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第1283节

  有些人眼神开始变得不太友善。

  尉缭子倒是诧异地看了小羽一眼,不用她开口,便帮腔道:“太后别怪羽天师,她可以说好听的场面话,是臣让她实话实说。

  她的能力,太后和诸位大臣都见过。

  谁能比她更懂龙气与气运?”

  嫪毐道:“羽天师或许有天赋,可她既没正式修炼天师法,又刚来咸阳,连诸位大臣都认不齐全,今天才第一次见面吧?哪懂什么国家大事?”

  孟岐叹了口气,道:“羽天师,谶语案已经说清楚。

  朝堂之事,我们天师给予谏言即可,听不听由君王和朝臣决定。

  你说的都是金玉良言。

  但这种金玉良言太多人说,其实也有很多人明白。

  奈何气运如此,劫气迷了神智,人命由天而不由己。

  你也不用想着逆天而行。

  现在属于你的案子结束,我们且去吧。”

  小羽倒是没怎么激动,一直云淡风轻、神情自若。

  听了孟岐的话,只轻轻点头,向太后拱手一礼,“娘娘传臣至此,是为了昨夜之事,事情了结。朝堂上也没臣的位置,臣且先告辞。”

  接着她又看了李斯一眼,低声道:“李丞相,你若对昨夜仰贤堂之事有疑惑,我倒是愿意跟你唠嗑两句。

  你若不信我,也可以将你的事,说给你的那些仙人门客听。

  一些常识之事,大家都懂。

  估计你自己都明白。

  可你丢了命根子,心里不痛快,就想拿我撒气。

  完全是不识好人心,也忒没分寸。

  我这种人只会向大道理屈服,权势岂能压迫得了我?”

  说完她也不看李斯难看的老脸,顶着一众朝臣复杂的眼神,昂首挺胸走出章台大殿。

第975章 都有“羽吹”了

  太后有些智迟。

  等羽凤仙走出章台宫,她才回过神来。

  羽凤仙不仅嘲讽了李斯,还在她面前扬武扬威,装了个大的。

  “果然是个蛮子,不识礼数!”她气咻咻地骂道。

  “礼将崩,乐已坏。”尉缭子叹道:“太后用礼数压她,也得自己先有礼数。”

  “朕怎么没礼数了?”太后喝道。

  尉缭子道:“最大的礼数在祭与祀。

  祭天是上体天心、下应民意;祖祀是遵守祖宗家法,聆听先祖之灵的训诫。

  天师就是君王与老天爷、君王与先祖之间的纽带。

  天师代表了君王,负责与上苍沟通、与地下之灵沟通。

  羽天师已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的才华与德行。

  太后当像敬天地祖先一样敬她,这才是大礼啊。”

  嫪毐淡淡道:“国尉大人言过其实。钦天监一百多个天师,羽凤仙只是其中一个。

  若每个天师,太后都像敬天地祖先一样敬着,那谁是君,谁是臣?”

  尉缭子瞥了他一眼,冷笑道:“礼数之大,次在于君臣纲纪,如今君不像个君,让幸臣凌驾百官之上,仿佛一个二皇帝。

  大秦礼数早被你们败光了,还骂别人蛮夷。

  蛮夷都瞧不起你们,就没点自觉,不知道羞愧吗?”

  太后怒道:“老匹夫,你敢这样跟朕说话?”

  尉缭子淡淡道:“太后,孟太师走了。”

  “孟太师”太后怔了怔,越怒,“没了孟太师,朕还治不了你?”

  “太后要治臣什么罪,悖逆无礼?臣刚才已经说了第一大礼、第二大礼。

  太后先说说看,臣哪里说错了。”尉缭子道。

  “朕还跟你说什么?朕要罢你的官!先打板子,再赶你回家吃老米!”太后激动道。

  尉缭子还没来得及欣喜应下,冯丞相先激动了,道:“太后莫要说气话!如今大秦颓势尽显,不用羽天师说,太后难道看不明白?

  没有国尉大人镇压四方藩镇数百军侯,天下早乱了套。

  国尉大人,老夫也明白你的心思,但你不能忘了先皇的恩情啊!”

  大秦的军队分为三类:关中的卫戍部队,各郡县的地方军,边军。

  边军由数以百计的军功侯爷组成。

  比如长城军团属于蒙家、王家、李家,南方的百越有任嚣、赵佗等

  之前大秦鼎盛,它们能三足鼎立,相互制衡。

  如今地方军开始失控,关中军很多调往了长城防线,帮长城军团抵挡胡人。

  平衡早被打破,能维持的基本盘,国尉寮居功至伟。

  基本上,大秦的军侯,都在太尉府学习过兵法、兵道军阵。

  都经过尉缭子的调教,算是他的学生。

  没了尉缭子,换成别人担任国尉,八方军侯能服气?

  尉缭子无奈叹了口气,朝太后拱了拱手,“臣冒犯太后,愿罚俸三年以赎己罪。只是,臣的话难听,却是实话。

  羽天师有大才,切莫寒了她本就不多的振秦之心。”

  李斯冷着脸道:“有什么大才?说来说去,不还是老一套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过去我们说了多少回?

  太后愿意听,早听了。还轮得到她,来当个正直敢言的诤臣?”

  这话虽是在贬低羽凤仙,可太后听了一点也不开心。

  她怒道:“你们就只盯着朕是吧?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食不过五味,身边连个仙人门客都没养。

  你们呢?

  朕的饭食,比你们更好?住得比你们更华丽?

  骊山阿房宫,绵延数百里,是朕一个人在住?你们子孙后代,没在那里安家?

  除了朕的陵墓比你们大些,多耗费些人力物力,别的方面哪能跟你们比?

  一天到晚只说朕,仿佛偌大的大秦,全是朕败光的。

  朕身为人皇之母、摄政太后,养个幸臣,修个陵寝,是多大的罪?

  先前羽凤仙说青史留名、贻笑万代,反正朕不怕。

  朕愿意让万代之后的人去评断,哪个太后不养幸臣、不修陵寝?”

  李斯沉声道:“臣养了很多门客,臣也住大宅子,臣还食不厌精。

  可臣没拿国库一文钱。

  臣有封地,有先皇的赏赐,家中财富多得用不完,不用搜刮民脂民膏。”

  太后叫道:“整个天下难道不是朕的?”

  尉缭子叹道:“每个人都有道理,每个人都说服不了别人,也没资格说别人。

  所以,同样的谏言,我们来说,与羽天师说,效果可能天差地别。

  我们一遍遍地重复,始终改不了。

  自己都在奢靡无度,怎么劝君上、劝众臣节俭度日?

  我们干不了的事,不如让羽天师来干。

  我们是一定干不好,她是一定能干好。

  因为她不用权衡利弊与各方关联,她只会权衡怎么做,更利于大秦。

  她有天眼,能看到现在和未来。

  正好,我们都知道孟太师想走,想让羽天师代替她。”

  他朝着太后躬身一拜,“臣提议,恢复殷商旧制,将太尉与丞相的权力,赋予太师。让太师凌驾三公之上,让羽天师来统领文武百官。”

  殷商纣王时期,闻仲为太师,可朝堂上也有丞相商容,有亚相比干(副丞相,相当于李斯的左丞相),还有职位类同太尉的“镇国武成王”黄飞虎。

  但很明显,他们都比闻仲矮了一大截。

  等到了周朝,“太师”的权力便大幅弱化。

  嬴政统一天下,朝廷里压根不设太师之职,只有天师、大天师之分。

  嬴政驾崩后,孟岐入朝为官,赵太后才恢复“太师”这一职位。

  可身为太师,孟岐甚至很少上朝。

  上朝也没事干。

  军务归太尉,政务归丞相,监察百官归御史大夫管。

  大家各司其职,太师有事也只能向太后谏言。

  此时尉缭子这番话,简直是石破天惊,要颠覆三公九卿的“祖宗制度”。

  “国尉大人,你莫不是夹脑风了?”御史大夫冯劫首先惊呼。

  其余大臣接连跟上。

  “国尉大人,你是不是也想学孟太师,打算脱身而去?

首节 上一节 1283/1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黑神话西游:模拟成仙!

下一篇:练到纯阳无极,才发现是诡异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