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第12节
不妥不妥,自己得了金光咒这般玄奇之术,又被传了金丹大道,如今不思回报,竟还生出爆老人家金币的念头,实在有些“孝”了。
不过随即曹空又想起黄狮精的四明铲,那四明铲坚固异常,后来能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相持一二,可见其材质不凡。
且黄狮精更是识出了孙悟空等人的武器厉害,想来在法宝方面有些见识,故决定改日倒是可以去问上一问。
或许改日自己找些奇珍神铁,从而想办法打造一把。
“你在想什么呢。”
不知不觉间曹空和敖幽再度走至玉华城前,敖幽见曹空发愣,伸出手掌在其眼前晃悠。
曹空顺口答道:“我在想,日后该如何去获得一把好剑。”
“哦。”
敖幽应了一声,眸中若有所思。
两人进入了玉华城,不多时,敖幽喜好这里的繁华,便问曹空要了金银,自行去玩了。
曹空自无不可,不过是些许俗物,在他看来没什么好心疼的,他从敖幽身上得到的远比金银值钱的多。
曹空闲庭信步看人间之烟火,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铁匠铺,铺子铁匠长的十分魁梧,甚至可以说得上凶恶。
但是手艺却不错,以凡俗的眼光来看。
在曹空支付剩余银两之后,将铁剑拿给曹空,端是寒光凛凛。
曹空握剑于手,虽是凡剑,可却让他生出奇妙感受,好似手中之剑,在给予其力量,竟让曹空有种挥洒剑法之感。
果然,木剑和铁剑还是不同啊,剑五行属金,乃是为杀伐而生。
曹空按捺住使剑的冲动,将其归于剑鞘,握在手中,而后在玉华城中闲逛一番。
人总是既要还要的,没有剑的时候想要把剑,有了之后就想要更好的,故曹空想着能不能捡漏一番,找到一些稀有金属。
只是可惜,到底是凡人城池,别说什么稀有金属,就连沾染灵气之物都极少见。
曹空继而去寻敖幽,准备和其一起回豹头山。
可忽的,见前方人群拥挤,有争吵之声。
原是一个僧人,衣衫朴素甚至可以说有些破烂,面容和善,但此时却在向一个卖梨的汉子讨要一颗梨来吃。
僧人看上去很不宽裕,只是那汉子也只是寻常人家,不然也不会推车来卖,更在深秋身着单薄。
“去去去,我本就不宽裕,哪来能施舍于你,你要买就买,不买就走,不要耽误我做生意。”
僧人面带正色道:“这位施主,你有一车梨,给贫僧一个又何妨,行善积德必有福报啊。”
话出,周围的人也纷纷劝卖梨的人给这僧人一个人,只是那汉子本就不肯。
如今周围人一起哄,他更是不肯,甚至面色涨红,不停的斥骂那僧人。
而周围人也劝汉子施舍给这僧人一枚坏的果子,可那汉子怎么都不肯。
于是争吵越发之大,有说僧人无耻的,可更多是说汉子吝啬的,也可就是没一人愿意自掏腰包去施舍给这僧人的。
这时,忽的几枚铜板抛了过来。
“诺,我买你一个梨,老头,请你吃。”
这突然冒出来的人,正是敖幽,这蛟女看此方热闹,也情不自禁的凑了过来。
那僧人平静的看着敖幽:“慈悲慈悲,檀越有此善心,若能秉而持之,他日定有福德而报。”
说着僧人拿了一颗梨,那汉子见人给钱,也就不阻拦。
僧人手拿梨道:“贫僧乃出家之人,不会吝啬财物,刚好贫僧也有梨,便让贫僧请大家吃上一吃。”
看热闹的人高声问道:“你也有梨,那你刚刚还问人家要着吃。”
僧人笑道:“我需用这个梨来做种。”
说着便大口的吃起梨子,汁水四溅,丝毫不在意他人目光。
曹空则在旁默默的看着,心道,此地乃是西牛贺洲,碰见和尚还是先观望观望再说。
又见这玉华城中围观者反应,又莫名想到佛祖的一番话来:我西牛贺州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
不由心道:‘出家人也有妄语啊。’
僧人吃完之后,将梨核拿在手中,竟将目光落在曹空身上,向曹空讨要水来。
曹空身上哪来的水,可既然僧人相邀,他亦坦荡而出,笑道:
“巧了,我刚好带清水,只是水囊丑陋,不便示人,便让我以袖袍遮蔽来倒出吧。”
旋即以宽大袖袍遮住,运转法力,施展呼风呼雨之术,顿有涓涓流水而出,旁人不知,只以曹空从袖中水囊倒出。
于是,在清水灌注之后,那僧人手捧泥土覆盖梨核,旋即,在众目睽睽之下,一颗嫩芽冒土而出。
不多时长成一树,开花结果,生出满树梨子,果香飘扬。
众人皆惊异,惊呼神仙手段,而后又将满树梨子赠与众人,且留了两个最大的给敖幽和曹空。
而后又径自将梨树伐了,从容离去。
那汉子也是惊于僧人手段,甚至懊恼没有施舍给其一枚梨,如此神仙人物,但凡给他丁点好处,他说不准就能富贵起来。
半响之后,汉子看向自己的车子,却已目瞪口呆,他那满车的梨竟然全都不见了,就连梨车上都少了一个把手,其上有被凿砍的痕迹。
顿时意识到是刚刚僧人所为,气怒之下,不断咒骂,可骂着骂着,自己却又嚎啕大哭。
敖幽看这人可怜,当即要拿出银子去施舍一番,只是被曹空制止。
敖幽不解看向曹空,“那人好可怜啊,梨子应该是他辛辛苦苦种下的,却被那老头骗走,我就给一点银子,反正就一点钱财罢了。”
曹空摇头道:“别急,那僧人并未走远,我们先去问个明白。”
敖幽遂向僧人离开方向看去,却发现没有任何身影。
反倒是曹空,竟怔怔的看向相反的方向,敖幽顺着看去,便见那僧人微笑站着。
第18章 善因善果,乌巢赠经
曹空心思一动,便带着敖幽去追赶僧人。
他本能的感受到这僧人很不一般,冥冥之中的直觉更是告诉他应该追上去。
曹空脚下生风,在人群之中穿梭,可那僧人的身影却似慢似快,踱步而行,却任由曹空怎么追都追不上。
最后,在一个拐角,僧人的身影消失。
曹空和敖幽面面相觑,可忽的曹空打了一个激灵,他的肩膀被人拍了下,转而看去,正是那僧人,在微笑看他。
“两位檀越,为何一直追着贫僧啊。”
曹空还未开口,敖幽倒是先道:
“你这老头,明明有一身厉害法术,却去欺负凡人,你不给人钱,人家不愿意请你吃梨也无可厚非。
那人还在原地哭呢,你就回去给他些钱吧。”
僧人看着敖幽,眼中掠过一抹赞赏,只是心底却暗道一声可惜,随道:“贫僧乃出家人,身无分文,又如何给。”
敖幽气道:“你这老头,好没善心,哼,曹空我们走,他不给本姑娘给。”
僧人见敖幽如此作态,眼中赞赏愈浓,心间惋惜更甚。
又笑道:
“是那人吝啬在先,与人相处当有仁慈心,倘若他秉有善心,予贫僧一颗,不仅没有了今日之果,日后想来也会一生顺遂。
贫僧实乃度人之举啊,只是他没有造化罢了。”
敖幽闻言,眼睛瞪的大大的,这是什么逻辑,她感觉是错的,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去辩,扭头看向曹空,意思让曹空来说。
曹空此时开口道:“或许大师不喜那卖梨人的吝啬,故而以术法惩戒,欲行教化之事,只是我听闻,度人当以善巧方便,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如此之举方是度人,大师虽惩戒其吝啬,却没有给他觉悟的机会,未免有失偏颇。”
僧人抚须而笑:“言之有理,受教了。”不过很快又道:“不过这事并不因你而起,你为何要干涉。”
曹空道:“如何不是因我而起,梨是我同伴买的,水是我洒下的,倘若无我二人,那卖梨人未必会丢失一车梨。”
说罢,转身就走,准备循着哭声准备找上卖梨人,予其几两银子,也算是了结因果。
“两位檀越,且先等等,此事我亦有因,只是我确实没钱,不如这样,我这里有半卷经文,赠与你手,就当是你帮我了结因果的报酬了。”
“哼,谁要你的经文,见自己没理就服软,我才不稀罕呢。”
敖幽嗤笑一声拒绝,莫说这僧人行径她看不惯,就说那经文,因凡俗之梨而赠的,又能有什么不凡?
于是僧人遗憾道:“可惜可惜,既如此,贫僧乌巢,就于此谢过两位了,两位若是有空,可来浮屠山上,贫僧以清茶灵果招待二位。”
敖幽未有什么反应,倒是曹空正在摆着的手,忽然僵住了那么一瞬。
乌巢?乌巢禅师,他不是在浮屠山修行吗?!
曹空闻得此名之后,即使竭力压住心中震惊,可整个人还是显示出一丝异样,竟在玉华城中遇见这位?
容不得他失态啊,这乌巢禅师在原著中乃是在浮屠山修行的禅师,是一位神秘无比,强大无比的大能。
原著中,曾用猴子来衬托这位大佬的实力,当时猴子对乌巢出棒。
结果却得来了一个,行者纵有搅海翻江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的结果。
且这位乌巢禅师还对西游记师徒四人说了一首偈子,便预言出了西行路上的诸多情节,故猪八戒称其有知晓过去未来之能。
由此可见乌巢禅师的位格之高。
不由得,曹空心中本能的一惊愕,他刚刚在干什么,竟拒绝了这位要给的经文。
‘罢了罢了,贪多嚼不烂,我身有金丹正法,潜心秉持修之方是正道。’
曹空心性极好,转而就调整好心态。
“两位檀越,莫要忘了贫僧给你们的梨。”
耳边旋而有声音响彻,渐行渐远,曹空回头望之,却见乌巢禅师已消失不见。
只是在远处的山巅之上,再度浮现一僧人的身影:
“有趣,本想施与那蛟龙一段善缘,没想到竟碰到这只豹儿,当真是聪颖灵秀。”
随后乌巢禅师又轻轻一叹,叹那豹儿已有正法,还是让他眼皮子一跳的那种,不然他倒可以收入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