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98节
这一刻,莫柱竣不耐挥手,直到堂内仅剩自己,方才默默饮酒,眼底神色逐渐复杂。
深夜,一灯如豆。
青州府城,同知居所,老旧木门推开,魏昶君披着已有些脱色棉衣,疲惫听着新消息。
王小牛传递所有,已到王旗手中。
彼时王旗汇报。
“经夜不收查察,红袍军卫总长莫柱竣罪十三。”
“其一,霸占前钱氏庄园,逐流民至贫瘠巷尾棚户。”
“其二,娶妻七房,抢夺良家民女。”
“其三,以婚嫁大量收取商贾,缙绅资财,私下囤积。”
“其四,霸占蒙阴良田七百余亩。”
“其五,勾连济南府总兵苏元吉,密谋私会。”
“其六,大肆安插亲信,把控红袍军......”
魏昶君默默听完,看着窗外,缓缓闭眼,声音有些哑。
“为何当初从贫苦百姓中摸爬滚打出的人,会变成如今这样?”
但魏昶君知道为什么,无非是背叛了自己出身罢了。
所以——杀!
王旗却摇头,他真的不知道为什么。
这位昔日大刀义匪,可为百姓死,绝不为黄白之物和女人死,但他不知道其他战友为何如此。
良久,魏昶君睁眼,声音果决。
“传令青石子,调沂山铁骑前来,宣布红袍军演习!”
“另,夜不收时刻暗察红袍军各总长,不得有误!”
王旗抱拳转身,魏昶君也低头看着桌面信笺,眼眸晦暗渊深。
落款,济南府总兵苏元吉。
“该来的总会来。”
济南府总兵苏元吉,日前传信,邀魏昶君前往济南府一晤。
两日转瞬即逝,济南府,天色晦暗,寒意迫人。
魏昶君翻身下马,身后夜不收身影定住,宛若石刻,令行禁止,气息肃杀。
迎面一道身影着甲挎刀,身形魁梧,阔步流星。
“想必这位便是名震北地的魏指挥使,苏元吉来迟怠慢,还望恕罪。”
大笑之中颇有几分豪迈,赫然正是济南府总兵苏元吉。
将魏昶君带到官衙,苏元吉这才笑着奉上一杯茶。
“平鞑患,定流贼,先后执掌蒙阴,莒州,如今至青州府。”
“魏大人刚正不阿,文武双全,苏某久仰。”
彼时魏昶君轻声嗤笑,毫不在意,尤其看向苏元吉目光,多有不屑,毫不掩饰。
苏元吉也不在意,自顾自寒暄一阵,方才笑着,指尖微微敲打桌面。
“听闻魏大人红袍商铺遍地,生财有道,今日相邀,苏某亦是为此。”
“某于济南略有建树,官吏缙绅尚给三分薄面,若魏大人不弃,不如将红袍商铺开设至此?”
“日后吾等联手,何愁不财源滚滚。”
苏元吉表现得格外卑微,只是没人注意,他眼底闪过几分寒意,他暗到魏昶君果然狂傲,难怪先后得罪东林党与宦官。
不过魏接下来不过是个将死之人,没什么大不了。
想到京师党派三番五次折戟沉沙,苏元吉心底冷笑讥弄。
到底是些高高在上之辈,对付这等人,必须效仿安禄山,腐蚀其心腹,趁其内乱,届时青州方唾手可得!
闻言,魏昶君笑容桀骜,凝视眼前身影。
“苏大人言中,不过红袍商铺所贩,无论土豆粉,红薯,皆为吾一家所有,别无他处可寻。”
“商铺可以开设至济南府,只是联手却不必,吾一人足矣。”
“苏大人若当真想分润一二,日后跟随魏某身后,未必不可。”
魏昶君故意做出莽撞自大姿态。
随话音落下,苏元吉眯起眼睛,愈发得意。
他认为魏昶君仗着攀附崇祯,对付几次东林党,宦官,如今彻底膨胀。
所谓天欲人灭亡,必使其疯狂。
时机只怕就要来了。
这一刻,两人笑吟吟举杯谋定,实则各怀心思。
交锋,正式开始!
——
青州府。
“里长,京师来人距青州府不过三百里,不日便至。”
随夜不收奔赴,低声汇报,魏昶君平静点头。
如今他肃立城墙,遥遥望着天幕。
这是崇祯三年最后一天,也是这个腐朽王朝即将崩裂的开端。
双手背负老旧棉袍后,雪花逐渐落下。
“传令红袍六军各总长,过年都来聚一聚。”
眼底情绪恰好掩于一枚雪花,魏昶君声音淡漠。
是的,过年了,他准备动手。
经过这段时间,王旗亦心绪平静,点头拱手。
“诺!”
风裹雪势,愈发刺骨,城墙下,十二名夜不收纵马离去,方向正是红袍六军驻地所在!
第144章 初心不变
“里长令,正月二十一,红袍六军,启蒙部,民部,洛石村联合举办年会。”
莒州城外,巡山铁骑校场,夜不收纵马飞驰,传令而来。
校场上,战马列阵,冲锋,军卒散发悍勇气息,交替冲锋,演练阵型。
总长陈铁唳闻言,咧嘴笑着拱手。
“诺!”
他看着如今眼前校场一道道昔日流民,农户身影。
数十年愈发艰难,寻常百姓哪里能过的好年。
如今跟随里长,大家日子总算有了盼头。
另一边,火绳枪兵也在列阵,交替射击,退后装弹。
更有隆隆炮响,震耳欲聋。
如今他们所训练者,不仅有单独作战,还增加了多兵种协同,故而操练愈发艰难。
总长岳豹目光振奋,拱手欣喜。
“诺!”
青州府,不同于各军时刻操练,夜不收阴队主要负责情报搜集。
总长洛水在接到消息时,与陈铁唳,岳豹等人不同。
洛石村过年。
嘴里呢喃着,看到传令夜不收离去,老道士神情凝重,似乎察觉到什么。
毕竟该地乃是里长发家之地,而昔日在此地跟随里长者,无不是从这个腐朽时代最底层泥潭中挣扎而出的身影。
抬头看着阴暗天色,道袍拂动。
“要变天了......”
崇祯三年十二月,月初,户部奏请增派辽饷,内阁应允,呈崇祯帝,旨意派发,各地藩王响应,传递至各布政司,层层下派,一路增至六百八十万两,民怨沸腾。
如今已至崇祯四年一月,济南府亦遭此影响,流民遍地。
彼时北地朔风刮的人面皮生疼。
总兵苏元吉坐在校场最前端,下方济南府兵卒身着鸳鸯袄,手持刀牌,长矛,呼喝操练,眼底流露出满意神色。
这些都是他手中最强兵卒,纵与大明边军仍有差距,然相较周边各府,着实算得上精锐。
“公之以为,此军如何?”
公之赫然为济南府守备王宣字,作为心腹,王宣刚刚联系莫柱竣归来,如今亦跟随苏元吉身后,凝视校场军威。
“此军阵型凝实,多历厮杀,先后剿灭济南府周边十六支流贼,战力可见一斑。”
“如此铁军,对上那青州府军卒,大人无忧矣。”
苏元吉闻言傲然,志得意满,眼底亦闪过几分阴冷。
“眼下济南府无战事,大肆调兵切记掩人耳目,不可透露。”
连他自身在布政司与指挥使司,都只说之后或将有大战,故而操练。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