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第47节

  过了通天河,曹空也摸不准向西而行该如何行,毕竟方向太笼统了。

  便取出来清风明月赠他的玉符,可引为前路。

  而后根据玉符所指而行,一路上,见闻不少,行商走贩,江湖侠客,占山为王的土匪,甚至是拦路的小妖小怪。

  说来有趣,这些各色各样的人,逢见曹空,所持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人施以善意,有人想骗曹空钱财。

  有人拦路抢劫,有人坑蒙拐骗,甚至还有江湖女侠大胆向曹空示爱,不过遭受拒绝后也洒脱,挥手离去。

  只是当天晚上,酒馆中多了一人买醉。

  这些都让曹空感到新奇,对这个世界也有更多的认识,心境更加圆满。

  如此历程之后,竟用了近一年的光景。

  终于,曹空来至一山,高山峻极,其势峥嵘,单单是望着此山,竟然让人生出错觉,乃是与世同在的永恒之意。

  ‘不愧是地仙之祖,圣号“与世同君”之道场啊。’

  曹空心中念道,生出敬意,继而走入山中,灵气浓郁,奇珍瑞兽良多,远胜隐雾山,乃是名副其实的洞天福地。

  继而走入,越近山上,灵气越浓,终见得一山门,山门旁有一碑。

  碑上有十个大字:“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于是越过山门,不多时,又见一门,门上有一对联,正是:

  “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曹空见着此字,心神竟不自觉的沉入其中,好似看到了一位风采卓绝的道人,且感受到了一股意。

  此为“地”之意,厚德载物,生孕万物,不争不抢,以滋万灵,永恒永存。

  继而曹空眉头微拧,福如心至,好似抓到了什么东西,竟顺着此意,调动五脏之中的云雾之气,一气吐出,继而一吸而回。

  遂闭眼悟其玄妙。

  虚空之中,传来了一道无法听取的“善”。

  再度睁眼之时,却见面前的门户不知何时打开。

  门前左右站着两位道童,神清骨秀,赫然是清风明月。

  清风明月皆笑道:“奉师尊之命,于此恭候道友。”

  曹空也为之一笑:“晚约赶来,还请见谅。”

  “不碍事不碍事,道友快请进,你可赶上好时候了,此日正逢师尊讲法说与诸弟子听。”

  读者老爷们,这几天请多多追读,拜托了,特别是星期一,星期一是冲三江的日子,小作者想再冲一次,还请支持能够看到最新章节停留一会,在此,跪谢各位读者老爷们了。

第69章 地仙讲法,乾卦九二

  曹空闻言则喜,可又迟疑,正所谓道不可轻传,此番镇元大仙讲法,当是说于诸多弟子,而非广而告之。

  他非五庄观之人,若去听法,恐怕不太合适,莫要触了五庄观一脉的忌讳。

  便道:“我非五庄观之人,若去听法恐有不适,不若先于山中游历,之后再归来去拜见大仙。”

  清风明月连连向前,拽着曹空袖子,将其拉入五庄观中,你一言,他一语道。

  “道友可是忘了,你乃我五庄观的有缘人。”

  “是极是极,如今师父讲法之日,你又恰好而来,一切都是缘法注定,合该道友获此机缘。”

  说着,清风又贴上前来,悄悄道:

  “我二人也是奉师父之命前来迎道友,若是师父不愿,岂会如此,道友快快快,莫要去迟了被师父责备我们向道之心不坚。”

  曹空听罢,思考之后顾虑全无,走入关中,过了那门,顿觉换了天地,心灵如被洗涤,变得祥和宁静。

  观中诸殿坐北向南,甚是简朴,可简朴中却蕴含着道法玄机。

  虽为一观,却蕴含乾坤,藏有万变之机,若是长久于观中修持,会有天大的好处。

  清风明月带着曹空前行,两步一松柏,三步一古木,如入仙家之地,复行数十步,穿行殿中,继而走出,又见一天地。

  但见殿后有山,山上有殿。

  一层层深阁琼楼,一座座珠宫贝阙,说不尽的静室幽居,道不尽的道法自然。

  三人行于山阶之中,终见一殿位于山中顶部,如天地之关枢,为阴阳之机轴,上则通达上天,下则贯通诸山。

  又有台阶七七,暗合天地大道之说。

  莫名的,曹空此刻心中无有即将面对那位地仙之祖的忐忑,唯有一股宁静。

  履足九九,登临殿内,但见殿中有一道人端坐于瑶台之上,头戴紫金冠,无忧鹤氅穿,宝相庄严持拂尘。

  无有神异,无有仙妙,有的是道不尽的自然。

  他本该坐那,他就该坐那,就如天地一般。

  其下有蒲团七排七列,合四十九之数,已有大半弟子入座,乾道居多,女冠亦有。

  清风明月拉着曹空入座最末一排,悄声道:“我五庄观素重礼法,我二人入门最晚,故坐此最后,

  当然,修行路上,达者为先,若是自觉道行精进远超同门,亦可位于前列。”

  曹空入座后,心中总有些说不上来的怪异。

  这打眼一看,就是镇元大仙给门下真传弟子讲经,可自己这个外人却列于其中。

  “观中弟子已至,那么开始吧。”

  有一温醇之声响于殿中,曹空不禁静下心来,坐于清风明月中间,抬头看瑶台之上的道人。

  镇元大仙手中拂尘一扬,道:“清风明月,你二人虽得铅花,悟银花,但修行之道,贵在持之以恒,顺应自然,

  正所谓万物生发依厚土,恰如乾卦之中九二爻动,为师于此,且尔等师兄又游历三界不在观中,为何不向前坐来。”

  清风明月两人也是机敏之徒,不仅自己向前,还拉着曹空向前,坐于最前列。

  最前列虽有七座,却只有一人,面容和善,眉眼之间有着笑意,只是让人分不清根底,如同凡人。

  先是对清风明月一笑,继而对曹空施礼。

  曹空何等聪慧,既是观中唯一坐于最前者,当是得道全真人物,不敢托大,立刻还礼。

  而后心中又品悟镇元子的那番话,心中生出了不妙的感觉。

  那番话看似说与清风明月,可他却觉是对自己说的。

  所谓九二爻动乃是周易之卦象,是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这番话,看似在劝清风明月把握机会,如龙一般出现地表,展露头角,可若仔细琢磨,又未必不是在暗示他。

  就好似在说,“你个豹儿,所谓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如今我这个大人已现,你是不是应该把握机会。”

  莫名的,曹空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威严人影,是九灵元圣。

  忽的曹空心中一激灵,心中安慰道:‘不,不会的,一定是我想多了。’

  于是安定下来,听这位地仙之祖讲法。

  这位地仙之祖说道,不说诸多道经,不讲道法,唯说道理,乃是天地自然之理。

  正应了其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侍奉香火于天地,故而也不去讲他人道经道法。

  但见镇元大仙字字珠玑,讲道之间,不经意间便引人入胜,有异像浮现。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异香流芳,玄音入窍,风携道雨,润化无声。

  曹空更是听的如痴如醉,一直以来他都是自悟自修,时至今日方听大能讲法,方知何为“一言半句便通玄,何须丹书千万篇。”

  往日里,困扰他的道与理,于此刻纷纷迎刃而解,道行在极快的速度攀升,胜过苦心造诣。

  当然,这既是镇元大仙的厉害,也是曹空本身修行多年,参悟多年,又游历红尘得来的积累,而今这种种积累,尽数化为资粮。

  曹空位于最前,此时听至欢喜处,面露而笑,身上流出玄妙之气,周而复始,更是情不自禁手之舞之。

  舞的非所学的任何一门道法,舞的是天地之理,自然之风。

  有弟子面露艳羡,心中暗惊:“这面生之人竟入顿悟之境。”

  何止是他,大多弟子都不禁艳羡,真正的修行,非单是法力的积攒,而是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难以言明。

  有人求而不得,有人一朝顿悟,一步登天,莫过如是,此为道行。

  修为到了道行不一定到,但道行到了,修为迟早到。

  只见曹空泥丸宫中黄芽生长,更循天理,不知不觉间二十八星宿之剑皆有长进。

  其中南北七宿更是隐隐到达一个临界点,仿佛随时都有可能破门而入,臻至小成。

  不知过了多久,曹空从感悟中醒来,察觉己身变化,面色喜悦,心中欢呼。

  而台上的镇元大仙见状颔首而笑。

  曹空反应过来,立刻对镇元大仙稽首作礼:“感大仙讲道,我铭感五内。”

  读者老爷们,求追读,求求了!

第70章 这火枣似曾相识!

  镇元大仙温和而道:“你入顿悟,是你的造化,我此番讲道非是说给你一人听,众多亲传弟子皆在,你要谢就谢自己吧。”

  不知道为什么,曹空总觉得大仙在“亲传弟子皆在”几字上,是不是顿了那么一顿。

  细思极恐,便不再去想,再度十分有礼的稽首而拜。

  镇元大仙抚须而笑,眼中有着满意之色,他喜欢有礼数的,只是这满意之色,还不够满意。

  继而又道地仙长生住世,不死人间之理。

  “地仙者,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炼形住世而得······”

  这显然是地仙奥秘,镇元大仙毫不避讳将其道来,曹空也明其意,一则是其本就心胸宽广乐于传道,二则不外乎是在暗示他。

  不,已经接近明示了,但凡是有些悟性的,听完之后恐怕都会立即五体投拜。

  但曹空没有,心中清明,面上糊涂,只是一味的如痴如醉的听道。

  嗯,不得不说,曹空不仅在修道上天资非凡,在装糊涂之道上,也是个中高手。

首节 上一节 47/1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今天也在努力做魔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