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公 第21节
安公公脾气好,冲撞了从不会翻脸,只会记在心中的小本本上,日后逐个清算。
“武德四十三年五月廿二,小吕子目无尊卑一次!”
李平安心里有九百种阴狠手段,面上总是笑意盈盈,与任何小太监说话都亲近和气。
干爹私下里教导过,平日里与下边人多多交好。
一是不会威胁自己地位,凭白落个好名声,二是随意洒出些好处,甚至只是惠而不费的几句话,将来就能换来超额回报。
哪怕对方一辈子沦落底层,李平安并没亏什么。
“干爹对咱言传身教,将来若是落了难,咱定会帮一把,比如偷摸送几个白面馍馍……”
晚间烧完御膳,李平安拎着红纱灯笼,快步穿过一处处宫苑。
路上无论遇没遇到贵人,永远都是塌着肩、弯着腰,双手交叉在身前,随时准备磕头跪拜。
免得遇到气头上的贵人,远远看见你大摇大摆走路,借机撒气。
掌嘴事小,拖下去打死才是真的冤枉。
李平安曾经想过,贵人当真要打死自己,究竟是选择奋起反击还是束手就擒。
“入宫前咱会乖乖受死,陛下呀、娘娘呀都是天上的神仙,口含天宪,可不敢有丝毫反抗!
现在么,大抵是会搏上一搏……”
李平安对皇权的心态变化,并非源自武道实力,而是天天焚烧价值二十亩地的御膳。
烧多了,神仙早就不是神仙了。
回到住处。
小方子与小圆子已经下值,罕见的没有挑灯夜读,反而是絮絮叨叨的商量事。
小振子恭敬站在一旁,脸上满是羡慕。
李平安听了几句,大抵明白二人在争论什么。
朝廷三司彻查太子谋反案,不知怎么查到了都知监杨提督头上,将其以及麾下干儿、干孙尽数捉拿归案。
小圆子认为这是个好机会,要将多年攒下的金银,送给新任都知监提督乔公公。
小方子性子沉稳:“咱打听过那乔公公,在印绶监当官时就贪婪无度,性子喜怒无常,咱们的银子大可能会打了水漂。”
小圆子反问道:“些许风险都不敢冒,难道咱们要做一辈子底层太监,洗一辈子衣服,擦一辈子花瓶?”
“这样也不错。”
小方子说道:“咱不求将来多么荣华富贵,只要能安稳到老,多攒些银子,将来出宫后买个住处,已经胜过九成九的百姓。”
小圆子说道:“咱不信,你难道不想给爹娘……”
小方子清冷脸色霎时阴沉,浑身散发凛冽森然气息,将小圆子后半截话堵了回去。
李平安见气氛不对,连忙转移话题打圆场。
“方公公,圆公公,咱家就好奇问问,谋反案已经过去大半年,怎么还在查?”
小圆子暗自惊骇小方子功力,远比自己预计的要高,甚至超过已经死去的小忠子,转头回答道。
“莫说半年,再过两三年还得查。那位可不是寻常太子,稳居东宫三十余年,曾经三次监国执政,内廷外廷不知拉拢了多少人!”
李平安恍然,废太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派系、山头。
根基太深,影响太大,即使太子已经贬为庶人,余下的官员内侍仍然势力庞大。
陛下必须铲除干净,以免影响国朝传承。
李平安问道:“废太子究竟为何谋反?”
小方子沉声道:“传闻废太子患上气疾,身体日益衰弱,估摸着是熬不过陛下,为了大位只得谋反……”
李平安眉头微皱,废太子谋反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人,譬如杨提督之类。
大可能没有,或者说根本不在乎。
“哪天干爹或者干爷爷涉嫌谋反,咱这做干儿子的,纵使活下来,会不会罚去守皇陵、倒夜香……”
李平安不禁咧咧嘴,吃惯了御膳房的美味佳肴,可不想天天闻便溺或者守坟头吃贡品。
小圆子忽然问道:“安公公,你觉得咱该不该给乔提督送银子!”
“当然应该。”
李平安果断说道:“这与小忠子搏命不同,哪怕乔提督翻脸不认账,至多损失些银子,咱们还年轻,将来再攒回来便是。
若能趁机谋个一官半职,银子很快就能捞回来!”
当然,这只是表面说辞,真正原因是他俩花钱买官后,李平安能跟着沾沾光。
小方子仍然犹豫不定,小圆子不断怂恿撺掇。
连一旁小振子都笑着说:“方公公、圆公公当了官,咱就拜入麾下,定伺候的细心周到。”
李平安睨了一眼,难怪这厮今晚没打洗脚水。
倒是不奇怪,宫里边谁人不捧高,哪天小振子得了势,自己给他洗脚也未尝不可。
只要不随意踩低,便算是不错的人了!
……
转眼到了六月。
李平安进宫整一年,可以去藏武阁挑选功法。
天蒙蒙亮去主事房给干爹请早安,顺道与几个干儿阴阳怪气互怼几句,这都成了日常调剂。
老祖宗发话近些日好生当差,不允许内斗。
正是如此,干儿之间才会喷垃圾话,否则就是千方百计的栽赃陷害,闲的才会逼逼赖赖。
过了晌午。
李平安出了御膳房一路向北,穿过重重宫阙,来到紧邻着皇宫外墙的藏武阁。
先前打听位置时,奇怪如此重要宫殿,怎么处于边缘位置,不怕外边江湖高手来偷么?
小方子说道:“太祖就是要人来偷!”
藏武阁刚刚建立时,确实有高手自恃武道强横,翻过宫墙偷窥神功秘术。
结果进来多少消失多少,后来就没人敢来偷了。
李平安出示过腰牌,值守藏武阁的老太监派人去内侍司核验,确定满一年后才允许进去。
“你可以挑选两刻钟,过了时辰莫怪咱家下手狠辣。”
“公公放心,咱定守规矩。”
李平安从袖口摸出几片金叶子:“公公值守辛苦,一点小心意,不成敬意。”
老太监熟练接过金叶子:“你小子懂规矩,想问什么就直说。”
“请教公公,藏武阁中有没有那种威力强横,但是极为消耗真气的功法秘术?”
李平安丹田中真气磅礴,不惧消耗,正适合修炼此类功法。
自个儿一册册翻看寻找太过麻烦,藏武阁中功法何止千本万本,两刻钟连书名都看不完。
更何况老太监多数心思古怪,说不准将寻常功法放在表面,将神功妙法藏在角落,故意让人倒霉为乐。
第26章 正立无影
老太监眉头抖了抖,重新打量李平安。
“你真气非常浑厚?”
“应该是吧。”
李平安并不是很确定,自己功力深浅。
宫里边打听别人修为很犯忌讳,即便是同寝了一年的小方子、小圆子,也不确定他俩真正功力。
藏拙、低调,几乎是每个太监的必修课。
得意张扬性子的人,在宫里便活不久,譬如小桌子、小吕子之流。
老太监指了指宫殿旁边矗立的铜柱:“你去打一掌,咱家瞧瞧功力有多深。”
藏武阁中几个打盹、躺尸、发呆、倒吊的老太监,听见动静纷纷活过来,枯守阁楼极为无趣,有热闹立马凑近了看。
李平安来到铜柱前方,扎稳马步,脸颊憋得通红,似是将真气运转到了极限。
“嗨!”
一声断喝,手掌拍向铜柱。
老太监瞅了眼掌印,至多有三分深度,才修炼一年勉强算得上才俊,但是远远称不上功力深厚。
本想嘲讽几句,转念想到个好玩儿的事,连连抚掌称赞。
“小公公当真功力非凡,可以去二楼东南角书架瞧瞧,那里有几册适合你的功法。”
“多谢公公指点。”
李平安仍然只用了半成功力,半年前一分半,现在翻一倍正好。
然而他没算计到真气修炼不是倍数增长,而是由快转慢,甚至遭遇瓶颈不增不涨。
小桌子复生,修炼半年也不过能深半分。
老太监瞅着李平安上楼,终于忍不住怪笑:“桀桀桀……现在的小辈,当真不知天高地厚。”
另几个看热闹的老太监摇摇头,觉得很是无趣,多数恢复了半生不死的混沌状态。
也有人叹息怀念当年,时常有江湖高手入阁偷窃。
老太监们抓住了就好生玩耍,在其身上试验各种招式秘术,好玩有趣又日子充实。
哪像现在,江湖上连条狗都绕着藏武阁走,守阁差事无聊至极。
李平安不知老太监们看他笑话,直接来到二楼东南角,看到个满是灰尘的书架。
上面摆放的功法书册不多,只有寥寥三五十册。
上一篇:未来,地球成了神话时代遗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