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你越信我越真

你越信我越真 第125节

  杜鸢没有回答这个,而是继续说了下去:

  “只可惜你们不知道的是,说这话的人是做贼心虚,因为心头过于惶恐,又害怕被人瞧出端倪,所以才大肆宣扬自己是遇到了恶鬼!”

  此话一出,几个年轻侠士当即变色道:

  “你是说那人在诓骗我们?”

  可旋即,又一个侠士反驳道:

  “不可能,那人可是有名的善人!”

  他们虽未明言其名,但心中笃定,那人在他镇子上素有善名,一直乐善好施。邻里但凡有个病痛灾劫,他必定慷慨解囊,从无吝啬。

  故而凡是问到,都多有称赞。

  杜鸢轻笑道:

  “亏心事做多了,肯定是要做做样子,不然怎么好继续骗自己去落个心安呢?”

  这话让几个年轻侠士互相看向对方,显得十分无措。

  因为杜鸢的话,莫名的让他们觉得可信。

  最后还是最开始那人说道:

  “你无凭无据,怎能空口污蔑于人?”

  “对!没有凭据,岂能血口喷人!”其余几人如梦初醒,纷纷附和。

  杜鸢指了指在自己眼里,沾染阴气最多,甚至土腥气也极重的一个年轻侠士说道:

  “你的怀里就是证据!”

  那人勃然大怒道:

  “我怀里?我怀里能有什么证据!”

  “不记得了吗?你不是从他手上买下了一块好玉吗?”

  那人登时脸色一变:

  “你怎么知道?”

  这事就他们几个和对方知道,自己也没有拿出来把玩。这人素未谋面,怎就知道了去?

  其余之人也被这一手镇住的面面相觑,惊疑不定。

  可怎料杜鸢接下来一句话却直接让他们脊背发凉,毛骨悚然。

  “我知道没什么,最关键的还是,幸亏你不知道这东西来历,也幸亏墓主人是个明事理的,不然,你肯定被他找上!”

  墓主人?!

  找上?

  “你,你是说这是墓里面的?!”

  那人好似屁股被针扎了一样的跳了起来。

  之前一直宝贝无比藏在怀里的宝玉更是当即被他丢在了桌子上。

  此刻还在桌上不停打晃呢!

  杜鸢看了一眼后说道:

  “对,墓里的。”

  杜鸢旁边的一人虽然面色微白,但却想靠着自己见闻辩驳杜鸢道:

  “你可莫要乱说,这枚玉土沁,水沁,甚至血沁都没有,怎么可能是墓里出来的?”

  杜鸢无奈道:

  “才葬下去就让人挖出来了,怎么可能有这些?”

  说着,更是上手捡起了那枚宝玉,递向了那人道:

  “你啊,还是快些回去找到那人,问他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偷盗的,好给人还回去。对了,你要记得,这是从东北方向盗的。他若说的不对,就是糊弄你。”

  这番话说下来,别说作为当事人的几个年轻侠士了。

  就连一直站在杜鸢身后的屋主人都是感觉后背凉飕飕的。

  好半响,他才勉强回过神的对着杜鸢笑道:

  “这位客人,这,这都快晚上了,说这些不好吧?而且,您,您好像真没啥实证啊!”

  这让侠士们也是赶紧说道:

  “对对对,你说了这么多,还是没有任何实证!”

  屋主人说这话是害怕,几个侠士则是又害怕又羞恼。

  毕竟杜鸢若说的全是真的,那他们可就成了笑话。

  杜鸢突然心神一动的看向了身后。

  只见一缕青烟正从还未关上的屋门外飘过,向着村子深处而去。

  这烟杜鸢见过,是阴德宝钱燃烧后的表现。

  所以怎么从路边飘来这边了?

  想起老人对阴德宝钱毫无所知的样子。

  杜鸢想这应该就是个中关键了,正欲前去查看,但想到了什么的他又回头说道:

  “若想看看实证,不如和贫道走一趟?也正好见见你们口中的‘恶鬼’究竟是不是那般歹毒可怕!”

第126章 封正山神(3k)

  说罢,杜鸢就径直走了出去。

  屋子里的几个年轻侠士则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有点不知所措。

  最后还是最开始之人嘟囔道:

  “去就去,我们这么多人,个个从小习武,一身阳气还能怕了这些?”

  有人带头,其余人自然跟着响应:

  “对,看看他到底是真有本事,还是装神弄鬼!”

  说着便悉数起身,跟了上去。

  只是那枚杜鸢见迟迟无人接手、搁在桌上的玉佩,却依旧孤零零留在原处。

  不知是他们齐齐忘了,还是心头胆怯,故意视而不见。

  想来,后者居多。

  看着人都出去了,屋主人本想躲进里屋,但瞥见桌上那枚莹白的玉佩,心头又是一阵嘀咕。

  权衡再三,他还是小跑着追了上去。

  人多好,人多好啊!

  人多才能壮胆,人多才才没什么“乱七八糟”。

  众人一出屋门,便紧跟在杜鸢身后。

  几个侠士想出声质问,可目光扫过四周越发阴森、暮色四合的山野,顿时收了声,不由自主地互相靠拢了些。

  后来的屋主人急忙挤进他们中间,声音发紧:

  “诸位慢点,诸位慢点!这是我们的村子,有什么想问的,问我就成.”

  正说着,却见前方引路的杜鸢忽然停住了脚步。

  “怎么停下了?”有人脱口问道。

  杜鸢回头,声音平淡:

  “因为——”

  他侧身让开,

  “到地方了。”

  暮色中,一座小小的神祠显露出来。

  那神祠显然年深日久,不仅覆盖其上的红布早已朽烂委地,连垂落的荒草也几乎将整个祠身彻底吞没。

  见了这神祠,几个侠士是十分疑惑。

  而屋主人则是惊讶说道:

  “这是张老大人的祠。”

  “张老大人?”有侠士好奇追问。

  屋主人定了定神,解释道:

  “这位老大人,原是咱村的大户。可惜独子早夭,断了香火”

  “那为何给他立祠?”

  “唉,”屋主人叹了口气,“老大人晚年时,朝廷要重修官道。原本的路线,远远绕开了咱们村子。”

  “老大人觉得不成,便四处奔走打点,最后更是散尽家财,硬是把那多绕的一段路钱给补上了!这才让官道打咱村边过。”

  “所以老大人过世后,乡亲们感念恩德,就给他立了这祠,还把他葬在官道旁。不过这都是景元年的事了”

  他声音低了下去,带着几分萧索:

  “村里最后几位记得他的老人也走了.如今,只有年节时,才有乡亲来除除草、上炷香。”

  众侠士闻言,皆是愕然:

  “景元年?那不太祖爷时候的事了吗?”

  景元乃本朝开国太祖年号,如此算来,已近百年。

  “可不嘛,都是太祖爷那会儿的老黄历了。”屋主人点头应和。

  得了肯定,侠士们先是惊疑不定地扫视着荒草丛生的神祠,随即猛地转向杜鸢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25/1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秦时:我在天宗误入歧途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