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娱乐圈立山头 第2121节
“股灾前赚了一大笔,两千多万。不过现在手里有不少物业,又算亏了一点点,不知道后面走势如何了?”
方俊说完,看向李齐,希望得到指点。
李齐随口说道:“有涨有跌很正常,既然跌了,那就要入货!房子那是硬通货,比黄金还真。只要你控制好自己的财务负债,想亏都难!”
方俊高兴的说道:“谢大佬指点了!”
虽然没有明确说什么,但方俊也从只字片语中分析到有用的东西。
李齐摆摆手,说道:“我女朋友想炒房,下个月你介绍她一点本岛的优质房源,然后手续办好!”
介绍他人做中介,李齐担心泄露了两人的关系,方俊开了一家建筑公司(装修)和一家中介所,也有房源。
方俊大喜,大佬介绍她女朋友炒房,瞬间让他抓住关键了,那就是地产还得上涨,并不会因为股灾而一蹶不振。
“好的,我一定为大嫂办好这件事!”
俐智娇羞的说道:“那谢谢你了!”
这大嫂大嫂的叫,叫得她心花怒放。
11月初旬。
在‘收购及合并委员会’鼓励证券市场收购及合并后(刺激股市),华人置业率先出手,宣布:以每股3.2元的价格(溢价23%),发起对富利国际的收购,目标34%的持股;收购完成后,依旧保持富利国际上市地位,本次收购动用资金2.18亿。
一时间,得到了富利国际的小股东热烈响应,并对整个大市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至于李超人发起的救市行动,本来已经得到‘收购及合并委员会’有条件收购,但是大家经过商量,临时改变主张,决定联合买入15000张期指合约,李齐个人也认购了3000张。
.....
华人置业的办公室,李齐翻阅着富利国际的资产报表,心情非常的不错。
富利国际在米国投资的物业非常丰厚,总资产达近10亿,负债仅2亿不到,资产净值高达8亿;相当于华人置业溢价收购富利国际,其股票的资产净值依旧没有产生亏损,反而还有盈利。
不一会,华人置业总经理高毅和富利国际总经理郑学斌,联袂来到李齐的办公室。
郑学斌本来就是富利国际的总经理,华人置业收购富利国际后,并没有让其下岗,仅派遣三名董事入主富利国际董事会。
当然,收购之后必须进行消化,这是李齐一贯的作风。
“老板!”
“嗯,都坐!”
待大家坐好后,李齐才说道:“富利国际原来保守的经营,也算在股灾中躲过一劫。但这次股灾对米国的经济影响很大,正是富利国际的一个机会。所以,明年我打算在洛杉矶投资商业办公中心。你们多多去考察,然后拿出方案给我!”
“好的!”两人齐声说道。
高毅补充道:“老板,我建议在这段时间里,委派华人置业高级职员,对富利国际进行一次焕然一新,为富利国际明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千三百四十一章:抄底
华人置业是一家高效率的投资物业公司,旗下的高级职员拥有非常丰厚的地产经验,哪怕是简单的收租,都能体现出一家公司的质素和管理。
李齐点点头,肯定了高毅的说法:“嗯,这很有必要!光收购不消化,不是我李齐的风格。你们两人着手办这件事,希望三个月后,我能看到不一样的富利国际!”
“是,老板!”
两人信心十足又激情满满的回答,让李齐很满意.
作为他的手下,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公司需要发展,快速发展;谁要是跟不上脚步,就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明年富利国际在洛杉矶投资商业办公中心,是一个比较大的项目,所需资金也是不菲,李齐打算通过贷款和供股集资来解决。
两人离开后,李齐思考着新时代系的架构!
是时候向一家综合性集团发展了,像长实、新世界、新鸿基这些上市公司,集团不仅有地产业务,还有其它综合性业务。
比如新世界有货柜业务(入股东方海外货柜)、航运、通讯,更不要说旗下还有香江大型建筑公司——协兴建筑,以及松电工程、佳定工程、富士装饰工程等,可对现代化建筑物包括商业大厦、酒店、高级住宅,从工程策划、设计、绘图、电机工程、建筑工程及室内装饰等提供全面支持。
不仅仅如此,他们已经将触角伸到海外,而新时代地产才刚刚起步而已!
想到于此,李齐决定筹备召开集团会议,宣布集团的大方针扩张。
....
李齐来到恒金投资公司,这家公司原名‘恒金证券’,相当于李齐家族的私人投资公司;因为业务不再局限金融业务,逐渐延伸到投资领域,故更名‘恒金投资’。
会议里,李齐听取了几个核心高层的汇报。
乔治汇报道:“BOSS,这次我们沽空道琼斯工业指数共计获利9.2亿港币,回笼资金13.7亿港币...目前,13亿港币的资金已经抵达香江的账户上,余下7000万港币用于米国的证券投资.....恒金投资在米国的纽约、洛杉矶、加拿大的温哥华,都已经建立分部,商业投资人才继续招募中,预计年底便可满足您的需求!”
罗伯特汇报道:“BOSS,这次我们沽空富时指数共计获利3.5亿港币,回笼资金6.5亿港币....”
吴国铭汇报道:“老板,我们沽空新加坡指数...沽空日本指数....两地共获得7.5亿港币的利润,回笼资金13.5亿港币....”
李浩汇报道:“老板,我们沽空恒生指数获利1.5亿,回笼资金2.2亿....”
李齐听完汇报,统计出本次沽空全球股市,他一共是获得21.5亿的利润,回笼资金36亿。
资金已经落袋为安,李齐脸上露出笑容。
接着,李齐安排米国、英国分部,朝着商业投资为主,金融投资为辅的方向发展,为自己提供优秀的投资项目建议。
会议结束后,李齐在办公室又召见了李浩和吴国铭。
“我非常看好日本未来两年的证券市场和地产市场,打算拿出30亿港币投资日本证券市场,而且还会做五倍杠杆投资。”
李齐的话让两人大吃一惊,老板这是风险投资上瘾了啊,不过两人并没有劝告,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在他们心中,李齐堪称投资之神,这一次精确的预判到全球股灾。
而且,日元升值,带动日本国内经济膨胀,也是有理有据。
吴国铭说道:“那日本分部得扩大规模,老板!”
李齐点点头,说道:“可以,你马上去办理这个事情。李浩,你也参与。”
李浩算是李齐的副手,所以也算高吴国铭半级。
“好的,老板!”
李齐叮嘱道:“速度要快,年底之前拿出日本最值得投资的股票方案给我,记得考虑电子、地产这两个产业的股票!还有,要分散多家日本证券公司,最好可以为我们提供五倍杠杆才考虑。”
“好的,老板!”
在沽空期指前,这些国家已经有恒金投资的不少离岸公司,倒不需要再麻烦了。
两人迅速领命,下去安排了!
李齐在办公室陷入思考中:他记得股灾之后,日经225从20000点,抵达1989年12月的39000点,两年升水近100%。
假设股票没有选错的情况下,五倍杠杆就是可以翻10倍,30亿就可以变成180亿。
而日本股市市值在1989年时,达到了4.5万亿美元,超过了米国股市的4万亿美元;区区25亿美元,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然,李齐可是今年足足有80亿的现金流,仅投资30亿在日本市场,也不过是分散投资,不将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剩下的50亿,重新考虑投资方向,而且尽可能的少考虑金融产品了,有风险!
新的一周开始。
李齐早早的来到办公室,先是看了一会报纸,然后开始一边写一边思考。
这次股灾跌幅最大幅度为五成(恒生指数最高3960,最低1980),楼市因而会被拖累,这原本是意料中事。然而,这场风暴波及房产价格只及10%~15%,优质物业跌幅更低,是比较出乎所有人意外的。
当然,绝大部分的商人还不能做出判断,毕竟市场的恐慌情绪还在,大家也担心地产还不会下跌。
李齐却是已经知道,可以抄底了!
不一会,三架马车联袂来到李齐的办公室,这是每周一的惯例。
李齐说道:“港府现在每季度是批出30万平方尺土地(是批出新界土地,而不包括官地拍卖),是不是?”
梁真勋连忙回道:“是的!”
“那好,从现在开始,尽可能通过我们的换地权益书,拿下更多的新界土地,作为储备土地!”
“好的!”
接着,李齐又问道:“新界换地权益书,跌幅几成了?”.
第三千三百四十二章:金屋藏娇
“乙种换地权益书”,或称LetterB。香江政府当年征收新界农民的耕地作各种发展用途,交换条件是先收耕地,然后拨出可建房屋的土地给他们交换,通常是二呎半耕地换一呎屋地。农民拿着一纸换地权益书,将来才可换地发展,眼前要套现实惠的活,基本上是无计可施的。
地产商留意到这种情况,于是跟农民商议,以现金购入他们手上的换地权益书,普遍受到农民欢迎。购入换地权益书,比起政府拍卖官地便宜得多,只要耐心等待换地宣布,便有一大块平价买入的土地可供建楼之用了。
“25%~30%的跌幅,还有可能下跌!”
李齐立马说道:“那好,我们开始入货!从现在开始,到明年的6月份之前,是我们大量增持土地储备的好时机。我有个推测,明年地产整体涨幅可能和1985年一样,达到三成至四成。所以,除了公司的26亿的现金流作为购入土地储备外,我还将向银行贷款20亿作为这一轮的发展!”
三人大惊,这让新时代地产的负债勐增到43亿了!.
不过,银行再次开始降息,目前仅为九厘(9%),这对地产商是个非常的利好消息。
更何况,李齐可是知道,银行利息可能在明年将之8厘。
陈斌立马说道:“如果是如此,那我们需要再增加两成的发展地盘,争取明年发展地产的纯利可以达到8亿~10亿!”
李齐问道:“发展地产的高级职员够吗?”
陈斌说道:“够,不够也可以快速招聘到!”
“好,就增加动工的地盘!”
如果能预判形势,做出调整理所当然。
以恒基地产为例,其1986年的楼盘销售面积,是1985年和1984年的总和,这就是李兆基看见地产升水,快速布局的结果。
而李齐也要趁着大家对股灾感到恐惧的时候,快速布局1988年至1989年上半年的地产大牛市。
40多亿的巨额资金,用于购买土地和旧楼,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投资。当前,新界换地权益书的单价为不到1000元每平方尺(真实数据),假设全部购买新界的土地,差不多可以购买500万平方尺的新界土地。
当然,市场上不可能一时半会流出这么多换地权益时,所以肯定有一大半以上要去购买港九地皮和旧楼。
而新时代虽然每年可能要支出4亿元的利息,但如果年盈利在10亿左右(包括收租纯利),便是合理的;因为新时代的土地储备,是肉眼看得见的增加。
一旦到了九十年代,新时代地产的土地储备仅次于新鸿基(题外音:3250万平方尺),高于恒基(1650万平方尺);那么,新时代地产就可以笑傲香江了。
而且,4亿利息虽然多,但是李齐还是会想办法赚一些非经常性盈利的,不需要太多,仅需减轻利息压力即可。
这就是新时代地产在八十年代剩下的两年多的发展规划!
而华人置业同样是如此,不惜大举借贷购置优质收租物业,在九十年代之前,不需要考虑利息吞没盈利;一旦跨入九十年代,便是一举定乾坤的时候。
上一篇:娱乐:从当大幂幂经纪人开始
下一篇:亡灵召唤师:开局十亿属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