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第69节
也都被这段历史深深吸引。
“这李二,倒是有几分霸王之资。”曹操目光如炬。
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赏。
“左右开弓射伤大将,五千破两万,确实是有将才。”典韦忍不住说道。
“主公当年在徐州之战,不也是以少胜多吗?”
曹操却摇摇头。
“不同,他是正面强攻。不过这份魄力,倒真是少见。一个人断后,这种事也只有年轻人敢做。”
“文达觉得,这李二用人之道也颇为高明。那尉迟恭本就是将才,他却用一箱黄金,既给了台阶,又表了真心。”
荀彧轻声道。
曹操听罢。
不由得想起自己收服张辽的往事。那时的自己。
也是用了几分心思。
不过这李二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手段。确实令人惊讶。
“倒是这王世充,做事太过短视。”曹操冷笑一声。
“连坐株连,只会失尽人心。难怪最后会输。”荀彧见主公兴致颇高。
便说道:“不知主公可想再看些后来的故事?”
第36章 22岁统一北方,完美封建帝王!比演义还精彩!
曹操点点头。
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这个年轻的李二。能在乱世中崛起。
想必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手段。这个被后人称颂的英主。
究竟还有什么本事?
【王世充被困,只好向老大哥夏王窦建德求援。窦建德率十万大军于虎牢关和秦王一战。】
【李二再次孤军深入,只率500骑兵刺探军情,一路上留下李绩秦叔宝等人埋伏。到达窦建德军营三里外撞上五六千名夏军。】
【此时他身边只剩下尉迟恭等四人,便回头大喊我拿长弓,你持马架,哪怕来十万大军又能拿我们如何,随后霸气喊话秦王在此,弯弓一箭射下对方一名武将。】
【五六千人冲来,李二根本不惧。我的马比你快弓比你准,一连射翻数人。尉迟恭近战挑翻十几名敌军。等李绩埋伏好的五百骑兵加入后,打的夏军几千人马掉头就逃。】
【初夏,李二北渡黄河,故意在河边放马吃草,假装粮草不足。窦建德中计倾巢而出,大军屯兵绵延二十里,还派了三百骑兵渡过汜水河前来叫阵。】
【下午夏军人困马乏,准备鸣金回营吃饭。秦王率先拔马破阵,烟尘卷起烈马长嘶,吓得夏军一片混乱,李二一路杀向阵后,竖起唐军大旗,夏军奔逃三十多里,被唐军斩首三千,俘虏五万。】
【看着被捆来的窦建德,李二呵斥我打王世充关你什么事。窦建德还像无赖一样打趣,今天我来了,不就不用麻烦你以后跑那么远再去追我了吗。王世充听说大哥都被抓了,只好投降
【六月,李二身披黄金甲,亲率一万铁骑和三万甲士向父亲进献窦建德和王世充。李渊看
着这位一战擒二王的虎子,认为自古以来没人配得上李二的官职。命人连夜定制封号“天策上将”。】
【这年秦王李二统一北方,年仅22岁。】
一一“战神下凡,这得多勇才敢—面对几千人?”一—“二凤这么得人心是因为有事他真先上。”
——“这不比演义写得精彩?真实历史李二太猛了!”
——“‘秦王在此’喊出来的时候,估计对面都腿软了。”一—“黄金甲配天策上将,这排面拉满了!”
——“这窦建德被抓了还敢贫嘴,属实是个人才。”——“窦建德:我这个援军当得好亏啊。”
大明位面。
朱元璋看完天幕中的画面。一拍案几站了起来。
徐达和刘伯温也在一旁。三人神色各异。
“好将才!二十二岁就统一北方!”朱元璋眼中精光闪烁。
脸上既有赞叹又带着几分不服气。他想起自己打天下时的艰辛。
不禁有些感慨。这位秦王。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胆识谋略。难怪能成就贞观之治。
刘伯温捋着胡须道。
“陛下,这位秦王用兵如神,五百骑兵就敢冲阵,确实是少有的帅才。”朱元璋微微颔首。
“确实有过人之处。不过这窦建德也太过轻率,连这种计都能上。朕当年在濠州,可没这么容易就中了敌军的计。”
徐达恭声道。
“陛下说得是。不过秦王的箭法,倒是与陛下年轻时一般精准。”朱元璋摆摆手。
“什么叫演示局?这些后人说话怎么这般古怪。不过这一战确实打得漂亮,调兵遣将,进退有度。”
徐达正要说话。朱元璋却陷入沉思。那黄河边的伏击。
倒是让他想起自己当年智取滁州的往事。只是这位秦王。
为何总是亲临前线?难道就不怕有失?
这倒是与自己行事不同。大清位面。
康熙看着天幕中的画面。多尔衮和索尼陪在左右。
三人静静观看完这段唐初战事。“贞观先帝确实了得。”
康熙轻抚案几。语气中充满敬意。
“单骑冲阵,万夫不当,当真是将才。”多尔衮略显激动。
“皇上,臣看这五百骑破五千敌的战法,倒是与我大清八旗勇士有几分相似。”康熙微微一笑。
“不错,贞观先帝善用骑兵突击,确实与我大清骑射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那埋伏的手段,却又别有章法。”
索尼看着天幕中闪过的弹幕。有些困惑。
“这些后人说的‘演示局是什么意思?”康熙思索片刻。
“想来是说这仗打得太漂亮了。不过贞观先帝能在二十二岁就统一北方,确实是千古难得的英主。”
多尔衮再次开口。
“皇上也是年少英才,十四岁就亲政...”
康熙抬手轻轻一挥。
“贞观先帝是千古明君,不可妄加比较。倒是他用兵之法,确实值得我等学习。尤其是那声东击西、示弱实强的计策,更是高明。”
“对了,让人去查查史书,朕想多了解些贞观之治的典故。”“这位先帝不但善战,治国之道想必也大有可学之处。”
多尔衮和索尼对视一眼。
都看出了皇上眼中的求知欲。
这位年轻的皇帝。
对古今治国之道一向充满兴趣。想来这贞观故事。
又将是他夜读的新题材了。
“你等可看到了,这就是贞观先帝的英勇事迹啊。”
“怪不得史书上都说他文治武功冠绝古今。”
“二十二岁就统一北方,我们这个年纪还在读书赶考呢。”
“那有什么法子,人家是天子之子,我们是平民百姓。”冷不防有人反驳。
“你这话可说差了,大唐立国之前,不也是混战割据?谁当时知道李家能得天下?”周围人纷纷点头。
这才是真正带兵打仗的本事。不像现在朝廷打仗。光会收税派兵。
“不过我倒觉得窦建德挺有意思,被抓了还能打趣。”有老者捋须叹道。
“这就是格局啊,输了也要输得体面。”
“那倒未必,说不定是故意讨好秦王,好保住性命呢。”
“你们说,要是让我们现在的将军看到这天幕,会作何感想?”众人不禁莞尔。
纷纷摇头。
现在的将军哪有这般胆识。
见了敌军先想的是保住自己的小命。
正说着。
忽然想起隔壁茶馆说书先生还在讲着当朝的战事。大家不禁面面相觑。
这看了天幕里的精彩战事。
再去听现在的战报。
怎么都觉得少了几分意思了。
【李二遭到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的嫉妒,李建成故意送给李二一匹没有训好的胡马,准备把他摔死。可李二从小经常落马,一连被摔下来三次都没事,也知道了李建成的阴霾。】
【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又设宴邀请李二,在酒里下毒,痛的他吐血不止。幸好有淮安王李神通护送才免去一死。】
【李渊知道此事后也只是说秦王不善饮酒。在两位皇子的步步紧逼下,房玄龄和杜如晦一起劝说秦王诛杀太子和李元吉。李二连夜觐见李渊,控告太子和李元吉与两位继母私通。】
【李渊气的头都绿了,下令召见两位皇子。次日李二在玄武门撞见两位皇子。李元吉心虚搭弓射向秦王,三箭未中。李二反手一箭就射死了太子。】
【诛杀兄弟后,李二的坐骑受惊,带着他跑进树林摔下了马。李元吉看中机会,冲上前去就要勒死他,却被赶来的尉迟恭一箭射死。】
【得知玄武门发生兵变,太子和元吉手下的两千党羽冲往玄武门展开混战。尉迟恭拿起两位皇子的人头,吓得这帮人马四散奔逃。】
【李二借口担心李渊受惊,让尉迟恭去给李渊当警卫,实则是将父亲软禁。李渊正在湖里划船,看见尉迟恭手持长矛,浑身是血,手里还提着两颗人头,预感今天要完。】
【可尉迟恭并未动粗,只是告诉他太子和齐王造反,秦王杀了他们,劝李渊立秦王为太子李渊马上回应这就是自己所想。三天后李渊立秦王李二为皇太子。】
【李二武德年间不讲武德,吓得李渊几天都不安宁。再不挪屁股就要变先皇了,干脆颁布诏书先给自己封了个太上皇。】
【两个月后他又苦劝李二,皇帝这行水太深,爹年纪大了把握不住,还是你来吧。可李二却严词拒绝,第二天李渊又苦苦相劝,李二只好勉为其难答应了他。】
上一篇:海贼之成为究极生命体的科学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