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公 第102节
李平安逐个点名下令:“各率两百人马,封锁三府境内所有盐场,将产出送至盐运衙门。”
众太监躬身道:“遵命。”
李平安又说道:“夏公公,带人接管盐运衙门,贴出盐票告示。”
夏公公问道:“衙门中当差的官吏、太监如何处置?”
“乖乖听话的撤职,不听话的就是反贼!”
……
之后一月。
三府盐场哀嚎声连绵不绝。
这些管着盐场的太监、官吏,挨个砍头或许有冤,十个里杀九个肯定有漏网之鱼。
安公公不在乎杀错,也不在乎漏网,只要乖乖滚蛋腾位置。
清洗干净后,安排御马监太监任盐官、盐丞,军中伍长、什长做监工,从盐场生产到衙门发卖都是自家人。
五月初五。
盐运衙门外盐包堆积如山,旁边贴着新盐政邸报,几个识字的军卒轮番大声念诵。
食盐乃活命之必须,百姓熙熙攘攘围观,乱乱哄哄议论。
慑于官府威严,无人敢上前询问。
私盐贩子李二狗就混在其中,听兵卒念了几遍新政,仔细盘算官盐价钱,约莫比私盐贵五成。
“但是官盐卖价足足翻了五倍,而且有了盐票,再不用怕哪天被抓去砍头。”
贩盐途中仍然会受官差盘剥,终归只是要钱不要命。
李二狗眼珠四下乱转,见到几个跃跃欲试的同行,咬牙从人群中挤出,走到兵卒跟前询问。
“兵爷,咱能买盐票吗?”
兵卒问道:“有无商帖?”
“有有。”
李二狗从怀里取出个布兜,从里面取出卷商帖,上面写着姓名、籍贯、年龄等,经营范围是“游商”。
兵卒并未核查商帖真伪,指着衙门口:“去里面买盐票,至少买一包百斤,便能凭票领盐。”
“多谢兵爷。”
李二狗熟练的摸出粒碎银子,塞到兵卒手中。
兵卒没推辞拒绝,浑不在意的收入袖口,近几个月跟着安公公四处发财,些许碎银子看不入眼。
李二狗深吸几口气,壮着胆子迈进盐运衙门,看到里面密密麻麻军卒,本就弯着的腰更低了。
“防守这般严密,莫非藏着机密?唉……冲动了,该等刘瘸子、疤脸儿先试试。”
进了衙门没回头路,李二狗畏畏缩缩来到前衙,进门看到个熟悉的面孔。
噗通!
李二狗跪地磕头:“草民拜见都统大人。”
李平安在公文上打了个勾,同意斩杀几个涉嫌谋反的盐官,抬眼问道。
“你认得咱家?”
李二狗回道:“两月前在北门见过大人英姿,鲜衣怒马,日夜不能忘。”
李平安奇异道:“读过书?”
李二狗回道:“早些时候读过几年,不争气没能考中,爹娘过世后行商为生。”
李平安问道:“打算买多少盐票?”
李二狗说道:“草民本儿小,全部身家只能买两张。”
李平安问道:“你第一个买盐票咱家赊你百张,三日之后必须缴齐,敢不敢拿下?”
李二狗瞥了眼左右两列太监,他们看自己眼神带着羡慕、嫉妒,私盐贩子要钱不要命的本性激发,磕头道。
“草民拜谢大人恩赐。”
李平安用行书写了张领盐条子,勤加临摹已有章法,命小郎子带李二狗去领盐。
待二人离开衙署,小喻子好奇道:“干爹,为何赊盐给这人?”
“看着顺眼。”
李平安吩咐道:“你暗中带人跟着,哪个敢阻挠他贩盐,回头就去抄家。”
“孩儿遵命。”
小喻子最喜欢抄家差事,欢天喜地的答应,丝毫没注意安公公眼底寒光。
另一边。
李二狗凭条子领了一百包盐,呼喊相熟的私盐贩子,肩扛车拉去集市。
当场叫卖,比进价翻一番。
百姓哪见过这般便宜的官盐,很快引来哄抢,唯恐晚了买不到。
不过两日功夫,一百包盐就售卖干净。
泰州城中其他盐商,闻风降价。
第128章 宽容仁厚
六月。
夏日炎炎。
前衙摆放四个冰鉴,小太监用力摇动扇子,将凉风吹向安公公。
李平安武道修为精深,四肢百骸经真气蕴养淬炼,早已达到寒暑不侵、夜视如炬的境地。
然而冰鉴可以无用,却不能没有。
再者,安公公夏日不用冰鉴,夏公公、小喻子、高通判等人哪个敢用?
居上位者,当虑下情。
“相忍为国”。
李平安挥毫泼墨,字迹行云流水。
武道高手临摹碑帖,力道掌控微妙,书法进境飞速,短短时间已经有陛下七八成功力。
“这般正好,再写得好就不合适了!”
李平安挥手将字帖打得粉碎,又取来宣纸用行书写信,关怀太后身子骨,讲述江南趣事。
这封信陛下定然会看到,也就不枉安公公辛苦临摹了。
正在这时。
夏公公躬身进门,汇报近些日差事。
“大人,尤公公根据李二狗提供的线索,查抄了几处私盐作坊,市面上私盐近乎绝迹。”
“做的不错,私盐必须铲除,斩首后悬尸城外,以儆效尤!”
李平安话音一转说道:“李二狗这名字太粗俗,给他换个名字,唤‘一方’如何?”
夏公公赞叹道:“寓意富甲一方、独霸一方,好富贵,好威风。”
李平安吩咐道:“遣人照看他商号,份子按照惯例规矩,七成归御马监。”
夏公公好奇道:“大人为何看重此人?”
“恰逢其会罢了。”
李平安说道:“没有李一方,也会有张一方、赵一方,昨儿头个进来那便是他了。”
夏公公看着安公公随意模样,不禁心生羡慕,这就是掌握权势的妙处。
一笔灭一族,一言兴一族。
夏公公收敛心神,继续汇报道:“五月衙门卖出盐票五万两,随着新政日益推广,预计六月能有十万两。”
李平安问道:“全部改革后,能否有三百万两盐税?”
“不止。”
夏公公已经盘算清楚,回答道:“国朝有三府、永嘉、东海三处重要盐场,另有十余处小盐场,若全部实行新政,预计能有四五百万盐税收入。”
过去国朝盐税之外岁入约四百万两,改革之后税收能占整个税赋的五成,甚至还能更多。
当然,这只是计算现银税赋,另外还有田赋、布匹等等实物税。
李平安略微沉吟,说道:“今年下半年盐税不要越过两百五十,明年凑整数三百。”
“明白。”
夏公公知晓功不可做尽的道理:“那多产出的盐怎么办?”
李平安说道:“五成囤积起来避免出现亏空年份,另五成折成现银。”
“大人英明!”
夏公公拍马道:“衙门有此储备盐,可以用于平抑盐价,免得哪个盐商囤积居奇,导致盐价暴涨,民怨沸腾。”
李平安微微一怔,咱家可没这个想法,更不会在意劳什子民怨。
囤积食盐只是避免盐税下降,引得陛下不满,至于囤积居奇的盐商,直接砍了抄家便是。
“咳咳,咱家就是这个意思,市面上盐价降了么?”
“已经从每斤八十钱降至四十钱。”
夏公公说道:“三府百姓感激大人功绩,说要献万民伞,为大人建德政碑,立生祠祭祀。”
“生祠就太过了。”
李平安摆摆手,笑着说道:“万民伞、功德碑还是要得,改为百姓献与陛下,快马送去京城。”
上一篇:未来,地球成了神话时代遗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