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我的半岛2007

我的半岛2007 第134节

  刚才,珍妮专门伸手在那十几页文件上点了点,她的这个动作明显是有深意的。此刻,对方已经走了,他便伸手将那十几页文件翻过来,一页一页的看过去。

  这十几页文件中,前面的七八页,的确如珍妮所说的那样,是NSA需要他去做的事情。这玩意应该是个统一的范本,上面既有类似NGN公司这种机构需要为NSA做的事情,也有NSA可以为相应公司提供的支持。

  安如松看得很仔细,毕竟这直接关乎到了他以及NGN公司的利益。

  从文件上看,一旦NGN公司与NSA达成了秘密合作关系,那么NGN公司除了需要向NSA开放数据库之外,还需要在NGN公司的各个数据中心内,接纳一部分来自NSA的数据分析人员,最重要的是,这种合作具有严格的排他性。

  按照文件上的规定,一旦NGN与NSA达成了合作,那么后续NGN公司就不能再与其它的情报部门展开类似合作了,否则的话,NGN公司,包括安如松本人,都将受到来自美国政府的严厉制裁。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文件中还涉及到了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比如说,NGN公司的各个数据中心,必须安装一款名为“Casport”的东西,这玩意是NSA自己研发的“接入身份识别工具”,它的作用,就是一旦NGN的数据库中出现NSA所关注的敏感信息,这种工具就会自动向NSA自身的特定系统报警。

  另外,NGN的各个数据中心还需要加入一个NSA的“信号情报知识库”,这是一个类似数据库的东西,被其纳入关注的信息,会被自动打上标签,然后在数据库中存储三年。用文件上的话说,就是敏感情报可以回溯三年。

  至于说双方建立合作关系之后,NGN能够得到的回报,就是一定的资金补偿,以及NGN在进行业务推广的过程中,能够得到NSA所给予的一定隐性支援。

  安如松正想看看所谓的“隐性支援”是什么,结果,文件翻过第八页,后面第九页上的内容却变了,变成了有关丘奇·伦纳德这个人的部分身份信息。

  在看到这份文件的时候,安如松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这份文件肯定是珍妮特意捎带给他的,目的自然是帮助他了解一下丘奇·伦纳德这个人。

  文件上对丘奇·伦纳德的介绍并不是很多,只提到这个人之前是在NSA的外国事务部工作,隶属于反情报中心,其所负责的工作,就是同所谓“五眼”的同行们沟通、协作,以及交换情报信息什么的。

  这次丘奇·伦纳德之所以来韩国,其实并不是专门为了与安如松会面来的,他是以特种采集局亚洲监听站新任负责人的身份过来的,他不仅仅要来首尔,还要去东京、新加坡、马尼拉等地。

  在文件里,珍妮·金并没有介绍所谓的特种采集局是干什么的,当然,安如松也没奢望着人家把什么都告诉他,事实是,对方能把这么一份资料夹带给他,其实已经冒了很大风险了,毕竟这种行为就是泄密。

  将有关丘奇·伦纳德的资料看完,心里多少有了点数,安如松将那份文件撕成一条条的碎纸屑,而后就在桌上的烟灰缸中,一条一条的烧成灰。

  他不是间谍,也没有搞过情报工作,但如何保守秘密,他还是多少了解一些的,就像珍妮给他提供的这份资料,那是必须阅后即焚的,毕竟这东西留在手里,除了招来祸事之外,就再没有别的什么用处了。

  坐在办公桌的后面,安如松耐着性子,将最后一张纸条也烧成灰,这才重新拿起后面的文件,沉下心来继续看。

  出乎安如松的意料,后面2页文件里,对所谓“隐性支援”的描述非常粗糙,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与美国存在盟友关系的国家里,NSA将为情报合作伙伴提供商业拓展方面的必要支持。

  当然,这种支持是较为“有限”的,它必须被限定在美利坚合众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范围内,NSA不会支持自己的情报合作伙伴搞不正当竞争。

  安如松将后面两页文件翻过来调过去的瞅了三四遍,最终才搞明白它所要表述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一家公司一旦成为NSA的情报合作伙伴,那么它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被看作是一家美国公司了。

  蹙蹙眉,安如松将十几页文件重新归置到一起,随后将它们锁进了保险柜里。他很确定,这份文件就是拿来糊弄人的,如果NSA只舍得给情报合作伙伴们开出这样的条件,那类似谷歌、脸书这样的企业,会与他们合作才是怪事呢。

  所以,相关的条件,还是要等丘奇·伦纳德来了之后再谈。他不介意,甚至是有些期盼着与NSA的合作,但对方该给他的好处,还是一点都不能少的。

第255章 还乡

  雪后初晴,刚刚恢复通车不久的岭东高速公路上,黑色的奔驰商务车自东南向西北,急速行驶。

  车上,负责开车的人是罗敏智,而在后座上,则坐着安如松与妹妹安如彬两人,此行,他们的目的地是江原道老家,毕竟明天就是阳历新年了,他们得回去参加家中的祭祖仪式。

  如彬坐在右侧靠窗的位置处,她的耳朵里塞着耳机,眼睛看着窗外,正在那儿定定的出神。而在她的旁边,安如松翘着二郎腿坐在那儿,正津津有味的翻看着手中的一份报纸。

  这是一份《中央日报》,其头版头条登载了李民薄候任总统所发布的一篇施政计划,在这份计划中,李民薄正式提出了他的所谓“747经济发展计划”。按照这项计划的承诺,在他上任之后,大韩民国的经济将实现飞跃式的增长,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年均经济增长不低于7%,并在4年时间内,让大韩民国跻身世界七大经济强国之列。

  可以预见,随着这篇施政计划的公布,韩国国内又将是欢呼声一片了,毕竟时下支持李民薄的民众可是占据着大多数呢,在网络上,甚至已经出现了火爆的请愿留言,要求卢大总统迅速下台,以便让李民薄候任总统能够提前上任。

  什么叫众望所归?这就叫众望所归!

  不过有趣的是,在这篇所谓的施政计划中,安如松只看到了李民薄候任总统向民众做出的承诺,却没有提及要想实现这项承诺,他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具体举措。换句话说,他只是向民众许了个愿,至于如何实现这个愿望,他却没有说。偏偏那些支持他的人,似乎对此深信不疑,好像只要是李民薄做出的承诺,就一定能够实现一样。

  嘿,如果说人们只看承诺就能选出一个好总统的话,安如松感觉自己也能竞选一下总统了,他可以提出一个“141发展计划”,四年时间将大韩民国从地球第一强国发展为宇宙第一强国,这个愿景岂不是更加的强大?

  车行两个半小时,进入加里山地界,如彬明显变得紧张起来,她将戴在耳朵上的耳机摘下来,犹豫了一会儿,又将之前孙曼珠给她买的iPod nano2,连同过去一段时间用的手机,都一股脑揣进随身的书包里,她担心这些东西被父母看到会挨训。

  之前安如松已经小睡了一觉,这会儿精神头正足呢,看到妹妹忐忑不安的样子,他笑了笑,伸手在对方的头上揉了揉,说道:“干嘛把东西都藏起来,怕爸妈训你啊?没事,到时候要是爸妈训你的话,你就把一切都往哥的身上推,哥给你做后盾。”

  如彬朝他呲牙笑了笑,只是笑的有些勉强。

  安如松没有再劝解她,有些事情总是要自己去一一经历的,不管是挫折还是伤害,都属于是成长的一部分。

  心里正想着这些,口袋中的手机响了起来,有电话打进来。

  安如松顺手又在妹妹的头上揉了揉,这才将手机掏出来,看了看屏幕上的来电显示。

  电话是白金俊打过来的,安如松不敢怠慢,赶紧按下接听键。

  “如松啊,到家了吗?”电话中,白金俊的声音听上去热情又亲切,这家伙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的缘故,身上始终有那么一种令人感觉亲近的气质。

  “金俊叔,我刚刚进了加里山,”安如松笑着回答道,“再有十几分钟应该就能到家了。”

  “路上顺利吧?”白金俊接着问道。

  “谢谢你关心,金俊叔,”安如松将手机换到另一只手里,说道,“路上一切顺利。”

  “那就好,”白金俊说道,“这样,我和束草市的李守良议员关系不错,之前我给他打过电话了,如果你老家那边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话,可以直接联系他,大家都是自己人,千万不要客气。”

  “谢谢金俊叔,”安如松赶忙道谢,实话实说,在听到白金俊这番话之后,他还的确是挺感动的。

  不管是李民薄也好,白金俊也罢,都是在有意的拉拢着安如松,在这一点上,安如松自己也能体会的到。从根本上说,人家之所以拉拢他,并不是因为真的喜欢他这个人,而是因为人家看重他手上所掌握的NGN公司,这一点安如松的心里同样非常清楚。

  但.怎么说呢,情商高的人做事,就是能够让人感觉舒服,非常舒服,而李民薄也好,白金俊也罢,显然都是那种情商很高的人,至少安如松感觉着与他们相处,要比与孔议员、南旭宇他们相处,要轻松自在的多。

  当然,感觉是一回事,选择却是另一回事。

  尽管安如松对李民薄、白金俊的观感不错,也愿意在适当的时候选择站到对方的阵营里,可要让他将自己牢牢的绑定到对方的战车上,他是绝对不干的。

  他的立场是,只要李民薄在总统宝座上待一天,他就支持对方一天,而等到对方离任的时候.他都离任了,哪还需要来自NGN的支持,那不是浪费资源吗?

  “我都说了,不用客气,都不是外人,”白金俊呵呵一笑,说道,“好啦,就这样吧,有什么话回来再说,我就不打扰你了。”

  “好的,金俊叔,”安如松说道。

  电话挂断,安如松没有将手机收起来,他将手机握在手里,扭头朝窗外看去,心里却在回想着前世的事情。

  在他记忆中,前世的那个世界里,李民薄在上台执政的时候,民意支持度确实是挺高的,号称是创造了韩国的历史,但他在上任后不久,曾经高企的民意支持度便雪崩般的跌了下去,其直接原因好像是美韩自贸协定的签订,这里头牵涉到了一个牛肉进口的问题。

  最近这几年,美国的疯牛病闹的很厉害,作为牛肉消费大国,韩国从三年前开始便对来自美国的牛肉施加了进口限制。

  卢大总统当政的这些年里,搞经济不行,搞政治也差劲,反腐工作也搞的糟糕透顶,总之,其能拿的出手的成绩少的可怜。但在外交问题上,青瓦台却是搞的很不错的,包括与北边缓和关系,包括对美关系等等。

  就拿牛肉进口这件事来说,卢大总统愣是顶着来自华盛顿的各种威胁和压力,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开美国牛肉的进口限制。

  而在李民薄上台之后,只用了短短七天时间,卢大总统坚持了一整个任期的美国牛肉进口限制,就被彻底的取消了。

  这件事,在韩国引发了一场持续时间长达40天,有近百万参加的大规模示威活动,李民薄被韩国人称之为“现代李完用”、头号韩奸,他所奉行的对美外交政策,也被称之为屈辱外交。

  受这一事件的影响,李民薄上台仅仅三个月,其民意支持度便从百分之五十,暴跌到了百分之十五多一点。最终,哪怕他站出来为自己美国牛肉事件做了道歉,也始终未能挽回暴跌的民意支持度。

  不过,民意支持度这个东西怎么说呢,也不能说它不重要,但也真的没必要把它看得太重,尤其是对于现在的李民薄来说,只要大国家党在国会内部还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所谓的民意就没办法奈何他,所以在安如松看来,未来几年内抱紧李民薄的大腿,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加里山北麓,奔驰车下了高速之后,又颠簸了七八分钟,狭窄颠簸的道路前方,出现了一块伫立在道边上的生锈铁牌子,铁牌子上依稀可见“元通里”的字样。

  离着铁牌子不过十几米远的地方,一辆蓝色的乐星拖拉机正停靠在路边上,两个穿着厚棉服的年轻人,正从路边一座四四方方的小房子里,往外搬着一整棵一整棵的大白菜。

  如今的韩国虽然人均GDP已经突破了2万美元,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在这个国家里也是存在的。就像元通里,它隶属于束草市,但距离着束草市却有着近百公里的距离,属于绝对的乡下,所谓的穷乡僻壤。过去这些年里,韩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似乎并没有为这里带来多大的改变,从路口这里远眺村镇,入眼可见的,就是一片灰蒙蒙的破落房子。

  看到正在搬白菜的两个年轻人,如彬放下车窗,探头喊道:“成俞哥,成堂哥!”

  听到她的喊声,两个年轻人停下手里的活,朝车子车边看过来,只是在看到车内的如彬时,两人的脸上多了一些困惑,显然,他们没能把如彬给认出来。

  想想也是,当初如彬刚刚到首尔的时候,完全就是一个土到掉渣的柴火妞,她都不用开口说话,只要往那儿一站,别人就能看出她是从某个落后地区过来的。而现在呢,她整个人不管是从气质上,还是从穿衣打扮上,都与当初那个安如彬判若两人了,两个年轻人哪还能认出她来。

  在如彬招呼两个年轻人的时候,安如松也看到了对方,从前身遗留的记忆中,他能找到有关这两个年轻人的信息。

第256章 佃农

  元通里的地方不大,居住在这里的人也不多,整个里也就是百十户人家的样子,在这其中,最大的姓氏是罗姓,在整个元通里,姓罗的人家占去了半数,至于姓安的,虽然人家也不少,但与姓罗的却是没法比的。

  而路边正在搬白菜的两个年轻人,便是姓罗的,两人分别叫罗成俞和罗成堂,是一对亲兄弟,其中罗成俞是兄长。

  罗家兄弟两与安如松的年龄相仿,在幼年的时候,他们也算是比较好的玩伴了,只不过在成年之后,安如松离开江原道去了首尔打工,从那之后,除了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就连见面的次数都少了,彼此间的关系自然也就生疏了。

  安如松家中兄弟四人,还有一个妹妹,而罗成俞、罗成堂兄弟家里也差不多,他们是兄弟三个,还有两个女孩,两家其实都是五个孩子。

  而之所以安如松的家里,需要安排孩子出去打工,而罗成俞兄弟两的家里不需要,只是因为罗家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而安如松的家里纯粹就是佃农。

  佃农?

  这个词似乎与即将成为发达国家的韩国是不贴边的,但现实是,安如松家的确是佃农,往上数上百年都是佃农。

  在二战结束之后,半岛尽管赶走了对其殖民35年的日本人,但随后的李承晚政权,并没有对日占时期的韩奸、亲日派展开清算,也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土地革命,所以,在类似元通里这样的地方,一部分土地的所有者都是承袭了上百年,甚至是数百年的老地主。

  当然,在这些地主里头,更多地还是在日占时期发达起来的人,至于他们是如何发达起来的,现在可是不好说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包括束草市、麟蹄郡、高城郡、襄阳郡在内的“北选区”,才会成为保守派的基本盘,不为别的,就因为在这片区域内,大量掌握着土地的人,基本上都属于进步派口中所说的“韩奸”,这些人怎么可能会选择支持对他们喊打喊杀的进步派?

  这些人或许在“北选区”的选民中只属于是少数派,但他们手中掌握着土地,掌握着财富,掌握着资源,其自然就有能力影响绝大多数选民——不会有人真的认为那些议员、总统什么的,是真的由匹罗大众依照本心投票选举出来的吧?

  就像安家,他家里租种的土地,就是属于一个名叫罗经亘的人,这家人并不住在元通里,而是住在春川,只有每年收租金的时候,才会在元通里露个面。

  在安如松的记忆中,每到小选区议员选举的时候,罗经亘就会带着一大堆东西回来,逐一拜会每一个租种他田地的人家,送上礼物的同时,号召大家给他支持的候选人投票。

  所以,江原道“北选区”为什么会成为保守派的基本盘?实事求是的说,那些将保守派的候选人们送进国会的,恰恰是那些原本应该支持进步派的普通人。

  当然,并不是说进步派的人上台之后,就能改变普通人的生活、命运,毕竟过去几年里,进步派执政的现实已经告诉了所有人,他们所代表的也不是普通人的利益,否则的话,卢大总统这个普通人家奋斗出来的前检察官,也不会专门出台一项法令,规定只有法学院的毕业生,才能参加司法考试了。

  就是这一条法令的出台,将底层民众通过自身努力来转变命运的通道,又给封死了一条。不仅如此,就在这条法令通过之后,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韩国便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了近百所法学院,但任何一家法学院的学费都不是普通人家能够承担的起的。

  总而言之,在韩国这个地方,玩政治的人,就没有谁会真的代表普通人的利益,类似安家这样的家庭,根本不能指望别人的恩赐或是怜悯来改变命运,只能依靠自己。

  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有安如松的重生,这个蜗居在加里山边缘的小家庭,即便是变更上几代人,恐怕也没办法从这里跳出去,他们只会一代一代的租用别人的田地,一代一代的给别人交地租。对于他们来说,百年前的朝鲜与百年后的韩国不会有什么区别。

  车上,安如松的视线从妹妹的肩头穿过去,看向路边上的两个年轻人,脑子里盘旋的却是前身留给他的记忆。

  儿时的玩伴之所以在成年后变的生疏,不仅仅是因为他安如松外出打工,回来的次数少了,同时,也因为大家都长大了,思想不再单纯了,判断一个人能不能做自己玩伴,不再是单纯考虑对方的脾性了,还会考虑对方的家境、地位等等等等。

  如彬年纪还小、涉世不深,估计还体会不到世情冷暖,而两世为人的安如松,却是对这些太清楚了,所以,即便是他的目光与车外的罗家兄弟撞到一块,他也没想过要停车同对方打个招呼什么的。

  安如松可没有什么乡土情结,他也没想过要搞什么衣锦还乡那一套,对他来说,元通里就是前身留在他记忆中的一块小拼图,他之所以愿意回来,并不是因为他对这里有什么感情,单纯就是因为他不想因为过分疏离家人而被人诟病。

  前面的驾驶座上,罗敏智朝后视镜中看了一眼,见安如松没有任何表示,便没有把车停下来,而是擦着拖拉机缓缓驶过,直奔村子口的方向驶去。

  安如松的家在元通里最靠北的位置,家中的院落不是很大,挺古朴的韩式民居后面,仅隔着四五百米的距离,便是去往山上的坡路。沿着那条坡路进山,有若干处的墓地,其中一处就是安家的祖坟,每年祭祖都要去那里。

  奔驰车从村子中一路驶过,引来不少人的围观,如彬单纯活泼,看到村子中的熟人,便忘了之前的忐忑不安,只是趴在车窗边上同每一个人打招呼,叔叔婶婶,爷爷奶奶的,叫起人来嘴巴甜的很。

  而安如松却是坐在车内,对车外的一切视若不见,直到车子停在自家的院落外面,他才轻轻咳嗽一声,也不用罗敏智替他开车门,自顾自的推门下了车。

  相比起首尔,元通里的天气似乎更加的冷一些,从车上下来,安如松下意识的深吸一口气,只感觉一阵刺骨的寒意冲进气管,直达腹腔。

  拎着一个双肩包,如彬从另一边绕过来,面色忐忑的站到安如松身边,小声说道:“哥,你先进。”

  安如松笑了笑,将一只手搭在妹妹肩膀上,硬推着她朝院落门口走去。

  才走了两三步,他就看到自家院落东侧,不过十几米远的距离,有一片用石棉板圈起来的地方,看着像是一块正在施工中的宅基,不过,此时已经是冬天了,工程显然是停了,那一圈石棉板的边上,已经积了一层雪。

  就在安如松看过去的时候,那片宅基的入口处,正有一个个头不高的少年从里头走出来,手里拎着一个血淋淋的纤维袋子。

首节 上一节 134/1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只想摆烂的我,怎么成顶流巨星了

下一篇:高中毕业就出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