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486节

  赵铁山盯着自己虎口的老茧,咧嘴笑着。

  他仿佛已经看见甘肃荒漠的风沙卷着血沫,那些用三千两银子泡酒的士族老爷们,正跪在干裂的河床上挖渠,细皮嫩肉被砂石磨得鲜血淋漓。

  “北疆的红袍二代,正用胸口堵罗刹人的火铳。”

  魏昶君的声音像淬了冰的铁链,猛地抽回众人思绪。

  “而江南的蛀虫,用赈灾银买荔枝喂狗。”

  陈豹后槽牙咬得死紧。

  漠北的风雪味突然涌上喉头,那年他亲眼见流民割腕喂血给孩子的光景,而此刻他脑中浮现的,却是苏州府粮仓里的糯米被倾倒入臭水沟的画面。

  他几乎能听见士族公子哥儿在漠北筑路时,冻僵的手指粘在铁钎上撕扯皮肉的惨叫。

  彼时李锋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徐三郎用银筷子夹荔枝逗弄獒犬的景象,与街角乞丐舔雨水坑的影子重叠。

  他是红袍军新一代,但不代表他没见过那个撕裂的荒诞世道。

  前明,人相食的世道,才过去几年?

  “让学生去撕开他们的绸缎袍子。”

  周明深吸了一口气,粗布袖口擦过发红的眼角。

  他脑海中浮现出农会学堂的草纸浸透母亲的汗血,而士族子弟却用赈灾银买的宣纸折船玩耍。

  此刻他脑中正上演着最痛快的戏码。

  寒门学子攥着罪证名册踏进官府朱门,曾经讥笑他们的士族老爷瘫软如烂泥。

  张远沉默着一言不发,恍惚看见父亲薄棺入土时扬起的尘灰。

  当魏昶君说到军饷养瘦马时,他齿缝间已漫开铁锈味,那些辽东戍卒的遗孤们,终于能在江南的稻香里捧着热气腾腾的白米饭,而那群江南吸血的蛀虫正在乌思藏的矿洞里咳出带血的泥沙!

  “不过光是处置,不够。”

  魏昶君的计划是杀一批,迁徙一批,必须考虑此地的实际发展情况。

  现在刚刚定下如何肃清江南的腐朽糜烂,彼时他眯着眼睛,坐在木桌主位,手指划过地图上甘肃的褶皱。

  面对五人的茫然,魏昶君漠然开口。

  “京师部分人口迁往甘肃,江南世族迁往边陲。”

  “让犯过错的文官受到惩罚的同时,还有那些没有犯过错的文人,也必须送到边疆体会数年的艰苦和真正的底层百姓如何生活。”

  “让人口开始大批量互换!”

  “江南世族发展太快。”

  魏昶君声音像砂石磨过铁板。

  “三代之后,必成新阀。”

  “里长说的是,凭什么他们享福?”

  李锋眯起眼睛,神色同样锋锐起来。

  “北疆的红袍二代,正用胸口堵罗刹人的火铳。”

  魏昶君的声音像淬了冰的铁链,猛地抽回众人思绪。

  “而江南的蛀虫,用赈灾银买荔枝喂狗。”

  “其实他们不是自己有多大的本事,只是运气很好,生来就占在膏腴之地,做了官吏便高高在上。”

  “可他们在做什么?”

  这一刻,魏昶君想到了抵达此地之后看到的景象,三千两银子一坛的酒,选拔花魁的铺张,酿酒时倾倒的粮食,拿着官府给百姓的银子,以收养孤女的名义养扬州瘦马......早在两年前,别说将那些粮食倾倒了,他们都能看见人吃人!

  魏昶君面色森冷。

  “江南世族,太老了。”

  赵铁山盯着灯盏边沿的油痂,喉头滚动。

  “里长是说......”

  “骨子里的老。”

  魏昶君淡淡开口。

  “沈槐的孙子,十五岁就管着绍兴盐引,徐三郎的侄儿,十八岁当上漕运稽查。”

  “这些人,三代就能吸干江南,江南完了,接下来呢?”

  “会不会向着周边蔓延?他们会用多少时间,将未来的红袍天下,又变成下一个大明?”

  陈豹后槽牙咬得咯吱响。

  “凭什么?”

  烛火猛地一晃。

  魏昶君转头看向周明的粗布领子,和内衬补丁。

  “你这件衣裳,穿几年了?”

  “三......三年。”

  周明有些窘迫的低下头。

  “苏州府同知刘明远。”

  魏昶君甩出一张礼单。

  “上月收的寿礼,够买三百件绸衫。”

  他指尖戳着礼单上翡翠笔架四字。

  周明脸色愈发铁青。

  砰!

  魏昶君拳头砸穿桌板,木屑飞溅。

  “前明贪官的后代,披着红袍皮继续吸血!”

  这一刻,魏昶君声音愈发平静。

  “崇祯年济南府血战,多少兵卒肠子流出来,仍是捂着继续冲,为了什么?就为和他们一样的泥腿子,他们的子孙后代,不被当狗!”

  烛烟呛得人流泪。

  五人眼眸中愈发振奋,激动。

  江南这些蛀虫,早被三百年的绫罗绸缎泡软了骨头。

  只有里长这种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开国之人,才镇得住他们浸透骨髓的贪婪。

  才能压得住天下的震动和疯狂的野心!

  灯火摇曳,魏昶君目光扫过这处农家小院外,平静思索着。

  “我要给后世留下几个模板。”

  “如果一处腐朽,应该怎样剜除。”

  而彼时陈豹几人心中的激动也逐渐恢复平静,只因他们都看到了这位年轻里长眉宇间的苍老疲惫。

  直到这一刻,几人才终于震撼的意识到一个事实。

  他的确能镇得住江南,乃至军中,民部,监察部,士族缙绅等各处。

  可他要面对的是什么?

  徐国武那些人的反叛和暗杀,启蒙部旧臣文人的谋划刺杀,昔日手足陈铁唳的背叛......他明知如此,仍有魄力不惜代价!

  但这对抗天下权势,他又能持续多久呢....

第593章 天下东风汇一处

  州城南的官道上弥漫着硝烟味,几个穿着工部号衣的人正用铁锹翻动焦土。

  领头的老赵突然铲到半截靛蓝布片,布角绣着魏字暗纹,狞笑着翻动。

  这些将会是他在之后晋升的政绩。

  多少人袭杀过这位名震天下的魏里长,谁成功了?

  前明败了,就连徐国武这等封疆大吏都败了,但他成了!

  老赵狞笑着扒开碎木,露出半颗被炸烂的脑袋。

  他面色忽然惨白起来,神色惊慌失措,直到整个人都瘫软在地!

  那些破碎的衣服下面,没有一丝铁锈味,赫然是榆木!

  木偶的眼珠掉在泥里,还粘着几缕假发。

  “该死!”

  老赵颤抖着踹飞木屑。

  “车里是假人!”

  “快,叫人回去汇报!”

  “完了,都完了!”

  半个时辰后,杨府别院。

  暖阁内酒肉香气浓烈,水沉香木燃烧,仅仅是这一块木头,便价值三千两银子!

  杨三槐举着酒杯大笑。

  “魏昶君以为换乘马车就能躲过?老子在铁轨和官道都埋了药!”

  徐三郎用银筷敲着瓷盘。

  “那靛蓝车帘捂得严实,定是怕人瞧见他在车里发抖!”

  话音未落,管家冲进来时被门槛绊得扑倒在地。

首节 上一节 486/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