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你越信我越真

你越信我越真 第81节

  说罢,便是仰天大笑而去。

  他自觉已破我执妄念,修得大自在。

  满寺僧侣错愕难言,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扬长而去。

  等到他远去之后,一名沙弥小心询问着主持道:

  “主持,您看着念珠究竟如何处理?”

  主持连连摇头道:

  “这人自认已破‘实有执’,可却不知自己不是‘不著相’,而是不敬佛法,不尊传承。”

  “如此狂徒的东西,怎能放在大雄宝殿之中?快快撤下!”

  沙弥闻言,当即上前。

  可弗一触及那念珠堆砌的小山,不过是下意识的道了一句阿弥陀佛来。

  小沙弥就在恍惚间听见了同样一声阿弥陀佛自耳边响起。

  惊异转头,却不见任何动静,彷佛谁的心声被他听见了一般。

  挠挠头后继续收拾那念珠时,方才发现这号称真法加持的佛宝,竟是一如此前一般,喟然而散,滚落一地。

  端的是个狼狈不已,徒增笑话。

  如此自然引得众多僧众摇头失笑。

  果然只是个狂妄之徒。

  不过笑过之后,主持却是看着那株菩提树道:

  “但这狂徒的花开迎佛应该是没错的,就是不知,这佛究竟在何处?”

  僧人们分外不解,菩提树下却是已经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信众,正在不停膜拜宝相。

  唯有正在收拾念珠的小沙弥越发惊疑不解。

  因为那珠子初入手时分外冰凉,好似坚冰,拿了就想丢出去。可才在手里滚了一圈后,就变得温热喜人,让人爱不释手。

  ——

  而在青州城外,已经混进了一个马帮,还分到了一匹驮马骑着的华服公子,正谈天说地的将一群马帮汉子说的异彩连连,大笑不止。

  可众人正说笑间,突然一个汉子对着华服公子说道:

  “王公子啊,您可能不知道,前面在过一小会儿,就能见到一株菩提老树!那可是我们这条路上的一景!”

  其余人也纷纷说道:

  “没错没错,听说那株菩提树还是和法兰寺里那一株一起种的呢!”

  “对,就是和法兰寺中那一株一起种的,事实上,当年据说法兰寺主持为了筹措善款修建寺庙礼佛。可是特意亲手种下了足足千棵菩提,以示诚心。但时过境迁,也就只有寺中和前面那颗还活着了。”

  这话听得华服公子点头笑道:

  “哦,法兰寺虽然历次重建,但寻根溯源可是千年古寺,如此说来,千颗菩提的缘法如今是悉数聚于这千年古树之上了?”

  汉子们惊奇说道:

  “对对,小时候我们是听老人这么说过。”

  正说话间,众人便是行至那千年古树之前。

  甫一看去,连带着华服公子都是愕然出声。

  因为未到时节,却已然菩提花开!

  “哎呦,怎么提前开花了?”

  “这是怎么了这是?”

  马帮的汉子们只当遇到了奇景纷纷感叹。

  可华服公子却是错愕之后,恍然看向已经不见了影子的青州。

  ‘菩提为佛宝,菩提花开,自当是遥感佛陀威德,故而花开迎佛。但是,佛爷明明在西边,为何花开的却是东边?’

  思索片刻后,华服公子顿悟笑道:

  “原来是东来佛爷西行度世!”

  “公子您说的什么?”

  见马帮汉子发问华服公子急忙摆手:

  “没事,没事。适逢其会有感而发罢了。”

  他可不敢在和那位佛爷扯上因果了。

  说罢,为了调转汉子们心思,也为了卖弄一下见识。

  他指着那颗千年古树道:

  “我断定,这株千年菩提下,必然藏有一颗五百年不腐的菩提果!”

  这话却是惹得马帮众人无不大笑:

  “公子说笑了,怎么可能有几百年的菩提果。而且为何千年的树却只有五百年的果?”

  华服公子摇头笑道:

  “因为千年缘法,分为二树,自当是各持五百年!如今花开迎佛,想来这缘法也可以被有缘人拿到了!”

  一番话说的众人惊疑不定,但却无一而动。

  这让华服公子哑然摇头。

  的确是无缘啊!

  ——

  雅间中的杜鸢不由揉了揉耳垂。

  不知为何,他总感觉耳边似乎有什么声音。

  很多,却又没一个能够听清。

  甚至细细听去,还会如数消失。

第83章 明悟的杜鸢

  思索片刻后,若有所思的杜鸢突然抬手做剑指,道了一声:“福生无量天尊!”

  果不其然,那虚幻声音瞬间消失。

  如此异变让杜鸢心头愕然,真是因为这个啊?

  可根本又是为何?

  杜鸢突然喊了一声道号,让还端着茶壶的刺史看的不明所以,心头思绪纷飞,却又没有一个可能是的。

  只能硬着头皮询问道:

  “道长,您这是?”

  杜鸢摆手笑道:

  “没什么,只是随感而发罢了。”

  “哦哦,这样啊。”

  说完,他放下茶壶问道:

  “道长,您看韩氏那边,是我直接去叫人请来别驾韩承,还是找个更为稳妥点的时间和地方?”

  韩承,记得是韩棠的父亲。

  如果没出错的话,他现在应该还在城外修路呢。

  想到这里,杜鸢朝着刺史问道:

  “韩承此刻应该还在城外修路吧?”

  “修路?韩别驾亲自在?”

  韩氏突然开始修路这件事,他作为青州刺史自然知道。

  只是韩承亲自在,真的有点超出他的预料。

  毕竟这种事情,正常来说不应该是拨点款项后就交给下级处理吗?

  不说他是青州别驾,就只说他韩氏嫡长子的身份,都不应该亲自去盯着啊。

  可说着说着,他就脸色一变道:

  “道长,下官曾听人说,韩氏日前兴众出城是为了祭拜祖先遗德。而最终的目的地更是一座神庙!”

  “您说,韩氏不会是也找见了什么吧?”

  这话说的杜鸢反而有点惊讶。

  怎么你一个刺史是靠着我才猜到这件事的?

  所以杜鸢略微惊讶的对着他说道:

  “你这刺史,当的有点可怜了。”

  裴刺史当即听出真是如此,且自己居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所以十分惭愧的拱手说道:

  “地方土族和安青王早已在青州经营多年,下官虽然有皇命在身,且也在青州就任颇久,可论及根基,的确是远不如他们。”

  如果说把青州各种关系势力分成六份的话,他大概占了一份,安青王应该是两份,余下三份则全在各个世家门阀手里。

  至于军队,理论上,军权在他手里。可细分的话,那就说不清了。

  毕竟,这个校尉姓韩不叫韩,那个偏将姓刘又是刘的,你真的看不清分不明.

  而到了这个份上,京师还能威震天下的根本,则是那十几万装备精良的天子九卫。以及由陛下腰胆之将节制的边军。

  事实上,地方由地方做大,也是皇帝对世家的妥协,正所谓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

  这一点上,天子是,世家们也是。

  曾经天子九卫在手,地方不敢觊觎。

首节 上一节 81/1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秦时:我在天宗误入歧途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