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229节

  传出去人家以为我这个婆婆是虐待儿媳妇呢。

  最后商议,节假日和周末回娘家,还要住一晚上

  皆大欢喜。

  现在方明华考虑的是车的事。

  原来说等到夏利上市之后买一辆夏利,看来现在是等不及了。

  桑塔纳就桑塔纳吧。

  不过现在桑塔纳也不好买,交钱还要排队等,一两个月根本不可能领到车,于是他打电话给赵红军,看他有没有熟人能提前提车。

  “明华,当初你不是不着急买车吗??现在心急火燎的?”赵红军感到很奇怪。

  “棠棠怀孕了,骑自行车上班太危险。”方明华就把今天发生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哎呦,那你不是现在可以不用封山育林,敞开喝酒了?!”

  卧槽!

  伱这思路简直奇葩,竟然想的是这个。

  再说,我放开喝,你是我的对手吗?!

  方明华吐槽心里吐槽了句,嘴上却说喝酒是小事,现在赶紧买辆车,就是加钱也行。

  “哈哈,明华,你运气真好!桑塔纳算什么?那玩意档次太低,要不要皇冠给你搞辆?不瞒你说我刚搞了一辆,崭新的。”

  方明华听了大吃一惊:“你没搞错吧?一辆皇冠售价四五十万,你哪来那么钱?你该不会挪用公司资金了吧?!”

  “瞎说什么,你媳妇把公司财务管的那么严,我就是想挪用也弄出来啊,这车是我自己买的,我一个朋友去年在海南做过汽车贸易生意,现在不干了,他名下还有几辆车,便宜卖给我一辆。”

  南海?进口车?

  方明华猛然想起。

  从84年下半年,买车突然变得容易了。

  全国想买车的人突然发现南海一下子冒出了大批的进口汽车,车型繁多且价格低廉,购车手续也简单。车型中既有日本的马自达、皇冠,也有达契亚,还有各种各样的面包车、大客车,于是全国想买车的人潮水般地涌到南海,岛上到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汽车。

  搞到了一张进口汽车的批文,他转手就能能挣四五千美元!

  最后当然是一地鸡毛。

  不过至今,仍然可以在大江南北的道路上行驶着‘粤字’牌照的高档车。

  想到这里,方明华试探问道:“红军,你说的那车该不会在南海那批吧?”

  “是啊,要不这么便宜?不过你放心,现在手续证照全部齐全,几辆存货急需出手,皇冠,还有辆马自达626,那个更便宜,对外卖15万,我知道你不爱炫耀,要不就买马自达,10万就可以搞定。”

  方明华听了心动了。

  要不就买辆马自达?

第305章 秦省两部长篇小说同时在六月出版

  既然决定,方明华也不再迟疑,第二天就坐着赵红军新买的黑色皇冠找到他的朋友,在东郊的一个工厂仓库里看到一辆白色马自达,挂着粤省牌号。

  方明华试着开车去溜达一圈。

  感觉不错。

  马自达在国内,现在也属于高档小车。

  “方主编,证照都在这里。”赵红军的朋友从自己的车里拿出一个牛皮纸大信封递给方明华。

  “车,你现在就可以开回去,手续嘛,等你空了办也行。”

  “还是一次办了吧。”

  于是三人开车先到市车管所办理过户手续,然后又到银行,方明华把十万块钱转到对方账户上,到了下午就将这辆马自达开回老妈家。

  哈哈,媳妇上班问题解决了!

  每天早上,小夫妻两人起床,一改往日出去咋小区门口附近的小吃店喝胡辣汤或者豆浆油条的习惯,方明华先去厨房煎两个鸡蛋,然后又冲两杯奶粉或者麦乳精,再来两份面包就是早餐。

  吃完饭后,方明华开车带着宋棠棠先到杂志社,然后再由宋棠棠自己开车去公司,中午的时候宋棠棠再开车返回杂志社接方明华回老吃饭。

  方明华又给赵红军叮嘱,出门办事不能让宋棠棠骑车或者挤公交,公司那辆拉达车不够用,就开自己那辆马自达。

  媳妇怀孕是件大事,自己得好好照顾。

  工作上按照当时预定计划,方明华原打算带人去一趟华东地区,走访几个省的新华书店领导,扩大《延河》杂志的销量,但现在宋棠棠这样子,方明华就决定让白苗带人出去。

  “白苗,你这次出去,多去几个城市,多想点办法增加咱们杂志的销售量,该请客就请客,别怕花钱!”

  “方主编,你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白苗信心十足。

  白苗带着一个编辑走了,方明华就暂时担负起小说组的工作,六月份改版后的《延河》杂志第二期出版,这次主编推荐栏目隆重推出秦省作家高建群写的军旅小说《遥远的白房子》。

  读者来信反映非常热烈。

  同样在六月份,秦省文坛上一位重量级作家贾平娃写的长篇小说《浮躁》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

  《浮躁》反映了八十年代的社会风貌,揭示了人们在变革中始终萌动的希望和与之相伴生的浮躁,充满了人性力量的表达,也凝聚了社会意义的书写,深刻的人性在这部作品中熠熠生辉,鲜活的社会意义在这部作品中生机勃勃,虽然有着迷茫和浮躁,但是社会进步的灵动气息和热烈气象牢牢地占据主流。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也是贾平娃第一个大长篇,一经出版立刻引起轰动。

  著名文学评论家程德培这样评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秦省作家继明华那本《闯关东》之后,又一本长篇力作,现在秦省文坛人才辈出,呈现出爆发态势,我期待着下一部长篇力作。”

  这篇评论是发在著名的《文艺报》上的,不仅方明华看到,连赵红军也看到了。

  以前的赵红军很少关心严肃文学的事,自从接手出版陆遥的《平凡世界》后,也订了一份《文艺报》。

  他坐在办公室里端着茶杯翘着二郎腿,看着报纸上对这本《浮躁》的评价。

  只说贾平娃,为啥不提陆遥?!

  五月中旬,陆遥的那本《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盛世图书出版公司以鹏城海天出版社的名义正式出版。

  按照惯例,长篇小说的发表一般都是杂志社先连载,然后再由出版社出单行本,虽然《花城》杂志社已经答应连载这本小说,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迟迟没有动静。

  赵红军这边等不及,干脆先行推出单行本,而且还让方明华为此书以作家明华的名义做了序。

  他是这样写的:

  这是作家陆遥继中篇小说《人生》之后推出的又一篇力作,也是他计划中的系列长篇的第一部。作品以全景式的恢宏气魄,用现实主义的写实镜头,再现了我国农村一九七五——一九七八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一幕。作家以全部的心血和激情倾注给生他养他的黄土地,写得深沉、凄婉而又雄浑、浓郁。作家为此酝酿构思长达四年之久。

  ……作品笔墨凝重,以情动人,塑造了众多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读者可以看到质朴、刚强的高加林式的新一代西部硬汉子;也可以看到善良贤淑、纯情的刘巧珍式的东方型女性形象。作品中有惊心动魄、原始洪荒的械斗场面,也有缠绵悱恻、柔情似水的儿女之爱。这是一幅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社会风情画,也是一幅纵深辽远的历史卷轴。它将以其内在的魅力与激情赢得读者.

  洋洋洒洒数百字。

  赵红军看了非常满意。

  他不相信,这么好看的书编辑们都嫌弃?

  真如方明好预言的有可能卖不动?

  首次印刷一万本,肯定会一抢而光!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

  滞销!

  由于一万本不多,所以赵红军也没有全国范围内撒网,只是在西京、燕京、申城三个城市的新华书店进行发行,结果半个月过去了,反馈的消息销售量极低,特别是申城,销售量为0!

  “张经理,没搞错吧,一本书没卖出去,你们是不是根本就没摆放到书架上?!”赵红军很有些怀疑。

  “瞧你说的,赵总。”对方有点不高兴了:“咱们打交道又不是第一次,怎么会干这种事?难道你会认为我很高兴的看到那3000本书放在仓库里睡大觉?!”

  “哦,对不起,张经理,刚才我说话有点冲。”赵红军赶忙道歉:“这本书我觉得写的挺好啊,为什么都没人看?!”

  电话那边,张经理沉吟了下才说道:“这个问题我也思考过,估计还是内容和写作手法相对落后,我想你也知道,现在文坛上流行的是先锋文学,陆遥的这套写法已经过时了!”

  又是这句话!

  先锋文学,到处都是先锋文学!

  赵红军听到这话就有气,不过有气也不能向人家张经理发作。

  但可以向自己的铁哥们方明华说啊。

  都是他提倡什么先锋写作!

  赵红军又和张经理聊了会,恳求对方想些办法促销,挂了电话后就立刻打给方明华。

第306章 书果然扑街了

  此时的方明华正在审核一篇小说。

  王安依的中篇小说《小鲍庄》。

  虽然王安依并没有和《延河》杂志社签署“大神约”但表示对方明华的支持和两人的友情,毅然寄来了刚刚修改完工的小说。

  《小鲍庄》讲述的是一个小村庄小鲍庄几户人家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命运。

  其中,小鲍庄遭到洪水的灭顶之灾,一个孩子捞渣为了救孤寡老人鲍五爷而牺牲。小说通过对神话的借用和置换形成了它宏大的书写视阈与审美气象,运用反讽艺术在显性和隐性的双重话语对峙中发现了失根的历史真相,通过多重象征意蕴探讨了人类命运、人类苦难、人类文化等宏大命题。

  这可是王安依的代表作之一啊。

  给力!

  安依姐!

  由于内容较长,方明华决定将小说分两期在7、8月份杂志“主编推荐栏目”刊登。

  每次“主编推荐”栏目刊登的小说,方明华都要以主编的名义进行点评:

  “作者叙述冷峻客观,将个人情感隐于幕后,通过对淮北土地的虚拟描绘,构建了一个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她通过这些人物关系,展现了仁义精神,以及对整个民族精神和历史长河中现实的深刻反思。”

  方明华看完小说,琢磨着写下这么一段话,感觉比较满意。

  再给王安依写一封私信表示感谢。

  方明华拿出信纸,刚准备动笔,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拿起话筒对面就出来赵红军的声音,噼里啪啦吐槽一阵,最后还埋怨了一句:“明华,都是你,提倡什么先锋小说,结果陆遥的那本小说真的卖不出去了!”

  “我早就给你说过,别急,别急,还没到时候,结果匆匆忙忙就出版,这事能怪我吗?”方明华无奈说道。

  “那也不能怪我吧?《花城》那边磨磨唧唧的,现在才发表,我实在等不及了。”

  “《花城》就是发表也不行,这本书要火,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方明华慢悠悠说道。

  “瞧你说的,整的像诸葛亮似的,能掐会算?”

首节 上一节 229/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