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第71节

  赵构转头看向秦桧。“非也。”秦桧连忙解释。

  “只是如今金人虎视眈眈,若是过于宽仁,恐怕··”赵构摆手道。

  “朕明白你的意思。这李二能如此行事,是因为他的威望足够。朕倒是羡慕他能让突厥人俯首称臣,还带着兵器上朝···”

  “陛下!”秦桧急道。

  “大宋与大唐情况不同。如今主和方能保全社稷,岂可因一时意气··.·.”“朕没说要学他征战四方。”

  “朕只是感慨,这天下英雄,怎么都让唐朝占了去。你看这弹幕说他是什么‘天花板’,“封建帝王的完美典范’。”

  秦桧暗自擦了擦额头的汗。

  “陛下乃当朝圣君,何必与前人比较。”赵构突然笑了。

  “至少比那些清谈雅士强。不过这魏征真厉害,敢直谏二百多次。朕若有这样的臣子··秦桧心里一惊。

  陛下这是在暗示什么?莫非是嫌我等不敢进谏?“陛下英明。”秦桧斟酌着开口。

  “只是当今之世,以和为贵。太宗能成就贞观之治,也是因为天下初定。”

  赵构似笑非笑地看着秦桧。

  “是啊,以和为贵。朕倒想看看,后人如何评说我们这偏安一隅的南宋。”秦桧低下头。

  不敢接话。这天幕当真可怕。

  连千年之后的评说都能显现。

  也不知道后人会如何描述他。大明位面。

  “高拱啊,这弹幕倒是有趣。”隆庆眼中带着笑意。“陛下说得是。”高拱点头。

  “说起来也奇怪,这弹幕虽然用词古怪,倒是把治国要道说得明白。”隆庆叹了口气。

  “联登基以来,总想着怎么让百姓过得好些。这李世民能把死刑减到如此之少,当真令人佩服。”

  “陛下心系黎民,这些年也减免了不少赋税。”高拱正色道。

  “这李世民固然了得,但陛下您主张海禁开放,重整吏治,也是开创了新局面啊。”隆庆摇头笑道。

  “你我君臣相知,就不必说这些场面话了。倒是这天幕接下来要说大唐的文物,朕倒想看看。毕竟这盛唐气象,确实令人神往。”

  “下官也很期待。”高拱捋着胡须。

  “大唐气象,金玉锦绣,想必都是不凡。”“对了。”

  隆庆突然想起什么。

  “让内阁把这弹幕记录下来。虽然说话轻浮了些,但这些评价倒是能给朕一些启发。”“陛下说得是。”

  高拱欣慰地看着皇帝。

  “不过这些词语老臣是一个都看不明白,只能让年轻些的官员来记录了。”“那就等等看下一段吧。”

  隆庆整理了下衣袍。

  “听说是讲大唐文物的,应该比这些弹幕更有意思。”二人说话间。

  天幕上已经开始显现下一段景象。

  【大家有没有听过这句话,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期问题就是这个“盛唐”,它到底是个什么唐?】

  雍正:这绣口莫非是说诗人?朕记得唐朝诗歌确实昌盛。

  乾隆:哈,定是说李白杜甫。朕也能吟诗作对,半个盛唐算什么。

  宋高宗:盛唐气象,大约是开元天宝年间吧,朕也想看看究竟有多繁华。宣宗:能让后人如此推崇,这盛唐定然不简单,朕也想一观当年风采。

  崇祯:且看这盛唐气象如何,也好给朕些治国良方。

  光绪:文治武功,诗词歌赋,想必说的就是这些了。

  朕也想一睹当年盛世。

  【盛唐的概念既清晰又模糊。模糊的是它已经过去了1200多年,宏大的时间跨度足以让无数种文化成形、繁荣,甚至衰落或转型。】

  【清晰的是这个时代依旧存留着无数文物,荡漾着的时代余晖足以让我们管中窥豹。而我们所窥见的盛唐招展又自信、狂放又乐观、包容又自持。本期从三个角度入手,来揭开大唐盛世的一隅一角。】

  【首先是盛唐的“人”,对于开篇年代大家一直颇有争议,可在终结上却总能保持一致。

  【如果单纯从“造像断代”角度来讲的话,盛唐阶段指的就是武则天统治结束后,到大唐第一爆破手李隆基在位的整个时期,持续近半个世纪。】

  【我们先来看看盛唐时期人像作品里的裸眼3D,盛唐佛教造像是什么样子。这些雕像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极其重要的部分。】

  【如果你没有get到,我们直接拿出南北朝时期的造像做个对比,这能很明显看出两个时期的造像一个清秀,一个丰满。】

  【而我们对比这些造像则是为了引出盛唐时期一位极其精于佛道和人物画的鼎鼎大名的大唐画圣,吴道子。】

  ——“aws1!裸眼3D???古代就这么卷了吗?”

  一—“笑死,大唐第一爆破手李隆基哈哈哈哈!”

  ——“南北朝:清秀才是王道!盛唐:肉肉才是真理!”

  ——“震惊!某皇帝竟在深夜做这种事!(指李隆基炸庙)”

  ——“这么说武则天退休后才算盛唐啊,狠狠破防了!”

  ——“感觉盛唐审美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啊,但莫名觉得好看。”

  ——“大唐:我不管,我就要又大又圆!”

  南北朝位面。看完天幕展示。

  萧衍握紧了手中的拂尘。眉头深锁。

  作为一位崇信佛法的帝王。

  他对佛像造型的变迁尤为在意。身旁的王公大臣们低声议论。

  他却陷入沉思。

  这所谓的盛唐。

  竟在佛像造型上有如此大的改变。

  南北朝时期的清秀佛像。

  到了那个时代居然变得如此丰满。

  这般改变。

  究竟是境域开阔、文化交融所致。

  还是世风日下。

  不再虔诚的表现?

  那个叫裸眼的词语虽然难解。但从天幕上展现的画面来看。

  盛唐时期的工匠技艺确实精湛非常。萧衍暗自思忖。

  若是能将这般精妙的雕刻技艺用在当下。或许能让佛法更好地传播0.

  最令他惊异的是那个叫吴道子的画圣。身为诗文书画皆精的文人皇帝。

  萧衍对艺术极为推崇。

  这个在数百年后出现的画家。究竟有何等本领。

  能在佛道与人物画上都达到如此造诣?他转头对身边的萧统说道。

  “叔兰,你觉得这盛唐时期的佛像,与我朝所造可有优劣之分?”见萧统也是一脸沉思。

  萧衍继续道。

  “待会再看看那个吴道子的画作,朕倒要看看他是否真有传言中那般了得。”

  思绪渐远。

  萧衍不禁想到自己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的同泰寺。若是能请来盛唐的工匠。

  不知寺中佛像又会是怎样的光景。不过转念一想。

  这般丰满的佛像。

  似乎与自己追求的清净寂灭之道相去甚远。对于这个尚未到来的盛世。

  萧衍既感慨其文化的恢宏气象。

  又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艺术成就充满自信。他暗自期待天幕接下来会展示些什么。特别是那个画圣吴道子的传奇故事。大隋位面。

  杨广看完天幕内容。撑着玉扶手缓缓站起。

  这盛唐气象确实令他心绪难平。

  尤其是那个“大唐第一爆破手”李隆基。没想到李渊那家伙的孙子。

  竞真能将大唐治理得如此强盛。内心不由翻涌起阵阵惆怅。

  当年自己苦心经营的运河、宫殿。到头来竟成了别人的基业。

  不过那些盛唐造像倒是让他颇感意外。

  与自己主持修建的栩栩如生的龙门石窟相比。竟别有一番气象。

  身边的虞世基察言观色。

  轻声道:“陛下可是在想那些佛像?”

  “朕在想,若是大业年间能请到这位吴道子来绘制宫殿壁画,想必比现在的更添几分气象杨广轻抚座椅扶手。

  语气中带着几分遗憾。

  “听这天幕所言,此人似乎精通佛道,正适合为东都紫烟阁作画。”“陛下所言极是。”

  虞世基顺势道。

  “只可惜这吴道子生在盛唐,怕是难以相遇。”

  杨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突然来了兴致。

  “你们看那些造像,丰润圆满,想必是国泰民安之象。倒让朕想起扬州醉歌里那句‘落花春满衣’的意境。”

首节 上一节 71/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海贼之成为究极生命体的科学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