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第113节

  估计没几个人答得上来。

  因此对于大部分不懂光刻机,不知道EUV光源重要性,却又对国产光刻机翘首相盼的国人来说,过早的宣发,说不定还会起反效果。

  不过虽然没有大肆宣传,但因为也没有保密,消息还是很快就在半导体行业流传开了。

  最先接到消息的,是魔都光所。

  他们的LPP光源研发项目,明年的科研经费直接就被砍了八成,

  如果明年这条技术路线没有重大突破,估计就得直接解散项目组了……

  其实上面已经很留情面,给了他们相当长的缓冲时间。

  毕竟有了能够直接商用的DPP光源,

  在没有理论证明,LPP比DPP更有发展潜力之前,继续攻关LPP就纯属浪费资源了。

  其次得到消息的,则是魔都微电子。

  作为华国光刻机研制领域的龙头和希望,华国唯一一家,可以量产90nm光刻机的半导体企业,他们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常春光所技术突破的消息。

  震惊之余,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刻向常春光所,采购一台EUV光源,开始进行EUV光刻机的立项研发。

  结果常春光所的回复是,最快交货日期也得明年年中。

  而原因,竟然是大秦光学不但把实验样机给买了,还直接预定了接下来的四台!

  加上常春光所,自己也要一台继续测试优化,

  这就意味着,魔都微电子如果确定下订单,就要等第六台,

  而且价格还是2亿。

  当然,2亿的价格都不是问题,

  他们又不知道大秦光学的拿货价是多少,不会心理不平衡。

  而且魔都微电子也是隶属科技部的国企,说白了还是科技部掏钱‘奖励’常春光所。

  其实对于一台动辄十多亿的EUV光刻机来说,最关键的部件卖个2亿,一点不过份,

  甚至可以说很实惠了。

  关键是,大秦光学上来定五台是什么鬼?

  不是应该先定一台,慢慢研发测试,真把光刻机的样机造出来,可以达到商用级别了,再批量定货量产吗?

  “看他们的架势,这是上来就要量产光刻机?”

  魔都微电子的董事长朱嘉兴,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地问公司的技术顾问潘益昌:“他们搞光刻机研发我都理解,但上来定这么多光源,就不怕研发失败,把设备砸手里吗?”

  “这个我也想不通,可能康博士有自己的打算吧……”潘益昌苦笑道,

  “先是硅片,现在又搞定了EUV光源……种种迹象表明,他这人就是个科学狂人和怪才,以后他做出什么事,我都不奇怪了……”

  朱嘉兴:“……”

第133章 无限翻新?

  朱嘉兴沉默了良久,才开口问潘益昌:“你觉得我们还有必要对EUV光刻机立项吗……”

  “当然有必要。”潘益昌毫不犹豫地说道,“难道因为大秦光学的入局,就直接不战而降了?万一这次康博士就失利了呢?”

  “而且常春光所的交货日期,不是要等到明年年中嘛?在此期间,我们除了付个定金,其实也在这个项目上花不了什么钱,假设康博士真在这段期间搞定了EUV光刻机,那我们就及时止顺,不然硬着头皮也得上。”

  朱嘉兴点了点头。

  其实他多问这么一嘴,就是给自己多点底气。

  从阿斯麦这几年的销售趋势来看,EUV光刻机的销售额比重是越来越高,未来一定是属于EUV光刻机的……

  魔都微电子作为一家承载着华国光刻机希望的国有科技企业,没道理因为一家民营私企的入局,就打起了退堂鼓,

  哪怕这个突然冒出来大杀四方的康驰,给朱嘉兴的压力再大……

  除非上面下了明令,让他们给康驰让路,不用朝这块浪费研发资金。

  在此之前,

  哪怕项目注定亏钱,

  他们也得硬着头皮上……

  ——

  平江市。

  时间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今年的最后一个月。

  和康驰预想中的一样,他手上的几个项目,最先完成的是首台商用版本的采油虫。

  毕竟原型机都造出来了,商用放大版除了改良了内部结构,原理性的东西基本一样,制造难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如果不是为了方便以后量产零部件,花了比较多的时间来研制专门的零部件制造设备,估计一个月前就差不多可以交货了。

  为了亲自目睹这台‘国之重器’的完工,科技部的吕首长,华国石化的董事长陆文韬,以及能源部的领导,都亲自来到了平江。

  不过他们这次都非常低调,连平江市的领导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来了。

  【物品:大型页岩油自动提炼机】

  【制造者:大唐重工】

  【物品等级:1】

  【经验:0/20000】

  【物品状态:完好】

  【解析项目:无解析项】

  【通用经验:50314】

  【精通点:29.7(+11)】

  当大唐重工的工程师,当着所有人的面,把最后一块外壳装上,并拧上防松螺丝,熟悉的系统面板顿时出现在了康驰的视线中。

  看到这个面板后,康驰也松了口气,这说明他通过自己的理解完成的改良设计,还是得到了系统的认证,应该没有什么比较大的技术缺陷。

  而在看到高达两万的升级经验后,康驰也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采油虫,虽然设计的寿命是五年。

  但五年时间,应该足够它攒够两万的经验吧?

  按照以往的经验,哪怕物品状态已经是破旧了,只要通过升级,就能直接恢复完好状态……

  所以,

  只要他以后找个借口,把这些采油虫回收升级,就意味着大唐重工制造的这两千台采油虫,压根就不怕报废!

  而且升级过的采油虫,性能肯定也更强。

  到时候让叁桶油以旧换新,补亿点点差价……

  很合理吧?

  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制造一个可以解释‘虚空造物’环境和理由。

  这个上次升级镜头生产线的时候,康驰也已经有了想法,那就是提高机械自动化,造一个无人智造车间。

  几年的时间,应该够他完成这个计划了。

  想到这里,哪怕自觉已经不差钱的康驰,也忍不住有些心情澎湃,脸色潮红……

  旁边的吕首长见到康驰奇怪的表情,不禁疑惑地问道,“康博士,你没事吧?”

  他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康驰露出这么激动的表情,

  上次采油虫成功完成测试,甚至收获到了叁桶油两千亿的订单,好像也没见康驰这么激动啊……

  “没事……就是看到了自己的作品完成,有点小激动。”

  “是吗?”

  虽然心里有些疑惑,但吕首长也没有追问。

  接下来,大唐重工的工程师们,对采油虫进行了一项空地运行测试,确定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后,便对这台长达十八米的大家伙,进行了装车和隐蔽,

  最终由特殊部门,全程负责此次的大件运输工作。

  领导们自然不可能跟着车走,从平江到实测地大庆路途遥远,大件运输至少需要三天时间,因此他们决定多留一天,对大汉硅业和大唐重工进行一番考察。

  经过了大半年的发展,大汉硅业平江分公司此时已经略显拥挤了,每条生产线都把能铺下的生产设备给铺满了,

  研发制造中心更是连上次秋招的新员工,都还不敢让他们入职,不然根本安排不下。

  “等明年大唐重工那边完工后,研发中心就会整体搬迁到东阳,这个研发中心将会改造成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制造基地,同时我们在钢城的二期工程也已经完工了,正在布置五条新的生产线。”

  “一旦这五条生产线完工,大汉硅业的12寸硅片月产量就能达到三百五十万片,其中有一百五十万的产能,是用于拓展国际市场。”

  负责给领导讲解的,是已经对大汉硅业相当熟悉的明雨晗,

  面对燕京来的领导们,她虽然心里也很紧张,但说起话来却非常利索,对公司的各项数据,也都是信手拈来。

  听到大汉硅业已经把目光放在了国际市场,吕首长还是挺开心的,

  不过他也知道想要抢占国际市场,光有过硬的产品还不行,很多时候还是得看老M的脸色,

  尤其是硅片这种特殊的科技产品,

  国际的主要消费大厂,都是老M的小弟,可能一道禁令下来,你就一块硅片也别想卖出去了。

  “硅片的情况比较特殊,能卖出去赚外面的钱自然是好的,但也要多考虑风险,尽量小步快跑,稳扎稳打。”

  “嗯,这个您放心。”康驰回答道,“我觉得接下来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将会迎来一个爆发期,到时候说不定他们想买,我这还没产能呢。”

  吕首长不由深深地看了康驰一眼,知道他这个猜测,是出自于他对光刻机研发成功的信心。

  小伙子有点狂,

  不过他喜欢!

  对康驰越看越顺眼的吕首长,在视察完大汉硅业后,又和能源局的领导前往了东阳,

  陆文韬则先行一步去了大庆,提前准备实测工作。

首节 上一节 113/3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末世来临:开局先囤百亿物资

下一篇:穿越聊天群:我,科幻天庭之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