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第138节
【真宗咸平三年,正式考生140人,特奏名却多达900余人。】
【后来更有年过半甲的老考生,手不能持笔。只是在御前声情并茂的叫了几声万岁,就被皇帝当场破格录取,赏了金饭碗。】
【对这种特殊的恩典,宋朝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这是官家奉太祖皇帝文治天下的教训。】
【另外还有一个不太上台面的理由,那就是某些极端的考生一旦落榜,就容易产生报复心理。】
【前面的唐朝就因此吃了两次大亏。】
——“这福利也太好了吧!考不上还有补偿?”
——“持久战选手狂喜”
一—“原地等个十年,白捡个金饭碗”
一—“躺平选手的春天终于来了”
一—“谁说古代没有养老计划?”
——“史上最佛系朝代实锤了”
一—“考不上没关系,熬资历也行”
一—“原来古代就有安抚性岗位了”
大宋位面。
宋真宗赵恒与宰相寇准正在御书房观看天幕。二人的目光都被天幕上的内容深深吸引。
“朕见这些后人评论,竟说我大宋的特奏名是‘混资历吃皇粮”,这评价倒是新鲜。”赵恒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尴尬与无奈。
“陛下何须介怀。太祖设立此制,本就是为了安定人心。”“后人虽然说得直白,倒也道出了其中关键。”
寇准轻声说道。
“您看这弹幕,说宋朝人性化,倒也不失为一种褒奖。”
“确实如此。当年朕在位时特奏名取人之多,也曾被大臣们议论。现在想来,与其让这些读书人心怀怨愤,不如给他们一个出路。”
“朕实在担心,会步了唐朝的后尘。”赵恒的语气中透着几分担忧。
“这便是我朝的仁政之处。陛下您看,后人虽是戏言,却道出了朝廷用心。与其让他们怨恨朝廷,不如以德怀之。”
“只是朕没想到,这样的政策竟然会流传这么久。那些喊着‘万岁’就得到录取的老考生,现在想来确实有些荒唐。”
“不过既然能安定天下,倒也值得。”
赵恒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释然。
“正是如此。陛下,接下来的内容定然精彩。”
东汉位面。
刘备与诸葛亮在成都府中观看天幕。诸葛亮手持羽扇。
神情专注。
“宋朝这般做法,倒是让吾想起当年在荆州时的情景。”
“那时不少落第举子都投奔我军,若是早有这等安置之策,也不至于走上叛乱之路。”刘备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慨。
“主公所言极是。宋朝此举看似耗费朝廷钱粮,实则是高明的安民之策。”
“我军起事之时,文人士子多有响应,归根结底也是科举不第,又无出路所致。”诸葛亮轻摇羽扇。
缓缓分析。
“只是这等政策,怕是要让朝廷多费些心思。”
“你看那天幕所言,一年竟有九百余人以特奏名入仕,比正经考上的还要多上几倍。”“孔明,若是换作我们蜀汉,能养得起这许多闲官吗?”
“主公莫要小看这些人。与其让他们在外游荡生事,不如纳入朝廷体系之中。”
“更何况,这些人虽为闲官,却也能为朝廷分忧。譬如教书育人、整理文书,也是一桩美事。
“倒是让吾想起那些投奔我们的落第举子,大多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若是有个去处,也不至于去铤而走险。”
“孔明,你说这唐朝究竟遭遇了什么,让后来的宋朝如此谨慎?”“主公稍安勿躁,想必接下来的天幕内容会告诉我们答案。”
“不过依臣看来,这其中定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毕竟能让一个王朝如此大费周章地安置落第之人,必定是经历过什么难以想象的变故。”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人们看到这一幕。纷纷感慨不已。
对于宋朝如此优待落第举子。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他们那个时代。
寒门子弟想要出仕本就困难。
九品中正制下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看到后世竟然能给落第之人这般优待。
不禁唏嘘连连。
“这宋朝也太好说话了,考不中还能混个官当?”
“若是在我们这时候,莫说是特奏名,便是想考试都要看家世高低。”
倒是有人想起了中山靖王刘胜的事迹。
当年刘胜只因为官职太小。
便铸造大量伪钱。
搅得天下大乱。
如今看到宋朝这般安抚落第举子。
不免深以为然。
第81章 落榜三条路:躺平、造反、当幕僚!古人看历史上最狠的职场报复
毕竟读书人一旦铤而走险。往往就会酿成大祸。
“你们说得对,这些读书人若是走投无路,怕是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想到自己这个时代。
那些怀才不遇的文人。不是投靠权贵。就是浪迹天涯。
如今看到宋朝竟能想出这般安抚之策。倒觉得十分高明。
虽说养着这么多闲官颇费钱粮。但总比他们铤而走险要好得多。
“唐朝究竟遇到了什么,让宋朝如此谨慎?难道真有读书人能掀起多大的风浪不成?”众人越发好奇起来。
在他们的印象中。
读书人大多都是温良恭俭。就算有不满。
也不过是在诗文中发发牢骚罢了。
能让一个王朝如此重视。
想必其中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待会定要好好看看,这些落第举子到底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天幕之上。
等待着接下来的精彩内容。
能看到后世的变迁。
本就是一件趣事。
更何况还关系到读书人的命运。
【这首《不第后赋菊》的作者,就是唐朝著名的落榜生黄巢所做。】
【黄巢与大唐其实没什么阶级矛盾,他的家庭相当富裕。纯粹是因为屡次科考不中,才导致黄巢对大唐因爱生恨。】
【一开始黄巢认为落榜全赖自己学艺不精,可接连考了几次,黄巢发现一场下来全是关系户们走走过场。】
【在唐末时期,就算是文曲星下凡也得落榜。】
【花间派鼻祖温庭筠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只不过他能与自己和解,懂得在烟花柳巷里借酒浇愁。】
【而黄巢死活咽不下这口气,到广明元年,起义军总司令黄巢兵临皇城下。】
【唐僖宗丢下百官仓皇出逃四川。长安城破后,黄巢对于这个昔日的伤心地采取了报复性大屠杀。】
——“第一个因为考不上公务员而掀桌子的狠人”一“这就是不给编制的后果啊”
“从落榜考生到反派BOSS的进化史”
“这是什么考公考到黑化的疯批剧情啊”“温庭筠:我选择在夜店解忧”
“没想到考试不公居然能捅这么大篓子”
“黄巢:你们不给我机会,我就自己创造机会”“这也能当皇帝?就这水平?”
大唐位面。
唐玄宗与大臣杨国忠正在长安宫中观看天幕。两人的表情都异常凝重。
“朕看了这天幕内容,只觉得后事堪忧啊。”
“这黄巢虽是在僖宗年间作乱,但如此看来,这祸根却是早已种下。”唐玄宗的语气中充满了焦虑。
“陛下所言不错。这科举不公之事,确实需要早做打算。”
“只是没想到一个落第举子,竟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波,最后甚至攻破长安城。”杨国忠面带忧色。
不禁摇头。
“你看那温庭筠,明明才学出众,却也难逃落第的命运。”
“若是朕的子孙后代如此糊涂,让这些真才实学之人屡屡落榜,岂不是要寒—了天下士子的心?”
唐玄宗双手紧握。
显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那宋朝倒是想出了个好办法。给这些落第之人一个出路,也算是安抚之策。只是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宋朝此举虽然略显笨拙,但确实解决了根本问题。”
上一篇:海贼之成为究极生命体的科学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