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78节

  “红薯发掘与土豆一样轻缓,还有,与土豆不同,红薯藤叶亦不可毁伤,这是可以食用的青菜。”

  魏昶君嘱咐红薯总长王老汉通传,同时手中轻轻拍打沾满泥土,约莫拳头大小的红薯。

  彼时青年神色恍惚,也激动。

  终于出现了,后世记载后金凭此打造盛世,正是因为此物产量惊人。

  至少现在百姓饿不死了。

  很多流民,昔日被鞑子抓的奴兵也是首次食用,之前他们都是培育种植苗。

  当大锅里打到少量猪油炒的红薯叶,还有蒸红薯,红薯粥后,有流民吃着香软红薯泪流满面。

  “若是昔日有这般粮食,吾等也不会孤身一人来到沂城......”

  一旁中年山民擦拭眼泪,也在轻拍青年流民肩膀。

  “日子好过了,因为里长......”

  魏昶君没说话,拍着这些百姓肩膀,眼底欣慰。

  启蒙部楚意也放下碗,慨叹看着热火朝天继续于贫瘠山地收获的百姓。

  “软糯香甜,每亩地产量足有千斤,超过麦子近三倍,有了此物,百姓们终于能吃饱了。”

  超过麦子数倍产量,魏昶君并不惊讶。

  原本明朝红薯亩产便大概有五百七十斤,如今经过大国改良,多次测试,实属正常。

  “教导百姓,红薯储存,部分可以继续埋在土里。”

  “另外一部分,将红薯打成浆,随后分离红薯渣,沉淀后得到淀粉,再用该淀粉放在太阳下碾碎晒干,随后少量多次倒入热水调成糊状,以漏勺制作红薯粉。”

  红薯总长王老汉认真记录,想到南洛土豆粉,激动点头。

  “请里长赐名!”

  “便叫沂县红薯粉吧。”

  这一刻,徐白海,楚意等人也都兴奋,贫瘠沂县终于也有了南洛那般经济支柱。

  红薯堆积如山,魏昶君也满意点头,叫来楚意。

  “接下来便是将红薯种植推广至各县。”

  彼时他眼底寒光彻骨。

  “着你率五十红袍军卫,凡拒绝阻挠商人,地主之流,欺骗百姓之流,杀!”

  楚意眸子同样蒙上一层狠辣,狠狠点头。

  谁断百姓活路,当死!

  五十红袍军卫跟随,楚意身影抵达最近的泰新县。

  夏允彝这些时日虽已算初步肃清此地,但小地主和商人因为经济发展,并未擅动。

  众人皆知,留着他们也有些用处。

  泰新县下,官石镇。

  几名小地主簇拥着当地族老莫氏迎接。

  他们自然知晓,如今这些人来官石镇是要做什么。

  红薯种植推广,他们早已从一旁沂县听闻。

  但谁知道这些粮食产量是不是比现在更高,故而谁也不想轻易更换。

  听闻红袍军更是对地主缙绅格外厌恶,所以来之前众人都将家中粮食钱财全都藏了起来。

  见到红袍军卫抵达,几人眼底闪过不满之色,旋即化作笑意。

  “诸位大人一路奔忙,小老儿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众人齐齐拱手,身后还跟着不明所以的百姓观望。

  楚意见几人身上均着绸缎,眸光收敛一瞬,点头宣讲红薯作物及产量。

  “今日起,尔等通传镇民,进行红薯种植推广,可有异议?”

  为首莫家族老笑意一僵,随即捧着布包,躬身前往,塞到楚意手上。

  “大人,红薯,吾等未曾听闻。”

  “魏大人治下,吾等百姓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贸然更换作物,只怕百姓们熬不过之后冬天啊。”

  莫家族老假意垂泪,身后更有精壮村霸模样青年冷眼开口。

  “种植什么粮食,连朝廷都管不上了,尔等凭什么要吾等听从。”

  “乡亲们,这些人哄骗吾等,便是断绝吾等生路!”

  一时间,在几人煽动下,数十名跟随之人纷纷怒吼。

  站在最后面的百姓迷茫,也畏惧,不敢开口。

  纵然他们心动红薯高产,但这些都是恶霸地主,他们亦敢怒不敢言。

  楚意低头丢弃布包的数十银两,忽然笑了。

  来之前他便调查过,莫家等地主对官石镇把持严重,欺男霸女,百姓稍有不从,数日后便被抛尸荒野。

  他轻轻挥手,身后红袍军五十人卫抽刀,目光平静。

  “杀!”

  人头滚动间,哀嚎响彻,楚意调查榜上有名二十余人皆死。

  这一刻,长袍书生才平静安排每个村子选代表前来品尝红薯。

  先前站在人群中的庄老汉等人小心翼翼品尝着红薯,也激动看着被杀的村霸和地主莫家。

  “好东西,有糖!”

  “无需良田,贫瘠下等田地也可生长?”

  “小老儿等必将此物推广种植!”

  这边推广开始,石山知县杨安在,也带着官吏亲自抵达田地开始帮忙。

  新任主簿见状,抱怨开口。

  “吾等身份,怎能和这些贱民一般种地?”

  杨安在变了脸色,想到魏昶君手段。

  “明日不必前来点卯了,先回去学学种地吧!”

  泰新县,知县林巽之同样在田地劳作,身旁捕头面色烦躁搬动石块。

  “什么东西,也要吾等亲自为这些该死的农户种植!”

  不少红袍军同样在地里劳作,闻言眯起眼睛直接将捕头一顿鞭打。

  哀嚎声响起,林巽之叹息闭眼。

  民部督监,启蒙部巡查,新农作物红薯自上而下推广来县,泰新县,石山县。

第121章 党争之事

  三县轰轰烈烈开始种植高产作物,魏昶君骑马离开陈良镇,出现在来县铁矿。

  如今天色好了不少,矿山中,车马人流来往密集。

  相比先前缙绅官吏把持下,如今矿民总算有了些人的模样。

  铁矿开凿比之先前,往往会提前安装防护,勘探之时也做好了应急准备。

  现在负责铁矿开凿的红袍军卫每日都会作两次疏散演练,以备不时之需。

  看着矿民按照计划路线有序离开,魏昶君点头。

  “吾等工钱都是按日结算,原本以为如此来的人会逐渐变少,想不到现在越来越多了。”

  汇报的五十人卫复杂看着络绎不绝成为矿民的百姓,神色惊叹。

  魏昶君并未意外,需知先前在缙绅官吏手中,这些矿民只是牲畜,连饭都吃不饱,多吃些麦麸混杂糙米的汤汤水水。

  如今这里不仅能吃饱饭,更有工钱可拿,谁不愿意当作一份长久营生来做?

  思绪至此,魏昶君慨然叹息。

  开矿很快到了中午时分,矿山棚子里支起大锅,里面熬着浓粥,还混杂不少土豆,用油渣炒了白菜,香气四溢。

  魏昶君端着碗,坐在一名年迈矿工身边吃着,也笑着。

  老矿工不认识魏昶君,但也不害怕,这些时日,他已知晓红袍军等人和之前的缙绅官吏不一样。

  彼时他小心翼翼夹起一块油渣放到口中,旋即心满意足。

  “老汉做梦也没想到,开矿竟成了一份美差。”

  魏昶君也笑着,看着满是沧桑的老矿工,神情温和。

  这些百姓要的从来不多,只要一份能安生活下去的路。

  铁矿开发,铁矿初炼,铁块运输,沿着流程,一路抵达蒙阴火器营。

  如今白发老工匠,也是火器营负责的刘方正在监察,自己的孩子也已投身火器营造。

  见魏昶君亲自前来,刘方激动上前,拱手行礼。

  “里长。”

  “如今火器营造如何?”

  “回禀里长,先前受限铁匠人数与铁矿供应,但如今火器营有各县铁匠及流民中挑选铁匠补充,目前铁匠充盈。”

  “尤其是铁矿,从来县开发铁矿,质量上乘,源源不绝。”

  “现在一日便能营造十把火绳枪,约莫七 日可营造一尊虎蹲炮,更有研发昔日戚继光部所用钢轮发火地雷,日产三枚,不过失败几率不小。”

  虎蹲炮二尺长,三十六斤重,周身加了七道铁箍,大小石子伴随炮弹发射,杀伤距离不算太长,但杀伤面广。

  先后测试了各类火器,魏昶君目光落在虎蹲炮上,满意点头。

首节 上一节 78/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