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第105节

  换成老M也不行。

  他们也没办法只在本国,就找到光刻机全部零部件的供应商,得全球多国合作协同才行。

  而巨大的资源协调成本,更是会大大加重整个研发项目的费用和时间,

  这也是华国的很多产品,能做到成本远低于国外厂商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无论常春光所有没有突破EUV光源的技术,康驰都可以尝试着借用他的研发制造能力,来迅速获得一套可行的光源系统。

  现在光刻的光有了,

  下一步就是把光,通过一个光学系统,收集并投影到涂上了光刻胶的硅片上面。

  这个光学系统,也是整台光刻机中,造价成本占比最大的。

  这部分康驰准备对大秦光学的镜头生产线,进行升级,然后把它给拆了,直接获得光刻机镜片和反射镜制造,所需要的大部分设备零件。

  这么做的效率无疑会高很多,

  而且升级后的生产线,估计连解析项目都没有,

  因为里面的大部分技术,康驰在解析光刻机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他本人拥有非常大的解释空间。

  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他在接下的项目中,进行一定的混淆视听,把这些拆分开的组件,神不知鬼不觉地掺到整个项目里去。

  嗯,

  就是欺负严辉他们对光刻机没啥研究,

  到时候估计也是康驰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思考空间并不多。

  至于光刻机最后的一个关键系统,则是承载硅片的双工件台系统。

  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在光刻中不断的挪动硅片的曝光部位,但其中的技术含量其实非常大。

  因为这个工作平台必须快、准、狠。

  速度,决定了光刻机的效率,

  移动太慢了,光刻机的产量就不行,

  这就要求它,在高速移动后,还得迅速且精准地停下,

  停留的位置误差,还得在1nm以内,

  但凡偏差大一点,整个晶圆就直接报废了!

  这啥概念?

  大概就是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紧急刹停,然后停下位置误差还不能超过1毫米。

  不过这个难点,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刚好被铪工大给搞定了,

  他们研发出来的真空高速超精激光干涉仪,位移的分辨率达到了惊人的5pm,位移误差控制在了30pm!

  要知道,1000pm才等于1nm!

  0.03nm的位移误差,简直牛逼到不行!

  康驰简直怀疑,他们是不是和自己一样开了挂……

  讲真,华国能人还是挺多的,

  如果不靠系统,康驰自己虽然也有一定的把握可以攻克这种技术,但时间就不知道要多久了……

  所以康驰一直也不断地在提醒自己,虽然系统确实好用,但自己学习和理解的脚步同样不能停下。

  这不但是为了在解析技术的时候,减轻自己的痛苦,免得突然暴毙,更是为以后万一出现精通点不够,需要自研的情况出现时,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啥也干不了。

  总之EUV光刻机的大部分技术难点,其实华国都已经攻克或即将攻克了,只不过具体哪些能够复刻落地量产,还是个未知数。

  为了得到答案,康驰特地打了个电话给吕首长。

  当听到康驰问光刻机的事情,吕首长顿时就打起了精神,连忙问道:“你准备搞光刻机研发?”

  “嗯,有这个想法。”

  “搞光刻机好啊!嗯……不过你不是忙着量产采油虫吗?哪来这么多的时间精力研发光刻机?”

  “抽空玩玩呗……”

  “……”

  随后康驰又在吕首长的沉默中,咨询了关于常春光所EUV光源系统,和铪工大双工件台系统研究情况。

  “嗯……他们确实都有了一定的突破,但具体到了什么技术节点,还有多久能实际落地,我也说不准……你可以找张院士问问,这方面他比较清楚。”

  于是康驰挂了电话后,又拨通了张达远的电话,

  结果张达远一听康驰的问题,直接就说电话上讲不清楚,让他过去燕京面谈。

  康驰强烈怀疑,这老头就是想把他骗过去,忽悠他搞那个啥稳态微聚束光源,

  但为了争取缩短光刻机研制周期的机会,康驰也不得不从了他……

  反正过去后任他怎么说,康驰就是不跟他干,

  他还能把康驰给扣了不成?

  ……

  经过了两个多小时飞行,康驰在天黑前就抵达了燕京国际机场,

  前来接机的是陈海的同事,三人汇合后,便直奔HEPS项目部。

  经过层层安检和报备,康驰终于项目部里面,见到了带着安全帽,穿得像工地工人的张达远。

  看到这个已经年近七十的老人,竟然还能精神抖擞地深居一线,亲自参与实验工程的建设,康驰也不禁感到有些佩服。

  “张院士,好久不见了。”

  刚见面,康驰便主动和他握了握手,赞叹道:“您可真是宝刀未老啊。”

  “那必须的。”张达远得意地拉着康驰,“走走走,先带伱参观参观。”

  面对张达远的热情,康驰自然也不好拒绝,

  何况他本人,其实对这里也挺好奇的,于是便跟着张达远,在这个正在建设中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里面,简单地转了一圈。

  上一章差点被4,好在修改后放出来了。

  估计如果写的太细太贴近事实,非常容易被4……

  稳妥起见,接下来在技术和节点,可能会简单带过,

  然后稍微夸张点,反正牛逼就完事了。

  希望大家不用去较真找茬,就当是我瞎几把乱吹好了。

  嗯,

  事实上,我就是在吹牛逼,真的!

第123章 牵线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这玩意说白了,其实就是小型的粒子加速器,只不过它需要在加速管道中间,建设一个扰乱磁场,让被加速的电子运动轨迹,突然出现变化,

  每次电子发生剧烈位移,都能甩出一个触不及防的虚光子。

  所以根据质量效应的理论,那些武侠电影和动漫里面的角色,动作出现残影,甚至影分身之术,其实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把人当成粒子,加速到一定程度,说不定也能出现一个或者多个虚光子人,

  然后当人物一个急刹或者跳跃,突然改变了运动轨迹,这个影分身就会反应不过来,继续按照原本的运动轨迹前进,

  继续刹车,继续分身……

  嗯,

  大概就是,

  我能无限影分身?

  所以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方法,理论上可以制造出所有稳定、可控且高功率的光线,极紫外光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不过同步辐射光源的造价动辄上百亿,运行维护成本也非常高昂,其科研探索价值要远高于经济价值,

  如果不是逼不得已,实在是没办法突破激光等离子放电技术,应该没人会用这玩意来造芯片……

  多少有点大炮打蚊子了。

  而张达远其实也只是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建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等项目建成之后,他负责的就是用同步辐射光源来制造极紫外光的原理验证项目。

  在张达远的带领下,康驰很快就逛完了这个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因为还在建设中,它和普通的隧道工程相比,无非就是预留了很多安装设备的结构,

  乱七八糟的施工现场,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

  回到办公室,张达远笑眯眯地给康驰倒了杯茶:“看完有什么感觉?”

  “牛逼。”

  “……”

  牛逼?

  可你看看你这表情,像是觉得牛逼的样子吗?

  张达远顿时有些语塞。

  过了片刻,他才叹息道:“你对这种大型科研工程这么没兴趣?”

  “嗯……怎么说呢,受限于个人能力,我暂时对前沿理论研究兴趣不大,如何把理论应用到现实,并在实际应用中对理论改良升级,才是我的强项和兴趣。”

  说白了,就是康驰的系统,注定了他会偏向于把科技转换成实际点的物品,从而迅速改变世界。

  当然,这也只是偏向,

  实际上在升级的过程中,随着物品的等级提升,里面其实就会自带一些可能从未有过的理论知识。

  听完康驰的解释,张达远也明白了他的想法,虽然有些失望,但他还是鼓励道:“应用科学也不错,现在国家最需要的也是这样的人才……伱在电话上说想搞光刻机?”

  “嗯,就先想了解一下EUV光源和双工件台,有没有现成可用的?”

首节 上一节 105/3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末世来临:开局先囤百亿物资

下一篇:穿越聊天群:我,科幻天庭之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