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40节
“出什么事了?”
卡尼亚博士言简意赅地将情况介绍了一遍,重点强调了烛火科技严密的专利布局和对方提出的合资意向,以及他本人对技术扩散的极度担忧:
“我们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嗯,法律层面的操作,迫使华夏人不得不卖掉这些专利……或者至少让这些专利失效,让他们接受一个对我们更加有利的合作条件?”
这个要求乍一听有点强人所难,但阿尔卡德只是思考片刻,就给出了答复:
“在我们这个领域,类似的操作确实罕见……”阿尔卡德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但我们可以借鉴消费电子领域巨头对付新兴挑战者的策略,或者……更接近一点的,大型工程机械制造商在华夏市场‘清理’本土专利障碍的一些成功案例。”
卡尼亚眼前一亮:“具体怎么做?”
阿尔卡德点开一份文件:“核心思路是利用华夏各地对招商引资、特别是吸引大型外资项目的渴望,以及他们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灵活性,操作可以分几步走。”
那是一份法律文书样本,并不复杂,外人也能看懂个七八分。
“第一步,制造司法噪音,也就是启用几家由我们控制的白手套公司——最好是注册在不同省份的、有外资背景的,让他们针对这几十项核心专利,分批、分地域提起大量的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或者直接反诉他们侵犯了其它基础专利。”
或许是看出了另外两人的疑惑,他顿了顿,解释道:
“这些诉讼本身的内容和证据是否充分并不重要,关键是数量和持续性,将目标拖入无休止的司法程序中,这不仅会极大消耗他们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更重要的是,会在官方层面给他们贴上‘知识产权存在重大纠纷’的标签。”
接着,他又点开一份投资意向书模板:
“第二步,在制造出足够的‘噪音’和‘风险’后,立刻向目标企业所在地提交一份条件诱人的‘扩大在华投资计划书’,其中要明确表示,我们看好华夏市场,准备投入巨资建立亚太研发中心,甚至高端生产线,并且要提到那些相关专利。”
“最后,当对方被我们描绘的巨额投资蓝图吸引,前期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优惠政策谈判进入关键阶段时,我们再向地方负责人提出目标专利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和不稳定性,并表示这严重动摇了我们的投资信心和项目落地的安全性。”
他身体微微倾斜,语气充满诱惑和胁迫:
“这时,压力就完全转嫁到了对方身上,地方为了保住这笔能带来巨大政绩和GDP的投资,会不遗余力地向企业施压,要求他们消除合作障碍,而消除障碍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那些惹麻烦的专利,以一个合理的价格出售给我们指定的实体,或者签署一个将专利独家、永久、不可撤销地授权给合资公司的协议。”
短短几句话,已经让马哈奇的世界观都遭到了冲击。
阿尔卡德则关掉文档,坐在沙发上总结道:
“当然,具体结果取决于实际情况,但根据过往机械、化工等领域的操作经验,这种组合拳的成功率大概在……六成左右,即使不成功,通常也能极大削弱对方的谈判地位,迫使其在合资条款上做出巨大让步。”
“最关键的是。”他推了推眼镜,“整个过程在表面上完全符合法律法规,诉讼是合法的民事纠纷,投资是真诚的商业行为,表达担忧是合理的风险提示……就算最终失败,也不会有任何法律上的把柄……至少我们自身是这样。”
第1544章 你敢跟他作对?
显然,那些华夏“合作者”的命运,并不在阿尔卡德的考虑范围内。
马哈奇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作为技术人员,他本能地排斥这种操作。
倒不是说他有多么良心,而是整个流程涉及到的环节实在太多。
环节越多,出乱子的风险也就越大。
“杰尼尔,这……听起来很周密,但时间呢?”他忍不住插话,“这种操作会不会拖得太久,反而给了JEOL或者日立机会?万一他们抢先和华夏人达成合作……”
“不需要等到所有诉讼打完。”阿尔卡德自信地摆摆手,“而且这些操作完全可以在开展合作谈判的同时进行,只需要在合资谈判的关键阶段出手,把风险渲染得足够吓人,就可以从场外和场内两个角度向对方施加压力。”
说到这里,他又展示出了电脑里面储存着的一系列案例文件:
“我刚才查了一下,这个烛火科技是个新成立的科技公司……虽然背后有一些官方资本的支持,但这种操作过去曾对付过比他们级别高得多、背景更硬的华夏企业,甚至有些单位里坐着还不止一位院士……风险可控,收益巨大,完全值得一试!”
卡尼亚博士双手撑着下巴,目光紧盯着墙上一部挂钟的钟摆。
这是他深度思考时的习惯。
马哈奇的担忧不无道理,但阿尔卡德描绘的路径清晰、逻辑自洽,且风险似乎确实被控制在了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尤其是后者摆出的成功案例,更是极大地增强了他的信心。
与其被动接受一个可能埋下祸根的合资,不如主动出击,用场外手段搏一个更有利的局面。
“好。”卡尼亚博士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断,“帕特里克,你立刻以‘飞利浦电镜部高级副总裁’的身份,正式回复对方,表达我们对合作的高度兴趣,邀请他们尽快启动初步的非约束性谈判,姿态要诚恳,表现出对技术的极大尊重和对合作的强烈期待。”
他转向阿尔卡德,眼神锐利如刀:
“杰尼尔,专利围猎行动由你全权负责,我也会联系一些那些专门干脏活的专利流氓公司,让他们配合操作诉讼部分……资金、授权,我会逐步批给你,记住,动作要快,最好能在三个月内,看到对方阵脚大乱的迹象!”
“明白!”阿尔卡德眼中闪烁着猎人般的兴奋光芒。
马哈奇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看到卡尼亚和阿尔卡德脸上那种志在必得的神情,最终把话咽了回去。
他的技术部门在公司内的影响力颇大,但并不体现在纸面上的决策过程中。
既然卡尼亚已经做出决定,那至少不能在这个当口提出质疑。
……
几天后,华夏,京城。
立明科技有限公司那间位于CBD边缘、装修低调却处处透着奢华的总经理办公室内,肖立明悠闲地品着上好的普洱。
电脑屏幕上,一份来自海外邮箱的新邮件提示闪烁着。
他挪动鼠标点开,内容简洁明了:
目标——烛火科技、慧炬科技有限公司;
任务——启动“标准清理程序”,制造最大程度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为后续商业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预算——无上限,要求速效;
作为一家专业且“高效”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司的掌舵者,肖立明对这种来自国外长期合作伙伴的“特殊委托”早已驾轻就熟。
“呵,又是这种活儿。”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这种委托,立明科技已经接过无数次了,目标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到声名赫赫的大企都有,流程早已模板化。
他熟练地调出硬盘里一个标注着“成功案例D-精密压缩机”的文件夹,里面是一整套经过无数次验证的诉讼文书模板、关联公司清单和关键联系人信息。
他快速浏览了一下附件中关于目标的简介。
烛火科技的主页内容堪称贫瘠,就像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初创企业那样。
慧炬科技则在羊城,看上去是个初创小公司,在做电镜相关的部件。
肖立明撇撇嘴,这种组合在他眼里,属于“低风险高收益”的优质目标。
国企研究所听着名头很大,但多数时候反而顾忌更多,至于初创公司更是根基浅薄,经不起折腾。
信息少未必是坏事,反正“清理程序”的核心是制造麻烦,而不是真的去辩论专利有效性。
他熟练地在模板文件上修改了目标名称、专利号和几个关键参数,然后签上自己的电子签名,生成了一份新的“行动方案V3.1-烛火&慧炬”。
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
做完这一切,肖立明拿起桌上的手机,拨通了一个存储在“VIP-L”名字下的号码。
响了几声之,电话被接通。
“喂,林局,我,立明啊。”肖立明的语气带着熟稔的恭敬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随意,“没打扰您吧?有个新业务,想请您明天晚上一起坐坐,老地方,颐和安缦,我订好了包间……其它项目也跟过去一样安排。”
“肖总客气了。”电话那头的林局长显然对这种邀约心知肚明,声音平静无波,“先说一下目标是谁,我提前看看材料,心里好有个数,方便明天对症下药。”
“还得是林局,就是专业!”肖立明笑着恭维道,“这次是两家,一家叫慧炬科技,在羊城搞电镜部件的初创公司,另一家是它的技术来源,一个叫烛火科技的新公司……可能不太出名,资料我马上发过去。”
他一边说着,一边随手把二者的简介拖进了邮件附件。
这些资料全都是公开的,也不存在什么违规风险,完全可以走正常渠道。
但还没等他点击发送,对面就阻止了他。
“你等等……我有印象。”
然后,电话那头就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死一般的寂静。
只能听到细微的电流声。
肖立明以为信号不好,拿开手机看了看,满格。
“喂?林局?听得到吗?”
仍然没有回应。
过了足足五分钟后,林局长的声音终于再次响起,但语调却完全变了。
不再是之前的平静或公式化,而是透着一股极力压抑的震惊,以及……费解:“老肖,你说的烛火科技……是注册地址在沙河高教园区的那个?”
肖立明下意识地确认了一下资料:“没错,资料看着像是那种经典的研究所套皮公司……”
“你……”林局长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荒谬的尖锐,随即又猛地压低,仿佛怕被谁听见,急促地喘息了几下,“你TM疯了?想死也别拉着我一起!”
肖立明被对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一愣:“怎么了林局,这家有什么特别的背景?”
“具体背景我不清楚。”对方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几分气急败坏,“但这家公司前段时间申报的专利,据说是前三排某位大佬亲自盯着让通过的……你这件事我干不了!我告诉你,不光我干不了,你最好也立刻把这破事推了!看在多年师兄弟交情份上,听见没有?!”
啪嗒!
电话被狠狠挂断,只剩下急促的忙音在肖立明耳边疯狂鸣响。
稍微改了点前面的内容
从1541-1545章的剧情稍微改了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常总和孙研究员额外搞了个公司作为技术合作的载体,这样后面的情节展开会更合理一点。
以常总目前的地位,火炬集团直接出面不被背调出来的可能性确实太小了。
第1545章 一根筋两头堵
电话被林局长仓皇挂断后,刺耳的忙音在肖立明耳边嗡嗡作响。
他握着手机,僵立在奢华却突然显得无比空旷的办公室里,冷汗浸透了昂贵的衬衫后背。
窗外CBD的一片繁华景象,此刻看来也蒙上了一层阴森的不祥。
他们俩人已经认识整整十年了,从对方还在他导师门下混在职博士学位,论文全靠他捉刀代笔开始,到后来林局长步步高升,手握实权,双方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
这期间,他们联手操作过无数次专利围猎,目标从草根小厂到行业巨头,有顺风顺水的成功,也有铩羽而归的惨败,甚至遭遇过对方激烈的反扑。
但无论何种情况,肖立明从未见过林局长如此斩钉截铁地拒绝。
毕竟这种事情,一直到最后一步,也就是由林局长给出具备司法效力的意见书之前,说到底都是合法合规的。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