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 第762节
默认影片“冲奥”,但是并不宣传,也没有全力支持其海外宣发。
不反对张一谋的电影艺术表达,但是持观望和保留态度。
如今这个局面,局里洞若观火。
沈三通炮轰《金陵十三钗》,剑指张一谋和张伟评,看似是各自的问题,实则是新旧两代领军导演的角力。
电影局现在就是端水,当个裁判,让双方不要打急眼,不要往下三路打。
今天这个场合,后续消息必然满天飞。
老张必须做足姿态——说什么都是张一谋要说的,和电影局没关系,某些媒体别来找茬。
张一谋开门见山说:“我今天就是回应沈三通对我的批评。”
现场一阵骚动。
未曾想张一谋这么直接。
张一谋翻开笔记本,说:“沈三通的批判,本质是艺术表达与时代语境的错位。”
“我的作品始终以探索中国文化内核和人性复杂性为目标。”
“《红高粱》《英雄》等影片的创作初衷,是希望用国际化的视听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而非刻意迎合西方视角。艺术表达存在多元解读,但我的创作根基始终立足于本土文化土壤。”
“我依然记得,当年《红高粱》,西方观众第一次看到中国土地的野性与血性的震撼,不是死寂和刻板,而是一种鲜活。”
“随着电影市场发展需要,我拍了《英雄》,全球票房1.7亿美元,至今是华语片海外发行纪录,让世界看到中国电影的商业潜力。”
“《英雄》也是国内首部票房破亿的国产电影,2002年全球票房最高的华语电影,有媒体评价这部电影推动中国电影进入‘大片时代’。”
“我不敢居功,只能说这些尝试,为中国电影工业化铺了一点点路,为了今天的市场繁荣做了微不足道的探索。”
“《金陵十三钗》技术团队90%为中国班底,展现了本土工业化水平,这些尝试也为中国电影国际化积累了一定经验。”
“不同时代的创作必然受限于当时的社会语境和国际环境。”
“今天的观众和行业对文化主体性有了更高要求,这是中国电影进步的体现。”
“中国电影需要多元声音和不同路径的探索。无论是立足本土市场还是国际舞台,目标都是提升中国文化的全球话语权。”
“我尊重沈导的观点,也希望同行能共同推动行业良性竞争。”
会场中人不由暗自叫绝。
老谋子水平高啊。
没陷入沈三通的节奏,而是强调创作初心与艺术追求
淡化“迎合西方”的指控,突出个人艺术使命感,避免陷入意识形态争论。
同时承认时代局限性,展现开放态度。
谦逊姿态回应批评,既不完全否定过去,又表明与时俱进的意愿。
用过往历史成绩转移焦点,强调其对行业发展的贡献,弱化“文化依附”标签。
不忘展现大格局,将争议转化为“求同存异”的行业共识,避免舆论进一步分裂。
见会场不少人窃窃私语,张一谋突然抬高声调:“我说这些不是摆资历,而是艺术评价不该脱离历史语境!”
然后迅速压低声音:“八十年代,我们连拍电影的钱都要靠海外电影节施舍。不走出去,谁看得见中国电影?”
就当众人以为老谋子铺垫完要干,谁知他话锋一转。
张一谋干脆说:“沈三通批评,我虚心接受,未来创作中,我会更注重叙事视角的平衡,既保留艺术探索,也强化本土价值表达。”
“当然,批判可以,但不能否定一代电影人的集体努力,不能否定老一辈电影人的集体努力!”
张一谋绝口不提电影细节,因为他知道这是死穴。
张伟评坚持用“倪妮玉墨情欲戏”做宣传噱头,甚至买热搜词条#十三钗尺度突破#,彻底将严肃题材庸俗化。
必须避重就轻。
也足够了。
官方这方面很宽容,只要他立场不出问题,细节都是小事情。
强调历史成绩只是一方面,重点是“电影人的集体努力”。
沈三通才多大?
二十来岁,不管他们有什么样的问题,作为后辈依然是在前辈肩膀上往前走的,就这么急着把他们这些前辈无情的踩在地上吗?
老张忽然插话道:“张导的贡献,行业有目共睹。”
张一谋立刻接住:“是,奥运开幕式后,我本可以退休,但为什么还要拍《金陵十三钗》?因为我想证明中国导演既能驾驭家国情怀,也能处理复杂人性。”
他扫视全场,目光停在老张脸上,说:“就像当年《活着》被禁,我却从没停止用电影记录这片土地。”
老张微微颔首,算是同意。
老谋子历史记录很好,受委屈了没有往外跑,不至于撂挑子。
散会后。
张一谋钻进保姆车,对陪着来的付露露苦笑道:“沈三通说的对,我确实踏过了线。”
付露露自然不会说老谋子的不是:“我看是他会扣帽子。”
张一谋望着窗外,摇头:“一会给沈三通去个短信,事情差不多结束。”
他想起沈三通在《诛仙》剧组说的话。
冯晓刚也在拍历史战争片,题材很是文艺,华易陪着他,也不得不陪着。
相比之下,他就像是张伟评编织的网上的小虫子,挣脱不得。
此刻,张一谋从未如此迫切地想要切断与张伟评的联系。
没人比他更清楚,真正让他狼狈的不是沈三通,而是张伟评。
没有床戏没有炒作,说破天也在艺术表达之内。
张一谋不惧任何质疑。
偏偏越过了这条线。
相比于业务庞杂的华易,只有他能依仗的新画面,张伟评,却把他掌握的死死的。
中午。
沈三通的私人手机震动。
来电显示“老韩”。
沈三通调侃道:“哎,您这大领导不会是来当说客的吧?”
韩三瓶:“.你小子就喜欢堵我话,真飘了?”
“没,没有。我就是猜测。”
韩三瓶正色道:“三通,张导毕竟做过奥运总导演,适当退一步对你有好处,你年轻急什么?”
“我对张导没意见,直播的时候我一再强调这点。”沈三通不想背上抢班夺权的名声,说:“当年在学校里我为了维护他差点挂科。”
“你知道就好。”见他知道轻重,韩三瓶挂了电话。
挂断电话的沈三通,下巴抵住佟丽丫的发丝,摸着她隆起的肚子,
佟丽丫问:“谁啊?”
“韩三。”
“谁,哪个韩三,韩憨”佟丽丫想着刚刚打电话时的神态,至少地位是对等的,或者尊重的,迟疑问:“不是韩董吧?”
沈三通平静的嗯了一声。
“好吧。”佟丽丫习惯了他偶尔的小嘚瑟。
挂断电话之后多轻狂,打电话的时候就有多矜持。
刚温馨没一会,沈三通手机铃声又响了,还是私人手机,沈三通不好意思:“说好陪你的。”
“你去忙。”佟丽丫无奈,也习惯了。
谈了十来分钟,见他谈完了,佟丽丫问:“这次谁啊?”
沈三通故作平静道:“张一谋那边的。”
佟丽丫很意外:“啊,他给你打电话了。”
“没有,是他女儿。”沈三通道:“不过给我写了封信,还在路上。”
佟丽丫不解:“什么意思?”
沈三通简单说了下今天的座谈会:“直白点来说,低头了,看在他以往的贡献上,放过他。”
佟丽丫惊讶的合不上嘴。
沈三通炮轰张一谋已经够劲爆,张一谋竟然低头了。
“你这什么表情?”沈三通乐了。
佟丽丫没好气:“这是张一谋,张一谋啊!”
“张一谋怎么了?”沈三通故意反问。
佟丽丫难以置信:“那可是张一谋!”
改开之后的电影史,如果没有沈三通的崛起,至少一半内容都是关于张一谋的。
公众层次也许没有深切体会,身处其中的圈内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震撼——新神加冕了,以屠戮旧神的方式。
沈三通见她激动,也不逗了:“行行,我知道张一谋是谁了。”
其实沈三通自己也意外,炮轰《金陵十三钗》没想这么多。
从私下里到半公开,再到公开,不是他揪住不放,而是问题很大。
不过现在来看,有很多意外收获。
很丰厚的收获。
首先,展现了三通娱乐的力量。
力量是需要用一次的,哪怕只有一次,也要使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