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信我越真 第124节
“哎,小伙子,这儿离县城可有点远,年轻人的脚力也得半天呢。不过,你若是走这小路,不须多久,就能看见一个村子。你可以在哪儿借宿一宿!”
杜鸢循声看去,只见一长须老者正对着自己和蔼招手。
在他身后,的确是有一条羊肠小路。
“哦?老人家,”杜鸢拱手问道,“敢问此去是何村落?”
“村里多是同姓人家,所以就叫张家村。”老者答道。
杜鸢拱手道:
“多谢老人家。”
说罢,便是走到了长须老人附近,左右寻了起来。
这让老人奇怪道:
“小伙子,你在找什么呢?”
杜鸢笑道:
“得您指路,总得谢点什么才好!”
老者越发好奇问道:
“先不说这点小事有何可谢,就是你这找来找去是要谢什么?”
“啊,找到了!”
杜鸢没有回答,而是眼前一亮的拨开草丛。
老者顺着他去的方向一瞧,脸色骤变,连声急呼:“哎哎!小伙子,使不得!那地方去不得!去不得啊!”
杜鸢闻声回头,笑意未减:“怎么去不得?您不就在那儿吗?”
老者当场呆立。
杜鸢已经拨开草丛,露出了里面的一座孤坟。
碑文略有模糊,且显然久未有人祭拜。
不过还是能够依稀辨认出,上面写着——
显考张公讳守路之墓
卒于景元廿三载孟秋
看着这座孤坟,杜鸢说道:
“您看着这条路,好多年了吧?”
景元二十三年是什么时候的年号,杜鸢不知道,但他通过裴刺史知道了,如今是天保年间。
所以,这座坟最早都得是几十年前的了。
老者没有回答,只是分外惊奇的看着杜鸢道:
“你不害怕吗?”
杜鸢回头反问道:
“为何要怕?”
老者当即失笑:
“我可是阴物啊!活人怕我,难道不该是天经地义吗?”
这些天里,也有人发现过这一点,但反应却和杜鸢天差地远。
对方是马上被吓得夺路而逃,杜鸢却径直找起了他的坟茔。
闻言,杜鸢笑道:
“但您刚刚可还给我指路了呢!”
“就凭这个你就不怕?”
杜鸢又指了指自己的眼睛道:
“当然不止,毕竟我这双眼睛,能看到的东西可多了去了!”
说罢,杜鸢便蹲在了这座坟茔之前,取出了一枚阴德宝钱。
刚一拿出,老者的目光就死死盯在了上面。
“这个.是什么?”
杜鸢第一次有点讶然:
“您不知道吗?”
老人困惑摇头:
“老夫的确不知道这是何物,只是觉得分外想要。所以定然是个宝贝?”
凝视片刻后,杜鸢思索着收回了目光道:
“的确算是不错的宝贝,拿来作为给您的谢礼想来十分合适。”
老者劝阻道:
“都说了只是小事,你若真想报答,给我说一句谢谢便是。哪里要拿出这般宝贝?”
“嗯,您这么说了,这可就更得给您了。”
说罢,杜鸢便点燃了那枚阴德宝钱。
烟火一起,老者就感觉身体一轻,飘然欲仙。
“老先生,告辞!”
将徐徐燃烧的阴德宝钱烧在了坟茔之前后,杜鸢拱手而去。
老者亦是回礼。
沿着那条小路徐徐而行的杜鸢,很快就看见了老者说的张家村。
找到一户应该半是农家半是客栈的地方敲开屋门,对着此间主人说明来意后。
对方有点歉意的说道:
“本来是可以给您安排床榻的,可先前来了不少人,所以,就只能委屈您在里屋将就一下了。”
不等杜鸢点头,他就听见屋里有人叫嚷着:
“我就说了什么神鬼之说,都是虚妄,不然我们怎么一路行来都没看见,那个所谓的会给人骗去无归路害命的引路鬼?”
循声望去,只见七八个年轻侠士正围在一起侃侃而谈。
闻言,杜鸢轻声笑道:
“可能是阁下把人当成了鬼,又把鬼当成了人。”
第125章 点破
杜鸢这话当即引起了那几个年轻侠士的不满。
其中一人更是直接摔下筷子,一拍桌子的起身呵斥道:
“你这厮怎么胡乱嚼舌?我且问问你,你是不是连我们究竟在说什么都不知道?”
其余之人没有开口,但也是颇为不善的看着这边。
吓得此间主人急忙走到双方中间充当和事佬。
“哎呦喂,诸位啊,都快晚上了,没必要这样,都消消气,消消气!”
见屋主人出面,那起身的年轻侠士才勉强压下火气:
“行,看在屋主人的面子上,你给我道个歉,我就当没这回事!”
屋主人忙看向杜鸢,见对方不语急忙上前小声说道:
“这位爷,都是惹不起的公子哥!您瞧他们人多势众,还带着家伙呢!服个软,图个平安”
杜鸢摇头说道:
“无妨,无妨,我看诸位都是讲理的,只要讲清楚了个中关键便是。”
这话让那人冷笑道:
“讲理?那肯定是讲理,就是你这胡乱嚼舌那有理可讲?”
杜鸢缓步走到他们面前,目光沉静地扫过几人。
自泰安一行后,他这双眼能看见的东西,比以往更多,也更清晰了。
就是依旧差了佛家一脉许多。
这让杜鸢有点摸不着头脑,心道难道是这一次遇到的两位差了之前太多?
按理说有了他们加持,应该不至于还差这么多啊。
这让那为首的年轻侠士心头莫名一悸。
直到此刻,他才猛然察觉:眼前这人虽衣着朴素,气度却异常从容。他们兵刃在侧又人多势众,寻常人见了,莫说上前理论,便是多看两眼也要腿软。
此人对此竟毫无惧色,难道真有什么倚仗?
心念至此当即出声:
“所以,你究竟要说什么?”
杜鸢这才收回视线,转而笑道:
“你们一行是不是听人说这附近,有一个鬼怪专门化身老翁模样,在傍晚时分,诱骗那些来往路人?”
那人挑了挑眉头道:
“不错!你也听过此事?”
这正是他们风风火火赶来的原因。
短短两三日,城中便沸沸扬扬传开一桩骇人听闻的消息:说这附近,竟出了一个专在薄暮时分化作老翁的恶鬼!它以引路为名,将无辜行人诱骗至僻静处,然后挖心拿肝而食!
他们出身地方豪强,自恃武艺高强又素不信邪,一心想着戳破这“鬼话”,借此扬名立万。为此,还特意寻访到最初散布消息之人,颇费了些周折才打听到张家村这确切的所在。
上一篇:秦时:我在天宗误入歧途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