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410节

  不仅仅是长子,而是所有十四岁以上的子嗣。

  他们穿着统一的灰布棉袍,腰间挂着红绳系着的铁牌,上面刻着各自的去向,漠北、乌思藏、南洋、西域。

  风声呼啸,魏昶君的声音却如铁锤般砸进每个人的耳中。

  “今日,你们离开京师,不是流放,而是开疆!”

  他抬手,指向西北。

  “你们的父辈,曾与我一同在蒙阴的雪地里啃树皮,在济南的城墙上流血,才换来今日的太平。”

  “但太平,不是让你们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当老爷的!”

  他的目光扫过人群,在几个脸色苍白的少年身上停留了一瞬。

  “红袍军的天下,不是世袭的爵位,而是百姓的血汗铸就的!你们若不知边疆的风雪,不知百姓的疾苦,就不配享受这太平!”

  突然,他拔出佩刀,猛地插在地上。

  “今日,我魏昶君在此立誓,凡红袍军子弟,不历边疆之苦者,永不得居庙堂之高!”

  雪,落在刀锋上,瞬间凝成冰霜。

  队伍中,有人攥紧铁牌,眼中燃着不服输的倔强。

  “不就是边疆?老子偏要闯出个名堂!”

  也有人脸色惨白,双腿发软,被红袍军士兵架着才没瘫倒。

  “乌思藏......那是人待的地方吗?”

  几个相熟的少年凑在一起,低声打气。

  “怕什么?楚明远那帮人上半年去,不也活着回来了?”

  围观的人群里,老农咧着缺牙的嘴笑。

  “该!让这些少爷们也尝尝苦头!”

  但也有心软的老妪,颤巍巍往车队里塞烙饼,她没忘记是这些孩子的父亲,祖父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孩子,路上吃......”

  陈铁唳如今就站在人群中,默默的看着。

  这位曾在战场上单枪匹马冲散清军骑兵的猛将,此刻却死死攥着儿子的肩膀,指甲几乎掐进肉里。

  “爹......”

  少年低声道。

  “别给老子丢脸!”

  陈铁唳猛地推开他,声音却哑了。

  “活着回来......”

  黄公辅如今也在这。

  他静静看着两个侄孙,忽然从怀里掏出两本手抄的《农政要略》,塞进他们怀里。

  “西域缺水,这上面有我整理的坎儿井修建法子。”

  他的声音很轻。

  “若......若实在熬不住,就托人捎个信。”

  阎应元也在。

  他的外甥已经第一批离开了,现在是族人里的几个侄儿,跪在面前,不敢抬头。

  阎应元沉默许久,最终只说了三个字。

  “别学我。”

  他一生铁面无私,唯独对自家外甥徇过私情。

  夏允彝低头,神色坚毅,走到一个瘦弱少年面前,那是他的儿子,夏完淳。

  他替少年整了整衣领。

  “现在,你得自己走了。”

  号角声起,车队开始移动。

  一个穿着锦袍的商贾之子突然崩溃,扑向魏昶君的车驾。

  “里长!我......我愿捐十万两银子!求您让我留下!”

  魏昶君看都没看他一眼。

  青石子一把拽住那少年的衣领,直接扔回队伍。

  “西域缺的不是银子,是汉子!”

  队伍最前方,楚明远这位启蒙总师楚意之子,第一批征调者,如今已是乌思藏驿丞,骑着马回来接应。

  他脸上带着高原特有的皴裂,却笑得灿烂。

  “第二批的弟兄们!跟我走,西域的太阳,比京师的烈酒还暖!”

  车队远去后,魏昶君仍站在原地。

  洛水老道拄着拐杖走来,轻声道。

  “里长,你这一刀,砍的可都是自己人的心头肉啊。”

  魏昶君望着天边的雪线。

  “不断他们的根,红袍军的根就会烂。”

  风卷起雪沫,模糊了远行的车队,也模糊了城墙上那些父亲们的泪眼。

  当楚明远那张皴裂的笑脸映入眼帘时,所有人都明白,魏里长要的不是服从,而是蜕变。

  雪地上的车辙,终将成为新时代的疆界。

第509章 谁敢跑

  凛冬的寒风如刀割般刮过西北官道,数百辆囚车般的马车在雪地里艰难前行。

  车轮碾过冻土,发出刺耳的吱呀声,车辕上挂着的铁牌刻着各自的目的地。

  漠北、乌思藏、西域、南洋。

  车厢内,裹着厚袄的二代们蜷缩在一起,脸色铁青。

  “这他妈是人走的路?”

  一个锦衣少年猛地踹了脚车板。

  “我爹可是红袍军千人卫!凭什么让我去乌思藏吃沙子?”

  旁边的人冷笑。

  “知足吧,我听说上一批去乌思藏的,十个里死了三个。”

  “放屁!楚明远不是活得好好的?还当了驿丞!”

  “楚明远?那是他爹楚意跟魏昶君关系硬!”

  “你一个小小的红袍军千人卫儿子,难道还要和启蒙总师的儿子比?”

  车厢角落,一个瘦弱的少年蜷缩着,他叫周世荣,是松江巨商之子,如今却抱紧膝盖,牙齿打颤。

  “我......我听说乌思藏那边,喘口气都费劲......”

  “怂货!”

  锦衣少年嗤笑。

  “等到了地方,老子第一个跑!”

  众人的闲聊声音压的极低,很快车队便再次启程。

  傍晚,青石子在车队中冷冷看着。

  “这粥里掺的是沙子吧?!”

  林景明,前军械局督办之子,将粗陶碗狠狠砸向伙夫。

  黢黑的粥水溅在雪地上,很快结成了冰碴。

  伙夫老赵咧嘴一笑,露出仅剩的三颗牙。

  “这可比漠北流民吃的强多了,他们连掺沙子的粥都喝不上。”

  他们看惯了这些少爷娇生惯养的模样,倒也不生气,只是默默地收拢泼洒在地上的粮食。

  “可惜了,可惜了......”

  夜里,林景明缩在漏风的帐篷里,裹着发硬的棉被。

  他摸出偷偷藏起的金纽扣,这是母亲缝在他衣领里的最后家当。

  “等到了哈密......”

  他咬着纽扣催眠自己。

  “一定能买通守卫逃回......”

  帐篷外突然传来惨叫。

  林景明掀开帘子,看见同车的周世荣正被按在雪地里,就因为他偷藏了半块烙饼。

  青石子踩着周世荣的手腕,刀尖挑开他棉袄夹层,十几张金叶子簌簌落下。

  “想贿赂?”

  青石子拾起一片金叶,随手抛进篝火。

  “到了西域,这玩意还不如一泡马粪暖和。”

  沈砚之瑟缩在一边看着,这位民部官吏之孙,此刻正趴在马车边呕吐。

  连续七日的颠簸,让他把胆汁都吐了出来。

首节 上一节 410/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