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51节

  “这位记者观察得很仔细。”张韬点点头,“确实,这张图像没有出现在《自然》的论文里。原因在于,目前国际上所有商业化的微观表征设备,无论是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还是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都难以精确地、无损地给出单个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绝对位置信息,特别是在这种复杂的载体-催化剂体系中。”

  “然而,精确的三维原子位置信息,恰恰是我们设计光场编程合成路径、优化参数以实现原子阵列排布的最核心依据。”他加重语气,“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我们不得不借助了一些……仍处于实验室开发阶段、尚未完全商业化的特殊表征技术进行辅助分析。”

  “正因为这些技术本身还不够成熟,并非业界广泛认可的标准设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和质疑,我们才没有将这部分辅助表征的结果放入正式发表的《自然》论文中。科学需要严谨,我们选择了更保守的呈现方式。”

  张韬的解释合情合理,展现了一个科学家应有的审慎态度。

  就在这时,一位坐在前排、早已被安排好的国内某权威科技媒体的记者,恰到好处地举起了手,动作幅度稍大,甚至不小心碰倒了旁边的录音笔。

  这是早就安排好的“暗桩”。

  崔燕立刻会意,点了他。

  “张院士您好!我是《科技前沿》的记者。您刚才提到,为了获得精确的三维原子位置信息,使用了尚在开发中的技术。这是否意味着,这项令人振奋的新材料技术,距离真正的工业化大规模应用,还存在一些技术门槛?比如,这种特殊的表征技术能否支撑后续更复杂的材料设计和优化?”

  这个问题,完美地递上了梯子。

  张韬脸上立刻浮现出那种科研工作者面对难题时的坦诚与一丝“焦虑”。

  “确实,你提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点。”他微微叹了口气,身体前倾,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攻关的核心,就是开发一套相对完整的、基于化学计算的‘材料基因组’方法。”

  张韬按照常浩南提供的信息描绘着宏伟的蓝图:

  “它的终极目标,是针对不同电解质体系、不同应用场景的锂电池,通过计算模拟,精准预测并设计出最优化的单原子种类、排布形式以及载体匹配方案,最后再基于这个最优设计,反推出最经济、最高效的合成路径及具体参数。”

  这个充满未来感的描述,让在场的所有人眼中放光。

  简直就是材料科学的圣杯!

  然而,张韬话锋陡然一转,脸上那抹无奈和焦虑瞬间放大,语气也变得低沉而沉重:“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项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研究工作,目前陷入了……停滞。”

  果然,台下立刻响起一片惊讶的骚动。

  “是的,停滞。”张韬重重地点了下头,目光扫过全场,“因为目前,唯一能够为我们连海化物所提供这种关键的、原子级精度的三维成像信息,支撑我们进行材料设计和算法验证的合作伙伴——烛火科技,他们……正深陷一场严重的专利诉讼麻烦之中。”

  “虽然我们研究所上下都非常着急,迫切希望推动这项研究,早日将这项技术惠及产业和社会。”他的表情充满了“爱莫能助”的遗憾,“但是,没有烛火科技提供的核心表征数据作为眼睛和标尺,我们的计算模型就像盲人摸象,后续的材料设计和优化工作……不可能有效推进。”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刚刚被技术前景和安全演示点燃热情的会场轰然炸响。

  全场瞬间哗然!

  “专利诉讼?”

  “烛火科技?”

  “合作受阻?研究停滞?”

  记者们,尤其是那些嗅觉极其敏锐的外国记者,立刻捕捉到了这平静叙述下隐藏的巨大冲突和新闻爆点!

  刚才还聚焦在技术细节上的问题瞬间被抛到脑后,无数手臂再次争先恐后地举起,会场气氛陡然变得激烈起来。

  “张院士!能否透露是哪些跨国公司在针对烛火科技?”

  “张院士!专利诉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否与这项技术有关?”

  “张院士!这是否意味着这项革命性技术的产业化将被无限期推迟?”

  “……”

  面对台下汹涌的追问,张韬抬起手,做了个向下压的手势,示意大家安静。他脸上保持着那种“不便多言”的克制表情。

  “各位记者朋友,非常抱歉。”他语气诚恳中带着无奈,“关于烛火科技面临的专利纠纷具体细节,属于其公司的商业机密和正在进行中的法律事务。我们作为科研合作方,实在不便、也无权过多置喙和透露。”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字斟句酌。

  “我所了解的情况也非常有限,只知道烛火科技似乎是受到了某些……具有相当行业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发起的专利诉讼挑战。”他解释道,“这些诉讼,严重阻碍了烛火科技与国际上其他相关领域巨头开展正常的商业合作和技术交流。这直接导致了他们一些关键业务的推进,包括为我们提供科研支持的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张韬最后总结道,语气带着深深的惋惜:“我只能说,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烛火科技自身的商业发展,也实实在在地拖累了像我们这样的科研机构在关键领域的研究进程,最终……可能会影响到一项本可以更快惠及全球的突破性技术的落地应用。这无疑是整个行业的损失。”

  他微微欠身:“我能提供的信息,就只有这么多了。谢谢大家。”

  没有控诉,没有煽情,只是以一种科学家特有的、略显笨拙的坦诚,陈述了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

  然而,正是这种“克制”的无奈,比任何激烈的控诉都更具力量。

  发布会尚未正式宣布结束,但台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外国记者们纷纷低头,手指在手机键盘上飞快敲击,准备将“烛火科技遭跨国公司专利围猎,革命性电池技术恐被延误”的重磅消息发回总部。

  国内记者则满脸愤慨,开始构思如何深挖“跨国资本打压民族高科技企业”的深度报道。

  一场由顶尖科学成果引爆、被全球资本狂欢推波助澜的风暴,其矛头,终于被引向了那隐藏在幕后的专利战始作俑者。

  常浩南在千里之外布下的棋局,最关键的一步“将军”,已然落下!

第1559章 Checkmate(将死)

  发布会尚未完全结束,张韬爆出的猛料就已经通过网络飞向了大洋彼岸。

  纽约。

  尽管已是美国东部时间凌晨三点,超过半数的办公室窗口依然固执地亮着刺眼的白光,空气里则弥漫着过度萃取的咖啡因焦苦和一种无声的焦灼。

  豪华的办公室里,道琼斯通讯社主编兼《华尔街日报》主编罗伯特·汤姆森捏着眉心,试图驱散一夜未眠的沉重感,而在他面前的屏幕上,实时滚动的亚太市场早盘数据如同脉搏般跳动。

  一般情况下,来自亚洲区的新闻只需要交由香港的亚太总部负责处理即可,但今天这场来自华夏东北的发布会却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

  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一场席卷整个金融市场的海啸。这个夜晚,注定是北美乃至全球财经媒体的无眠之夜。

  突然,办公室门被急促而克制地敲响。

  “进来。”汤姆森几乎是本能地回应。

  执行主编杰拉德·贝克快步走了进来,手里紧握着一个薄薄的文件夹。

  “总编,前方传回来的简报。”

  汤姆森有些诧异地抬眼,瞄了一眼腕表:“发布会结束时间应该还有一个多小时……提前这么久结束了?”

  他端起早已凉透的咖啡抿了一口。

  “情况特殊,前方记者认为这部分信息有极强的时效性和爆炸性,所以让副手中途离场,第一时间发回了这份简报。”贝克解释道,手指点了点文件夹封面,“他认为等发布会完全结束再处理就晚了。”

  汤姆森放下咖啡杯,凝重地翻开文件夹。

  第一页,一行加粗的黑色标题如同重锤般砸入他的眼帘:

  《华夏科学院研究团队证实:超级锂电池的产业化进度或因专利争端而受阻》

  汤姆森的心脏骤然一缩,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

  他飞快地翻到下一页简报正文,目光扫过那些技术性极强的段落,寻找着核心信息。

  贝克在一旁快速补充:“我已经让编辑组根据这份简报核心内容紧急改写了一份简讯稿,随时可以插播出去。如果我们现在发,应该能抢一个独家。”

  “不能发!”汤姆森猛地抬头,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声音斩钉截铁,“至少现在绝对不能发!”

  “为什么?”贝克愣住了,脸上写满了不解,“这是爆炸性新闻!独家就在眼前!”

  “杰拉德,我们是《华尔街日报》,是道琼斯旗下的核心媒体!”汤姆森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压力,手指重重敲击着桌面,“你看看外面!看看全球的股指!过去几天发生了什么?整个市场都在为这项技术疯狂,资本像潮水一样涌入材料、电子、储能!多少万亿的市值堆叠在这个预期上?它就像一个被吹到了极限的气球!”

  他站起身,踱步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沉睡中却暗流汹涌的金融区。“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小心翼翼地给这个气球放点气,让它软着陆,而不是用这根针,”他回身指向那份简报,“直接把它捅破!那会是灾难性的崩盘!市场会瞬间爆炸!无数投资人会血本无归!我们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市场需要的是冷静的分析和风险的逐步释放,而不是一盆冰水!”

  贝克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是总编,这是发布会现场对所有记者公开宣布的内容,哪怕我们不发,最多一个小时,其他媒体也会发出来,根本捂不住!”

  汤姆森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坐回位置,重新拿起那份简报,这一次他完全跳过了那些复杂的科学术语,迅速锁定了简报的核心要害——

  那个被反复提及的名字:烛火科技。

  “杰拉德,你说得对,消息捂不住。”汤姆森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但怎么报,报什么,主动权还在我们手里。”

  贝克赶紧掏出笔记本,准备记录后续的指示。

  “立刻发动我们所有的人脉资源,用最快的速度查清楚这家烛火科技,尤其是它涉及的所有专利纠纷的详细情况,顺便评估一下这些所谓的‘专利风险’是否真实存在……”

  “……”

  贝克感受到了主编话语中的急迫和分量,没有任何废话,立刻转身冲出办公室。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紧张中一分一秒流逝,华尔街日报庞大的信息网络在凌晨时分被强行激活。

  汤姆森盯着屏幕上的倒计时,感受着度日如年的紧张情绪。

  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贝克的动作来不及,那就算是瞎编,也得弄出一份能缓和市场担忧的报道出来。

  然而,情况似乎比预想中好了太多。

  仅仅二十分钟后,贝克的身影就再次出现在门口。

  这次他带来了一个薄薄的文件夹,只有几页纸。

  “这么快?”汤姆森有些惊讶。

  “很意外地……几乎没什么难度“贝克耸耸肩,“这个烛火科技年初才刚刚成立,背景干净得像一张白纸,包括目前涉及的总共七十六项专利争议,也全部集中爆发于最近两个半月内。”

  汤姆森飞快地翻阅着报告,贝克在一旁快速总结:“这七十六项争议,可以清晰地追溯到三个主要源头:华夏本土的一家叫‘立明科技’的公司,注册在塞浦路斯的‘花月控股’,以及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背景成谜的‘星海知识产权基金’,手法高度一致:密集起诉、高额索赔、要求全球禁售。”

  “标准的专利围猎操作……”汤姆森的目光扫过报告上列出的三个名字,几乎瞬间做出判断:

  然后,他放下报告,看向贝克:“也就是说,从我们掌握的情报和律师的专业判断看,烛火科技的核心专利本身,其独立性和有效性,在专业层面并没有发现明显的、足以被一击致命的硬伤?”

  贝克肯定地点头:“是的。”

  听到这里,汤姆森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小半,紧绷的脸色缓和了一些。

  他看了一眼时间,距离发布会预计结束只剩下不到半小时。

  “杰拉德,时间到了。我们必须准备发稿了。”汤姆森一边说,一边飞快地敲击键盘:“你刚才提到,华夏的发言人在发布会上明确说了,烛火科技因为专利纠纷,无法与国际巨头进行合作?”

  “是的,原话是国际合作受阻。”贝克确认道。

  “很好!”汤姆森眼中精光更盛,“专利围猎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谁最有可能在烛火科技倒下或被迫合作中获利,谁就是躲在幕后操盘的黑手。”

  他的手指啪啪敲击两下鼠标,然后把笔记本电脑调转180°,朝向贝克。

  屏幕上正显示着FEI集团的网站主页。

  “既然捂不住,那就由我们来引导方向。”汤姆森的语气变得沉稳而充满决断力,“记住我们的立场,我们是财经媒体,我们的核心读者是投资者,他们需要的是对风险的清晰判断和未来的指引,而不是恐慌!”

  贝克既然能干到执行主编这个位置,也绝非什么无能之辈。

  短短几分钟的功夫,他已经想好了报道的核心框架:

首节 上一节 1351/13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