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红旗招展的岁月

红旗招展的岁月 第400节

  一时之间,这帮二毛熊的那工程师竟然成了香饽饽,谈恋爱的科研人员还都喜欢找他们交流。

  超级计算机的事情也传来了好消息,正好火急火燎的赶到计划委员会,领导直接扔给他一份申请书。

  “把这份申请书填了,钱交了,你们研究所准备好场地,电缆也要重新拉线,三个月之内可以给你搭建一台新的超级计算机。”

  拿着申请书,江华欣喜的说:“这回干脆的我有点意外了,审批速度之快简直前所未有啊。”

  “你那话说的对,超级计算机项目组应该可以拥有造血的能力,国家对于超级计算机投入到科研当中也是乐见其成,以后如果哪个大型企业申请超级计算机,只要资金充足,理由充足,都可以通过申请。”

  “这就好,越往后科研需要的计算量越大,咱总不能像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一样,用算盘去计算那庞大的数字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种精神我们要传承,但是有好的条件,我们还是要利用上。”

  “可惜的是,据我估计,未来十年以内能有这个实力申请超级计算机的企事业单位不多。”

  领导的预料中透露出几分无奈,一切都是因为钱的缘故。

  “我给他们再介绍个客户吧,中信集团在WH的研究所肯定需要超级计算机,而且这个研究所也肯定负担得起费用。”

  领导笑了笑:“那也是你一手建立起来的,你小子就是个招财童子啊,跟你有关系的都富得流油。”

  “领导,您过奖啦,千万不能这么说。”

  “你小子也知道人怕出名猪怕壮啊。”领导开玩笑的说:“不过没关系,这个名儿你尽管出吧,咱们国家巴不得多出一些你这样的人才把咱们的经济搞好。”

  领导说完之后顿了一下,皱着眉头说:“央视台二套马上要推出一个经济新闻,你要不去做个专访吧,从企业家的角度,给民营企业加加油、打打气。”

  “我看就没这个必要了吧。”江华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在两千前后,做买卖的太高调,一般都没什么好下场,这仿佛是个魔咒,就譬如那个胡润福布斯一样,凡是上榜的,没有一个是干净的,最后都销声匿迹了。

  “去吧,你小子身正不怕影子斜。”领导仿佛看出了江华的忧虑:“咱们也需要有你这样一个经济的领军人物给大家做个榜样。”

第901章 专访(上)

  得,上支下派,领导既然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了,那自己就得识趣儿,不能把话掉地上。

  “领军人物我可不敢当,您让我给他们加加油,打打气,这事儿也好说。”江华谦虚的说:“不过,我去接受专访,您可得给我划个道儿,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得让我做到心里有数。”

  “你让我给你画个道儿?”领导对于江华的话嗤之以鼻:“你小子搞外交出身的,那小嘴能说的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你的强项,你还能不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那我不是没有接触过电视台的专访吗,我的内心还是比较忐忑的。”

  “放心大胆的说,有什么不能说的话,到时候人家会给你剪了,我不相信你小子会不知道这个程序,少跟我装孙子,没事儿就麻溜的滚蛋,我不管饭。”

  回到研究所的江华,赶紧把郑桐找过来,竖起手指头说道:“有个事儿特别重要,我申请的超级计算机已经批了,咱们得赶紧准备好场地,可能用到的东西全部准备好。”

  “什么时候的事儿,你怎么都没跟我说就申请了超级计算机?”郑桐纳闷的说:“你有没有把我这个所长看在眼里?”

  江华笑着问道:“我是老板啊,难不成我连这点权利都没有吗?”

  “干得漂亮,不过你应该早一点通知我。”郑桐乐不可支的说:“早就想让你申请了,就怕这玩意不好弄,这下子他们科研工作能轻松不少了。”

  “场地、新电缆都没有问题吧?”

  “都不是问题,咱们研究所空地多了去了,这些都用不着你操心,你给我把超级计算机整来就行了。”

  “还有一件事,不过是我私人的事儿。”

  郑桐摇摇头:“那就不用说了,我对你私人的事儿不感兴趣。”

  “别呀,你得满足一下我想炫耀的心理。”

  “那我就更不感兴趣。”

  江华顿时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看着他如同便秘的脸色,郑桐捧腹大笑:“你也有今天呐,就知道你肯定要在我面前装,噎死你。”

  “算了,这么好的消息,我自己一个人知道就行了,今天去吃顿好的,庆祝一下。”

  “那你还是告诉我一声吧,究竟是什么好消息?顺便庆祝的时候也可以带上我,多个人,多一份快乐。”

  “领导说,央视二套准备开设财经新闻,让我做个专访。”

  郑桐不屑的说:“切,我以为是什么好消息呢,人怕出名猪怕壮,一旦你上了财经新闻,得有多少人盯着你。”

  “那有什么办法?领导把任务交给你了,我总不能不接,再说了,我身正不怕影子斜。”

  “不讨论这个。你都不怕,我还给你担心什么?咱就讨论一下,待会儿去吃点什么庆祝。”

  江华点点头,想了想说:“其实此时此刻,我无比的想念卤煮。”

  “合计了半天,你就想吃个卤煮庆祝一下,这能叫庆祝吗?就以咱们今时今日的地位,吃个卤煮,那叫事儿吗?我认为咱们应该去吃仿膳。”

  “一天到晚你就知道吃,赶紧去把超级计算机的场地准备一下。”

  最终他们吃的是丰泽园,葱烧海参、乌鱼蛋汤,郑桐有些许的不满,觉得作为庆祝宴,这些太寒酸了。

  央视的动作很快,没多久就有人联系江华,他们要沟通一下采访的整个流程,江华不是没有接受过采访,但是这么大的媒体做专访还是第一次。

  给江华做专访的是央视名嘴小水,当然,他现在还远称不上是名嘴,如果江华记得不错的话,去年他应该是去了中东当战地记者了,现在又让他给江华做专访,其中也有一些领导想要提携他的意思。

  可能是第一次给人做专访,小水也有一些手忙脚乱,江华还没坐下的时候,他正在手忙脚乱的整理的采访稿。

  专访就放在研究所的一个凉亭里面,周围爬满了葡萄藤,环境优雅,气氛放松。

  “不好意思,江先生。”小水在建华坐下以后,第一句话就是打招呼:“我是第一次给您这么大的人物做专访,有点紧张,比我在战场上还要紧张。”

  “你是当过兵还是当过战地记者?”

  “去年的时候,我在中东做战地记者。”

  江华笑着说:“这么说你是直面了整个沙漠风暴行动,我不得不赞叹你的勇气,战地记者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当的。”

  “您过奖了。”小水高兴的说:“那咱们言归正传吧。”

  江华点点头,小水说道:“我看了您的简历,相当的丰富那么作为改开放的先行者,您怎么看待我们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

  “你这个开场白的问题很大呀,从我一个商人的角度来看,我对未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信心十足。”

  “这么说,江先生很看好我国的经济发展。那请问江先生是怎么得出的依据的?”

  江华笑了笑:“开放至今也有十来年了,打开大门之后,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所以有一些不好的思潮,认为我们落后于先进国家。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我看到了更好的东西。”

  “更好的东西,那请问您能不能跟我分享一下。”

  江华点点头:“我们开放至今十余年,这十余年的发展是十分迅速,外国人咱们发展的十余年是一个奇迹。其实在我看来,咱们之所以如此发展迅速,是因为之前我们打好了基础。”

  “这一点我还真不了解。”小水好奇的问:“之前我们三十年打好什么样的基础?”

  “四十个工业大类,一百九十一个工业中类,五百二十五个工业小类,涵盖到整个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小水在自己的笔记上把江华刚刚说的数据给记了下来,然后问道:“对于你刚刚说的工业类别,咱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外行,所以请你们展开详细讲一讲,这些工业类别到底代表什么,对咱们的开放来讲,又有什么促进作用?”

第902章 专访(下)

  江华笑着说:“要是展开讲,这个事情就复杂了,我给你们做个对比吧,这样看起来比较简单,全世界拥有如此众多工业类别的国家,丑国算一个,但他也不是全面的,一些低端制造产业和特殊制造产业,它也缺乏,小东洋算一个,但是主要集中在民用工业方面,整个欧洲加起来算一个,大毛熊也算一个,但是他们在轻工业方面有所缺乏,而我国一个都不缺。”

  “连丑国都没有完全具备这些工业体系吗?”

  “当然,这可不是我胡编乱造的。”江华解释道:“众所周知,丑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而建设工业体系是不需要费大量金钱的,有的时候,有些工业体系,花出去的和能赚到的是不成正比的,资本家为了省钱,他会将那些不赚钱的产业转移到别的国家去,这样可以降低成本,这才造成了丑国工业体系上的缺失。”

  江华继续说道:“大家应该知道,从无到有才是最艰难的,我们现在拥有全部工业体系,所以我们可以向全世界承接所有的订单,有人说我们工业体系落后,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但是升级总比新建一个工业体系要简单的多,这也是这些年我们国家能够如此迅猛发展的原因之一。”

  “那您认为,我们国家目前的工业发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初级阶段,这是毫无疑问的。”江华斩钉截铁的说:“现在我们只能算是中国制造,而且是初级的制造,如果说非要给一个形象的比喻的话,可以把我们国家比喻现在的世界工厂,为了发展我们国家,我们不得不出卖劳动力,为那些发达国家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

  “这么说起来,好像有些损伤国人的信心。”

  “但这是必由之路,我们需要完成最初的积累,这其实也涉及到工业转移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看不上的制造业,比如说像衣服、玩具之类的低级制造业,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更高的生产价值,他们要把低端制造业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而我们国家现在正需要这些制造业来完成自己的资金积累,应该说我们国家发展正赶上每一个好时候。”

  “那我们再回到最初的话题,您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那我想问一下,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摆脱初级阶段?”

  “不能叫做摆脱初级阶段,应该叫产业的升级,我们不能像丑国和欧洲那样,觉得这个产业没有什么钱赚了,就把这个产业给转移到别的国家去。”

  小水追问道:“难道我们一定要靠充出卖劳动力才能完成国家的复兴吗?”

  江华摇摇头:“咱们国家人口众多,如果因为升级产业,就把所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抛弃的话,那么无法保证我们的就业率,第二,我要纠正你一个误区的事,并不是说低端的制造业就一定要靠出卖劳动力。随着工业技术的升级,也许以后会出现全自动化的生产,到时候哪怕是低端制造业,也可以实现生产的自动化。”

  “根据我的调查,那些西方发达国家,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第三产业也非常发达,那么我们国家该如何发展第三产业?”

  江华指着小水笑着说:“作为一个电视媒体,你不应该说的这么笼统,有很多人并不了解第三产业是什么东西,你应该展开细说,该如何发展服务业,也就是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第一和第二产业衍生出来的,第三产业要想发达,除了少数的特殊情况只能发展第三产业以外,其余的当第一和第二产业发展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国家要做的就是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制定好政策和法律,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

  “现在我们国家的发展被称为是个奇迹,那你认为应该加速这个奇迹,在哪方面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

  “教育。”

  “教育?不是应该在第一、第二产业方面投入精力吗?”

  江华摇摇头:“在第一、第二产业方面是应该投入精力,但是更应该投入精力是教育,教育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剂,我举一个很单很简单的例子,目前我国沿海开放省市有很多,但是苏省还有魔的发展尤其之快,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在本地有众多的大学,可以为本地的发展提供很多优秀的高素质的人才,这是他们发展迅速的根本原因。”

  “粤省的大学并不多,但是粤省发展的也很快。”

  “粤省有一个龙头市,那就是特区,那是集举国之力建设出来的,他们以点带面,才会让粤省飞速发展。”

  江华笑了笑:“其实当年我在香江工作的时候,和粤省方面的负责人打过一些交道,他们在发展的时候曾经咨询过我的意见,当时我给他们的意见就是以点带面,因为当时特区的涌进了大量的投资者,而特区的面积有限,我给他们的意见就是把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向周边城市进行覆盖,以先进带动后进,这也是现在粤省正在执行的发展策略。”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内,小水就诸多的经济发展问题对江华进行了提问,江华也都一一做了解答。

  最后小水说道:“江先生,请你为今天的访问做一个总结吧。”

  “今天我讲了很多,但其实我认为最应该重视的,其实就是教育问题。如果教育跟不上的话,会严重拖累我国的经济发展,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个不负责任的言论,上学无用论,对此我只能规劝各位,知识是无价的,不上学也许可能成功,但上学可以提高你成功的上限。”

  小水笑了笑:“感觉有些偏题了,我们明明聊的是经济建设的问题,最终却拐到教育问题上来。”

  “其实是一体的,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能单独来看,而应该纵观所有因素,结合起来分析。”

第903章 绝版模型

  “好,最后谢谢江先生的精彩发言。”

  最后小水笑容满面的说出了结束语,这次专访就这么结束了,应该说小水从江华这边掏出了不少干货,如果第一期的财经新闻因江华的访问一炮而红的话,那么小水的前途无量。

  “这就是专访啊,感觉跟茶馆喝茶聊大天儿没什么区别。”

  郑桐等央视的人走后,调笑着跟江华说道:“节目什么时候播放啊?到时候我给你捧捧场,增加一点收视率。”

  “好像是八月底吧,我也不大关注这些事情。”江华傲娇的说:“访都已经访完了,还关注这后续干嘛?”

  “你清高,你了不起?我倒要看看节目播出以后有没有人骂你,到时候我会帮着人家摇旗呐喊的。”

  江满不在乎的说:“骂呗,哪个出名的人不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首节 上一节 400/5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