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146节

  “怎么?遇到好稿子了?”杨筱笑道。

  “是,你看。”

  杨筱接过来一看:《乡村教师》,就认真读起来。

  刚读了一段,杨筱秀眉微蹙。

  他认真读这是科幻小说?

  这明明就是“伤痕文学”嘛…….

  描写某个封闭的小山村所呈现出来的落后和愚昧。

  这种小说现在一抓一大把而且写的比这还深刻。

  如果不是看到潭楷这样子,杨筱就不打算读起来,浪费时间。

  但是她看到笔锋一转,出现了在银河系的光年尺度的两大文明的宇宙战争,马上意识到这真是一篇科幻小说。

  “双线叙事的结构的小说?”

  杨筱脑海里马上出现了一个名词。

  通过两条叙事线共同展现同一个主题。即便两条叙事线偶然相交,也只是空间层面的物理相交,剧情上仍无内在联系。

  难道是作者想通过两条平行叙事线(星际战争和李老师临终告别),来表达“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一思辨性主题?

  对,就是这个!

  因为书中还提到了鲁迅。

  鲁迅的小说杂文杨筱看的多了,十分熟悉。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鲁迅《而已集·小杂感》

  杨筱对此十分自信。

  只是……如果真是这样,这篇科幻小说只能说好看,但绝对谈不上精彩。

  但是她看到中途的时候,两条叙事线“突然”相交了!

  怎么会这样!

  竟然会这样写!

  杨筱被作者这突然写法惊呆了!

  他的学生们(大概率是没有继续深造的可能)最终用他教授的知识拯救了人类拯救了地球。

  在一片愚昧的黑暗中,那点点希望的火光最终照亮整个世界黑暗!

  她现在已经顾不得分析文章结构,而是被后半片的文字所震撼。

  特别是看到那段碳基联邦的最高统治者和议员之间的对话: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听起来像神话。”

  “不,”参议员说:“在银河文明的太古时代,确实有过这个概念,但即使在那时也极其罕见,除了我们这些星系文明进化史的专业研究者,很少有人知道。”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这是对教师最高的礼赞!

  杨筱看完以后,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这两年看到的最好看科幻小说,没有之一。

  “作者是谁?”杨筱急切问道。

  “明华,《延河》杂志社副主编方明华。”潭楷回答道。

  什么?是他?!

第183章 “方主编,你简直是给科幻小说

  续命啊。”

  “潭楷,你没弄错吧?明华竟然写科幻小说?”杨筱有些不信。

  国内先锋小说作家,文坛上最优秀的年轻作家之一,又是《延河》杂志社的副主编,怎么突然写并不被主流文学所认可的科幻小说?

  这就如同天天阅读《红楼梦》《战争与和平》《浮士德》这样文学巨著的人突然对街头路边小摊上的《故事会》《古今传奇》里的故事感兴趣。

  听了杨筱这话,潭楷说道:“开始我也有些不相信,但是信封是《延河》杂志社单位专用信封,里面的作者简介上写的清清楚楚。”

  说完潭楷拿过一个信封,还有一份作者简介:

  明华:男,作家,《延河》杂志社副主编。

  这让杨筱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明华写的!

  “该不会有人冒名顶替?”潭楷小心翼翼问道

  “不会有人那么无聊吧?”杨筱说着,但还是从抽屉里拿出一本通讯录,上面有国内各大主流包括杂志社的通讯地址。

  确认一下好,免得真的像潭楷说的那样,那可就成了一个笑话。

  杨筱拨通《延河》杂志社的电话,对方接通后又给了她一个方明华办公室的号码,杨筱又拨过去,很快就出现一个男人的声音。

  “我是方明华,哪位?”

  “方主编,你好,我是《科学文艺》杂志社主编杨筱,你是不是向我们杂志社投稿,写了一篇名叫《乡村教师》的科幻小说?”

  “是啊,小说有问题吗?需要修改?”

  “不不,写得非常好,不需要修改.我是想一下,伱为什么要写科幻小说?”

  “哈!杨主编,你这个问题问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喜欢就写喽,就像我前两年写意识流小说一样。”

  “那方主编,以后还写科幻小说吗?”杨筱又小心翼翼问道。

  “看读者反应,如果大家喜欢的话,我还会写的。”

  杨筱顿时欣喜如狂,不禁感慨说道:

  “谢谢,谢谢方主编,你简直是给科幻小说续命啊。”

  杨筱挂掉电话,看着潭楷:“刚才你听到没有,明华还会写科幻小说!”

  “实在是太好了!”潭楷也非常激动。

  “这一期的《科学文艺》已经排版好了吗?”杨筱又问道。

  “昨天已经排版好,今天校对完毕已经送到印刷厂。王厂长说明天就可以印刷。”

  杨筱立刻做出决定:

  “你马上打电话给王厂长说暂停印刷,把样刊取回来,我们要重新编辑,今晚编辑部全体干部加班!”

  “好的,我马上去办。”潭楷匆匆走出办公室。

  等潭楷走后,杨筱按捺住自己的激动的心情,仔细考虑这件事。

  赫赫有名的明华竟然写科幻小说了!

  不仅这篇小说本身,就这件事也也值得大书特书。

  得好好琢磨琢磨。

  方明华接到从《科学文艺》出版社寄过来的最新一期杂志已经是半个月之后。

  当他拆开包裹,看到封面哑然失笑。

  这一期杂志的封面就是一名衣着朴素的中年教师在异常简陋的教室里给学生上课的情景,而他的头顶却是十万光年的银河系和战舰。

  普通的教书画面顿时显得深邃起来。

  下面是一行字:本期隆重推出国内先锋派小说代表、著名作家明华所撰写科幻小说《乡村教师》!”

  这个杨筱挺有商业头脑。

  不过做的挺不错哦。

  《科学文艺》这一期杂志投放市场,犹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已经沉闷许久的国内科幻市场突然变得躁动起来。

  燕京,和平里十四区。

  这是首都最大的一个居民小区,就在一栋很普通的楼房里,一个老人正用正半躺在床上,被子上面放着一本杂志。

  其实他不算老,今年才54岁,作为一名作家的黄金年龄。

  他叫郑文光。

  几个月前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他突发脑溢血。卧床半年后,终于能够站立并歪歪斜斜走路,但右手完全萎缩不能正常发音。他的创作生涯从此结束。

  但是他的心没死,虽然不能写作,但依旧关心着科幻。

  (《科学文艺》《科幻海洋》《智慧树》《科学时代》《科幻小说报》.他全部订阅,每期不落。

  可是这些包括杂志纷纷关门倒闭,现在也只有《科学文艺》《智慧树》两本,上面的写的科幻小说也差强人意。

  但有总比没有好啊。

  但今天的《科幻文艺》上一篇小说吸引了他。

  竟然有人这么写乡村教师。

  竟然有人这么写科幻!

  郑文光感觉自己的呼吸有些急促。

  如果真这样写下去,科幻有救了!

  郑文光感到自己的眼眶有些湿润

  豫省,南阳油田石油机械厂。

  一名工程师正认真看着机械图纸,上面的线条、符号密密麻麻的,看到让人头晕。

  他是前年从西交大毕业分到厂里的设计所,参与研发一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大型修井机自走式底盘和沙漠修井机底盘。

  这份工作艰苦而又枯燥,业余休息的时候就找些小说看看换换脑筋,他不喜欢那些严肃文学,更喜欢和科学能搭上边界的东西,譬如科幻小说。

首节 上一节 146/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