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开发日记 第748节
最初见到翡翠城时,孙重来带领蘑菇林的黑手菇们,就准备将其变成行走的蘑菇城堡,不过最终失败。
兜兜绕绕了九年,却在泥树文明部他们手里实现了。
“主要是树羽美的功劳。”
泥格介绍说:“她使用了自然学家的一种大型植物改造工程技术,用这边的话翻译过来就叫【千树行舟】。这是将成百上千的顶天树和盘树集中起来,将它们的根系连接在一起,从而变为一个庞大整体,就像是可航行的陆地一样在圜流中行驶。”
“千树行舟的核心,就是根系连接。通过地下嫁接或空中根系诱导就能够做到,在这边叫做根系融合。所以现在人工培养出的探险藤,就通过这两种方式连接起来,它们寄居于这座建筑生命上。”
周异指了指泥格身上的探险藤:“不过这种伴生植物,不是需要血肉提供养分的么?现在可以完全只用能量转化了?”
“不是的,请您跟我来。”
泥格在前面带路,走到了旁边的一个像是弱电井的房间。它打开大门,狭小的室内固定着一根根粗壮的黑白管道。
黑的是光炱材质,白的是光珀陶瓷。
泥格指着管道中转阀门,那里有一面玻璃视窗,能看到内部一股股液体流动。
周异顿时反应过来:“无土栽培?”
“您果然一看就懂。”
泥格笑道:“我们采用了法理阵线的截镜传导技术,融合了我们既有的光珀陶瓷,能够让这些液体有序而稳定地循环。”
他指着旁边一种流动着无色透明液体的管子:“这是元素母液的A液。”
泥格手指移动到紧挨着的另一根管子,里面是粘稠度较高的乳白色溶液:“元素母液的B液。它们两个是必须的矿质元素,再加上微量元素母液,就构成了基础营养液。”
“其他管子里还有PH调节液,消毒液、氧气补充液、生物刺激剂等搭配组合。”
“当前11号楼的钢筋混凝土外壳之下,其实流淌着这些复杂营养液构成的生物循环系统。这一层生物循环系统,就是探险藤和其他伴生植物能够茂密生长的关键!”
“无土栽培所采用的一些物质,在绝大多数星球上都能进行收集,通过11号楼吸收,再通过内部的设备提取就能完成。”
“现在沟通也不是问题,有树妖在,它们是植物专家,而且还有电猫。植物体内也存在植物电生理现象,经验丰富的工作电猫,可以通过对探险藤体内电位信号,从而翻译出它们的需求和当下生理情况。”
“这些内部配套我们都已经非常成熟了。”
“按照树羽美的说法,翡翠城11号楼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是建筑生命和植物生命的有机融合。现在不是在开辟月球和火星居住地吗?建筑生命如果能够达成这种平衡共生,一座建筑生命就是一个小型生态圈,它们在的地方,这些伴生生物就能持续稳定生长。”
“许多伴生植物,都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复刻生长,这些都是泥树人最重要的工具,数量足够多的话,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这是一种非常强力的生物基地!”
“翡翠城未来登陆的地外星球,就有各种植物能够生长。只要用初号楼帮忙投放B级或以上级别的建筑生命,就足够支撑当前的生态体系。”
“倘若配合人工太阳的大气改造,可以真正意义上改变一座星球的生态面貌。比如说改造火星的两个卫星,就很有机会。”
“如果能建立基地,我们就有更多的地方可以挖矿了!”
泥树人部长略显得意地讲道:“董事长,我们泥树文明部也不是没做事,只是这项目还需要时间去推动,要确保足够成熟,可以复刻到每一座翡翠城,我才准备在会议上提出来。”
周异的确有种耳目一新之感。
这是从未想过的道路。
能够记住这么复杂的流程和细节,对泥格这个探险家来说本身就是不容易,他无疑是下了许多功夫。
“树羽美呢?”
“她去火星考察了,正在那边考察火卫一和火卫二,确认哪一个更适合作为我们未来尝试投放的地点。”
这位自然学家倒是一如既往全身心投入工作。
周异点点头:“继续加油,稳扎稳打。”
“是,董事长。”
……
第九年的冬天寒潮和冻雨频繁,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原本加速得马达都转飞的世界也不得不减缓了运转。
周异在这几个月里达成了一个自己的小目标。
他终于复刻出了火锅底料!
别看这么一锅作料和滚烫的油汤,要收集齐全和重现,其难度比对付天人代行更高。
先说说火锅底料的组成。
其中油脂最简单,牛油鸡油都不成问题,废土时代也有。
香辛料却是极大挑战。
花椒、辣椒、桂皮也都陆续找到,唯有八角、草果和山奈三种香料却在这个时代消失了一样。只有找到旧人类城市里保留的成品,不过这些都是晒干后的调料,根本无法进行种植。
为此公司的调查员几乎走遍了东西大陆,不仅发出了高额悬赏,还和各地统治者进行洽谈询问,愣是没有找到。
最终还是谢逊的拾荒队在北方雪山群里冰层里发现了一座种子库,里面过半的种子都因为时间太久远而死亡,但其中一批八角茴香种子却奇迹般地长出嫩芽。
后来被确认,是因为超低温和死光辐射变异作用,让一小部分种子存活至今。
农业部依样画葫芦,继续在寒冷冰层地带寻找,后续分别找到了草果和山奈的种子,通过无土栽培的方式完成了第一批收获。
至此。
火锅终于重现人世间!
周异在这个冬天的最大贡献,就是给大家搞定了火锅。让新人类以后在寒冷的季节能够吃上热腾腾、火辣辣、香喷喷的食物,简单又舒爽。
这种简单粗暴的调味品,能兼容各种面条和食材,只要用水煮开,丢一块火锅料下去,然后往里面放什么都好吃。
农业部已经决定下一年就开始火锅产业,将火锅底料作为重要加工食品,通过法理阵线那边的工厂进行批量生产,卖到世界各地去。
就这样。
波澜不惊的第九年在雪中悄然过去。
第691章 号令百业
第十年的某天,周异从外地出差返航。
坐在黑夫的光核内,他回想着这个月的一幕幕。
这第二个五年计划分成两大部分。
一是建立公司自己的学校,通过教育体系让公司具有自我供血和培养新人的能力,目前初步达成。
二就是走出去,让公司和其他各地区、各组织集团进行充分交流,学习外界优点,并且通过讨论产生更多的想法。
作为公司董事长,周异也坚持每年至少外出考察学习一趟。
去年是天国。
从老牌帝国那,周异学到了对多种族居民混居的管理协调办法,以及管理流动人口的流程。这些不会以任何形式进行公示,是数据层面里无法看到的内功。
今年他选择了霸公的百校高原。
百校高原以教育产业而闻名,那里虽然没有达到一百所学校,但到周异访问为止也共有83所各种院校。
这些院校涵盖了几乎所有常见职业培训,农夫、牧民、石匠、铁匠、木工、陶工、机械师、士兵、裁缝、理发、修补匠……
当地院校按数字排序命名,从第一技术学院到第八十三技术学院,朴实简单,授学时长从六个月到一年不等,讲究实用快速。
完全是培训机构群的运作方式。
霸公也坦言:“周先生,这些也是从旧人类的教育体系中获得的灵感。”
“高级学校对于地方要求太高。不仅需要大量的光种投入,还得有大量各式高精度设备,以及最难的高质量老师,入学门槛高,学费也贵,和普通人没什么关系。”
“百校高原都没有。”
“所以我们走另一条路线,注重实用性,让来求学的人迅速掌握一门手艺,然后靠这个手艺谋生。”
“虽然学费利润不高,但还算平稳,培训费贵了,大多人也支付不起。这么多年学校数量一扩再扩,也是因为有着很多人的谋生需求在。”
“搞教育产业,谁不想要做大做强呢?实在是实力不允许,做这一行越久,越是感觉到无奈,因为高端教育早已被五大中心城市垄断。”
“直到贵公司横空出世,才打破了此前几十年的格局。只有废土开发公司这种体量、资源和声望,才能做精英化高等教育,我们这边不过是教点混口饭吃的手艺。”
周异摆手:“别说这种话。谋生和深造都很重要,我们公司以前也是一样,先解决生存问题,才能有考虑更进一步的机会。”
“你们这边83所学院,光是学生就有11000人,已经相当了不得了。管理起来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很厉害。”
周异比出大拇指:“所以我才过来取经和学习嘛。”
霸公哈哈大笑:“周先生太客气了。”
它是一名猎脊者,和猎海为同族,不过生命等级很早就是A,属天行者之列。
与霸公接触下来,让周异真切意识到,对方能一手奴隶制的机车城,一手教育产业化的百校高原,两条腿都走的很稳,确有独到本事。
难怪一向心高气傲的灭顶公,过去也对霸公评价很高。
它躯体巨大,却思维敏捷,不拘小节,豪迈大气中又兼顾非常清醒的头脑。
周异说什么,霸公能立即跟上思维,而借此而发散表达自己的想法,继而又能给周异带来新的启示。两人光是互相讨论,各种奇思妙想不断碰撞中产生。
虽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图一乐的口嗨,很难真正落地,不过光是这样一个过程,就足够享受和愉快的了。
花了一周时间,周异和副校长孙重来、教导主任年糕、化学老师梁星四人分头行动,考察了22所学院,旁听讲课,在院校里体验了学生的一天。
整个过程给他的最大感觉,就是百校高原的确主打一个量大管饱。
这边教师水平良莠不齐,但每天雷打不动,上午三节课,下午三节课。晚上则是学生手艺被老师验收的时刻,相当于交作业,一整天时长拉满。
在校期间,学院对学生的管理非常严格,未经批准禁止离校,只能在工作间练习手艺,或者回到宿舍休息。
这种风格让周异想起大名鼎鼎的衡水模式。
简单粗暴却很有用。
如果学生能毕业,通常就业还是容易的。
毕竟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集镇。那些地方需要很多基础职业者,他们分散到东西大陆各地去谋生,混口饭吃还是没问题。
周异也在思考。
蘑菇林小学的教育模式,只适合公司内部。
绝大多数地方,更需要百校高原这样的技术学校,为普通居民提供覆盖面更大的职业教育。
因此这次周异和霸公敲定了一项合作。
公司注资300万光种,和百校高原合办「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该院校将沿用百校高原的既有成功经验,专注于对培养职业技术。
上一篇:崩坏:致郁系模拟,流萤被刀哭了
下一篇:废土:我的物品无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