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第58节
陆安笑道:“要不要体验一下?”
听到这话的孟良宇顿时连连点头:“求之不得。”
陆安打了个响指,示意手下。
孟良宇旋即来到了一个全向运动平台旁边,实验室里的一名工程师把外设递给他,穿戴完毕之后示意他进入全向运动平台里。
工程师跟他介绍了一下如何使用。
“牛掰!这沉浸式体感简直是绝了。”孟良宇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他接连挥舞了几个直拳,跟他建立连接的机器人也同步连续打出直拳动作。
不得不说,孟良宇作为一个资深游戏玩家,上手起来非常快,而且他本身也是理工男。
“这才是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体验,市面上那些所谓的VR设备简直就是渣渣,我都不敢想用这套外设沉浸式体验游戏有多爽,哈哈!”
这会儿的孟良宇已经越来越兴奋,他很快就适应了这套设备,而且他还不晕3D。
体验了一番,他感觉市面上那些所谓的VR头显设备简直弱爆了。
作为资深级游戏玩家,他买过VR设备,还且不只一款,对比之下才深刻的感受到其中的差距。
旁边的一个工程师环抱双臂说道:“开玩笑,市面上那些万把块的VR头显哪能跟我们的全向运动平台相比,这套设备光是造价成本就要小几十万。”
孟良宇吃惊地道:“这么贵?”
那位工程师说道:“贵也要看谁,你让扎克伯格收购的Oculus-VR公司来搞,上百万美元的造价他们也研发不出来能与我们这套设备媲美的产品。”
过了一会儿,孟良宇转头看向陆安:“姐夫,这套体感设备有没有可能把成本再降个90%?要是能把成本降下来,就能普及开来,几十万这么贵,大众玩家根本买不起。”
闻言,陆安说道:“是有这个计划,不过为时尚早,不在近期的日程表上,技术迭代也需要时间。”
肯定是要把成本给降下来的,这套体感设备以后会作为商用级终端产品面向大众销售,用来沉浸式玩VR游戏,未来也会是元界智控的一个新的业绩增长点。
孟良宇体验了十来分钟后,从全向运动平台下来,他仍旧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接下来,陆安带着小舅子在部门里转悠了一阵,并且向他介绍公司为什么要斥巨资开发游戏项目。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陆安带着他离开了实验室,来到了一个休息室里。
“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接下这个任务。”陆安看向他笑道。
孟良宇深呼吸了一口气,与他对视道:“姐夫,你真敢交给我去做,那我可真接了!”
这个时候,孟良宇已经意识到这个游戏项目绝对能够载入游戏史册,它的意义和影响力也肯定会超出游戏圈范围。
闻言,陆安笑道:“哈哈,好,我决定就让你的雾镜工作室来做。姐夫的要求只有两个,游戏要好玩儿,然后在2017年内能够发售。”
孟良宇一听连忙说道:“在2017年?满打满算也才三年的时间。姐夫,时间太赶了,好的作品没个5年时间根本打磨不出来。”
他举例道:“以R星第五代GTA为例,这游戏的开发周期历时达5年,要是算上早期的策划和概念阶段,其制作周期长达8年时间。而且这还是开发团队人员达到了惊人的千人的庞大规模,大多数3A游戏制作团队就两三百人左右。”
陆安说道:“你什么条件都可以提,我都可以想办法给你解决,但唯独时间不能给你。”
孟良宇看到姐夫说的坚决,一时间让他犹豫不决。
思索了良久,他看向陆安说道:“姐夫,真的除了时间,其它条件我都可以随便提吗?”
陆安点头:“当然。”
闻言,孟良宇说道:“预算给我50%追加空间,且因为赶时间,那就需要更多的人手来抢时间,开发团队至少5000人以上,并且要在半年之内帮我把这么多开发人员搞定。”
孟良宇提完了自己的要求补充道:“不然我不敢接,时间这么紧,人手和预算不拉满,我敢说让R星顶尖团队来,他们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做出来,就算做出来也绝对是失败的概率极大。”
陆安果断答应:“好,只要不找我要时间,别的我帮你解决,别说5000人,你就是要10000人我都给你搞定。”
孟良宇也是一阵呆愕,他忍不住说道:“姐夫,那制作成本可真会突破天际,就算能够大卖特卖,我估计都可能收不回制作成本啊……”
闻言,陆安淡定地笑道:“无妨,公司推进这个游戏项目本就没打算赚钱,全亏损都能接受,它是为公司更大战略布局的沉没成本,只要游戏好玩、能火、玩家们爱玩就行,你只需考虑这些,赚钱与否你不用考虑。”
孟良宇又是震惊又是激动万分,没有业绩压力,制作经费管够,这绝对是游戏制作人眼里的神仙项目。
十来分钟后,孟良宇就此告辞离开嘉宁,他带着激动的心情回去筹备,
在返程的路上他就开始满脑子构思这款游戏。
游戏的创作上,陆安给了他近乎绝对的创作自由,不会对他的游戏内容创作加以干涉,并且各种软硬件资源管够,要什么给什么,除了时间。
……
24小时首订出来了,跟大家汇报一下成绩,1500左右,上架前说的1000首订以上每300加1更,四舍五入算2更,加上保底2更,今天4更。
红包活动提前锁定红包池超2000元,首日24小时追订1300左右,就看72小时均订能有多少啦。
目前群成员200人,等于人均可薅10元红包,欢迎书友进去薅羊毛,红包活动在本周末进行。
最后求一波订阅、月票各种求~~~
第84章年业绩出炉
陆安刚刚回到公司总部,孟秋颜就来到他的办公室。
两人坐在休息区沙发,她说道:“我还是挺担心的,他连50人的团队都没有管理过,何况5000人这么大的规模,他也没有管理公司的经验,一下子上这么大的强度,很可能hold不住,搞得一片混乱。”
闻言,陆安笑道:“咱们不也是没经验?母公司2000多人,子公司元界制造的员工规模更是招了2万人。”
孟秋颜旋即说道:“不一样的好吧,良宇确实看起来有两下子,但根本没法跟你比,而且你在事业上给我的感觉比那些六七十岁的精明老狐狸还老练。”
陆安笑容依旧,旋即淡定地说:“一下子让他去管理几千人的企业团队,出乱子的风险确实很大,但这不是有我们在的嘛。”
“我跟良宇说了,他只需专注一件事情就行,那就是游戏制作开发。”
“雾镜工作室的运营、调度、管理、人事等,这些都不需要他去处理,我们派专业的管理团队去协助统筹替他把关。”
“总之,游戏创作开发以外的事情,我们安排人替他解决,他只需要专注游戏开发制作就行。”
就算孟秋颜不说这个事,陆安也不会完全交给孟良宇自己去处理全部事宜,如果是50人团队还好,500人团队也还行,但飙升到5000人团队肯定hold不住。
陆安比孟秋颜更了解她的弟弟,孟良宇并非生来就有卓越的管理天赋,是后天磨砺成长起来的。
他的天赋可以说都点在游戏制作层面上了,这也是他的梦想,所以陆安也是充分发挥他的天赋,在游戏制作开发上给他极大的自由度。
昨天陆安在家中别墅跟孟良宇交谈,以游戏作为切入点展开话题,谈完之后,也对他在游戏制作上放心了。
孟秋颜想了想,不由得点头:“要是这样安排的话,那我也放心了。”
她心中的疑虑和担忧也就此烟消云散。
……
接下来的日子,元界智控开始动用自身能调动的资源,专门安排了一位公司高管作为负责人对接工作,开始为雾镜工作室筹备项目团队。
先抽调一个管理团队过去,然后开始招募游戏开发人员。
孟良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开口就是了,都会按照他的要求指标去招人。
在元界智控的帮助下,雾镜工作室迅速运作起来。
该游戏工作室第一个项目就是超级大制作,这在游戏行业内都是罕见的。
没过多久,成立不久的雾镜工作室就在游戏界得到了不少的同行关注,因为在业内到处以高薪待遇疯狂挖人,众多游戏同行心中直呼这突然冒出来的雾镜工作室是哪路神仙?何方神圣?
陆安大手一挥,直接给一口气就给雾镜工作室输血10个亿,并且特别要求公司注册资本提高到3个亿。
显然,这是为了展示雾镜工作室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以便能够打消一些业内顶尖人才的疑虑,让他们放心跳槽。
因为孟良宇在游戏行业还没有闯出名堂,也没有什么出名的游戏代表作,雾镜工作室也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
这种情况下,门面就很重要了。
把注册资本干到3个亿,在招人的时候,求职者一看,虽然这家公司新成立不久,但是有着雄厚的资本,人家就有安全感了,可以打消很多疑虑,也才能更好的网罗到业内的人才。
公司的运营不需要孟良宇伤脑筋,有专业人士处理。
游戏项目迅速成立,项目名暂时为《机战风云》或《机战风暴》,孟良宇也迅速投入到游戏开发制作上来,进入游戏的策划和概念设计阶段,包括游戏故事背景、世界观、玩法等等。
游戏板块这边搞定了之后,元界智控随后又准备布局影视板块,这也是产品矩阵的一环,都是为了布局机器人体育竞技化扩大受众面,从而打造成一个多维度的生态链。
有相关的游戏,有相关的影视,还有相关的赛事等等。
元界智控是做高科技产品的技术型企业,影视剧集这种活儿,自己不会亲自下场去干,而是找专业的人来做,公司掏钱并作为甲方,找专业的电影电视剧制作厂商去拍摄。
陆安没那么多功夫去搞这些旁枝末节的东西,干脆利落的掏钱当甲方爸爸。
元界智控如今备受关注,在进入二月份之后,很多科技圈的业内人士包括资本圈的投资人士,看到这家公司近期的一系列动作。
他们都是满脑子的问号,完全看不懂。
先是给一家叫雾镜工作室的新游戏公司豪掷10个亿,所以,这是要布局游戏行业赛道?
就在大家对此一脸懵比的时候,元界智控又跟影视圈的人频频接触,所以,这是还要同时进军影视圈?
然后更懵比了。
压根就看不懂陆安到底想做什么。
你元界智控一个做医疗器械产品的科技公司,做的好好的,莫名其妙的就不务正业的跨界去搞游戏、搞影视。
受此影响,持有元界智控15%股权的万象汇通,近期股价也再一次下探,最低跌至32.98元,市值回落到156亿,从历史高点55.14元下来,累计跌幅达到了-40.18%。
其实也只是给回调找了一个理由而已,毕竟前面一口气暴涨了那么多。
不过也在32.98元止跌了,随后便开始持续反弹,在春节假期到来前后,反弹到40元价位附近。
……
时间来到2月16日周周一,今天是春节前倒数第一个工作日,后天就是除夕。
公司大部分人已经订票,明天最后一个工作日除了部分员工留下来值班,离家比较远的员工已经批准提前放假,赶在除夕前到家过年。
早上,孟秋颜来到陆安的办公室,将带来的一份资料递给他。
“公司年报审计已经完成,2014年全年公司旗下的机械臂和机械腿总计出货量103.2万条,其中国内市场出货量79.5万条,海外市场出口量23.7万条。”
“去年公司全年营收751.5亿,同比增长率为+25903.45%;公司净利润491.11亿,同比增长率+146139.85%,全年净利润率65.35%。”
元界智控去年的业绩营收同比增长259倍之多,净利润更是1461倍之多。
这个百分比数可以说是相当夸张,不过是由于前值过低的缘故,2013年元界智控的营收是2.89亿元,净利润3358.25万元。
去年公司的业绩指数级暴增,海外出口创造的收入贡献最大,以78.84%的绝对营收占比远超国内,而且出口的产品销量远低于国内,103.2万条总的出货量,海外出口量23.7万条,占比22.96%。
两项数据截然相反,海外出口以两成左右的产品出货量,却拿下了近八成的营收。
因为出口的利润高的离谱,一条仿生义肢机械臂1.15万元的综合成本,外商从元界智控这里的采购价达到了惊人的25万元人民币,超过20倍的利润率。
而一模一样的产品,在内地的售价只有2万元人民币。
上一篇:说好机甲打怪,徒手爆星什么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