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98节

  一架飞机从香江降落在虹桥国际机场,里面出来一个戴着金边眼镜提着手提箱很儒雅的中年男人。

  他是香江《明报》杂志社编辑陈家伟,受社长查亮庸先生委托来申城和申城人民出版社商议查亮庸先生写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在内地出版之事。

  1980年10月,花城的《武侠》杂志首次连载了查亮庸先生以笔名金涌写的《射雕英雄传》,这是金涌小说第一次正式进入内地读者的视野。

  很快,《射雕英雄传》以其曲折精彩的传奇情节、跌宕起伏的儿女情长,家国天下的宏大主题震撼了大陆读者,一时间洛阳纸贵,男女老少纷纷传阅。

  有了这次成功尝试,于是查亮庸想再接再厉,把目光投向申城,希望能以单行本的形式正式出版这本书。

  陈家伟就是打前站的。

  开始他雄心勃勃以为此事很容易,但经过和出版社协商之后,才知道难度之大。

  申城不是花城。

  申城出版社不是《武侠》杂志。

  作为一家大型出版社,怎么会出版这种通俗的甚至庸俗的小说?

  陈家伟只好准备打道回府,打的回到酒店,准备委托酒店帮他购买去香江的机票。

  可没想到的是,飞机票还没到,有个人却登门上门来,就是《收获》杂志社的副主编肖岱。

  互相当然不认识,不过相互介绍又拿出工作证,两人是同行很快就热聊起来。

  “肖主编,伱怎么知道我来申城准备出版查先生的书?”这一点陈家伟感到很疑惑。

  肖岱呵呵一笑,说出事情原委。

  原来昨天市新闻出版局召开会议,申城各大出版社、报刊杂志社领导悉数参加,在会议中途休息期间肖岱和申城出版社的张主编比较熟,两人闲谈时候,张主编说起《明报》编辑找他想出版社长查亮庸写的武侠书的事。

  “这个香江人真把申城出版社当成《武侠》杂志社了?怎么会出版这样庸俗的书籍?”张主编有些愤愤不平。

  “这种书,坚决不能出版!”

  肖岱知道这个张主编比较保守,不过这不是他关心的事,他的注意力在香江来的《明报》编辑上。

  他当然知道《明报》是一个什么样的报社,五十年代末,查亮庸初和另一位朋友共同创办《明报》,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已经成为香江地区很有影响力的一家纸媒业,集报纸、杂志、出版为一体的大型大型媒体公司。

  他想到还放在杂志社的那本《悟空传》底稿,不知道《明报》感不感兴趣?

  于是打听到陈家伟住的酒店,专程赶了过来。

  当然具体细节肖岱没说的。

  陈家伟却以为是肖岱是想出版《射雕英雄传》,立刻将这本书大大夸奖了一番,在花城发表的盛况,没想到肖岱听完却说道。

  “对不起,陈先生,我不是想出版查先生写的书,而是我这里一部小说,想在香江出版,所以想和陈先生你聊聊。”

  陈家伟一听顿时没了兴趣,说道:

  “肖先生,我知道内地自从改革开放后,文坛上涌出来一大批优秀小说,可那些都是什么伤痕文学,说实在,香江读者并不感兴趣。”

  “前年,香江文学研究社出版了杨绛先生的《倒影集》,销路也不是很好,毕竟香江是个商业社会,这种纯文学的东西虽然文学价值很高,但受众很少。”

  陈家伟很坦诚。

  言外之意是,连杨绛先生的书在香江销路就不怎么样,你就别再推荐你们那些作家写的所谓优秀作品。

  肖岱早有预料,并不生气,依旧语气和蔼:“我知道,但这本书,并不是什么伤痕文学,而且写的很有趣。”

  “真的?”陈家伟有些怀疑。

  肖岱也没多说,从带着的公文包里掏出一沓文稿递给他。

  “陈先生,你自己看看吧。”

  陈家伟半信半疑接过来。

  《悟空传》?

  写《西游记》的同人文?

  虽然是简体字,但对他一个编辑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他翻开稿子,立刻被开头的序里一行字给打动了。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那众佛,都烟消云散”

  狂!

  够狂!

  这才是那个无法无天的孙猴子嘛。

  陈家伟坐在床上认真看起来。

  哇塞!

  有人竟然敢再这样改写《西游记》?!

  还有这语言,怎么有点香江人说话的幽默感?

  从一个编辑的角度上看,这本书在内地销量如何他不清楚,但在香江能火!

  他抬起头看着肖岱,神色有些激动:“肖主编,我个人对这本书非常感兴趣,我想带回香江,让我们的社长查先生过目,争取出版!”

  肖岱听了顿时有些为难:“陈编辑,这本书在内地还没有公开发行,原稿是不能带走的。”

  “理解,理解这样吧?我复印一份带走!我绝不会向外泄露书的内容,我们可以签署一份临时协议,如果内容在香江泄露追究我们明报的责任。”

  “可以。”肖岱很痛快的答应了。

  感谢道妖佛等投的月票

第124章 《明报》

  陈家伟动作也迅速,当天晚上买到飞往香江的飞机,第二天上班就向香江的《明报》社长查亮庸汇报此事。

  明报大厦,位于香港岛柴湾嘉兴街,是《明报》由一九七六年通过银行按揭,用了大约八百多万买些的整栋九层高的“南康大厦”,后又改名为“明报大厦”。

  地理位置在偏向市区一隅,周围有大多为工业区,故而繁华程度并不如市中心,但查亮庸很喜欢这个地方。

  安静,可以看书、做学问。

  今天他坐在自己办公室里,看着编辑陈家伟从内地回来带来的文稿。

  这次陈家伟到内地洽谈自己写的武侠小说出版之事失败,他并不感到多少意外。

  毕竟内地改革开放没几年,民间对这种通俗小说非常欢迎,但官方的态度还是很谨慎的,甚至认为是洪水猛兽。

  要不包括邓丽君在内的港台歌曲在内地还属于“靡靡之音”?

  不急,一步一步来,总会有全部解禁的一天,前年去大陆拜访了总设计师,很明显感觉到这一点。

  但没想到的是,陈家伟竟然还会带来一本内地人写的“奇书”!

  的确是奇书。

  查亮庸看着这本名叫《悟空传》的底稿。

  第一奇:竟然完全颠覆了那本古典名著!

  第二奇:他的写作风格有点像自己的朋友也是对手的古龙,特别是他的后期作品,错乱的情节,诗化的叙事风格。

  当然,在严肃文学西方称之为“意识流”

  第三奇:里面的文字却透露出一种港式的幽默,同广东话俚语就叫“无厘头”。

  写的不错,查亮庸心里暗叹。

  当然这是作为一名作家文人角度考虑,他现在是《明报》社长,是一名商人必须要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

  “家伟,你说这部书如果出版,销量如何?”

  “查先生,肯定不如你写的小说。”陈家伟先是拍了个小小马屁,然后继续说道:“但这本书,从商业性和艺术性而言,都有他的独到之处,更重要的是,这是内地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在香江出版的第一本书!”

  陈家伟说的这句话并不准确。

  人家香江文学研究社出版了杨绛先生的《倒影集》吗?

  还有香江三联书社也陆续出版了内地一些有名的文学家经典书目。

  不过查亮庸并没打算纠正。

  他明白陈家伟的意思,那些都是早已经成名的作家,内地搞改革开放之后,还没有一位年轻作家在香江出书!

  《明报》想做第一个吃螃蟹之人。

  “查先生,这本书的宣传语我就想好了,内地新锐作家在香江第一书!让你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游记》的西游故事。”

  看着陈家伟踌躇满志的样子,查亮庸笑了。

  “好,这件事就具体由伱负责,尽快和《收获》以及方明华先生联系,购买版权!”

  今天是周六,下午时候宋棠棠过来了。

  宋棠棠一般爱周六下午过来,平时两人都有工作,周日虽然放假但方明华还要上函授班没时间,所以就这个时间过来两人聚聚。

  方明华就请假,两人或者在后院的宿舍里看书,或者就一块到附近压压马路,再或者就是骑着单车带着姑娘去城里乱窜。

  今天天气不热,方明华推着自行车和宋棠棠出门,准备去碑林的博物馆转转,但刚走到大门口,就听到后面传来王娟的声音

  “方明华,你的长途,申城打来的!”

  《收获》编辑部有消息了?

  方明华赶紧把自行车停到边上,给宋棠棠说了句,匆匆走进一楼办公室拿起电话,里面传来肖岱带着申城口音的普通话。

  “小方,香江那边有出版社看上你这本书了,准备出版。”

  “哪家?”

  “《明报》!”

  金老爷子的出版社啊。

  这让他又惊又喜。

  电话里,肖岱简单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说到:“我把你的详细地址给了明报那边,他们会派一个叫陈家伟的编辑来西京找你当面谈版权购买的事,你做好准备。”

  “谢谢,谢谢,太谢谢您了。”

首节 上一节 98/2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