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335节

  “林督使!”

  一个满脸刀疤的汉子跑来报告。

  “按你吩咐,把四季春老贼抓来了。”

  青石板上跪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满头珠翠散落一地,脂粉浓密,一张脸却是不用脂粉也变的雪白,谁不知道红袍军抓人一向是要杀头的!

  她哆嗦着抬头。

  “大人明鉴啊!我们四季春可是正经......”

  “正经?”

  林小山神色凶戾,一脚踹在她肩上。

  “去年腊月,你让打手活活打死个十四岁的丫头,就因为她说要回家照顾病母,这事记得吗?”

  “今年初春,名叫小喜儿的姑娘是怎么死的?染了病不去治,烙铁往那活生生的女子身上烙,人还有气就弄棺材装了埋上?”

  围观的百姓中突然挤出个白发老妇,扑上来就抓老贼的脸。

  “还我闺女!你们把她扔进护城河的时候,连件衣裳都没给穿啊!”

  林小山拔出刀,眼底没有丝毫怜悯,任凭那老贼哭到发抖。

  “今日当街公审,有冤的诉冤,有仇的报仇。”

  菜市口刑场,八个赌坊打手被扒光上衣绑在木桩上。

  他们专门设局坑骗小商贩,还不起债的就打断手脚扔到乱葬岗。

  “饶命啊大人!”

  为首的刀疤脸嚎叫。

  “我们都是听刘员外......”

  铁锤砸碎膝盖的声响盖过了惨叫。

  林小山对围观人群喊。

  “这些人害过谁的?上来打!今日公审,不必非要砍头,生生打死也无妨!”

  “本官做主了!”

  菜市口另一边,二十多个丐帮恶丐跪成一排。

  他们专门拐卖孩童,弄残废了当乞讨工具。

  “爷爷饶命!”

  独眼丐头磕得满脸血。

  “我们给顺天府尹送过......”

  鬼头刀横扫而过,七八颗人头滚的满地。

  有个被救出来的小乞丐突然冲上去,对着无头尸体狠狠咬下一块肉。

  有人哭,有人笑,但这一日,京师菜市口,继贪墨官吏之后,所有欺压过百姓的,无论身份,竟尽数被拉出来,一日之间,斩头三百!

  第三天清晨,正阳门外支起二十个大棚,红袍军押着刚抄没的粮车,给每户发三斤粉条、两斤面。

  “红袍军的老爷们又发粮食了。”

  面黄肌瘦的男孩捧着粉条袋直哆嗦。

  “能吃饱了,娘,等等,儿这就回来给你做粉条吃,咱不用吃麸皮了......”

  百姓们挤在粮车前,第一次挺直了佝偻的腰板。

  夜不收督使林小山站在前门大街上,腰间别着短刀,身后跟着二十名红袍军士兵。

  林小山抱臂看着那些激动也畏惧的百姓,旋即看向身侧。

  “记下来,明天去抄户部陈主事家。听说他家庄子里的佃农,交完租连种子粮都不剩。”

  夕阳西下,又一具尸体被扔进乱葬岗。

  “大人,这是刚刚确定罪证的一群恶徒。”

  手下递上一份名单。

  上面写的罪证堪称触目惊心。

  福寿堂高利贷,逼死七户人家,春香楼拐卖民女,逼良为娼,金钩赌坊设局诈财,打断欠债者的双手双腿......林小山眯起眼,神色冰冷。

  “全抓了,公审,当街斩首。”

第423章 百姓会变好

  崇祯九年末的大雪一日大过一日,若是放到往年,少不得又要冻死许多人。

  但今年似乎不同了。

  领到了许多粉条和面粉的百姓都恍惚听着们窗外的声音。

  今日红袍军的那些孩子们忙上忙下的,帮着他们修补房子,不漏风的房子,即便没有炭火,总归日子能好过些。

  王婶子端着一碗水,推开门。

  “孩子们,喝点水吧。”

  穿着红袍军老棉服的少年擦拭着额头,咧嘴一笑。

  “婶子,不用,马上就弄好了。”

  跟在王婶子身后的半大孩子探出头来,憧憬的看着面前的红袍军。

  “大哥,你们真威风,以后我长大了,也要当红袍军。”

  那红袍少年闻言大笑起来,伸手狠狠揉了孩子的脑袋。

  “好,那你可得多学学咱们里长的思想,知道吗?”

  这一刻,被谈论最多的魏昶君,正出现在户部衙门外。

  户部衙门前的石狮旁立了块青石碑,上刻慈工院三个大字。

  他仔细观察着这片区域的每一处细节,包括方才给新收容的女子们登记时按手印沾的朱砂。

  面前十几名正在行礼的女子,是他刚刚接见的底层百姓。

  京师无依无靠的女子着实太多。

  譬如豪门卖身契被藏匿起来的丫鬟,譬如被逼良为娼的歌姬女乐,红袍军经过登记造册询问之后,一一做了标注。

  不少女子都想重新回到乡下种地,一部分丫鬟有些力气,已是分发田地,任由自去了。

  但还有一部分只会丝竹管弦,没有实用的技能傍身,又不想再重新任人欺凌,因此魏昶君特意为这一批女子设立了慈工院。

  这里有母亲程氏派来的十多名三级纺织女工。

  这批女工将会做为慈工堂的师傅,教导这些女子纺织,之后会将这些女子下放到工厂自由务工,自由恋爱。

  “里长,前朝阁老家的女眷都送走了。”

  夜不收林小山快步走来,腰间新配的铜牌叮当作响。

  “按里长吩咐,会针线的送去登州织坊,其余都安置在房山官田。”

  魏昶君点点头,这些都是之前贪墨官吏家中的亲眷和女子,因为之前没有欺压过百姓,所以不需要问罪,只是需要送到各个区域进行改造。

  其中还有不少男子被送到田地,或者矿山之中,几乎每一天都要送走数百人。

  启蒙部之后会在他们抵达劳作地点后,进行思想教导,确保他们不会出现思想问题。

  这一刻,目光扫过街角瑟缩的几个身影。那是昨日刚收容的乞丐,现在正被领着去澡堂。最前头的老汉缺了条腿,拄拐的手上满是冻疮,却死死抱着刚发的粗布衣裳,仿佛那是绫罗绸缎。

  此刻,慈工院内。

  针尖刺破老旧布匹时,苏芷晴的手抖了一下。

  一个月前她还是通政司经历家的千金,现在却坐在慈工院的通铺上缝制军服。

  大雪透过窗棂,飘落在她的手上。

  苏芷晴叹息着呆呆看了一眼自己满是针孔的手指,连她自己都没想过,原来父亲曾经做过这么多欺压百姓,贪墨钱财的事。

  现在她正在接受改造,心底的迷茫和无措弥散,让她有些畏惧。

  “闺女,线头要藏进去。”

  旁边的周大婶凑过来,粗粝的手指在布料上一点。

  “这样当兵的穿着才不磨肉。”

  周大婶是保定逃难来的,丈夫死在乱军里。

  这是她第一次学习藏针法,之前母亲教过她一次,可她没学会。

  周大婶用胳膊肘碰她。

  “魏里长说了,干满三个月就能自己选工坊。”

  她压低声音。

  “俺听说纺纱坊顿顿有豆腐吃......”

  窗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透过窗纸,苏芷晴看见那位红袍军的里长,魏昶君正带人巡视。

  素色老棉袄被风吹的下摆直晃,露出里面暗红色的衬里,那是红袍军最骄傲的颜色。

  登州的马车启程时,林小姐偷偷掀开车帘。

  她父亲是兵部一个武库司的郎中,虽然平时没欺负过百姓,但也贪墨了一点银子,听说早上就被送到矿场了。

  马车里和她一样的,还坐着五个官家小姐,都穿着统一的靛蓝布裙,发间半点珠翠也无。

  “会纺纱的举手。”

  押车的是名女官,看着这些女子声音冷硬。

  林小姐慢慢举起手,这是她在慈工院学了半个月的本事。

首节 上一节 335/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