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镇守仙秦:地牢吞妖六十年 第870节

一连三个月,阳天洲上五百万大军轮转,在滁河天域之中厮杀。

阳天洲镇抚司所建的各卫,经过无尽厮杀,战力凝练,实力比之前强的超过一倍。

大军悄然抽取的天地本源之力,送回九洲之地。

这三个月,张远出手了数次,每一次都是神荒之中有顶尖强者来攻杀。

有大阵在侧,就算是实境乃至于实境之上,张远也能坦然应对。

大秦战阵之威,他终于亲身感受。

管你什么实境,生死,在那凝聚的战阵武魂加身情况下,都只能乖乖败退。

一力压十会。

一力斩十会。

与顶尖强者交手,掌控十万以上大军军阵之力,对于张远的磨砺,是从前所不敢想。

也直到此等时候,他方才真正步入大秦成名战侯之列。

三个月后,滁河天域的虚涌消散,新亭侯张远领兵而回。

积战功,张远晋升二等战侯,领阳天洲镇抚使,掌阳天洲镇抚司。

张远麾下战将,数位封伯。

果然,唯有战争,才是最快升官晋爵的途径。

————————————————

阳天洲。

永临府。

如今的永临府已经是阳天洲镇守金殿驻地。

一座古朴阁楼之上,张远与一位身穿灰色长袍的老者并肩而立,看向前方开阔之地。

这开阔地是拆除了许多残存的断壁屋宇,准备建造庞大的永临府城池。

按照筹划,永临府要扩建十倍。

“新亭侯,老夫很好奇,为何你要向元辰皇孙举荐老夫。”

灰袍老者转身,看着张远:“你既然知道老夫之名,就该知道老夫为人。”

“我若掌政,你新亭侯不会落得什么好处。”

“说不定,你还为自己寻了一个敌人。”

大儒王明阳,阳天洲镇守金殿镇守使嬴元辰亲自横越三十万里,去拜访请来的布政使。

阳天洲布政使,阳天洲之上,一人之下,执掌整个洲域大小政事。

哪怕嬴元辰告诉王明阳是张远举荐,可王明阳对待张远的态度,丝毫不见感激。

“我闻先生‘与花同寂’之言,心中感悟一时无二。”

张远看着远方,面上露出一丝感慨。

“心怀天地之人,便是为敌,也是张某之幸也。”

听到他的话,王明阳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张远重回阳天洲一个月后,朝堂诏令,请新亭侯张远,入皇城主持九洲大试,为三位主考官之一。

三位官试主考,礼部尚书王安之,吏部尚书司马清光,阳天洲镇抚司司首,新亭侯张远。

大秦元康一百三十五年二月,镇守阳天洲近五年之久的新亭侯张远,领麾下三千战骑,出阳天洲,过雍天洲,直入皇城。

上次张远到皇城,是以晋升武勋伯爵身份,携下三洲大势,随户部代尚书何瑾一起,领青玉盟商队,一路艰险,方才入皇城。

这一次,新亭侯张远入京为大试主考,沿途官员无不恭迎。

三十日后,身穿武勋衮服的张远,驾驭战骑,立在皇城东正门外。

皇城大试主考,大秦二等武侯,需以帝王诏书相迎,礼部,兵部,吏部,御史台,翰林院,六部九院,十三部台官员大礼接待。

从庐阳府丁家巷武卫,走到今日,立在东正门外,张远抬头看那门庭上缭绕的天道之力,一时间感慨万千。

“恭迎新亭侯入皇城——”

皇城之外,浩荡的声音响起,满眼朱红,尽皆躬身。

入城之后,直入考试院,沐浴更衣。

走出厢房到前方厅堂,张远看到身穿青色锦袍的陆钧立在那。

“走吧,陛下要见你。”陆钧看一眼张远身上衣衫,“换常服,出城。”

第842章 天子近臣,与帝王同乘

要不是陆钧亲自来请,张远此时是不会出城的。

身为皇城大试的主考,竟然在考试院封禁时候出城,这要是被御史台言官知道,可是要往死里弹劾的。

不过既然镇抚司指挥使亲自来,还说皇帝召见,他当然不可能不去。

换上一身青灰武袍,张远随陆钧走出考试院。

门口处,两架马车等待。

张远往前走,后方的车架窗帘撩起,身穿淡青色锦袍的礼部尚书王安之抬手一招:“新亭侯,来。”

张远看到那车厢之中,竟然还有吏部尚书司马清光。

这是三位主考都出城?

要是御史台的言官看到,那可就好看了,得往死里告。

“你坐前面那辆车。”在张远身前半步的陆钧轻声开口。

他的脚步往后面那马车过去,口中低声轻语:“这俩老狐狸我来陪着。”

张远点点头,目光投向王安之,抬手抱拳,然后转向第一辆马车。

第二辆马车之中的司马清光看张远径直去上第一辆马车,双目之中透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

陆钧踏上第二辆车,坐到司马清光身旁。

“二位老大人,陆某同乘,二位不会不欢迎吧?”

王安之放下撩起的车帘,呵呵笑一声,没有开口。

司马清光看一眼陆钧,目中神色多出一份复杂。

“陆明臣啊,以往陛下出行,都是你同车相护。”

“怎么,圣眷不再?”

他的话让一旁的王安之目中闪过深邃。

他和司马清光都是几番沉浮,如今做了天官,也不知能在职多久。

但他们是儒道文官,不管自身修为如何,起码去职之后还能自在生活。

可陆钧这样的皇帝近臣可就不一样了。

陆钧手上沾染的鲜血可是许多。

他如果不得帝王眷顾,那想善终不容易。

“这天下终究是年轻人的天下。”陆钧面上带着笑意,神色平静。

“张太岳的话虽然听着不舒服,这理却不能不认。”

年轻人的天下。

是说风头正盛的张远,还是,另外一位?

车厢之中,两位大秦天官面上神色变幻,一时间无言。

此时,张远已经到第一辆车架前,踏步登上车,弯腰入车厢。

虽然心中有预设,可当真看穿着常服的元康帝坐在那,还是有些心神激荡。

天子近臣,与帝王同乘。

出身皂衣卫之家的他,从没有刀把子高的时候,就听说过皂衣卫最荣耀之事。

大秦镇抚司,皂衣卫,就是帝王手中的刀。

“臣——”

张远刚躬身,就被元康帝抬手止住。

“坐。”

“叫我赵老爷就好。”

张远点头坐下,对面是穿着灰白袍子的杜如晦。

杜如晦抬手,将一块灰色纹章递给张远。

“戴上,可以遮掩相貌气息。”

张远伸手接过,纹章化为一道青灰色仙气,在他身外一绕。

瞬间,他的面容有了一丝变化,身形气质也不同。

虽然变化不大,但外人绝对不认得这是他。

再看对面的杜如晦和一旁的元康帝,身形容貌也变的不同。

“多谢杜,老爷。”

张远开口。

对面的杜如晦点点头。

马车前行,出城,然后到城南玉皇山前停下。

玉皇山山石平缓,满山繁花似锦,正是好时节。

两辆车上人都走下来,陆钧他们三人也都遮掩了原本的容貌气势。

首节 上一节 870/13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绝对不是战锤邪神

下一篇:九世轮回解封,病娇反派女主降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