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你越信我越真

你越信我越真 第100节

  老叟连连摆手:

  “不敢不敢!我家世代都是庄户人,大字不识几个,哪能当庙祝?”

  “只是我家离这平澜神庙最近,祖上又曾受过平澜公大恩。打小起,家里人就常来洒扫照看。”

  听到这里,杜鸢心头微动,目光扫向那条小径——难怪杂草丛生,却仍留有一线小径可辨。

  他声音渐低,惭愧地垂下头:

  “可自从几年前染了风寒,身子骨不行了,小老儿就只是偶尔过来敬敬香,而再没有好好打理了.”

  说着又是连连叹道:

  “明明周围乡亲,都因为我家还愿意来祭拜修缮神庙,而多有照拂.”

  他身后的儿子急忙插话,声音带着几分焦灼:

  “爹!早跟您说了,咱们又不是庙祝!神庙破败这么大的事,哪能揽到咱头上?”

  那高人虽说弥水泛赤与平澜公无关,可他真怕旁人会这么想,更怕他爹稀里糊涂把这口黑锅认下了。

  他们小门小户,哪里背得起这个的?

  可他们这一番话,却是说的杜鸢双眼之中异彩连连。

  “老人家,您是说,不仅您这一家没有忘了平澜公,就连周围乡亲们也没有忘记?”

  “当然是不能忘记的,我们这沿河的庄户人,可都是靠着平澜公的恩德才有活路的。这哪里能忘?就是,就是”

  说着,他越发惭愧地朝神像磕了个头。

  说是没忘,但却连神庙都变成了这个样子。

  可是自己的确老了,自己一家又真的无能为力,而且乡亲们又怕朝廷,这究竟是谁错了呢?

  杜鸢却已走到神像前,目光灼灼,对着神像正色道:

  “公之德行,后世从未有片刻忘怀啊!”

  没有如那位一样直接有声音传入杜鸢耳中,但却有微风拂过,轻扫众人,去其体劳。

  见状,杜鸢大笑着扶起了老叟道:

  “老人家,您不必多想,平澜公从没有怪过您和乡亲们!而且,您今天不也来为平澜公修缮神庙了吗?”

  老叟又惊又喜,可却担忧的说道:

  “但我们这点人,真的能修缮出个什么吗?”

  “哎,此举是重心不重实,且,谁说人少了?”

  杜鸢轻轻抓住老叟的手臂,引着他朝着小径看去。

  只见又是三两汉子带着工具走来,远远的还朝着这边兴奋喊道:

  “牛大叔,俺爹让俺们也过来帮把手!我估摸着隔壁几家也快来了!”

  这意外之喜,让牛家四口分外高兴。

  杜鸢也回头对着神像笑问道:

  “公可满意?”

  清风拂过杨柳,以无声答有声。

第103章 我觉得不够!

  随着时间逐渐推移,发现没有衙役过来驱赶的乡人们,也来的越来越多。

  从最开始的牛家四口,慢慢变成了如今的一二百人,且还有其他地方的人源源不断的过来。

  虽然已过约莫两百年之久。

  可引水活命之恩,弥水两岸百姓,凡有所知者,皆不敢忘也!

  细细想来,当朝太祖开国时的青州刺史,之所以宁愿费时费力的修建新道,而不直接砸毁神庙,想来也是怕了激起百姓震怒。

  如此时局之下,如今居然还有这么多百姓记得并愿意过来。

  那真的是应了杜鸢说的那句——后世之人片刻未曾忘也!

  虽然已经入夜,可此间却是灯火通明。

  到处都是正在翻修神庙的百姓。

  看着几乎竣工一新的神庙,和香炉前插满了的香火,牛家老叟激动的对着杜鸢说道:

  “多亏了您的提点,平澜公的神庙才能焕然一新啊!”

  杜鸢轻笑摆手道:

  “这哪里是我的功劳,这分明是诸位的功劳,以及平澜公的功德啊!”

  若说此前杜鸢还不太拿得准能不能行。

  但如今看着身后焕然一新的神庙,杜鸢断定,今夜他所欲行之事,绝对可行!

  可杜鸢身后却传来一声苍弱但中正平和的声音道:

  “因果因果,您才是如今之果的那个起始之因,如何能忘?”

  若非杜鸢在那妇人面前显露神通,又提及平澜公之名。那妇人岂会急忙归家,将此事告知牛老实?

  牛老实若不因此认定必须来“收拾”这神庙,又怎会有眼前这番景象?

  杜鸢循声回望,只见一个黝黑干瘦的小老头,正含笑立于他身后。

  细细凝视,赫然得见一座金身浮于眼前。

  虽然蒙尘,且裂纹遍生,但确乎是一尊货真价实的功德金身。

  不用多想了,这个入夜之后,才姗姗来迟的过来帮把手的老人就是此间真正的主人——平澜公!

  思及此,杜鸢抬手笑道:

  “有礼了!”

  对方轻笑摇头道:

  “见外了。”

  “能出去说说吗?”

  平澜公欣然颔首,随杜鸢步出那已重新立起的庙院围墙。

  然而,仅走出几步,他便无奈地顿住了脚:

  “还请见谅,老夫实在走不远了。”

  杜鸢回头,只见平澜公的身影,似被无形之力所缚,困在庙门前一二丈的方寸之地,无法寸进。

  杜鸢见状,面露歉意,拱手道:

  “是在下唐突了。请,我们去那边。”

  说罢,他引着平澜公,走向不远处的山崖边。

  两人并肩而立,眺望着崖下奔流不息、赤红如血的弥水。

  “这弥水不知为何变成了这般模样!好在,听百姓们说,如今的坐镇此间的王爷已经有了解决的法子。”

  杜鸢讶然问道:

  “您看不到什么吗?”

  那安青王的气数都已经只剩下了龙头还在江面之上。

  且随着安青王踏上游船,更是连最后的龙首都加速下沉。

  此前那点垂死挣扎的气象,更是荡然无存。

  平澜公连连摇头道:

  “我不过一个香火都快断绝的野神,哪里能有您这般的法眼可观异象?”

  香火都快断绝的野神.

  听到这一句的杜鸢忍不住问道:

  “您当真就没有一丝不甘么?”

  百姓们确实还记得平澜公的恩德,但,平澜公应得的,何止是这点啊!

  平澜公闻言,竟是大笑起来:

  “不甘?我有什么可不甘的!早已分外满足了!”

  他回头看着杜鸢,眼中没有一丝阴霾,只有坦然的澄澈:

  “您看,我本是两百年前就该入土的人,却能在王朝更迭的乱世之后,依旧站着与您说话。您说,这难道不是天大的福分?我还有什么可求的?”

  “早就——知足啦!”

  看着畅快大笑、毫无怨怼的平澜公,杜鸢心中五味杂陈,终究还是忍不住道:

  “引弥水回流,活两岸苍生,此等功德,您不该只得这些微末啊!”

  可平澜公闻言,反而越发摆手,脸上的笑意更深。他抬手,指向弥水两岸那遍布灯火道:

  “您错了。我已得了天大的恩赐。您看——”

  “纵然我当年研读了再多水利典籍,说到底,终究不过是个半路出家的门外汉。”

  他收回手指,目光转向身后仍在庙宇废墟中忙碌的百姓身影,眼中满是感慨与欣慰:

  “可就是我这门外汉的笨法子,竟真留下了一条百年安澜的弥水!所耗甚大,且非徒劳伤民,这已是上天莫大的眷顾!”

  “更何况,此水竟真能泽被后世,福延子孙.”他声音微颤,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满足,“这,难道不是老天赐给我的天大恩赏么?”

  杜鸢闻言,肃然起敬。

  不会错了!

  纵使今夜没有弥水异变,他也绝不能坐视此等大德渐渐沦落为野神淫祠之流!

  杜鸢猛地探手,一把扣住了平澜公的手腕!

首节 上一节 100/1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秦时:我在天宗误入歧途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