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78节
远处控制室内,二号台上的指示灯由暗转红,旋即跳为黄色,表示转鼓组正在外旋开启。
“转鼓组启动,角速度0.5rad/s,正反应性引入中。”方鉴明紧盯着屏幕,声音沉稳,“反应堆进入缓发超临界状态。”
在人类肉眼无法观测的尺度上,高能射线如暴雨般轰击着反应堆屏蔽层和堆芯核燃料,每一次碰撞都像一颗微型超新星爆发,它们不绕行,不迟疑,直接穿透电子云的屏障,狠狠撞向原子核。
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被撼动,束缚中子的“胶水“开始松脱,直到核结构被撕碎,释放出自由中子——
这些不带电的幽灵从破碎的核中逸出,直接,或是经过铍反射层反射后飞向堆芯。。
主屏幕上,一条蓝色的中子通量曲线在坐标轴最下方出现并缓缓延展,像是一条蛰伏的蛇,正在舒展身躯。
14:35。
“检测到初始中子产额。”黄知涛的声音略微提高,“4.0×10^4 n/s,符合预期。“
HFR控制室的荷兰工程师声音紧随其后传来:“堆芯温度上升,当前功率0.13MW,二回路冷却系统激活。”
彭觉先的嘴角微微上扬,但很快又恢复如常。
这只是开始。
“继续监测中子产额增长率。”
在观察室里,除去几名负责操作和状态监测的工作人员以外,几名HFR负责人也通过监控屏幕注视着这一切。
科迪·施耐德的手指不停地敲打着扶手,范德维尔也在房间最后面来回踱步。
两位女士尽管还保持着优雅的坐姿,但微微前倾的身体也泄露了内心的紧张。
“见鬼,他们真的做到了第一步。”
施耐德嘟囔着,拿起咖啡杯却发现已经空了。
“初始中子产生是最简单的部分……”
舒尔廷的眼睛紧盯着数据流:
“当然理论上,只要中子增殖系数能够大于1,反应堆就能自发运行……”
她没有参与赌约,从语气中也听不出什么悲喜。
范德维尔没有说话,他的目光在几个关键参数之间快速切换,大脑飞速计算着各种可能性。
以及,他仍然不明白为什么华夏人需要如此多的铍。
如果只是用于反射中子,那么屏蔽壳内层就已经可以发挥足够的作用。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蓝色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
14:45,中子产额达到5.20×10^4n/cm3;
15:00,3.57×10^5n/cm3;
15:15,4.84×10^6n/cm3
“天呐……”玛丽卡·德容低声感叹,下意识地抓住了座椅扶手,“他们真能做到?”
尽管她从一开始就并不看好华夏人的方案,但毕竟是搞核工业研究的,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层关系在,到了这个时候还是难免从内心生出几分希冀。
而范德维尔的眼睛更是亮得惊人,盯着中子通量数据:
“9.89×10^6……接近临界点了。”
到了这个时候,控制室里的众人似乎也已经接受了测试成功的结果。
德容和施耐德更是几乎同步地掏出钱包,从里面取出20欧元,在背后偷偷塞到了范德维尔手中……
……
然而,就在这时,黄知涛的声音突然变得急促:
“中子产额增长率下降!当前9.91×10^6,增速减缓30%。”
核反应堆不是核弹,不可能让链式反应无休止地加速下去,因此当中子产额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肯定会逐渐趋于平缓。
但无论如何不应该是现在。
对于HFR来说,不足10^7cm3的中子密度,肯定是不足以维持链式反应自发进行的。
这一点从另外一个屏幕上的反应性曲线也能看出来。
只有外部引入的反应性消除,即反应堆总反应性达到或超过0,反应堆才算是进入临界状态。
而现在,数据还明显停留在X轴以下。
研究中心内的气氛瞬间凝固,彭觉先快步走到黄知涛身后:“检查探测器!”
“探测器工作正常,老师。”
黄知涛的声音有些发抖:
“增长率持续下降……9.93……9.94……”
数据流的刷新速度甚至不足以让他念出完整的科学计数法,只能以前面的数字代替,但变化幅度却越来越小。
方鉴明立即调整转鼓组参数:
“引入额外反应性,50pcm。”
屏幕上,蓝色曲线的上升几乎停滞。
HFR控制室报告:“堆芯反应性-0.001,功率增长停止。”
彭觉先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转向方鉴明:“尝试方案B,调整射线入射角度。”
又是二十分钟的紧张调整,中子产额艰难地爬升到9.94×10^6,然后再次停滞。
方鉴明看向彭觉先,眼中满是询问。
“再加100pcm。”彭觉先咬牙道。
实际到了这个时候,单纯增加外部反应性已经很难影响什么大局了,但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如此变故,即便是彭觉先身经百战,也还是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尤其是在这样的场合里。
观察室里,施耐德的表情已经从惊讶变得幸灾乐祸,进而又变成了困惑:
“他们在干什么?这不符合任何标准程序……”
舒尔廷则看得更加通透:“他们在尝试不同的中子增殖模式……只不过从结果来看,恐怕很难逆转现在的局面。”
她微微耸了耸肩,仍然保持着无喜无悲的表情:
“当然,好的一面是,他们承诺的安全性确实没有问题,放射区以外没有检测到超过允许量的辐射数据。”
范德维尔的神情则有些复杂,只好重新把已经揣进口袋的两张20欧元拿出来,又另外填了两张10欧元,从背后偷偷塞回到另外二人的手中。
当电子钟显示17:40时,经过整整两个小时的挣扎,中子产额最终定格在9.96×10^6n/cm3,距离自发运行所需的临界值仍有大约一个数量级的差距。
对于正常发生的链式反应来说,一个数量级其实是个很微小的距离。
但现在,却如同天堑。
“停止测试。”
彭觉先深吸一口气,声音却异常平静。
“老师,这……”
任何实验都难免失败,但黄知涛作为博士生,确实没遇到过这种场面:
“会不会是我们的测试方案……”
彭觉先摇摇头:
“先别想这么多,保存所有数据,准备传输给国内。”
事已至此,与其关心那点脸面,不如赶紧想想问题出在哪里。
方案出错固然丢人,可反倒是最简单的结果。
他所担心的,是更糟糕的情况——
尽管整个技术路线是由常浩南院士提出,又经过了包括他在内的专家组审核通过,并且从对方过往的“战绩”来看,出现方向错误的情况也几乎不存在,但核能应用毕竟是个比较复杂的领域,谁也不敢说自己就一定不出错。
而在观察室,玛丽卡·德容长叹一口气,不知是失望还是释然。
“他们几乎成功了……”舒尔廷轻声说。
“'几乎'在研究中毫无意义。”范德维尔摇摇头,“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
他说着转向同事们:
“华夏人肯定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第1468章 价值10万科研点数的灵光一闪
三小时后,HFR研究所已经完全被笼罩在了夜幕之中。
彭觉先快步穿过走廊,脚步声在空荡的通道里回响。
他的身后跟着方鉴明和黄知涛,三人一路上沉默不语,但紧绷的肩膀和急促的步伐暴露了他们内心的焦灼。
在门口读卡器上刷过通行证之后,HFR控制中心的门锁发出“咔哒”一声,紧接着,头顶的信号灯闪烁起绿光。
“你们俩在外面等。”
一句简短的指示之后,彭觉先推门而入。
不出意外地,除去坐在控制台前的几名例行操作人员以外,控制室里面还分散站着几名负责人,此时正在查看反应堆安全数据。
作为试验堆,HFR在允许操作尺度上远高于商业堆,只要没有放射性材料泄露之虞,单纯的启动失败其实不算个什么大事。
只是前面准备了那么一圈,最后虎头蛇尾显得有些丢人而已。
“我需要提取今天的反应堆运行数据。”
彭觉先开门见山:
“包括堆芯温度分布、功率分布、冷却剂运行情况,核燃料反应性……”
他如同报菜名一般说出一长串内容,都是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的部分。
这本来就是测试协议中的一部分,所以也没什么好掰扯的,操作人员当即从彭觉先手中接过存储设备,开始导出运行数据。
直到这时,汉斯·范德维尔才上前一步来到彭觉先面前: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