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 第739节
观众聚精会神的盯着银幕,也有人抱着挑刺心理。
李世民是可以和秦皇、汉武、明祖并列的人物,几乎没谁不知道。
火车头电影公司有口皆碑是事实,但是这部戏沈三通只是挂了监制,以当今文艺工作者们的水平和创作态度,很难说他们能理解唐太宗的事迹,也不理解他牛在哪里,为什么这么牛。
李世民的荧幕形象,大部分都随着武媚娘出现,停留在情情爱爱、后宫轶事的层面。
观众心念涌动,随着电影开场,渐渐沉浸在电影之中。
怎么说呢?
就是一个字爽!
有抑和扬,但是基本无敌局。
困境是有,可李世民真不咋挣扎,一路碾压破局的。
论家世,袁绍,曹操的家势都不输李世民,但硬生生打成三国演义。
李世民看不上曹操,认为他就是一将之智,和李世民相比,确实如此。
唐朝打的灭国战太多了,战争非常频繁,基本上每五年一战,哪怕是突厥这样的大国也是一战灭国。
而李世民用兵是典型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会和敌人磨磨蹭蹭大战三百回合的。
统一天下的战争,几次都是穷追几百里,二天不吃饭,三天不卸甲,追击中连战八场全胜。
有人提议要缓一缓,士兵状况不好,李世民说敌人的状况更不好。
就是意志的比拼,往往李世民的胜利是全歼战。
而中国古代大部分战争都是击溃战,作为李二的敌人,很可能失败一次就没有以后了。
而作为他的将士,不用担心自己白死,因为他真的知兵,活下来,能获得一场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以及相应的奖赏。
同时,李世民不是神,是有血有肉的人。
胜利时高兴,失败时也会气馁,面对来自于父亲的猜忌,太子的谗言也会神伤。
只是他能快速的消化,快速的进步,并且有着稳定的后方。
长孙皇后帮助他缓和和父亲的关系。
当然,能有这样的胜利,最重要的是能够打的赢。
一路征战,李世民灭的都是狠人,宋金刚,刘黑,薛仁杲换个时代未必不是卫霍级别的猛人,窦建德各方面都像一个刘邦2.0,王世充,刘武周也是一代枭雄,可惜他们遇到了李世民。
刘武周,遇到李世民前爆捶唐军,其将宋金刚、尉迟敬德、黄子英歼灭唐军十余万人,河东几乎全境沦丧。
李世民统兵后,一战安邑歼灭汉军精骑,二战吕州大败寻相,三战雀鼠谷大败宋金刚,四战介休彻底消灭刘武周政权。
虎牢关之战是电影高潮,李世民不只是打的赢,还看得远,心智坚定,要用武力彻底终结战乱。
而这场战役,打一个简单比喻,好比现在的大a突然放开张跌停板,一下子涨到一万点。
一个被围的队伍,主动出击打大部队增援,还打赢了。
一战擒两王的过程,笼统的说是围点打援,只不过围的点跟打的援都比较强,都有1v1的实力,却被李世民1v2给灭了。
影院里,观众看的惊心动魄,时不时还响起笑声,有点小幽默。
李世民不是冷冰冰的形象,他是凶猛无匹的将军,也是一个朝气勃勃的青年人,同时也有人情味。
和黎沁扮演的长孙皇后的互动,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比如随着李世民赢赢赢,头衔多了起来,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秦王世民。
李世民在下属面前很注意形象,但时常会在长孙皇后面前显摆自己头衔。
长孙常回一句,人太多了,家里放不下去类似的话。
当然了,面对敌人,这些头衔就不那么美妙了。
不仅展示了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和统一过程中的重要角色,还反映了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显著地位。
每一个头衔,都是一场场胜利带来的。
电影结尾节奏加快,秦王李世民征伐四方,先后讨平了薛举父子、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和王世充,受封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对比父亲李渊,他更像开国皇帝。
武德七年六月杨文干事件,秦府与太子齐王两败俱伤之后,双方争斗进入白热化。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金星再次白天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
当高祖将傅奕密奏“秦王当拥有天下”告知李世民,处于生死存亡之际的李世民下定了决心。
给下一部留下了足够的悬念。
电影落幕。
大小王面色不好看,在影院灯光下阴沉不定。
这个电影,节奏太强了。
这部戏不只是帝王系列的开篇,还是动作电影的尝试,准确的说是功夫电影的边界探索。
沈三通似乎学习了印度电影的动作手法,不仅场景撼天动地,而且唯美唯真,让人感觉到血性喷溅,也有阴柔之美。
啪啪啪!
几乎狂热的掌声响起,心思各异的嘉宾们,知道这部戏大概率又又又成了。
听着雷鸣般的掌声,沈三通心中一定,这部戏拍出了气吞山河的少年英雄气,又有浪漫唯美的动作戏。
在宝莱坞,这就是瞎鸡儿意淫爽片,可是在东大这就是真实发生的历史。
看来,观众是喜欢爽剧的。
第592章 当世最强男人,盛唐气魄的源头
影院里氛围极好。
为了一睹为快,重金抢到首映礼票的观众,感觉太值了。
大量战争、动作场面,恢弘大气,气势逼人,热血、英雄,生命能量喷薄而出,生动刻画了李世民的少年、青年时期,通过智勇双全的表现,一步步登上巅峰。
少年之时,便有英雄气。再到领兵,一次次战争如同铁锤锻打,将李世民的杂质抹去。百炼成钢,纵横无敌,自有一股势,挺拔世间。再到拜天策上将,武官之首,亲王、三公之上,几乎是生命层次的跃升,凛然不可侵犯,画风都有所不同。
影片风格没有丝毫克制,二凤飞起来打人,一拳撞飞一排军阵,不同于传统功夫片的花拳绣腿,赤裸裸的暴力展现,绝强武功。
有一幕,李二被流矢擦边后,当场发狂,把数十人打爆。
字面意义上的打爆,身披铠甲,骑着战马冲锋,长刀划过,借助马势,血肉齐飞。
武力打斗方面,沈三通做了硬要求,一定要把当世最强碳基生物、六边形战士强大展现出来。
结果很好,呈现在电影里,观众看的浑身发热。
这不是奇侠神片,这就是真实历史!
最多有些浪漫化处理,但是基本事实没错,李二就是勇冠三军。
很多观众,从头爽到脚,有一种过电的麻麻感觉,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三伏天喝了一口冰可乐,不是一般的爽。
内场主持人柳颜,等了好一会,掌声才有所减弱,说:“欢迎我们的主创,两位导演,还有我们的监制沈导,以及我们的主演。”
郭凡分享电影制作背后的故事:“为了展现万箭齐发、战马冲锋的场面,我们采用特效和实景结合,有大量的特技。”
“这里面有我们三通娱乐的特效公司,也有国内十多家特效工作室,以及来自于全球的其他几家工作室,上千名特效工程师对本片的特效进行渲染。”
“导演精益求精,才有了震撼力十足的场景。”
柳颜抛话题,让导演之一的路阳也分享下拍摄故事。
观众和嘉宾谈谈观影体现。
嘉宾都是互吹,没谁会在这个场合乱说,哪怕是烂片,也会夸一夸。
娱乐圈是很封闭的圈子,后世的某个编剧整天骂人,骂的也是不对付的,自己一边的不骂。
而且也是他们这些人,把正常投资人坑傻了,这一世依然坑人。
第一批入行的互联网玩家,也在被坑,当然,再过几年,等到企鹅、阿狸找准了姿势,收拾了这些人,才开始喊疼。
喊疼也不是知道错了,而是自己要死了。
被逐出去了,要是还能赚钱,也不会出来叫。
这一世,三通娱乐崛起,有了新风气,但是三通娱乐也不能控制其他同行,没法挡人走捷径发财。
到了交流环节。
一个二十来岁的观众问:“我注意到电影里有行军帐篷,安营寨寨很方便,除了材料和我们现在不同,原理什么的都一样,唐朝真有这种技术吗?”
“你观察很仔细。”郭凡点头,然后说:“是真的。你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当下的迷思之一。”
和沈三通不一样,郭凡不做类比。
这个迷思的形成,就是文艺圈一帮人吃着外面的废料,把中国古代刻画成静止的,实际上不是。
郭凡说:“古代不是静止的,不是一成不变,是在发展进步的。”
“一战二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王朝更迭,一战二战规模的战争,我们发生过很多次,在战争过程中,技术也在进步。”
“秦朝的时候,兵器方面就有了标准化概念,零件坏了可以进行组装。”
“我和沈导交流,他提出一个观点,我们现在留下的文化,在当时是技术,高科技。”
“比如历法,这是核心科技,有这个能种粮食,我们祖先用了很多年时间观察研究,把这个搞好,是族群高科技。”
“再如唐朝的唐三彩,也是科技。经过时间洗礼,保留下来了成为了文化。”
“像大哥大,过去是科技,很流行,但是现在就落后了,就没承受住时间的洗礼,没形成文化。”
“手机,智能手机有可能成为一种文化。”
沈三通点头,这个他们讨论过。
这种观点就是不能把现代科技特殊化,也不能把现代科技视为西方科技,如同现代医学不等同西医,中医也可以现代化。
同样的,现在看起来很厉害的科技,能否留下来成为文化,还真不好说,当下先进不代表以后也先进。
这个观点比较平等,守住自己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平视外国的发展。
放在当下很新颖,因为按照这个意思,中国古代就有科技。而现在花旗国这些国家的科技,也有可能落后,能否成为文化尚不可知。
沈三通看了下面的观众反应,见到似乎很多人对此很惊讶,不由暗暗叹了一口气。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