负重比赛的,赫然是夜不收里的好手,一个个久经战场厮杀,都是从原本的红袍六军优中选优,将石锁抛得虎虎生风,引得围观的启蒙师们拍掌喝彩。

  直到伙房开饭的时辰到了,羊肉香气混着鸡蛋粉条气味弥散半场。

  正要放下火绳枪的红袍军被背后的五十人卫踹了一脚。

  “入你娘!里长可说了,这军功的彩头是二十两银子,够买多少肥羊,撑死你小子,还贪这口汤水?好好练!”

  火绳枪兵擦了一口口水,委屈的点头,只眼巴巴望着列队整齐前往排队的同袍。

  “咱代表的可不是咱自己,对内,咱火绳枪兵摸火绳枪都六七年了,不能输给巡山轻骑和真龙军他们。”

  “对外就更不必说了,这手里拿的不是枪,可是咱里长的脸面。”

  那火绳枪兵闻言重重点头,如今他仍记得运动会消息下发的时候启蒙师说的话。

  这一次赢了,以后大明就不用打仗了,不会有那么多父老乡亲死了。

  接下来,他们就能安心建设大明,让大江南北被欺负的乡亲都过上他们村一样的好日子。

  不对,里长说过,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暮色黄昏时,有新兵紧张看着运动场,也有人摸着黑还在悄悄偷练。

  明日,便是运动会开始的日子。

第327章 让历史留下一些趣事

  崇祯八年三月,东昌府校场。

  难得停了大雪,红袍军营开始响起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出奇的没有操练。

  红袍军旗帜树立于运动场四面,最为高大,在风声中猎猎作响。

  但此次不仅有红袍军的旗帜,赫然还有大西军,闯军,明军的龙旗。

  点将台临时改成了观礼台,扩建的石灰混土台看来格外气派。

  四个五十人卫将虎头金鼓推上西看台,穿着短打薄衫的汉子们正在场边磨砺木工斧,跃跃欲试。

  这一日民部黄公辅,周愈才,监察部阎应元,红袍军各路总长陈铁唳,青石子,洛水等全都早早到场,换上一身平日里舍不得穿的整洁新衣,眼眸亢奋昂扬,等着大西军,闯军,明军抵达。

  就连一贯穿着寒酸青布棉袍的魏昶君,如今也换了一身母亲亲自制的新衣,整个人魁梧昂扬。

  辰时,东昌府城外脚步声响彻,地面也隆隆震动起来。

  来了!

  当先的是距离东昌府城驻扎最近的明军。

  卢象升走在最前方,换上一身大明官服,身后左良玉,王朴等人也昂首挺胸,目不斜视。

首节 上一节 256/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