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第116节

  “咦,那小磕头机好像动了……”

  “啊?我看看。”

  “真动了!”

  除了石油工人们,这在警戒线巡逻的战士们,也都纷纷把目光,看向了那两座特别的油井。

  早在两天前,一辆超长的重型大卡车就拉着一个圆圆的东西来到了这里,卸下幕布后,大家才知道这次的任务,就是保护这只像巨虫一样的设备完成测试。

  设备到达的当天下午,一台重型起重机就把巨虫的尾巴给吊了起来,让它脸朝地面,沿着油井开始往下钻。

  在下钻的过程中,战士们惊讶地发现,这机械巨虫竟然跟真的虫子一样,还会拉屎……

  先不论这巨虫到底是干什么的,光是这画面,就让他们感到非常震撼,

  有种活在了未来科幻片中的感觉。

  由于采油虫要深入到地下三千米的岩层中,而采油虫的续航只有六百米,所以首先要测试和解决的,就是它和管道对接的能力。

  在往下钻井的过程中,华国石油集团就已经根据康驰提出的要求,除了管道的最前端,每隔四百米也设置了一个对接口,用于解决采油虫下钻上行的能源补给问题。

  这个对接口原理,有点像空间站的对接口,

  只不过空间站对接的时候,是往里面加压充气,而采油虫的对接口,则要往外排岩石和泥土,对接精度和密封性也没空间站这么高。

  另外,它也不用排得非常干净,能腾出一个满足真正对接口管道对接的空间就行了。

  第一个对接口,就设置在地下三十米处的浅层,为的就是万一地底对接失败,能更方便地挖出来……

  好在,测试非常顺利。

  第一次对接,第二次对接……

  经过了足足七次对接后,它终于顺利地到达了指定岩层,并完成了水平姿态调整。

  在最后一个对接口充满电后,正式的生产测试终于开始了。

  作为大唐重工派出的技术顾问,严辉原本还有些紧张的心情反倒在这个阶段平静了下来,毕竟采油测试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现在只不过换了个环境,挑战反倒没有对接测试来得紧张了。

  采油虫沿着提前设定好的路线,从A井出发,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到达五十米外的B井。

  主要是这里的油页岩含油量高达15%,两个井之间的距离如果太长的话,同一条路线就需要重复采集,效率反而更低。

  同时,这也只是初步测试,五百米的极限采油测试安排在了后续两天。

  “B点开始对接。”

  “对接完成,开始排土作业。”

  “排土完成,开始管道对接……”

  叁桶油的工程师们,在严辉的指示下,按照操作手册,小心翼翼地完成每一个操作步骤,而安装在对接管道内的探针摄像头,也清晰地拍摄下了整个对接过程,并实时转播到了控制室的屏幕上。

  随着最关键的时刻到来,坐在椅子上耐心等候了一个多小时的领导们,也忍不住站起身,目光紧紧地盯着大屏幕。

  “管道对接完成,开始进行补给……”

  操作员说到这里,忍不住转头看了严辉一眼。

  严辉直接点头道:“启动抽油机。”

  操作员这才用手指,轻轻地按下了控制台上的抽油按钮。

  “抽油机启动,开始抽油。”

  通报完毕后,他忍不住抬起头,透过控制室的玻璃,望向了外面的磕头机。

  由于是第一次抽油,输油管里面还都是空气,导致整个过程持续了足足半个小时,对讲机里才终于传出一道激动的声音:“出油了,真的出油了!”

  出油了!

  听到这个消息,控制室内的所有人顿时都松了口气,嘴角开始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不过,他们还在耐心地等待,

  过了约莫十分钟,对讲机的声音再次响起:

  “抽油完毕,本次测试总共采油4.1吨,比预期目标3.75还高出0.35吨!首轮测试圆满完成,我们成功了!”

  听到这个消息,控制室内顿时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作为华国石油的工程师和研究员,他们对这项技术商用测试成功的意义,简直再清楚不过了。

  毫不夸张地说,就在此时此刻,结束M国石油霸权的主动权,已经彻底落到了华国的手中!

  能源局和国安局的领导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那份压抑着的喜悦与凝重。

  这项技术的威力,在某些特定的情况和领域,甚至不压于核武器!

  毕竟核威慑是最后的手段,不到万不得已没人会尝试用它。

  但这项页岩油的开采技术,在相对和平的当下,如果使用得当,所能发挥出来的力量可能会远超想象。

  华国今年总共进口了五亿吨原油,虽然比去年少了四百万吨,但是由于油价上涨,反而多花了七千多亿,总开支是2.4万亿。

  所以哪怕这项技术,能让华国的原油采购价降个10%,每年都能省下好几千亿!

  约等于一艘航母了。

  如果胆子大点,直接把80美元的原油价格打到30,那一年的军费都有了!

  但相对的,这样风险也更大,有可能朝另一个极端方向发展。

  比如某国恼羞成怒,直接把桌子掀了。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大洋彼岸的那些人,对石油霸权的重视程度,可一点也不比科技霸权低。

  而华国现在显然还没做好掀桌子的准备,

  所以这件事情,只能循循渐进,

  在国外开采的同时,国内也可以慢慢采集,

  同时通过‘公开’,慢慢地调控国际油价。

  反正他们也不知道采油虫开采一吨油,到底要花费多少钱,

  这就跟温水煮青蛙一样,华国完全可以一开始说高一点,后面宣称技术改良后,成本慢慢降下来了,给他们一个心理缓冲时间……

第137章 人机合一的绘图工具

  大庆的测试结束后,远在平江的康驰,也第一时间接到了能源局领导的电话。

  “首轮测试很成功,尽快量产,有什么资源需要协调的尽管说。”

  领导的话很简短,但里面的信息量却不小。

  康驰沉思了片刻才回答道:“你们希望的量产速度是?”

  “明年平均每月一百台,能做到吗?”

  平均每月100台,那一年就是1200百台,这比康驰的计划多了一倍。

  “有点难度……大唐重工毕竟是从零到有,前期的施工建设也需要时间,本来预计明年是交付600台,后年1400台。”

  “主要是缺人还是缺钱?”

  “缺人,如果想再快点,加钱也是可以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估计是在和其它领导商议,过了片刻才回答道:

  “明天会针对这项技术,再举行一次高层正式会议,我会在会上提出你的需求。”

  第二天,康驰就得到了回复。

  上面计划从华国航天、铁建重工、华国船舶等数十家单位,借调总计三千名工程师和技术员,给大唐重工用九个月,帮助大唐重工渡过前期人手不足的阶段。

  不过这项临时借调不是免费的,工资还是得大唐重工来付。

  同时叁桶油提前再支付10%的定金,用于加快大唐重工的采油虫量产项目推进。

  最后,大唐重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代工订单,只要是体制内的单位,都会优先制造生产。

  三管齐下,可以说把能给的支持,都给到了大唐重工。

  尤其是借调人手这块,全都是有军工背景的国企单位……

  铁建重工是造盾构机的小能手,他们过来帮忙可以说是合情合理,

  华国船舶也说得过去,毕竟他们造船也讲究人多力量大,哪怕抽一千人对他们都只是洒洒水,大型设备的制造经验也很足。

  但连华国航空都抽人给他了,可见上面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有多高。

  面对这么大的手笔,康驰也感到有些惊讶,忍不住好奇地问了句:“莫非形势有变?上次开会的时候,好像没这么紧迫吧?”

  “这个华安局的领导会和你说。”

  果然,挂完电话没多久,陈海就找到了康驰,递了部加密电话给他:“领导的电话。”

  康驰接过电话后,对面便开口道:“今天的会议重新分析了一下局势,认为石油安全战略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要提前做好原油继续涨价,甚至禁运的准备。”

  “采油虫的技术需要双管旗下,国内国外的开采工作要同步进行,所以订单量很可能还会增加,具体增加多少,会根据明年和后年的形势来决定。”

  “同时在国外的开采,也需要多做一手准备,稍后陈海会把具体的计划书给伱……”

  这通电话持续了五分多钟,康驰全程基本都是在听,最后才点了点头:“嗯,没问题,我这边一定全力配合。”

  “辛苦你了,这部电话你留着随身携带,有事直接打给我。”

  “好的,谢谢领导!”

  见康驰结束完通话后,陈海便把一份资料递给了他,然后很自觉地离开了办公室,而康驰在看完这份资料后,也陷入了长达十多分钟的沉思。

  一种淡淡的紧迫感,开始萦绕在他的心头。

  消耗完这些信息后,康驰忍不住又把抽屉里的数码相机拿了出来。

  昨天升级完毕后,康驰就已经花费了三十精通点,对里面的技术完成了解析。

  现在让他头疼的是,如何把脑海里的图纸给画出来。

  采油虫的图纸还好说,只需要在之前的原型机设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工作量还不算大。

  但EUV光刻机项目,却让康驰已经开始有点不堪重负了。

  里面足足有三十多万个零部件,虽然常春光所的光源直接就帮他解决了一半多,但还剩下十几万个需要自己解决。

首节 上一节 116/3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末世来临:开局先囤百亿物资

下一篇:穿越聊天群:我,科幻天庭之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