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第83节

  一—“冷知识:用四根手指拿矿泉水瓶真的好难”

  ——“难怪我玩了20年游戏手指还是这么灵活,人类天生就是为了打游戏”

  一—“脸部扁平,这是在说我们都是高颅顶吗?”

  ——“原始人:我敲石头是为了生存。现代人:我敲键盘也是为了生存。”大隋位面。

  隋炀帝杨广负手望着天幕。眼中闪过一丝震惊。这位纵横四海的帝王。平日里见惯了奇珍异宝。

  此刻却被这番说法惊得半晌无言。虞世基见状开口道。

  “陛下,这人类双手如此神奇,难怪能造出这么多巧夺天工的工具。”杨广转身。

  目光灼灼。

  他想起正在修建的大运河。数十万工匠日夜不停地劳作。原来这人手的奥秘。

  竟是从两百多万年前就开始的。那些能工巧匠们拿着工具。

  开凿河道。建造船闸。

  不正是这双手最好的明证吗?

  宇文恺接话:“我大隋工匠,最是擅长精巧之活。”

  “看这天幕上说的新石器,不正与我朝匠人一脉相承?”“有道理。”

  杨广踱步至案前。拿起一方玉印把玩。这小小的印玺。从开料到雕琢。再到盖印。

  无一不仰仗着人类那灵巧的双手。卢稜忍不住道。

  “连熊猫都能进化出假拇指,我们人类的手更是玄妙。”杨广放下玉印。

  脑中已浮现出壮阔的画面。江南的造船厂里。

  工匠们正在建造着巨舰。关中的工坊中。

  能工巧匠们打造着各式工具。这一切。

  都要归功于人类那双神奇的手掌。杨素沉思道。

  “陛下,这工具制作之道,倒是与治国之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广大笑:“说得好!朕要派人去岭南寻访工匠,向南海诸国讨教巧艺。”

  “这人类双手既然如此神奇,那就更该好好利用。”

  望着天幕上那一双双灵巧的手掌。杨广心中升起无限豪情。

  他已经在幻想。等大运河贯通。

  那些能工巧匠们又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人类双手的奥秘。

  或许远不止于此。这一刻。

  他仿佛看到了千年之后的盛世。无数巧夺天工的工艺。

  都是从这双手中诞生。两百五十万年的进化。造就了如此神奇的造物。当真令人心驰神往。大唐位面。李二站在太极殿中。那天幕上展示的内容。

  让这位开创贞观盛世的帕帝也不禁为之震撼。“有趣。”

  魏征率先开口。

  “人类为了吃块骨髓,连脸都进化扁平了。”“依我看,倒是解释了不少事。”

  房玄龄捋着胡须。

  “比如说匠人打造兵器时的巧手。”李二眼睛一亮。

  “匠人打造兵器?大唐铸剑工艺,可不止是靠一双手。”长孙无忌笑道。

  “陛下说得对。我大唐冶炼工艺,工序繁复,光是把手的姿势就有十几种。”“不过说来也怪。”

  程知节插话。

  “末将见过突厥人打造弯刀,那手法倒是粗糙得很。”“那是自然。”

  李二负手而立。

  “你们可还记得前些日子进贡的胡旋舞女?她们手中的丝绸,正是我中土巧匠的杰作。”杜如晦颔首。

  “工匠织锦时,十指翻飞如穿花蝴蝶。这手的灵活,当真令人叹服。”“陛下。”

  魏征正色道:“既然人类的手如此奇妙,不如多设工坊,广纳巧匠。”李二大笑:“我大唐工匠,已是天下第一。”

  “你且看看长安城里的琉璃器、金银器,哪一件不是巧夺天工?”

  房玄龄道:“说起这个,前几日突厥使者看了我朝瓷器,连连称奇。说是他们打造的陶罐,远不及我朝精巧。”

  “两百五十万年啊。”

  李二感慨:“我泱泱华夏,延续至今,这巧手工艺代代相传。怪不得连野蛮的突厥人都要来朝拜。”

  杜如晦笑道。

  “那熊猫为了吃竹子都能进化出假拇指,我们中土先民的手艺,自然更是出神入化。”

  “既如此,传旨工部,多设匠籍,广招良工。”

  李二目光如炬

  “这等天赐的本领,更该好好发扬。”程知节挠头道。

  “末将倒是想起一事。前些日子看工匠打造铠甲,一个动作要重复千百遍,也不见他们喊累。”

  “这便是人的奇妙之处。”

  魏征说:“手越是灵巧,创造的物件就越是精妙。”

  【人类还发明了长矛,矛的发明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强行加大了攻击范围,毕竟近身肉搏还有受伤的风险。】

  【而且手持长矛冲锋突刺可是非常致命的。既有奔跑给予的buff加成,又能施加全身的力量。】

  【人类想掏心窝子的话,没有几个动物吃得消这样的爆发伤害。后期我们还能给装备升级,给矛头镶嵌石片石尖,甚至能淬毒。】

  【最重要的是长矛是可以用来投掷的,这是从未有过的全新攻击方式。动物界从不缺少尖牙利爪、体型或毒液,但能远程发射动能武器仅此一家。】

  【投掷必须拥有能抓握的手腕,必须拥有立体视觉来判断目标距离,必须直立,充分利用上下肢、腰部等全身肌肉。可以说这是专门为我们设计的技能。】

  【人类的长矛可是实打实让猛犸巨兽感受过绝望的,所以说小男孩喜欢棍子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们有了趁手的武器又是如何打猎的呢?】大明位面。

  朱棣注视着天幕。眸中闪过一丝兴奋。

  作为一个在马背上征战半生的帝王。对于武器和狩猎的话题。

  他可是格外感兴趣。

  “诸位爱卿,既然说到打猎,不如猜猜看这远古先民是如何狩猎的?”朱棣扫视殿中众臣姚广孝摸着胡须道。

  “依老臣之见,定是群体围猎。长矛既可投掷又可近战,多人合围必能事半功倍。”解缙接话:“陛下常年习武,想必也深知投掷之道讲究腰马合一。”

  “这远古先民怕是已经掌握了此中奥妙。”朱棣点头。

  想起自己年轻时在草原上狩猎的情景。那一次他率众追逐一头大型猛兽。

  终于在群马合围之下将其制服。如今看来。

  这围猎之法竟是从远古流传至今。

  方孝孺道:“臣倒觉得,他们可能会挖陷阱,再用长矛伏击困兽。”夏原吉说:“不错,既然他们已经有了工具,想必也懂得设下机关。”

  “依我看未必。”

  徐皇后忽然开口:

  “骑马追猎尚且凶险,赤足追兽岂非更危?定是要选择有利地形。”朱棣眼前一亮。

  “皇后说得在理。这打猎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他们定会选在水边,谷地等兽类必经之处设伏。”

  蹇义思索道。

  “兴许会学狼群那般,让猎物精疲力尽再行捕杀。”“不对不对。”

  金忠摆手:“狼群那是车轮战,咱们先祖可没那等体力。”胡广若有所悟。

  “依臣看来,他们定是懂得因地制宜。平原上群体围猎,山谷中设伏,水边守株待兔,皆是上策。”

  朱棣听得连连颔首。他年轻时南征北战。

  深知兵法的精髓在于因势利导。这打猎之道。

  说到底也是一样的道理。众人正猜测间。天幕亮起。朱棣眼中闪过期待。看看这远古先民。

  是否真如他们所想的那般智慧。说起来。

  自己这些年在行军打仗时所用的战术。莫非也是从这远古狩猎中演变而来?想到这里。

  朱棣不禁对接下来的内容更加好奇了。

  大清位面。雍正端坐御案前。

  望着天幕上消失的画面。这位以勤政著称的帝王。难得露出一丝玩味的神情。

  “这打猎之术,倒是个有趣的话题。”张廷玉率先开口。

  “人类竟能凭一支长矛就让猛犸绝望。”年羹尧眼中闪过兴奋。

  “想必是靠群体合作,前后夹击。”“打猎之道,未必尽在力量。”

  鄂尔泰不紧不慢道。

  “我大清骑射虽绝,打猎也要讲究谋略。这远古先民想必更要靠智取。”

  雍正捻起茶杯。

  “鄂尔泰言之有理。这长矛既能投掷又能近战,想必远古先民已懂得疲兵之计。”隆科多附和:“不错。兴许是将猎物赶入险境,再伺机而动。”

  “本官倒以为未必。”李卫沉吟道。

  “既然他们已有工具,定然懂得观察猎物习性。或许会在兽径上设伏,守株待兔。”田文镜忽发奇想。

  “会不会像今日围场那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追赶,有人埋伏暗处。”雍正放下茶杯。

  “倒也不无可能。这打猎要紧在配合,一人之力再大,也敌不过群策群力。”“臣觉得最关键的是选择战场。”

  年羹尧道:“必是要选在有利地形,比如河谷峡口。”张廷玉点头:“确实。这等地形易守难攻,正适合伏击。“依我看,关键在于出其不意

首节 上一节 83/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海贼之成为究极生命体的科学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