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公 第93节
或者说,永宁帝面对盘根错节的江南世家,怯懦退缩了。
这时。
小梁子进门通禀:“陛下,安公公求见。”
“让小安子进来。”
永宁帝对小安子略有不满,先前命他协助办案,结果案子没进展,钦差死了。
“陛下,您要给奴婢做主啊!”
李平安人还没见到,哽咽抽泣声先传来,只见他双目通红眼泪止不住的流。
噗通跪倒在永宁帝跟前,咚咚咚磕头喊冤。
“奴婢干儿去江南查案,竟然遭到盐帮围杀,死无葬身之地,那是奴婢的挚爱亲人啊!”
永宁帝眉头微皱,原本呵斥的心思顿时消散,反而要出声宽慰。
“莫要哭哭啼啼,成何体统,你干儿死了,朕的钦差也死了!”
“什么?”
李平安目瞪口呆,骇然道:“竟有人刺杀钦差,简直大逆不道,当诛九族!”
永宁帝心中杀意上涌,问道:“小安子,你说该诛谁九族?”
李平安掰手指头说道:“盐商算一个,郑家算一个,王家算一个,李家算一个。”
江南崔卢郑王李五大族,个个传承千年,称得上名门望族领头人。
永宁帝满意点头果然还是小安子懂事,知道将卢家排除在外。
“小安子你说该派谁去查?”
李平安神色肃然,沉声回答道:“奴婢愿带人下江南查案,捉拿逆贼九族,为陛下荡清江南官场!”
“小安子忠心可嘉。”
永宁帝颔首夸赞,沉思片刻吩咐道:“你去江南可便宜行事,然莫要杀戮过重,朕要的不是人头。”
李平安叩首道:“奴婢遵旨。”
海公公眉头紧皱,不明白安公公所作为何,江南世家明显是个烂泥潭,何必蹚浑水。
京中你是三监提督,江南天高皇帝远,谁认你身份?
李平安躬身退出御书房,顺手塞给小梁子两锭金元宝,哪怕这回没派上用场,也得花钱维持关系。
临时抱佛脚,成不了事。
回到御马监。
一众干儿子、老太监还在等消息。
李平安桀桀怪笑道:“陛下命咱家去江南查案捉拿逆贼,允许便宜行事。”
众人闻言大喜,纷纷恭维安公公简在帝心。
早就听闻江南富甲天下,这回查的还是盐商,随意捞点银子就抵得上数年积攒。
李平安吩咐道:“小喻子,将消息散播出去,咱家三天后启程。”
小喻子疑惑道:“查案不应该越隐秘越好么?”
“陛下不是要咱真的查案。”
李平安淡淡道:“何况盐商背景复杂,幕后东家说不好是谁,总不能哪个都查。”
江南盐商大多有靠山,除了有郑王李三家,还有朝中阁老、皇族亲王之类,查错了凭白结下仇怨。
当然,也有极少毫无背景的盐商,那定然就是毒害钦差的逆贼。
夏公公恍然道:“大人的意思是,让幕后东家递上自家商号名字,咱们再下江南抓人?”
李平安颔首道:“正是如此,让咱们逐个甄别,那得查到猴年马月?”
夏公公问道:“若没人上交名号呢?”
“那就莫怪咱家大开杀戒!”
李平安幽幽说道:“到时候害怕了,再想递条子求饶,咱家可就不容易收了。”
言下之意,得加钱。
“干爹、大人英明。”
众太监齐齐躬身,眼中冒出贪婪红光,似要择人而噬,显然对江南之行抱有天大希冀。
……
安公公江南查案的消息,迅速传遍京城。
当天就有人来御马监送条子,自称京营提督、托孤大臣成亲王府上管家。
条子上写着个商号名字:怀义。
李平安遣人打听一番,得知怀义商号在江南颇有名声,东家姓刘,看似与成亲王府毫不沾边。
“这老狐狸平日里哭穷,官袍打七八个补丁,背地里经营偌大商号!”
成亲王做事向来周全,递条子时,底下还垫着一张银票,面额大的晃人眼。
安公公查抄盐商,也算是帮着铲除竞争对手,于情于理应该表示一番。
王府管家登门没遮没掩,眼见成亲王递了条子,很快有其他盐商东家遣人拜访。
前后三日功夫,御马监收了厚厚一叠条子,可以说京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多多少少都涉足盐业。
李平安将条子送去御书房,连同附带的大额银票片刻后笑盈盈的退出门外。
陛下看在二十万两的面子上,准许领两千京营兵卒。
回到御马监。
“没递条子的盐商就是逆贼,随咱家去江南抓人!”
李平安大手一挥,向内马厩走去。
夏公公、小喻子等干儿老太监紧随身后,各自挑选熟悉马匹,牵着走出东华门。
翻身上马,抖动缰绳。
唏律律!
乌骓踏雪驹前蹄扬起,向京城南门狂奔而去。
百余骑纵横京都,吓得百姓四散奔逃。
此时。
京营南六卫校场,两千兵卒已经列阵待命,全是仔细挑选出来的精锐。
李平安纵马而来,停在校场前方,马鞭斜指。
“咱家奉陛下旨意,查抄江南逆贼,此番随军立功者,赏两年饷银!”
第117章 用兵如神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两千步卒蜿蜒连绵数里,战靴沉沉踏在官道上,如闷雷滚动,扬起漫天尘土。
前方高耸“李”字旗帜,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李平安胯下乌骓踏雪驹,不耐慢悠悠的行进,时不时打出咈哧、咈哧响鼻。
赵廉望着整齐如林的军阵,轻抖缰绳催马上前,恰到好处的落后安公公半个身位,朗声赞叹道。
“大人当真用兵如神!”
夏公公、小喻子对视一眼,这厮规矩学得倒快,方才半月功夫就深谙溜须拍马之道。
李平安淡淡道:“咱家不懂行军布阵,只会多发银子罢了。”
“大人此举,方才直指兵法根本!”
赵廉自幼在军中厮混,深知“足银、足饷”的分量,即便先皇时候,也唯有北疆军能享此待遇。
其他边军、府兵,或多或少都有吃空饷喝兵血,就连父亲麾下京营也不例外。
领兵不贪财,怎么买大宅?
“桀桀桀……”
李平安怪笑几声:“这银子咱家不用自己掏,到了江南地界,砍几个盐商便有了!”
赵廉四下看了眼,附近跟着的都是老少太监,方才说道。
“下官听父亲讲,镇北王也是如此犒军。北疆大军攻破蛮族部落惯例三日不封刀,抢多少财货都分给麾下军卒。”
小喻子诧异道:“镇北王竟如此慷慨,难怪能横扫蛮族!”
李平安问道:“平西卫、定南卫没少破城灭国,为何不厚待麾下兵卒?”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赵廉解释道:“先皇时灭国无数,议定功勋不止看战果,还要细数缴获多少。”
李平安微微颔首先皇时征战数十年,单靠国朝赋税早难以为继,必须以战养战。
夏公公对北边知晓甚多,嗤笑道:“依咱家看,那位不是大方慷慨,分明早有不轨之心。”
“慎言!”
李平安抬手制止众人议论,深入调查冷逆谋反案,北疆十之八九有先天宗师坐镇。
朝廷与北疆彻底撕破脸前,还需谨小慎微。
如今镇北王建城池、收赋税、招蛮兵,还任命地方官员,但他仍然是国朝精忠。
正说话间。
前方探马来报:“启禀都统,石虎县令在前方跪迎。”
李平安眉头一挑:“过了石虎县就是江南,小小县令哪来的资格、胆子迎咱家?”
上一篇:未来,地球成了神话时代遗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