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 第761节
固然是烂俗喜剧,王然也被视为冯裤子第二,冯氏小品喜剧接班人。
但有了成绩自然会要求各种地位。
沈三通就是所有三通娱乐系的头子,名誉不只是自己的,也是跟随者的。
岂能容娄叶在此放肆!
沈三通对《金陵十三钗》的炮轰引发多方窥伺。
不少势力都在观察。
史密斯专员亦在观察,他敏锐嗅到危险:“不好啊,沈三通影响力这么强了吗?”
感觉很不对劲。
权势需以铁腕彰显,史密斯专员此前没有个比对概念。
这些年沈三通很少针对业内人,都是和某个概念对决。
这一次,炮轰了《金陵十三钗》,威能尽显。
水温不对。
主要是整体平静,这就不好,掀不起风浪。
“《金陵十三钗》应该给个奖。”
史密斯专员想着,大概率觉得不可能。
帝国内部的事他没法决定,奥斯卡评委选票也寄出了。
而且今年韦恩斯坦推了一部《艺术家》,黑白电影,题材也好,哈维在好莱坞艺术片的地位毋庸置疑,统治级。
不过史密斯专员认为应该会给提名,他叫来助手:“集中攻击张一谋。”
是的,他不仅不为张一谋说话,还要反过来进一步批评。
制造一种窒息感,内部没有生存空间,然后他再想办法从外部给出空气。
有可能将之笼络下来。
之前没有机会,哪怕很多人批判张一谋农民,但没有实际压力。
这一次不同,沈三通真正挤压了张一谋。
1月9日。
张一谋观察了快一周的风向,问付露露:“我记得明天有中影举办的导演座谈会?”
一月初这个时间点,座谈会是真不少。
只是以往张一谋一般不参加,何况现在出了这档子事。
付露露很意外,这些天一直陪在张一谋身边,翻了翻日程表:“是。”
张一谋说:“我明天也会到。”
张末得知老爹要去座谈会,过来劝:“爸,你现在最好不要露面,万一遇到愣头青呢?”
不知轻重的年轻导演,真有可能让张一谋下不来台。
张一谋摇头:“该做个回应,不能拖。”
《金陵十三钗》有硬伤。
一个是不该拍床戏,也不该营销床戏。
停留在艺术表达,哪怕叙事有问题,也不到那个程度。
另一个是作为商业片,消解严肃题材,号称六亿投资的噱头,实际上战争场面只有敷衍的几分钟的敷衍,完全沦为了消费民族苦难的商业作秀。
沈三通炮轰后,立刻让这两个缺点无法掩盖,暴露无疑。
快一周过去,不断发酵,张一谋也在观望,却发现对他很不利。
公众层面有大量的争吵,但都是浮于表面,撼动不了这两个点。
再不回应,奥运会的口碑都要败掉了。
“都怪张伟评,连这个事都处理不好,没有他要炒作床戏,各种炒作也不会这样。”张末愤愤不平:“爸,你就别和他合作了!”
张一谋神色一动,却说:“这事你别管。”
晚上。
张一谋接到一通电话。
看了看是跨洋的,聊了聊对方的戏,pai的人生。
又聊起了近况,李铵苦笑关心道:“要不要我出来帮你说话,你定要小心,沈三通不好对付。”
“谈不上对付二字。”
张一谋皱了皱眉:“我和他没有仇,终归是电影理念的一些分歧。”
李铵说:“是啊,可是他总是会给人扣上重重的帽子。”
张一谋结束了通话,婉拒道:“多谢了,我自己会处理的。”
想起沈三通提到过的《卧虎藏龙》和《英雄》,《色·戒》和《金陵十三钗》的关系,再结合李铵恰到好处的电话,有些沉默。
看了看夜色,这边已经天黑,张一谋感觉到了冷意。
洛杉矶冬令时晚16小时,那边凌晨两点多。
这个时候打电话,能看出来李铵确实恨上了沈三通。
张一谋经过太多风浪,越是不好做决定的时候,最好不要轻易做决定。
早已过了被情绪支配的年纪,也不是对抗性格,人心隔肚皮,难说后面藏着什么。
思绪飞转,张一谋飘回了自己身上。
他确实有问题。
商业运作是张伟评的错,艺术这方面就是他的错了,不该踏过那条线。
“之前从未踏过去。”
沈三通的三通娱乐占国产片65%票房,《狼牙》力压好莱坞大片,以数据为刃、以内容为盾,将他的“艺术”和张伟评的“商业”同时拉到了泥地。
想到这,张一谋再次苦笑。
沈三通这样的人,是没法对抗的,因为这死孩子,真不怕沾一身泥。
第604章 新神加冕!
中影办公楼下,雾凇正簌簌抖落风雪。
寒意顺着脖颈钻了进来,张一谋缩了缩头,旁边陪着他的副局长,和他同姓的老张道:“别往心里去,小沈还没咱一半岁数大。”
嘴上安慰张一谋不要一般见识,却恨不得双方打起来。
只有这样电影局这个裁判,才有存在感。
以往都是帮扶,每年保国产片份额焦头烂额,和院线方扯皮施压,给废物影视公司做心理按摩。
忍受学院派一边要钱,一边要放开审查的聒噪。
还没完,港台方面的小心思,以及相应的合作任务。
随着三通娱乐崛起,电影局来到了以往没有的生态位,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竟然探一探好莱坞进口片的底,今年证明了,好莱坞电影存在上限。
张一谋说:“我认为有必要回应一下,不是为了他说什么,而是说我自己认为有必要。炒作床戏确实不应该。”
老张不置可否:“随你,放心吧,今天做了安排,不会有问题。”
张一谋稍稍松了口气。
说明官方想在市场化与意识形态间寻找一个平衡,默许沈三通批评他,但同样接受他的解释。
三楼的会议中心,空调嗡嗡作响,暖气打的很足。
张一谋走进来。
刹那。
场面安静下来。
本身张一谋地位就很高,再加上一周前沈三通直播炮轰,首次半公开露面,自然吸引了所有与会的导演们,以及专家们的关注,成为了目光中心。
不乏看好戏,幸灾乐祸的人。
张一谋多少年没这么狼狈过了。
一直以来,张一谋的“大片模式”被视作中国电影产业化标杆,国际影响力也有助于文化输出,与电影战略目标一致。
08年担任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后,他就是官方认可的“国家名片”导演。
再加上作品在题材选择和艺术表达上,长期符合主流价值观,《金陵十三钗》虽涉及敏感历史,但获得电影局立项支持,并代表中国参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显示很受信任。
《金陵十三钗》达不到张伟评那个大嘴巴说的比肩《狼牙》的二十亿,也没破十亿,但七亿多是有的。
本来将会继续推动国产电影商业化进程,符合电影局鼓励高票房主旋律影片的政策导向,同时也完善电影生态结构。
不能三通娱乐一家独大吧?
不出意外出了意外。
老张见差不多,喝了口茶:“人都来齐了,咱们开始吧。”
张一谋示意自己有话说;“我想先回应《金陵十三钗》惹上的争议。”
老张说:“不急,咱不要太严肃,就当新春茶话会。”
张一谋坚持道:“我认为有必要。”
“行。”见他说到这份上,副局长老张没再阻止。
一方面需要借助张一谋的国际声誉提升电影软实力。
另一方面,《金陵十三钗》涉及了审查争议,不只是沈三通说的问题,还有基督教元素,最终版本也是经过删改后。
态度是“有限支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