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第4节
诸葛亮又重重地叹了口气!
......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前,咱华夏的产粮大区主要都扎堆在北方。】
【像关中那块儿,中原地区,还有山东那一片,河北的幽州,山西的并州。】
【这几个地方的粮食收成那叫一个好啊。】
【在南宋之前,北方一直都是全国粮食供应的老大哥。】
...
“——从古到今,粮食在军队里那就是命根子,粮食不够,士兵就得闹事,闹完事就变成土匪,到处去抢粮食。”
“——不过南方有个好处,就是运粮方便。”
“——古代打仗的时候,粮食能走水路运,就尽量不走别的道儿。”
“——可漕运也不是每个战场都有的。”
“——屯田比水运强,水运又比陆运强,一般屯田有军屯和民屯两种。”
“......”
......
【第三样:钱!】
【人口、粮食、钱!】
【这三样可是古代打仗时最要紧的三大资源。】
......
南宋钦宗那个时空里。
岳飞特别认同这个说法。
人、粮食、钱,哪个都太重要了!
虽说朝廷会给拨一部分粮草和钱。
可根本不够北伐用的。
所以咱岳家军,就自己开铺子。
还开了酒库。
要是没有这些来钱的路子。
光靠朝廷给的那点儿钱。
恐怕连一天北伐都撑不下去啊!
......
【一直到唐朝末年之前,全国的商业中心基本都在北方。】
【像长安、洛阳、太原、幽州。】
【光长安和洛阳这俩地儿,加起来几乎占了全国一半以上的贸易量。】
...
【虽说南方的苏州、杭州也是做生意的好地方。】
【可跟长安和洛阳比起来,那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从南宋开始,这情况就开始反过来了。】
【到了明清两代,经济重心基本就移到南方去了。】
......
大明万历时空。
张居正微微颔首。
深表赞同啊!
要说这会儿的南直隶,那可是咱大明朝人口最稠密的地界儿。
种庄稼和搞纺织的本事,那都是一等一的强。
可这也养肥了江南那帮子豪强。
土地兼并的问题,简直严重得没法看。
尤其是那些个有权有势的乡绅大户。
偷偷摸摸藏着大片土地不报。
一个个的,税都收不上来!
一条鞭法一推行。
还真让部分地主老实交税了。
但张居正心里明镜似的。
这些个改革举措,早把江南的豪门大族给得罪透了。
他们估计天天盼着我出事呢。
可要是不这么改。
咱大明朝哪还有指望啊!
......
大清乾隆时空。
“南边儿的事儿,可别忘了广州那块儿宝地!”
乾隆在心里头把各地的税赋情况过了一遍。
咱大清朝的税赋,主要靠三块地方撑着。
江南、直隶,还有广东。
广州那可是富得流油啊!
毕竟有广州十三行在那儿撑着场面呢。
海关收的税,多得吓人。
这么一看,北方也就直隶还能拿得出手。
......
“——现在更别提了,海运时代一来,像咱们这些西北内陆的城市,发展更是跟不上趟儿了!”
“——关中那块儿,主要就是水土流失得太厉害,以前秦岭的百年楠木,都被砍去修宫殿了。”
“——南方的内陆,总比北方的内陆强点儿吧。”
“——乱说,北方的内陆好歹还有煤矿这些资源,南方的内陆啥玩意儿没有。”
“——哈哈!广东人:广东往北都是北方;河北人:河北往南都是南方。”
“......”
【第四点:战马!】
【在古时候冷兵器打仗的年代,骑兵队伍,特别是那些重装骑兵,那战斗力可是杠杠的。】
【就按照马场的位置,还有战马大规模养殖的情况来看。】
【南方跟北方比起来,一直都是处于下风。】
【古代养战马有四个好地方:河西走廊、黄河河套地区、幽云十六州,还有东北地区。】
【北方的山丹马、河曲马,都是大块头的马种,属于热血马,冲劲儿十足。】
【南方的川马、滇马,个子小小的,是凉血马,虽说耐力不错,可冲劲儿不够。】
【靠着这些马场和好战马,从冷兵器时代开始,北方就一直占着大便宜。】
天幕上弹幕嗖嗖地飞:
“——从这个方面讲,西北和东北可千万丢不得。”
“——南方养的马都是小个子,根本没法当战马使。”
“——马这种奇蹄目动物,感觉本来都快绝种了,还好碰上人类,才没灭绝。”
“——马除了跑得快,好像也没啥本事,对吃的还特别挑。”
“——马吃的草可讲究了,最好的饲料就是草原上的草。”
“——主要是马对吃的要求高,同样养一匹马的饲料钱,能养六七头牛呢。”
“——最关键的是马还不能饿着,人能饿七天没啥大事儿,马饿两天就完了!”
“——没错,岳飞组建岳家军,就是靠着缴获中原伪齐的军马。”
“......”
...
北宋太祖那个时候。
赵匡胤看到天幕上的内容。
眼泪差点儿就下来了。
谁不知道战马重要啊!
可现在,就是没有好的马场。
河西走廊。
哼!
赵匡胤无奈地指着军事地图。
这会儿还在西夏党项人手里呢。
上一篇:海贼之成为究极生命体的科学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