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第43节
第67章 拳拳到铁
在当下的2014年,虚拟现实VR技术已经不是什么新概念元素,已经有不少相关的公司。
早在今年3月25日,扎克伯格就宣布脸书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成立仅两年的Oculus-VR公司。
欧镁那边已经有企业推出了VR头显产品。
但都非常鸡肋,噱头占多数。
全世界的虚拟现实VR玩家们都没有意识到,最牛的虚拟现实VR体验不在Oculus,也不在微软将在明年推出的Hololens,而是在东方大国位于嘉宁市的元界智控的秘密实验室里。
毫无疑问,陆安带队开发的这套“全向运动平台”绝对是所有VR玩家梦寐以求的。
这套设备绝对可以用来玩VR游戏,而且还拥有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好的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
不过,陆安开发的“全向运动平台”并不是奔着VR游戏玩家去的,这套设备的硬件价格非常昂贵,不是大众玩家能消费得起的。
李风庭询问道:“这套设备的造价有多高?”
陆安回答:“大约在28万至33万元区间,主要是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对算力需求很大。”
闻言,李风庭自顾自的点了点头,他转而问道:“武装机器人的造价大约是多少?”
陆安回答:“武装机器人的整体造价,以目前的用料成本进行核算,大约在65万元至80万元区间,量产型的价格应该在70万元区间。”
李风庭听到这些数字,不由得说道:“既不便宜,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贵。”
按照武装机器人80万元/个的价格,全向运动平台33万元/套。
假设军方成建制的打造一个武装机器人集团军,兵力在五万人左右,那么采购总费用在565亿左右,算上后勤维护保障成本,加应该在1000亿左右。
今年的军费开支达到了8000多亿人民币,并且持续以两位数在增长。
总数1000亿的开支预算肯定不会在一年内搞这么多,而是分几年,对于军方来说,等于每两三百亿预算用于采购武装机器人,肯定是花得起的。
最重要的是,机器人再昂贵也不能跟人类战士相比。
况且培养一个陆军战士也得要好几十万,而机器人的补充速度取决于产能效率。
只要下了生产线,机器人就能立刻上前线,而一个人出生到成年至少要十七八年,再培养成合格的战士,差不多就到20岁以上了。
真比起来,即便是报废10个武装机器人,也比牺牲一个人类战士划算。
这时,陆安说道:“遥操作模式下用主机+手柄控制机器人,它跟‘全向运动平台’的费用比起来就低得多了,两三万块钱顶了天。”
如果是采用遥操作模式,同样列装一个集团军规模的武装机器人,费用能够节省150亿元。
李风庭惊讶道:“那岂不是比‘人机协同模式’的全向运动平台便宜了至少90%?”
陆安点点头说:“没错,遥操作模式和人机协同模式的优劣势,上次就说过了。”
遥操作模式最大的优点是成本低,以及占地面积小,但劣势就是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不行,战士控制武装机器人也比较吃操作。
而人机协同模式则恰恰相反,拥有更好的战场态势感知优势,战士控制武装机器人也不吃操作,但劣势则是成本高昂,场地占用比较大。
过了一会儿,陆安吩咐团队里的人,演示一场机器人VS机器人的格斗。
李风庭也大感兴趣,他也很想亲眼看看这机器人的强度如何。
约莫花了六七分钟的准备时间,两位操作员,一个采用“全向运动平台”控制机器人,另一个采用遥操作控制机器人。
团队内部人员对此倒也见惯不怪,因为类似的格斗对抗,为测试机器人的强度早就进行过很多次。
实验室内的场地很大,本就有一个大型格斗擂台。
末了,只见两个高大威猛的机器人被唤醒,两人操作员控制各自的机器人进入擂台。
一个通体覆盖着哑光红的涂色,编号0012,团队里给这个机器人起了个“赤焰”的代号,控制他的操作员是采用人机协同模式。
站在它对面的机器人则是通体暗银色,编号0008号,这个机器起了个“夜枭”的代号,控制他的操作员采用的是遥操作模式。
“准备好了?”
随后,两位操作员均表示没问题。
“三、二、一,开始!”
话音刚落下,[夜枭]机器人率先发动攻击。
它的右腿气压活塞发出尖锐的啸叫,只见一记势大力沉的碎颅踢直奔[赤焰]机器人的面门,[夜枭]机器人的金属腿裹挟着3.5吨的冲击力破空而至。
成年人一拳的冲击不过100到150公斤之间,足足3.5吨的冲击力,若是作用在人身上基本上是当场去世。
这时,[赤焰]机器人的腰部电机迅速疯狂转动,完成了一个侧翻,[夜枭]机器人的脚掌擦着它的耳际装甲划过。
此时此刻,操作[赤焰]机器人那位团队成员顿时说道:“不是,刚开始你就下死手啊?还好我没用遥操作,不然还真不一定反应的过来。”
他在全向运动平台上像拳手一样来回跳步,而场上的[赤焰]机器人也近乎同步他的动作,在来回跳步。
过了一会儿,只见[夜枭]机器人再次主动发起攻击,控制它的团队成员在遥柄上输入操作指令,[夜枭]机器人上去就是一套丝滑的军体拳猛猛输出。
对手也是直接硬钢,丝毫不怂。
双方的优劣势逐渐在格斗中呈现了出来,遥操作的[夜枭]机器人能打出华丽的连续攻击,因为只需要输入指令键机器人就一定会打出对应的攻击手段,招式都很标准。
而人机协同模式的[赤焰]机器人就不会连招,因为操作的它的人不怎么会格斗术,只能一套王八拳抡起来,毫无章法,就是硬莽,人机同步下的机器人也只能跟他一样化身莽夫。
不过人机协同的优势反应更快,双方竟也打的有来有回,有点菜鸡互啄,旗鼓相当的意思。
此刻,擂台上两个机器人缠斗在了一起,时不时就星火四溅,金属碰撞的声音铮铮作响。场外第一次观摩的李风庭惊叹道:“真是拳拳到肉,不对,应该说是拳拳到铁。”
……
第68章 电池续航问题
李风庭瞄了眼陆安又重新看向缠斗着的两个机器人,不由得说道:“如此激烈的碰撞冲击,机器人内部的部件结构能承受得住吗?”
闻言,陆安微笑道:“理论上一般的步枪、狙击枪、重机枪都它都能承受,只有炮弹和重型反器材武器才会对机体结构产生有效破甲伤害。”
“但我们还没有用实弹测试,实际效果如何,还得实际测试了才知道。”
这个实验室里没有枪支进行测试,陆安也只能给他一个理论值答案。
此刻的李风庭看到两个机器人化身莽夫疯狂激晴互殴的场面,但机器人没有坏,还能活蹦乱跳的互殴,这已经极大的超乎他的预料。
那拳拳到铁、星火四溅带来的视觉冲击。
其所展现出来的机体结构强度,已然表明机器人本身十分耐造,不然早就歇菜了,这也说明已经具备在复杂战场环境应用的条件。
陆安看向擂台道:“行了,你们两个都停下吧。”
两个机器人在擂台上互殴了一段时间,该展示的也差不多展示到位了。
李风庭在实验室参观了一番,结果是超预期的满意。
他没想到陆安这边的技术开发推进的这么快,李风庭旋即道:“陆安同志,这款机器人距离实战应用标准,它技术完成度有多高了?”
陆安略作思量便回答:“整体技术完成度应该已经达到了80%左右。”
李风庭惊讶,随后大感振奋,那岂不是两三年内即可列装服役?
陆安补充道:“我们团队目前正在着手开发机器人的辅助瞄准系统,不过由于我们没有枪械进行实验测试,缺乏实际数据的支撑,目前的开发进度有些慢。”
听到这话,李风庭笑道:“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到时候相关部门会给你们开具资质,你们需要什么枪械用于实验,军方会给你们提供支持你们的研究。”
陆安点点头转而继续道:“目前制约这机器人走向战场应用的最大技术短板是续航能力不足,现在的电池只能续航2个小时左右。”
这么短的续航能力,用于实战,肯定是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使用场景也会被极大的限制,只能用于一些特殊场景,如闪电战,速战速决。
李风庭不由得说道:“才2小时么?电池的续航时长能否再延长?”
闻言,陆安沉声说:“应该可以,我们在电池开发这一块有了些眉目,届时将续航能力延长至8小时到11小时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事实上,陆安是故意保守了说,先给李风庭一个低预期,到时候实际搞出来的再翻个几倍就是超预期。
客观上来讲,电池技术的飞跃式突破,带来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陆安没有上来就放超级大招,超高能量密度电池还得压一压,先弄个3000Wh/kg级别的高能量密度再说,因为元界智控现在的体量还吃不下这么大的蛋糕,需要进一步成长。
其实能量密度达到3000Wh/kg也很夸张了,是当下市面主流锂电池能量密度的15到20倍,真掏出来了也足以震惊全世界,属于人类在电池领域的一次革命性飞跃。
移动消费电子如手机、平板等设备会起飞,手机续航将以“周”为单位计算。
新能源电动汽车可以轻松干到3000至5000公里的续航,彻底解决续航焦虑。
李风庭听到陆安给出的预期,自顾自地点头说:“若能将续航能力延长至11个小时,再通过后勤补给的支持,倒也具备上战场的条件。”
他寻思着虽然电池单次续航能力只有半天,但通过强大的后勤支持,也能为前线作战的武装机器人成倍延长续航能力。
必要时,也可以派运输机突防至前线,空投电池补给。
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支持,打的就是工业产能,打的就是经济底蕴。
这时,陆安缓缓说:“武装机器人的自身重量在327公斤左右,负重能力265公斤,其中电池重量达到85公斤,如果机器人的负重背包携带两组备用电池,则可将总的续航能力延长至33个小时。”
“两组备用电池占去负重的170公斤,剩余95公斤负重携带装备弹药完全足够了。”
人类单兵战士的行军负重通常在30公斤左右,应急负重可达50公斤左右。
而该型号武装机器人的负重可以达到265公斤级,是人类单兵战士常规行军负重的十倍以上。
李风庭点点头:“这机器人若是列装服役,一个战斗序列必然会专门安排一些机器人扮演后勤角色,让一部分机器人专门负重携带电池补给包、武器弹药包跟随作战部队,从而进一步提高机器人作战部队的整体续航时间和持续作战能力。”
陆安微笑着说:“我们也打算针对性的设计另一个非战斗型单位的后勤保障机器人,它具备超强的负重能力。”
闻言,李风庭顿时赞同地道:“如此甚好,有这种专长型单位的辅助,武装机器人作战部队就可以根据战局的需要搭配更强的火力输出能力,或者更长的续航能力。”
有了专长型的负重机器人兵种的加入,完全可以支持武装机器人的续航能力拉长大一周都没问题。
……
十五分钟后,李风庭也结束了参观。
此刻,在一间小型会议室里,李风庭询问道:“陆安同志,按照你们这顺利程度,大概在什么时候能完成定型和量产?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时间表?”
陆安想了想便回答:“就目前的开发进度,完成定型,快则小半年,慢则一年左右吧。”
李风庭眼前一亮,这效率比他预想的还要快得多。
陆安补充说道:“目前,公司已经在规划一个综合性的超级工厂,预计在一年左右完工,在2015年底即可投产。当然,这是在顺利的情况下。”
李风庭立即道:“军方会全力支持你们,有什么诉求,尽管提出来。”
上一篇:说好机甲打怪,徒手爆星什么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