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214节

  赵红军愣愣看着方明华,过了下才蹦出一句话来。

  “2万本赚个屁啊?按照这次估算的定价,4块钱一本,2万本一共才8万块,连书号都买不到!”

  “你急什么?人家给了你十年享有专有出版权!够你印刷好多次!”方明华笑道:“你也知道,这本书文学界现在不太看好,所以我敢肯定刚开始销路不会好,你印多了是积压公司的周转资金!”

  赵红军听听了有些怀疑。“销路不好?不会吧?我看了挺感人的啊。”

  “酒香也怕巷子深!听我的没错,反正印刷母版都在,第二次印刷那不是很简单的事?”

  “那好吧,听你一次。”

  虽然盛世图书公司解决了《平凡世界》第一部单行本出版问题,但是找个杂志社连载问题也需要尽快解决。

  按照惯例,都是杂志社先连载,然后出版社再发行单行本。

  于是,方明华以《延河》杂志社副主编的名义,向《花城》花城杂志社郑重推荐了这本书。

  一切都在稳步推进中。

  1986年的春节到了。

  当然过除夕最重要的是看春晚。

  经历了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滑铁卢”之后,这次央视吸取经然教训,晚会现场搬回了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

  此次春晚众星云集,朱时茂和陈佩斯这一对黄金搭档三次上春晚,表演了一段小品《羊肉串》,很快春节期间西京街头的卖羊肉串的小贩就模仿陈佩斯在春晚上的打扮.

  蒋大为唱了那首成名作《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还有别的女歌星演唱了《请到天涯海角来》《我的祖国》《军港之夜》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哥,他是谁呀?说相声的这个?真好笑!”妹妹方明丽边嗑瓜子,边指着电视上说着相声的年轻男人。

  方明华仔细一看,也笑了。

  哎呦

  春节最牛专业户登台亮相了!

  “他叫冯巩。”

  方明华解释道。

  1986年的春节和往年差不多过,当然对于方明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初八结婚。

  贾平娃自告奋勇当了总管,赵红军是副总管,按照秦省的规矩,结婚前一天要把大大小小帮忙的叫到家里,提前做一桌明天酒席上的菜请大家品尝,提意见,这叫“试菜。”

  但方明华结婚是在西京饭庄办酒席,所以今晚这桌菜是方明华的老妈和妹妹做的,实际上就是招待来帮忙的客人。

  同时,作为总管的贾平娃给众人布置任务。

  “陆遥,你明天负责接待省市有关单位和文联作协的领导,这些领导都认识你。”

  “没问题。”陆遥很痛快的答应。

  本来他准备一过年就返回铜川写《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但方明华马上就要结婚决定迟两天再走。

  兄弟的婚礼当然是要帮忙。

  “白苗。”贾平娃接着又对白苗说道:“还有来的文人作家接待,就交给伱了。”

  “贾哥,你放心,这些人我都熟,没问题。”

  贾平娃很满意的点点头。

  “明丽妹妹,你和你姐姐,你们老家的亲戚就由你负责,位置别坐错了!”

  “放心吧,不会的。”

  贾平娃又看着赵红军:“赵总,娘家那边来的人就交给你接待,听说你比较熟,好多都认识。”

  “没问题,我负责去接亲,人接过来再负责送回去,保证安排的妥妥的。”

  “还有烟酒、花生瓜子.张宝福,你一定要保管好,别乱给,但也不要太小气!”

  门卫张宝福争取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物资保管。

  方明华坐在一边看着贾平娃发号施令。

  其实当初他根本没想请这么多,除了家门中的亲戚,还有就是单位同事,再加上几个关系好的朋友就行了。

  但贾平娃他们一听女方那边父母是部队上的领导,七大姑八大姨的都是各种干领导干部,立刻否决方明华的想法。

  咋这边父母是一般职工,家里亲戚都是农民,没法和女方那边比,那就靠朋友同事撑面子!

  再说了,你现在可是堂堂的秦省作协副主席,好歹也算副厅级领导,省市那些头头脑脑,别的不说,和文化有关的领导你该请吧?

  你不请,人家以为是你瞧不起人家呢?!

  还有咱们作协里的作家呢?

  外市的就算了,来一趟不容易,但本市的你得请吧?

  你不请,人家以为你瞧不起人家呢!

  还有电影界的,外地的都不说了,吴天民、腾文冀还有那个张亿谋等西影厂和你合作的过的导演,你得请吧?

  你不请,人家以为你瞧不起人家呢!

  贾平娃连续三个“不请瞧不清人家”搞的方明华无话可说。

  这泥煤的,如果规模办小,都成了自己的罪过了!

  正月初八一大早,南门外幸福小区小院子里就响起鞭炮,在一帮人的簇拥之下,接亲的人簇拥着新郎官方明华,出大院钻进停在外面街道边的一排小车,向后宰门方向驶去。

  最前面的是一辆白色丰田皇冠作为方明华的婚车,后面跟着的是桑塔纳、拉达、波罗乃兹.一共十辆浩浩荡荡。

  这年头,普通家庭结婚都是自行车,前面新郎骑后面带着新娘,哪有这种清一色都是小车的阵势?

  行驶路上两旁的行人啧啧称奇。

  实在是太招摇了。

  坐在第一辆车里的方明华心里还在嘀咕。

  这些车都是赵红军从朋友或者单位借来的,本来赵红军还想把他老爸坐的那辆大红旗弄过来当婚车,但被方明华拒绝。

  虽然这年头,这些方面管的不严,但是传出去也不好。

  婚车到了后宰门宋棠棠家住的军区大院,方明华瞅瞅,好家伙,竟然也停着几辆军车,上面全都是嫁妆!

  看着那么多被子褥子,方明华吓了一大跳。

  估计这一辈也盖不完吧?

  热热闹闹的婚礼从早上一直持续到晚上才结束,这天有人戏称方明华结婚,半个秦省文艺界人士都来,与之相匹配的则是娘家那帮穿着军装带着帽徽的军人.

  新婚之夜,自不必多说,有诗为证:

  轻啼湿红粉,微睇转横波。

  更笑巫山曲,空传暮雨过。

  按照西京的风俗,三天后,嫁出去的媳妇要回门,不过方明华和宋棠棠要出去度蜜月。

  其实也算不上蜜月,这年头还没这个说法,而且方明华的婚假也只有三天,也不能走多远。

  本来打算去一趟鹏城的,宋棠棠的小姨邀请他们去玩,可是过年前宋棠棠的姥爷突然病倒住院,外孙女儿的婚礼都没赶回来参加。

  宋棠棠因为要结婚所以春节也没回去看望,于是俩人决定,结婚后干脆去燕京算了,顺便看看姥爷姥姥。

第283章 什刹海边的四合院

  这次去燕京探亲,三天自然不够,方明华又请了三天假,在燕京也能多玩几天。

  列车在华北大平原上疾驰。

  方明华和宋棠棠很亲昵坐在下铺,一看就是一对新婚不久的小夫妻。

  宋棠棠依旧穿着军装——这是她最后一次穿军装出远门,回来以后就要转业回地方。

  不过和以前相比少了些英姿飒爽,多了小妇人的妩媚。

  “明华,这次见到姥爷,一定不能和他喝酒,医生说了他心脏有问题,不能再喝。”

  “还有,这次去燕京,去看看四合院,上次的那家好像还没有出售,这次一定要去看看。”

  宋棠棠说着。

  方明华只有点头的份。

  是不是女孩子结婚后话就要多些?

  好像就是这样。

  第二天中午到了燕京,坐公交车赶到黄寺总政大院里,姥爷姥姥正在家笑呵呵等着他们。

  姥爷大病初愈,看起来有些虚弱,不过精神倒挺好。

  两人进来,亲热的叫了声,两位老人就从各自兜里掏出红包递给方明华。

  “孙女婿第一次上门,按照规矩是要给红包的。”

  方明华赶忙推辞,旁边的宋棠棠也说道:“姥爷,我们不要,明华不是经常来这吗?”

  “那不算!现在才是正儿八经的孙女婿!”

  我#¥%%……

  方明华只好乖乖的接过两个红包。

  方明华这次来燕京也没啥正事,看望姥爷姥姥,见见老朋友,最重要就是宋棠棠说的,看那处要出售的四合院。

  那处四合院是姥爷和朋友聊的时候偶尔听说的,说有一处四合院要出售,位置还不错。

  方明华联系到四合院的主人,约定时间过去看一看。

  第二天下午吃完午饭,方明华和宋棠棠两人出了总政大院,坐公交直奔什刹海。

  说要出售的四合院在帽儿胡同附近,位于东城西北部,距离什刹海的前海不远,一家叫柳芽胡同里。

  方明华和宋棠棠找到这个胡同编号为039号的四合院,就看到门口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灰色风衣,戴着眼镜看上去挺文质彬彬的。

  男人姓苏,叫苏木,这是姥爷给他的信息。

  方明华首先做自我介绍,还要拿出自己的工作证,没想到对方笑着说道:“不用,我认识你,方明华,《延河》杂志社副主编,第二届茅盾奖的获得者。”

  看着方明华略带诧异的目光,苏木又笑了笑:“我燕师大教文学。”

首节 上一节 214/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