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42节

  回信传输,跨越历史,逆流而上。

  驾——驾——驾,马匹奔腾。

  魏昶君正骑马奔赴沂县,至于蒙阴县混乱他不在意,反正鞑子马上来了,天下迎来混乱,死几个缙绅有什么大不了的,知县更惶恐的是防御鞑子。

  鞑子才是大危机。

  现在他赶紧让沂县县衙布置城墙驻守任务,防止鞑子袭扰。

  沂县城门大开,青石子率贼寇覆甲,扮成县丞随从巍立两侧,城墙上海悬挂着沂县几个大家族人头,齐邡,路興,虎豹商会长头颅,风干覆灀,尸体甚是狰狞。

  不少缙绅在此颤颤巍巍的等候,为新县丞到来感到敬畏。

  而百姓则是激动跪在道路两旁,甚是期待县丞到来。

  贫瘠混乱的沂县第一次竟有了安宁之兆。

第74章 后金入关

  “县丞已抵!”

  “列军!”青石子怒吼,而后一百多贼寇肃然列阵,长矛闪着锋锐寒光,阵容整齐踏阵而前,惊得不少百姓诧异看着,什么时候大明朝的兵卒也有这般悍勇气势了。

  “轻骑!”陈铁唳率五十轻骑从墩门而入,轻骑兵人均一把长矛,一把长刀,皮甲外套着竹甲,甚是威风凛凛。

  五十匹骏马践踏在地面上时,地面都在微微晃动。

  城门前之前被杀的缙绅头颅随风飘扬,这让在场的一些地主愈发脸色苍白,谁也未曾想到县丞这般悍勇,训练的军队如此威猛。

  这种人若是不讲道理,谁能抗衡。

  毕竟齐家和虎豹商业都被剁了脑袋。

  魏昶君来了,他先扫视了城墙头颅满意似也不满意点头:“杀的太少了。”

  这一句话让在场地主愈发惶恐脸色惨白,终于有人站不住了,一个滑步跪在面前。

  “小人朱大勇,家有薄资,得知县丞治理下品沂县,愿捐出三成家资,为大人贺礼。”朱大勇第一个开口。

  “本县贫瘠,百姓缺土地。”魏昶君面无表情,似是在自言自语,似是在对其他地主说着。

  朱大勇面色愈发惨白,他咬牙:“四成家资!”

  “朱财主说笑了,吾是县丞,怎会要汝等之钱财。”魏昶君挥着手,其他地主愈发惴惴不安,他们见识到了狠厉手段,内心都格外惶恐。

  “自今日起,城守翻三倍,驻军巡逻,夜不收范围扩散八十里,进城之人检查户帖和行囊,发现不对直接拿下。”

  “近日贼寇危机愈多。”魏昶君下令,他将青石子二百七十人驻守在这里,徐白海率一些读书人在县衙处理公务。

  至于巡山轻骑,夜不收,红袍卫军则是在陈良镇,陈良镇才是关键,此地官道,一旦沦陷,颇然危机。

  县衙内,魏昶君继续下令:“率数人调查地主欺男霸女事,两日内昼夜不停将地主土地分百姓,抓地主下狱,速砍头,地主财务送入南洛道观,予以充军。”

  青石子点头,而后点兵离去。

  “白海,沂县治理,分田交付与你了,百姓必须分到田,任何官吏从中霸占田地,皆斩。”魏昶君下了严重死令。

  土地很重要,这些才是自己之后入局天下的最基础。

  如果那些官吏再次霸占。

  那自己和古代王朝又有什么区别。

  “都全杀吗?”徐白海吞咽唾沫,这一月来游走乡邻,他见识到了百姓幸福之后的样子,但大明朝兼并土地成风,若之后要一直杀,什么时候是个头。

  “杀到百姓有好日子过。”魏昶君只此一句。

  “诺!”徐白海不在多嘴了。

  深夜魏昶君在沂县城门督工,他分别安排青石子手下如何驻训,如何督察敌人,寒冷天气采用轮班制度,每人多发一件大棉袄扛过寒夜。

  沂县城墙第一次开始火把通红,灯笼照亮,士兵提刀,肃然巡逻,昔日贫瘠破败小城,如今一股悍勇之气。

  而沂县内,朱家三进宅院,沂县各家主齐聚,有人思索,有人惶恐,昔日齐家和虎豹商业最大,他们只是跟随者,而如今这几家已死,这些地主有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观那县丞不过二十岁,也没甚手段,不过有军伍罢了,送些美人和财帛,终也为吾等所用。”刘家家主开口。

  砰砰砰——朱家宅院大门被人拍的轰轰响,几乎小地主顿时脸色骤变,还没来得及反应门被撞开。

  青石子面无表情拿着罪状念着。

  “朱大勇曾强买宅院三套,曾....”

  “刘惜福曾殴打南街李氏..”

  “全部缉拿,关押!”青石子不急不缓念着每一个人地主罪状,手下提刀捆住每个人。

  朱大勇脸色骤变!

  这不是要针对自己。

  这是要灭杀所有地主人家。

  怪不得之前自己让出四成家产都不行,县丞这厮不光要自己家中钱财,还要土地。

  朱大勇一时间怒吼:“县丞怎敢如此,可知吾辈背后是青州李大人。”

  “吾朱家宗族必告官邸。”

  青石子面无表情取出长矛,猛然砸去,砸的朱大勇不断呕血。

  “之前杀了几人给了你们机会,还想握着自家财产,疯狂掠夺,兼并土地,如今死期到了,还敢罔言。”青石子不再是云淡风气,而是阴郁盯着几人。

  几个面色发白,纷纷颤粟绝望般被押入牢狱。

  “将该地主家地据交付徐白海,让他分田,粮食留下,其他财帛运输南洛真龙观,统一记录。”青石子下令。

  下属开始搬东西。

  黑夜,其他地主家都是如此,到处传来哀嚎哭泣声,络绎不绝,此起彼伏,悲鸣不断。

  魏昶君在城墙上看着远方,电闪雷鸣,他伸出触碰落雨,谁知道在手中居然是雪花,魏昶君愈发感到压力,他之前看到了现代回信。

  鸟铳,训兵,红夷大炮,红薯等都已发来,这让他心情颇好了一些。

  青石子在一旁静静站着。

  “天下乱了。”魏昶君指着前面黑夜,青石子疑惑。

  这一刻!

  1629年十月,蒙古诸部饥寒、告籴,不许终联后金破关。

  陕西饥民苦加三饷,流贼大起,分掠鄜州、延安。

  彼时清军入大安口,第一场雪花飘扬,时日寒彻。

  ——明廷这一晚并不安静。

  崇祯被太监喊起,他欲皱眉时看到山西总部张鸿的递传。

  「十月,后金鞑子大举内犯,自河北遵化,蓟县地区破边墙而入,遵化,玉田,三河,香河,顺义沦陷,兵峰直入王城,遵化巡抚王元雅自缢,入援山海关总兵赵率教阵亡.....」

  “贼子!!!!”

  朱由检暴怒摔下递传,周围太监颤抖跪拜在地上:“主子息怒。”

  “都是辽东督师袁崇焕失察,才有了此灾。”宦官收了皇太极钱财,不免得开始这般说辞。

  朱由检愈怒,似狮踱步,望着辽东:“逮捕袁崇焕下狱!”

  “命各部督抚火急勤王!”

  “天下兵卒尽聚王城!”

  ——崇祯二年,鞑子第一次入关,袁崇焕遭入狱,各地勤王,护明廷,这一天风雪飘摇,覆蓟县自中原各处。

第75章 为造反而准备碑刻檄文

  蓟县沦陷,皇太极率八旗,蒙古诸部一路北下,直逼王城。

  陕西从十个县饥乱流寇变成了几十个县皆乱,只因为朱由检虽下令免去之前所欠赋税和乱民之名,但今年崇祯二年赋税必须交付,不可延误,这导致流民变流寇。

  “冷吗?”沂县城墙,魏昶君站在城墙上,看着百姓排队,兴高采烈,甚至抹着眼泪难以想象自己能分到田地。

  身旁的青石子很喜欢看着百姓笑容这一幕,他摇着头,一身单衣:“心里暖和。”

  “整座大明王朝怕是人心彻冷了。”魏昶君眼神恍惚,他忽然安排石匠前来,刻一座碑文,马车运输埋在陈良镇乡堡下。

  石匠不解,青石子,洛水,徐白海则是好奇看着,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魏昶君写碑文。

  字迹飞舞,这更像是——檄文。

  「天惶哀鸣,洪武年间蓝玉剥皮萱草的尸体摆在蜀王府的城门楼子上血迹还在,那些进进出出的官员每天没事就对着那发呆,或者心中盘算如何对待大明江山。

  所以大明朝洪武年间死了多少官僚科举精英,死了多少.....」

  当写到这时,徐白海已经不敢再看了,这几乎怒斥朝廷。

  洛水看到兴高采烈,青石子也颇为兴奋,他们随同里长返回陈良镇,埋下碑文。

  ——西安的十月依旧炎热,只是清晨偶有寒风。

  现代的蒙阴县早就是一处废弃之地,陈良镇更是散乱一角,清朝年间的地震让这里改变地形,崇祯年间的城墙在这里继续挖掘。

  明史团队顾成激动看着一块碑,上面痕迹淡化,一些字体模糊不清,考古人员用毛刷小心翼翼的清理。

  “这是穿越者要给后人表达的话。”顾成心想,这类似刘邦斩白蛇,也类似石人一只眼这种噱头,为自己接下来入局造势。

  顾成开始念着:“蓝玉尸体悬挂城楼,官员变心,朱棣之变看似缔造了永乐年间,但这是你们老朱家内部矛盾,杀几个人便是,这些人不过食君之禄罢了,但你朱棣团队呢,却是将这些人的后代世世代代为奴,生女世世代代为娼,至于尸体则是喂狗,这居然是朱棣下的圣旨,你大明朝这样做,谁还守护你?”

  好一篇对现代的檄文,怕是现代将要对穿越者展开研究了,这是从历史每一处讨伐怒斥大明朝,穿越者这是做好了入世造反的准备,顾成感叹,他继续念着。

  “而那于谦护卫是你朱家江山,力挽狂澜于大厦,就因为站在北边被腰斩,而那些抵抗瓦剌将军都被撤职都被弄死,甚至还把抵抗剌有功人的妻女送给敌人,这就是你大明朝干的事情!”

  当顾成念到此处时,在场考古人员脸色骤变,他们不知道穿越者的事情,只知道出图该碑文或许将对明史有着极大帮助,将会在历史发现一位了不得人物。

  是谁,居然敢在崇祯二年指着鼻子,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骂大明。

  顾成将碑文已念了一半,他也兴奋起来继续讲解释义:“到了万历年间,张居正用尽一切心力,硬生生累死在大明朝廷,他的老师徐阶囤地几十万亩都无所谓,但你万历皇帝怎么做的,闭门饿死张家几十口人,逼张居正儿子上吊,你让大明文臣如何做文臣?”

  “崇祯十七年换了十七任首辅,杀了七任兵部尚书,逼的儒教纲常报国的官员不顾刑法都破口大骂,逼的昔日被张居正贬值的官员都怀念张居正。”

  “大明朝的错误从朱元璋开始,而后一直开始,做事毫无余地,只知道朱家要江山,其他人要财帛,动不动九族灭门,不管百姓,不管军户,让天下人都明白了为朱家效力原来是这种下场。”

首节 上一节 42/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