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艺术家

新时代艺术家 第740节

  如今的文艺领域,提到中国古代就像是一潭死水。

  张口就是帝制、秦制、集权之类的话语,死气沉沉。

  显然不少人受到了影响,否则也不会对于一些古代军事技术感到惊讶。

  西方只是在近代史,获得了领先。

  这个领先从时间长河上看,是一种偶然,而且权柄多次交替,只能笼统的称之为西方。

  中国,近代史落后了,这是事实,但不是原罪。

  通过奋起直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是“术”方面的,不代表自己的道就是完全错误的。

  当然了,苦难铸就辉煌,从近代史苦难走出,“道”这个层面随之进化。

  一个大学生模样的观众好奇问:“我想问一下,李世民爱哭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历史顾问来回答:“正史里面哭的次数很多,他是个很感性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很容易和他人共情。”

  “李世民是一个真性情的人,把自己的名位内化了,驾驭住了,没有猖狂,是真正的大丈夫。”

  观众若有所思,隐隐有所触动。

  影片里有不少生活方面的画面,比如蹴鞠,玩着玩着和人打起来了。

  这个点,是第二部伏笔,和李二打的人叫王无碍,二凤登位后躲了起来,李二让人拿东西钓鱼,将之钓了出来,笑着赏赐了他。

  在太原时,和贩夫走卒打成一片,只要有一技之长,他都会结交。

  沈三通很清楚爽的前提是要真,只有真实,把世情描绘的好,爽起来才叫真的爽。

  如果不真实,爽点就会空虚。

  有个观众问到了沈三通:“沈导,这部戏你作为监制,工作是什么,你如何看李世民?”

  沈三通道:“我要求都是总的,比如要有一股向上的气,要有少年气。”

  “为此,除了电影编剧之外,我还找了网文作家,《斗破苍穹》的作者天蚕土豆也在这,其中细节就是他们帮忙润色的。”

  沈三通做了感谢。

  观众再次吃了一惊。

  没想到《李世民》这样的戏,会找网络写手,不少人下意识认为电影要比网文高级。

  在场嘉宾也吃惊,有些皱起了眉头,心里不是很舒服。

  有一种自己心爱的东西,被糟蹋的感觉。

  这可是电影!

  沈三通的行为完全是离经叛道!

  狠狠践踏了艺术!

  观众和嘉宾反应,沈三通看在眼里,不过他不在乎。

  土豆讲故事的能力,是经过时间证明的。

  网文这一块最顶尖的人,后世随便能找到盗版资源的情况下,《万相之王》微信付费1万+,点娘也有好几万均订。

  绝大部分编剧没有这样的能力,有这样的能力,也不用做编剧了。

  沈三通招呼土豆,和大家见见面。

  土豆腼腆从座位上站起来,打了招呼就坐下了。

  沈三通接着说:“关于李二,成就我不多说了,大家都懂。我就说一说个人。”

  “他有个特点绝对自信,对于下属充分信任和爱护。这个自信来自于他绝对的实力,不仅知人而且自知,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些正是他性格中的可贵可爱之处。”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能团结人。”

  “另一面,他又非常之果决。”

  “玄武门的时候嘱咐尉迟恭,房、杜如果不来站队,就地正法,即:公往观之,若无来心,可断其首以来。”

  玄武门之变是个突发事件,星象变化,不得不发,主谋是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俩人一个策划一个实施。

  李世民让尉迟带刀去请房杜来决策,不来就地正法,这两人是半推半就。

  “绝对的自信,也带来宽容。”沈三通说:“他得国很正,不要用简单篡位者来看待李世民,他和李渊的关系,有迷惑性,其实他是打天下的人。”

  “打天下?”有观众不是很理解。

  沈三通说:“李世民最迷惑的身份,是李渊的儿子。”

  “大唐的第一批士兵就是李世民亲自招的。靠这批士兵拿下晋阳,然后招抚晋阳隋军。招兵在三月份,六月份誓师大会,士兵才看见李渊。”

  晋阳起兵后,李家内部进行了一次兵权分配。李世民分到自己招的兵,左三统军。

  原晋阳隋军一分为三:李渊南下的中军,李建成的右三统军,李元吉的晋阳留守军。

  入关之后,李世民走北道,收服关中各大势力。李渊、李建成驻守永丰仓。

  李世民麾下兵力爆发性增长。打下长安,李渊称帝后,李家内部又进行了一次兵权分配

  以驻守永丰仓的军队和关中隋军为基础组成禁军,以八大总管军队属李世民,双方大致为6万:20万。

  第一次转折出现是在对阵西秦死了八万唐军,又通过对西秦降将的屠杀,阻止李世民消化西秦降军,父子二人才实现军力的平衡。

  李世民也被李渊挤兑出长安。

  只是李渊、李建成、李元吉不能打。

  刘武周入侵,包括李元吉的太原守军在内,所有非李世民系军队全都报销。

  最后李世民出战宋金刚,李渊给了3万人,这是李唐最后全部非李世民系军队。

  宋金刚入侵不仅打光李渊的军队,更重要的是打光李渊的军心,即使旧隋军队将领屈通突立场,也站在李世民这边。

  宋金刚后,李唐军队就是李世民一家独大了。

  “李渊的儿子,其实是很具有迷惑性的身份,电影里,李世民有一长串儿的官职,我们读起来可以当贯口,也设计了比较轻松的桥段。”

  “不觉得有啥不妥,毕竟是皇子嘛。但是,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他和李渊没有亲属关系,比如他是张世民,刘世民,赵世民。”

  “拥有李世民的领兵打仗能力,同样的官职,就会立马发现,这个人,比王莽还董卓,比曹操还司马懿。”

  “仔细看官职和职权范围,会发现,王董曹马、以及刘裕、尔朱荣、高欢、杨坚、朱温、赵匡胤、袁世凯都没达到李世民的这个程度。”

  “再说就是玄武门之变,下部戏,要剧透了,好在咱是历史题材,大结局写明了。”

  闻言,观众不由笑。

  沈三通也笑,说:“玄武门之变更多的是李二要跨过自己心里的坎,只要他想,基本上就能拿到,因为天下是他打的。”

  “李渊是杀不死他的,正如刘婴没法提前赐死王莽,刘辩也不能提前赐死董卓,刘协不能提前赐死曹操,曹芳也弄不死司马懿。”

  “地位依靠力量背书,没有力量背书,写再多圣旨都没用。”

  沈三通嘴了下曹操,和李世民比确实是菜鸡。

  “曹操问题就是,他打不赢。李世民打天下也就七年,朱元璋北伐攻克大都只用了三年,曹操太慢了,他要是三年、七年扫清天下,很多事根本不算事。”

  观众又是笑,不过想想真是如此。

  强盛的大一统王朝打天下都快,没有拖很久的。

  沈三通说:“也因为得国正,造就了李世民的自信和宽容,也是唐朝气度的来源。”

  “同时,也是李世民为何对玄武门之变,没有在历史上掩盖的原因。”

  “李世民自己自信是一方面,关键是这件事并不能动摇他的法统,他的法统不来自于父亲,而是他自己的战绩。”

  “举例来说,宋朝就要不断论述自己法统,为什么?因为他合法性低啊!”

  观众笑成一片。

  日常拷打挫宋。

  沈三通说:“我们骂秦桧,也有人说一桧何能,岳将军是赵构杀的。”

  “可我们想一想,统一天下,赵构他不希望收复吗?控制军队有很多种方法,未必需要莫须有。”

  “我们不去谈人的心理,而是摆在赵构面前的选择,没有别的选择。”

  “他不杀岳飞,南方地主愿意吗?如果把北方收复了,士兵有了田,他有了自己的兵,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是必须选项了,他也可是不选。”

  “这样一来,南方的利益是不是要受损了?赵构想建功立业,这个力量从哪里来,本来占据优势的,会允许他获得力量吗?”

  “我不是说赵构好,而是说决策的背后,永远需要力量。”

  “也如,宋朝不得不论述自己的合法性,因为合法性低,不论述不行。”

  “而玄武门之变,杀兄囚父,是万分敏感的。以房玄龄为首的初唐史官,起初也是本着小心谨慎的原则,对玄武门之变写的很隐晦。结果呢?”

  “李世民直接给褚遂良、房玄龄等人下了诏书:削去浮词,直书其事。意思就是说,不要遮遮掩掩的,该写就写,人是我杀的,事是我办的。”

  “所以我们才看到历史上,独一份且原汁原味的宫庭政变的整个清晰过程:之所以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是因为他的老部下常何镇守玄武门。”

  “李世民亲手射杀了李建成,早在玄武门之变之前,秦王府的武将就已经控制了李渊。”

  “以尉迟恭为首的武将,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娶了兄弟庐江王李瑗的媳妇,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子孙。”

  “这要放在历朝历代,都是丑闻,但李世民让史官直书其事,根本没有忌讳。”

  “放在任何朝代,这种事处理不好,对后世的影响不好,会引发一系列为尊者讳的连锁反应。”

  “我要说的是,能有这样的处置,固然是李世民勇于担当,但更是他担得起!”

  “这才是关键!”

  “李世民自信宽容的背后,是他的赫赫战功,是他的合法性来自于一场场胜利,而不是谁的儿子,谁的赋予。”

  “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可以有直接公开这个事的选项,而且公开后不会动摇他的统治。”

  “反而不公开,有可能被官僚集团所利用,借此煽风点火。”

  “在我看来,只是我看来,玄武门之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宫廷政变,也不是篡位,只是李世民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与其说李世民杀兄囚父,不如说李渊和李建成等人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是从孝道方面,这个事有点忌讳,但是从大的方面,从法统方面这不是问题。”

  “正是法统足够正,才有了盛唐气象,因为开国之人能打,很多事就成不了忌讳。”

  “当然,这只是我的观点。做历史题材,我自己认为,要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力量本质出发。有这个力量,才能根据自己喜好做出不同选择。”

首节 上一节 740/8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送快递从女明星的绯闻男友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